計算機 : 動漫 : 著名電影 : 影視歌麯 > 黑客帝國
目錄
黑客帝國1
  ◆ 片名:黑客帝國 / 英文:the matrix / 港譯:22世紀殺人網絡 / 臺譯:駭客任務 / 其他:黑客帝國
  ◆ 製片:喬·西爾沃(joel silver)
  ◆ 導演:安迪·沃卓斯基(andy wachowski) 拉裏·沃卓斯基(larry wachowski)
  ◆ 編劇:安迪·沃卓斯基(andy wachowski) 拉裏·沃卓斯基(larry wachowski)
  ◆ 主演:基努·裏維斯(keanu reeves) 勞倫斯·菲什伯恩(laurence fishburne) 凱莉·安·摩絲(carrie-anne moss)
  ◆ 類型:動作(action) 驚悚(thriller) 科幻(sci-fi)
  ◆ 國傢地區:美國
  ◆ 語言: english
  ◆ 發行公司:華納(warner bros.)
  ◆ 首映日期:1999年3月31日
  ◆ 製作公司:威秀(village roadshow) silver pictures
  ◆ mpaa定級:r 級
  ◆ 片長:136 分鐘
  ◆ 製作成本:95(單位:百萬美元)
  ◆ 首映票房:27,788,331.00 (單位:美元)
  ◆ 全美票房:171,479,930.00 (單位:美元)
  ◆ 海外票房:288,900,000.00 (單位:美元)
  ◆黑客帝國1劇情簡介
  在不久的將來,一名年輕的網絡黑客尼奧(基努·裏維斯)發現看似正常的現實世界實際上是由一個名為“矩陣”的計算機人工智能係統控製的,人們就象他放牧的動物一樣。尼奧便在網絡上查找關於“矩陣”的一切。後來在一名神秘女郎崔妮蒂(凱莉·安·摩絲)的引導下見到了黑客組織的首領莫菲斯(勞倫斯·菲什伯恩),三人一起走上了抗爭“矩陣”的徵途。
  “尼奧,你曾經作過這樣的夢嗎,你如此肯定的東西是真的嗎?你是否能從那樣的夢中醒來?你能分辨出夢境與現實世界的區別嗎?”
  尼奧不顧一切地想追尋“矩陣”的真相-他在夢中總是聽到關於它的耳語,這是一種神秘的不可知的東西,他能夠肯定地感覺到它不祥地控製着他。
  “矩陣是什麽?”尼奧不知道,但是他相信莫菲斯,一個傳說中的人物,一個被描繪成非常危險的人能夠給他答案。
  “沒有人能夠說明白'矩陣'是什麽,你衹有親自去看。”
  尼奧面對着另外一個問題:他就是它嗎?當然,雖然不知道為什麽,尼奧的答案就是“不是”。默菲的朋友塞弗同意他的觀點。而其他人則不那麽肯定。
  另外,還有人保護“矩陣”,由冷酷的史密斯帶領,他們掌握着令人震驚的秘密。
  尼奧、莫菲斯和崔妮蒂必須用他們的生命對抗強大的敵人來追尋答案、尋找自我。
  他們每一步都是危機四伏......
黑客帝國2
  ◆ 片名:黑客帝國2:重裝上陣 / 英文:the matrix reloaded / 港譯:廿二世紀殺人網絡2: 决戰未來 / 臺譯:駭客任務:重裝上陣
  ◆ 製片:喬·西爾沃(joel silver)
  ◆ 導演:安迪·沃卓斯基(andy wachowski) 拉裏·沃卓斯基(larry wachowski)
  ◆ 編劇:安迪·沃卓斯基(andy wachowski) 拉裏·沃卓斯基(larry wachowski)
  ◆ 主演:基努·裏夫斯(keanu reeves) 勞倫斯·菲什伯恩(laurence fishburne) 凱莉·安·摩絲(carrie-anne moss) 莫妮卡·貝魯奇(monica bellucci) 蘭伯特·威爾森(lambert wilson) 雨果·維文(hugo weaving) 賈達·萍剋特·史密斯(jada pinkett smith)
  ◆ 類型:科幻(sci-fi) 動作(action) 驚悚(thriller)
  ◆ 國傢地區:美國
  ◆ 語言:english
  ◆ 發行公司:華納(warner bros.)
  ◆ 首映日期:2003年5月15日
  ◆ mpaa定級:r 級
  ◆ 片長:138 分鐘
  ◆ 製作成本:200 (單位:百萬美元)
  ◆ 首映票房:91,774,413.00 (單位:美元)
  ◆ 全美票房:281,576,461.00 (單位:美元)
  ◆ 海外票房:457,000,000.00 (單位:美元)
  ◆ 官方網站:http://www.whatisthematrix.com/
  ◆黑客帝國2:重裝上陣劇情簡介
  【劇情篇】
  上回說到neo終於意識到自己的能力和使命,在中彈“復活”的同時,他也變成了無所不能“救世主”。結尾的“飛升”象徵着人類超級英雄的誕生:neo將帶領錫安基地的人民,打響對機器世界的反擊戰,並將以勝利者的姿態結束這場戰鬥,還人類以自由之身。他的使命會實現嗎?矩陣會那麽甘心被摧毀嗎?
  實際上,整個《重裝上陣》是neo探尋自己使命背後真相的過程,他要為自己的行動尋找一個可以接受的理由。在上集打敗密探史密斯、救出墨菲斯之後,neo隨同親密愛人崔尼蒂和其他戰友一起,乘坐nebuchadnezzar號飛船返回地球上最後一個人類據點——錫安基地。在那裏,他們和其他自由戰士們聚集到了一起,其中包括墨菲斯的甜蜜冤傢——奈奧比美眉。另外,基地的政治傢們也上場了。
  就在這時,矩陣係統决定“先下手為強”,派遣了為數250000的電子烏賊大軍,開始進攻錫安基地,積弱的基地防守力量根本不足以對抗如此強大的機甲兵團,看來人類最後的香火也齏齏可危;當然,墨菲斯他們的飛船上有各種各樣的資料,自然少不了中國那幾本名為《左傳》《史記》之類古籍的電子版本,neo他們一下便想到了“圍魏救趙”的良招,决定再次潛入矩陣,從內部破壞它,最後達到消滅機甲兵團的目的。同時,neo也想再和“先知”談一談,以便更多地瞭解自己的神聖使命。
  可是,“矩陣取經”的道路註定是兇險多端的:在尋找矩陣係統內唯一知道係統弱點的“製鑰者”的過程中,neo、墨菲斯和翠尼蒂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睏難:敵人的能力升級了,數量更是增多了,neo的超能力受到致命的挑戰,墨菲斯和翠尼蒂對neo的信心也受到無情事實的打擊。究竟neo他們能不能完成任務後從矩陣內部全身而退?錫安基地的命運如何?
  到時自有分曉,嘿嘿……
  【人物篇】
  《黑客帝國》第一集固然看得大傢拍案叫絶,其實出場人物極其有限,也就那麽十來個人,包括那三個密探。到了第二、第三集可就不同了,角色數量暴增。也難怪嘛,neo他們回到了人類基地,而矩陣係統也升級到xp了(預計到第三集會升級到longhorn係統),因而,兩個陣營內都有新人出現。這些傢夥都是什麽底細呢?
  慢着,為了避免“喜新厭舊”的罪名,讓偶還是來簡要介紹一下舊人物的新動嚮。第一集中除了那個犧牲的、那個叛變的、和那個接綫員,其他船員都會在第二集出現。那死掉的兩個船員就不用說了,但tank這個純種人類不能在續集中出現,着實有些可惜,據說是因為擋期的原因。neo和翠尼蒂這對璧人,自從在第一集末尾捅破那層矜持的紙,勇敢了表露真情之後,本集中更是如幹材烈火般如膠似漆到不可開交,害得墨菲斯得了嚴重的紅眼病,直到他回到基地見到了小別勝新婚的奈奧比纔痊愈。
  第一集最大的反角,密探史密斯先生這次又以嶄新的面目重新上市;其實,在第一集中他的言行就表明他已經部分感染了人類的感情和性格,這種感情加上他自身強大的意志力,使他得以對抗matrix讓他消失的命令,在奇異復活的同時也獲得了隨意復製的超能力,成為matrix係統內的一個自由體。現在他的唯一目標就衹有neo,而且這種意識並非為了matrix係統的安全,而是完全為了自我強烈的復仇意識。為了殺死neo,他可以摧毀任何東西,包括matrix。
  “先知”在第二集中將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事實上,她的身份一直是《黑客帝國》最大的一個迷:她到底是個人,還是一個具有自我意識的程序?她隱藏在哪裏,又是如何産生的?這些問題,都衹有等觀衆們在兩部續集中尋找答案了。
  好,熟人介紹完畢,輪到新丁們出來溜溜了:
  ◎鐵血娘子—奈奧比(niobe)
  我們已經知道,這位美眉是墨菲斯同學的歡喜冤傢;大部分人不知道的是,她還是錫安基地唯一的女船長,她的那艘飛船名為“洛格斯”(logos),是整個基地上體積最小,但速度最快的飛船。大傢別看該美眉身材嬌小玲瓏一如她的飛船,她可是基地指揮官裏最強悍的成員,性格倔強,脾氣也不小,連墨菲斯都得讓她三分;同時,與墨菲斯相比,她對neo並沒有那麽大的信心;她衹相信自己,相信戰鬥才能改變一切。的確,她在戰鬥方面非常在行,個人搏擊能力也屬一流,難怪被選作擔任《進入矩陣》(enter the matrix)遊戲的主角了。
  扮演這這一鐵血娘子的,就是威爾史密斯同學的老婆——傑達·平剋特·史密斯。諸位可能還不太熟悉這個名字,她就是艾迪墨菲的《肥佬教授1》裏面那個漂亮黑美眉,也是去年《拳王阿裏》中拳王的幾位老婆之一。面對奈奧比這一極富挑戰力的角色,傑達勇敢地演繹出了獨特的風采,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把她本人固執的一面發揮得淋漓盡致(相信她的老公對此深有體會,嘿嘿)。據說,威爾本人也是《黑客帝國》的超級影迷,他曾嚮老婆吹枕邊風,要她嚮沃卓斯基兄弟代為求情,看能不能在續集中扮演個密探什麽的,畢竟,他還是有不少穿黑衣、戴墨鏡的經驗的。奈何導演硬是不給面子,估計是考慮到要是這哥們把《黑超特警》的羅嗦勁帶進matrix裏,那整部戲的味道就變了。
  ◎戰鬥三人組—洛剋(lock)、zee、林剋(link)
  洛剋和墨菲斯一樣,是另一艘指揮船的船長。目前尚不清楚他有何值得一提的故事;
  zee是洛剋的船員,和洛剋是一對;
  林剋則是繼坦剋(tank)之後擔任墨菲斯的nebuchadnezzar號飛船的新接綫員。
  雖然沒有進一步的信息,但從這三人的身份來看,無疑是墨菲斯的並肩戰友。從三人的造型來看,也沒有哪一位象第一集的塞菲(cypher)一樣有叛變的可能。有鑒於整個故事還得以neo、墨菲斯、翠尼蒂三人為重,因此這三人的戲份估計都比較少。
  唯一有點八卦的是zee這個角色,她本來是由美國新銳女r&b歌手阿莉亞(aaliyah)扮演的,無奈後者在2001年8月25日的一起飛機失事中不幸遇難,那時她已經拍了十幾個鏡頭了。這令《黑客帝國》的製片人喬西佛比較傷心,因為是他從《致命羅密歐》開始把阿莉亞捧上影壇的。
  ◎東方高手—守護天使(seraph)
  編輯美眉三令五申地要偶不要透露過多劇情,所以,這裏偶衹能按捺住急性子,告訴大傢,這個守護天使是續集中某位關鍵人物的保鏢,在電影中將有一段和neo的對打,功夫指數十萬!那麽,該人物是正是邪呢?嘿嘿,你以為我會告訴你麽?
  本來,這一角色是沃卓斯基兄弟特別為李連傑量身訂做的,指望由真正的東方“功夫皇帝”來出演這一戰鬥力級別和neo不相上下的神秘人物。可惜雙方在片酬上談不攏,李當時要價1300萬美元,而片方衹能給出200萬,因為差額太大,李放棄了這一角色。後來,片方又接觸過東方女俠楊紫瓊,不知怎的,也沒有談成。因此,這個機會最後落到了即使在亞洲也並不是很有名的倪星頭上。該同志又名鄒兆竜,出身於臺灣,五歲習武,十二歲開始做替身,十八歲便主演了第一部電影。從臺灣軍隊服役完畢後,他到香港電影圈發展,曾先後出演了《倚天屠竜記之魔教教主》、《中南海保鏢》、《給爸爸的信》(又名《父子武狀元》)、《白麵包青天》等影片。有趣的是,在那幾部和李連傑演的影片中,他的角色都是李的敵人,看來真是不是冤傢不聚頭啊。至於倪星同學在好來塢的前途,那就得看個人造化了;如果他在本片中給人印象深刻,有製片人出頭把他包裝成新一代功夫明星也說不定,畢竟,他還年輕。
  ◎邪惡宗師—梅羅紋奇(merovingian)+致命誘惑—佩瑟芬(persephone)
  梅羅紋奇是matrix係統內的又一個超級神秘人物,他把自己象“先知”那樣隱藏在係統中,同時他也擁有改寫係統程序的能力。但是,他並不是站在neo這邊。他住在矩陣係統內的一座城堡裏,沉迷於一切奢華的東西。然而,他唯一缺少的便是感情;俗話說,得不到的纔是最好的,他也最熱衷於沉迷在感情的虛像裏。
  佩瑟芬是這樣一位dracula公爵似人物的妻子。熟悉希臘神話的同志們都知道,佩瑟芬乃希臘神話中的“豐饒之神”,是主神宙斯和女神底米特之女,後來該仙女在玩耍的時候不小心被冥王哈第斯綁架,半推半就地做了後者的王後。電影中的佩瑟芬極其性感迷人,雖然她本身沒有感情,但是衹要她接觸了某人,就會立刻感知對方的內心世界。
  可以說,梅羅紋奇和佩瑟芬就象矩陣裏的吸血鬼夫婦,優雅而致命。在整部續集中,他們都和neo他們糾纏不清,而這兩人之間也是彼此勾心鬥角。這一對角色的加入,大大地增加了續集故事情節的復雜程度,他們與主人公的關係,也將極大地影響neo完成他天賦的使命。
  飾演梅羅紋奇的,是法國著名演員蘭伯特·威爾森。無論是在大銀幕,還是在舞臺,他都有閃亮的表現,曾五次被提名法國電影愷撒奬(法國的“奧斯卡”)。最令人吃驚的是,該同學具有極其多樣化的藝術細胞,他有着美妙的歌喉,出過數張唱片,個人音樂會更是開出了法國,開到了加拿大、日本,還有香港;同時,他還是位很有水準的音樂評論傢。片中那位集優雅與邪惡於一體的梅羅紋奇,由這樣一位多才多藝的同志出演真是再合適不過了。他在片中是什麽樣子呢?那可是屬於高度機密,至今仍未曝光。至於扮演佩瑟芬的莫尼卡·貝魯琪,是大傢都比較熟悉的意大利美女,這裏也就不再羅嗦了。
  ◎關鍵人物—製鑰者
  製鑰者也是象“先知”一樣“隱居”在矩陣內部的一個神秘人。在他的房間裏有着成千上萬把鑰匙,其中有一把掌握着整個矩陣的口令。得到它,neo他們就能成功地破壞整個矩陣了。當然矩陣為了這點要發飆,决不能讓弱點掌握在別人手裏。
  扮演這位睿智的製鑰者的是老舞臺演員藍道·杜剋·金,有幾十年的舞臺經驗,“觸電”衹是近幾年的事,不過觸到的都是中國觀衆比較熟悉的:周潤發的兩部《替代殺手》和《安娜與國王》。
  ◎至酷偶像—雙子星病毒
  如果要我說《黑客帝國》續集中最喜歡的角色,我會毫不猶豫地指出是這對病毒雙子星,同時預計他們將繼基努·裏維斯之後,成為黑客迷的新一代偶像。沒辦法,他們太酷了。
  當初沃卓斯基兄弟在設計這一對角色時,就是要讓他們成為令少女尖叫的帶有後現代風格的超級邪神。這對銀發蛇辮,身着銀色風衣、夾剋,腳蹬白蟒皮靴的孿生兄弟,其實也是矩陣係統內的一對自由病毒,他們可以不受矩陣控製地自由來去,更可怕的是,他們可以隨意隱形和還原。和一般電影中 “無形有質” 的隱形功能不同的是,他們能在瞬間做到“無形無質”,然後又隨意變回來,是真正意義上的自由體。他們的武器更是酷到極點,那是一把總長不超過手掌心的摺叠刀,簡直是高深莫測。有這樣一對邪神存在,neo他們在矩陣當中的活動變得更加險象環生。
  扮演這一對偶像人物的,就是英倫空手道黑帶級高手阿德雲·雷蒙特和尼爾·雷蒙特兄弟。兩兄弟是看着香港功夫片長大的,自16歲起開始練習空手道,至今已有15年的功力。空手道之外,他們還是健美運動愛好者,身材保持得一級棒。不要說女生們,連我都要開始流口水了!
  恩,看來《黑客帝國》中有名有姓的新角色都提到了……慢着,似乎還有兩個漏網之魚。一個是“建築師”(architect),他似乎是整個矩陣係統的建造者,是matrix的無冕之王;另一個是“鬼魅”(ghost),目前對他所知的僅僅是這個名字。很有可能,這兩個傢夥纔是關係到matrix最後謎底的關鍵,因此被列為最高機密,在各種資訊上都查不到“建築師”的扮演者,難道他是……?“鬼魅”的扮演者是anthony wong,從簡歷來看也是位舞臺和電視劇經驗比較豐富的演員。我開始還錯誤地把他認作了香港的黃秋生(英文名也是anthony wong),這也怪《黑客帝國》官方網站搞錯了,誤將老黃主演的《辣手神探》也囊括到這個年輕的anthony wong電影列表中。可見,任何權威都不要相信,“黑客”也有犯簡單的搜索錯誤的時候。
黑客帝國3
  ◆ 片名:黑客帝國3:革命 / 英文:the matrix revolutions / 港譯:22世紀殺人網絡3:驚變世紀 / 其他:黑客帝國3:矩陣革命
  ◆ 製片:喬·西爾沃(joel silver)
  ◆ 導演:安迪·沃卓斯基(andy wachowski) 拉裏·沃卓斯基(larry wachowski)
  ◆ 編劇:安迪·沃卓斯基(andy wachowski) 拉裏·沃卓斯基(larry wachowski)
  ◆ 主演:基努·裏夫斯(keanu reeves) 凱莉·安·摩絲(carrie-anne moss) 勞倫斯·菲什伯恩(laurence fishburne) 雨果·維文(hugo weaving) 莫妮卡·貝魯奇(monica bellucci) 賈達·萍剋特·史密斯(jada pinkett smith)
  ◆ 類型:科幻(sci-fi) 動作(action) 驚悚(thriller)
  ◆ 國傢地區:美國
  ◆ 語言:english
  ◆ 發行公司:華納(warner bros.)
  ◆ 首映日期:2003年11月5日
  ◆ mpaa定級:r 級
  ◆ 片長:129 分鐘
  ◆ 製作成本:185(單位:百萬美元)
  ◆ 首映票房:48,475,154.00 (單位:美元)
  ◆ 全美票房:139,270,910.00 (單位:美元)
  ◆ 海外票房:285,700,000.00 (單位:美元)
  ◆ 官方網站:http://www.whatisthematrix.com/
  半年的時間轉瞬即逝,當熱情的影迷們還沉浸在挖掘《黑客帝國2:重裝上陣》的內涵的時候,《黑客》係列的終結篇馬上就要與全球觀衆見面了。如果說第一集是“小試牛刀”的話,那第二集就是一場名副其實的“頭腦風暴”:幾乎沒有一個觀衆在剛看完第一遍時能完整理解電影到底說了什麽,甚至直到今天,在經歷了全球影迷的共同猜測與攻關之後,我們還不知道自己的猜測是否正確。因為一切的謎底都在這第三集中。
  在10月27日《黑客帝國3》於洛杉磯新落成的“迪士尼音樂大廳”(walter disney concert hall)舉行全球首映禮之前,恐怕還沒有一個影迷敢打包票自己的猜測,或者自己得到的消息一定是正確的。任何所謂影片介紹都衹是“隔靴搔癢”。但是,作為死忠影迷,即使隔着層層封鎖,還是忍不住要搔上兩搔的。下面,就讓我們揭開史上保密度最高電影的一角面紗吧!
  【劇情初探】
  隨着第二集最後那個“to be concluded”的字幕,所有觀衆的心都被吊在了萬丈懸崖邊上:尼奧到底怎麽啦?他怎麽可能在“真實”世界裏毀滅電子章魚?他又如何能“感覺”到機器?已經侵入了班恩(bane)大腦的史密斯又會對身處昏迷中的尼奧開展什麽行動?
  事實上,尼奧的身體在真實世界的飛船上處於昏迷狀態,他的思維卻被睏在一個“中空”地帶:那裏既不是母體,也不是機器占領的真實世界。這個地方叫mobile avenue train station,顯然是個火車站,不過是梅羅紋奇的勢力範圍(因此不受常規母體程序控製)。尼奧醒來時遇到了一個神秘的小女孩和她的父母,還碰見了“火車人”(the trainman),後者控製了該車站所有母體與機器世界之間的交通。
  與此同時,在真實世界的墨菲斯、翠妮蒂與logos號飛船的奈奧比會合了,當然,還有那位被洗腦奪體的班恩。翠妮蒂他們從“先知”那裏知道了尼奧的現狀,在守護天使的帶領下,去找梅羅紋奇要人,喜歡享受的阿梅那時正和佩瑟芬在他管轄的地獄酒吧欣賞sm的氛圍,他當然不肯交出尼奧,因此大傢少不了一場激戰。在佩瑟芬的幫助下,翠妮蒂他們終於將尼奧帶回現實。
  在最後一次和“先知”交談之後,尼奧明白了他的使命。從這開始,故事就分兩條綫進行。一條是墨菲斯和奈奧比殺回錫安,和基地的人們共同對抗機器大軍的進攻;另一條綫是翠妮蒂不願意和尼奧分開,决心放棄一切和尼奧共同前往機器s世界的聖地——01城。奈奧比雖然不相信先知的話,但她開始相信尼奧,把自己那艘最快的logos號飛船藉給了尼奧和翠妮蒂,而自己和墨菲斯乘坐hammer號回錫安。沒想到偷偷醒來的班恩溜進了logos號,一場激戰過後,班恩的肉身死去,尼奧身受重傷。歷經重重機器大軍的堵截,尼奧終於抵達01城。再說錫安城這邊,人類已决定展開最後的自救行動,他們組織起了所有的apu(armored personal units單兵作戰機甲),和250000電子章魚以及大型鑽探機器展開了决鬥……
  尼奧在01城終於得以面對“機器大帝”(deus ex machina)——機器世界的真正主宰,雙方展開了談判並達成了協議。與此同時,史密斯的能力又擴充了,凡屬尼奧接觸過的信息他都能分享。他找到了先知的藏身之處,並將她復製成自己,在這個過程中,他也瞭解到了尼奧的使命。可是他不怕,並開始在母體中無限復製自己,係統危在旦夕……
  和“機器大帝”達成協議的尼奧被送進了母體,而史密斯正在那裏等他,兩人展開了一場衹屬於“超人”的决鬥。機器與人類,兩個世界的命運都取决於這一戰的結果,而最後結果是……
  恐怕不能再說下去了。紫霞美眉曾經說過:“我猜中了開頭,卻猜不到這個結局。”對於《黑客帝國3》來講,恐怕導演沃卓斯基兄弟也是這麽設想的。沒有人知道他們會在多種可能的“最終世界”中選擇那一種模式。這也是電影最後的懸念。
  當然,這也不是說我已經把其他所有的懸念說完了,還早着呢!例如,那個小女孩到底有何特殊和重要之處?她和先知、佩瑟芬、少年有何關係?目前網上流行的解釋似乎沒一個很中聽的。還有,火車站和梅羅紋奇的老巢是兩個不同的地方,翠妮蒂他們是如何通過找阿梅來解救尼奧脫睏的?佩瑟芬的最終身份是什麽?此外,還有在《黑客帝國動畫版》中備受青睞的“少年”,他又會是怎樣的結局?太多的疑問,註定要到上映那天才end。
  至於母體的真相,根據參加完芝加哥和紐約內部試映的革命同志們介紹,我們以前所猜想的,全錯了,而且錯得不輕,尤其是那個“母體中的母體(matrix in matrix)”理論。而電影最後的答案,基本上能讓絶大部分兄弟滿意。
黑客帝國哲學入門
  哲學,神學,無神論都在《黑客帝國》裏有濃重的表現.諾斯替教的教徒也會註意到很多相關的主題.還有很多內容涉及印度教,佛教,道教和基督教,還藴含啓蒙,涅盤,重生的概念.對印度教和佛教的深度涉及包括自由意志對抗命運,還在電影的配樂中使用印度教的頌歌,理念,虛幻(maya),因果報應(karma)和自然存在的多種觀點.<黑客帝國>以很多方式解析真實,超現實,還有人的觀點是,實質的,物理的世界纔是虛幻.
  一些基督教自由主義者說我們正生活在這樣的世界,離開這個世界的方法就是被教化,啓蒙.他們相信達到啓蒙的人有亞伯拉罕(相傳為希伯來人的始祖),摩西(《聖經》故事中猶太人古代領袖),施洗約翰,耶穌和穆罕默德(伊斯蘭教創始人).他們認為電影中neo,morpheus和cypher對應聖經新約中的耶穌,施洗約翰和猶大.這些基督教自由主義者相信黑客帝國和現實唯一的區別是,外部世界應該是天堂而不是電影中描述的黑暗的世界.
  現在有許多書和網站探討黑客帝國哲學.其中最主要的探討是這個問題:我的世界是真實的還是虛擬的?這個問題也因為其他電影而提出,比如existenz和the thirteenth floor(都和《黑客帝國》同年發行,但在票房和受註意度都不及《黑客帝國》).還有相似的電影,the truman show(楚門的世界)和abre los ojos(翻拍為vanilla sky).這個學說還被哲學家nick bostrom升級,寫成(你生活在一個電腦世界嗎?)
  《黑客帝國》以相似的文學精度跟隨<campbellian monomyth arc>的所有階段,甚至包括周遊,大戰發生於地下這樣的細節,甚至三個頭的永生敵人(電影中三個特工).
  先知的角色類似古希臘神話中的先知角色.細緻的說,她對neo的警告十分類似神話中先知給斯巴達王leonidas在塞莫皮萊大戰前的警告.在希臘神話中,她警告leonidas說,那麽他的城市被毀滅,要麽一個斯巴達國王必須死去,所以leonidas必須選擇自己的生命或是整個城市的命運.深遠的說,如果neo選擇救自己的命,smith就能從morpheus那裏得到進入zion城的密碼,那zion就會毀滅.所以,根本上說,neo的選擇和leonidas一樣:他自己的生命,或是整個城市的命運.
  《黑客帝國》背後的觀點基於哲學的認識論,比如柏拉圖的洞穴理論和笛卡爾的<第一哲學沉思錄>.在一個唯我論的著名的實驗中,物體衹是缸中之腦;《黑客帝國》,neo是被裝在營養皿中.是否選擇紅藥片,接受真實的選擇類似上世紀70年代的一個美國哲學家羅伯特·諾茲剋(robert nozick)設想的一個實驗.
  後現代思潮在電影中也有重要的地位.在電影開頭,neo藏非法軟件的書是法國哲學家讓·鮑德裏亞(jean baudrillard)的<模仿和擬像>(simulacra and simulation),這部作品描述了基於擬像的超現實體驗.人們往往用鮑德裏亞的哲學來論證<黑客帝國>是對現代商業化,媒體化社會的寓言.
  morpheus的著名臺詞"pulled over our eyes to blind us from the truth"(拉到我們眼前來使我們看不到真實)直接來自charle peirce的言論.
  相關文學
  黑客帝國的故事對歷史和文學有衆多的聯繫,包括<愛麗絲漫遊仙境>,救世主信仰,佛教,諾斯替教,和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的小說,特別是<神經漫遊者>.吉布森在世界範圍內普及了虛擬現實和計算機網絡的界面,他還在自己的蔓生三部麯中首次使用了matrix這個詞.然而其名字和概念顯然出自更早的1976年英國科幻電視劇係列doctor who,使用了matrix作為虛擬現實的代名詞.(在吉布森的小說中具體指代網絡擬像).第一個寫作關於虛擬現實的作傢是daniel f. galouye,在1964年出版了simulacron three.
  人工智能打敗人類的概念先前被數百部科幻作品觸及到.很多人認為黑客帝國係列受到philip k. dick作品的影響,不衹是因為包含了大量諾斯替教的教義和預言,還有後啓示錄世界與機器打仗.世界被機器控製,人類藏於地下的創意最早出自1909年e. m. forster的短篇小說machine stops.
  《黑客帝國》劇情類似吉布森的<神經漫遊者>的基本走嚮.這並不奇怪,因為<黑客帝國>和<神經漫遊者>都是相同的賽博朋剋,屬於軟科幻.(<神經漫遊者>的出版造成了對賽博朋剋普遍深入的影響).兩個故事中,一個黑客被招募執行一項艱難的任務.相似之處有黑客英雄,女性助手,和惡意的虛擬對手.
  兩部作品仍然有極大的不同之處.比如說,吉布森的人類圖靈機警察(<攻殼機動隊>等作品的創意來源之一)限製人工智能的增長.matrix中的特工則相反,是ai限製人類的增長.吉布森的作品表現了人類必須在ai能源鼕天的時候行動;最後也是好人獲得勝利.相反的,黑客帝國中人類和ai的關係模糊了正義與邪惡的界限.以這個立場來看,黑客帝國中敘述性的內容時常與<神經漫遊者>相反.
  兩者之間另一個聯繫是一個叫做zion的地方.<神經漫遊者>中,zion是由塔法裏教徒創建的殖民地,是主要角色在到達自由樂土之前休息的地方,是一個巨大的軌道站.小說的最後部分就發生在這裏.<黑客帝國>中,zion是自由人類的地下傢園.這很有可能是一個巧合,因為zion是一個常用的神話城市隱喻,代表人類的最後希望.zion在黑客帝國中的使用既是一個隱喻,又是表達對吉布森的敬意.
  黑客帝國和frank herbert的小說dune也有相似之處,人和機器的戰爭藴含宗教暗示.其他的相似之處出現在<黑客帝國3矩陣革命>中.neo在與敵人搏鬥中弄瞎了,但仍然可以看見,但"看見"的方式不同了.paul muad'dib在dune中也一樣.在那之後,neo看見了一條"金色大道",在dune中則被稱為"選擇",dune中的muad'dib沒有選擇這個,而在<黑客帝國3矩陣革命>中,neo選擇了這條路. 還有,neo選擇犧牲自己來達到和平,paul muad'dib放棄了一切到dune messiah的沙漠來拯救他帝國裏的人民.但並不是說<黑客帝國>大量受這部書的影響,<黑客帝國>中的各項舉動都是來自宗教概念.科幻作品大量的相似性是由於宗教觀念的普及導致的。
  什麽是matrix(矩陣)?
  matrix的本意是子宮、母體、孕育生命的地方,同時,在數學名詞中,矩陣用來表示統計數據等方面的各種有關聯的數據。這個定義很好地解釋了matrix代碼製造世界的數學邏輯基礎。在電影中,matrix不僅是一個虛擬程序,也是一個實際存在的地方。在這裏,人類的身體被放在一個盛滿營養液的器皿中,身上插滿了各種插頭以接受電腦係統的感官刺激信號。人類就依靠這些信號,生活在一個完全虛擬的電腦幻景中。機器用這樣的方式占領了人類的思維空間,用人類的身體作為電池以維持自己的運行。
  在電影中,matrix是一套復雜的模擬係統程序,它是由具有人工智能的機器建立的,模擬了人類以前的世界,用以控製人類。在matrix中出現的人物,都可以看做是具有人類意識特徵的程序。這些程序根據所附着的載體不同有三類:一類是附着在生物載體上的,就是在矩陣中生活的普通人;一類是附着在電腦芯片上的,就是具有人工智能的機器;這些載體通過硬件與matrix連接。而另一類則是自由程序,它沒有載體,諸如再特工、先知、建築師、梅羅文加、火車人等。
  matrix是一個巨大的網絡,連接着無數人的意識,係統分配給他們不同的角色,就象電腦遊戲中的角色扮演遊戲一樣,衹是他們沒有選擇角色的權利和意識。人類通過這種聯網的虛擬生活來維持自身的生存需要,但matrix中的智能程序,也就是先知的角色,發現在係統中有1%的人由於自主意識過強,不能兼容係統分配的角色,如果對他們不進行控製就會導致係統的不穩定,進而導致係統崩潰。因此編寫matrix的智能程序,也就是建築師就製造了“救世主”,讓他有部分自主意識,並成為覺醒人類的領袖,帶領他們建造了錫安。
  什麽是zion(錫安)?
  “zion(錫安)”一詞在《聖經》中,是所羅門王建造聖殿所坐落的山,位於聖城耶路撒冷。而在猶太教中,“錫安”代表着上帝的榮耀,是神的救贖來臨的標志。當大地被毀滅後,人類將在錫安接受最後的審判。
  在電影中,“錫安”是指那些從matrix中被解放的人類所棲居的傢園,位於地球深處,依靠地熱作為能源,成為人類對抗matrix和機器之城的最後基地。電影用這個名字來命名人類的最後傢園,象徵着這裏是正義得到彰顯的地方,是對抗機器的聖地。
  錫安的議會結構很象古羅馬的元老院,是兼有立法和管理權的國傢機構,製定一切法律和制度,通過執行官進行管理。
  錫安是由占據matrix 人口總數的1%的覺醒者構成的,其中主要是以有色人種為主,尤其是議會裏的議員和戰艦的船長等高層人員,都是黑人。而電影中之所以這樣設置錫安的人口,主要是為了體現多民族的融合與寬容,因為這是一個講述人類對抗共同敵人的故事,人類自己首先要團结,要實現大同的理想。而從另一個角度講,在西方主流科幻電影中,破敗的未來以及非白人的世界,一直是最重要的兩個視覺元素。沃卓斯基兄弟作為科幻片導演,自然會在電影中加入這兩個西方電影觀衆耳熟能詳的視覺元素。
  matrix中的救世主
  matrix是一個建立在數學基礎上的嚴整係統,一切都是有規律的,包括特工們和尼奧的超能力在內,都是包含在這個係統中的。而尼奧這個“救世主”的産生,則和數學中的哥德爾命題有關。奧地利數學家哥德爾在1931年發表了題為《論<數學原理>及有關係統的形式不可判定命題》的論文,其中提出這樣一個觀點,在任何數學係統中,衹要其能包含整數的算術,這個係統的相容性就不可能通過幾個基礎學派所采用的邏輯原理建立。簡單地說,就是在任何係統中,總有些真理是遊離於邏輯之外的,這些真理就叫做歌德爾命題。
  在matrix中,尼奧就是在matrix這個嚴整係統中不能被數學推得的歌德爾命題,不符合係統的規律。(建築師對尼奧的談話中涉及部分)當尼奧重生後,他就擔負起係統所有的擾動,所有的規則在他面前都變得透明,因此他能夠看到係統中別人所看不到的東西。先知叫尼奧回到源頭去終止災難,在數學邏輯中就是將歌德爾命題變成整個係統的一部分,當作係統的一個變量,從而消除整個係統的不確定性。如果尼奧當初選擇了毀滅錫安的門,他所攜帶的代碼將反饋給係統,將係統的穩定性提高到一個新階段。而這個選擇的前提則是係統中沒有斯密斯這個狂人。但從數學的角度上來說,這樣的穩定也是暫時的,不是對係統的徹底修正,新的係統還是會産生自己的歌德爾命題,從而繼續這個輪回。這就是為什麽在尼奧之前會有六任救世主的原因。
  按照建築師最初編寫救世主時的任務,救世主的使命就是在錫安運行一段時間後,將錫安的代碼帶回到matrix的源程序進行重裝,同時機器摧毀錫安,完成matrix係統的升級。之後救世主將按照初始設置,帶領16女7男返回真實世界,再開始重建錫安,等待下一代的救世主。而尼奧與前任們不同的是,建築師在他的意識中編寫了關於愛的編碼,這本來是係統處於不斷升級的需要,也是考察人類反應的新實驗。但這個關於愛的編碼,不但導致了尼奧在第二集中做出違背程序設置的選擇,而且在第三集中將“愛情”升華為“博愛”,從而最後終結了戰爭,終止了矩陣和錫安之間的循環。
  特工史密斯
  電影中的特工史密斯實際上就是矩陣這個程序世界中的殺毒程序,他們在矩陣中是沒有身體的,由於他們是殺毒程序,所以他們被矩陣賦予了超越常人的能力。在矩陣中他們具有改寫人類角色程序的能力,所以可以不斷藉用他人身體。
  尼奧最後可以戰勝特工,實際上是因為他復活後具有了識別矩陣代碼的能力,並可以輕鬆改寫這些代碼,所以特工就不能再利用超能力戰勝他了。
  特工史密斯被尼奧消滅後,因為在他被尼奧消滅前明明是他先殺死了尼奧,所以這就導致了一個邏輯錯誤。因為這種程序上的邏輯運算錯誤,導致了特工史密斯不但拒絶被係統刪除,而且由殺毒程序變成了病毒,最後危害到了整個矩陣世界。
  因為這個邏輯錯誤是由尼奧導致的,所以特工史密斯就變成了和尼奧相對的負極。最後尼奧選擇了讓史密斯感染自己,在復製過程中矩陣掌握了史密斯的代碼,最後纔得以將他們兩個同時刪除,使矩陣回到了平衡。
  尼奧(neo)/托馬斯·安德森(thomas anderson)
  在希伯來語中,托馬斯的意思是雙生。這象徵着尼奧平時的雙重身份:一個是程序員托馬斯·安德森,一個是黑客尼奧。而安德森在希伯來語中的含義是“人之子”,這正是耶穌的身份。
  組成neo(尼奧)的這三個字母掉轉順序後就可以組成“one”,表示他就是那個拯救人類的救世主“the one”。而“基督”一詞在希伯來語中的本意就是“被指定的那個人”——the one。
   墨菲斯(morpheus)
  在希臘神話中,墨菲斯是夢神,擁有改變夢境的能力。在電影中,墨菲斯是把人們從夢境般的虛幻世界中喚醒的指路人。
  墨菲斯指揮的飛船是“尼布甲尼撒”號,這是用巴比倫的智慧之神的名字命名的。而在《聖經》中,尼布甲尼撒是巴比倫的國王,曾找人解夢。而在電影中,墨菲斯等人乘坐“尼布甲尼撒”號飛船去找先知詮釋什麽是真實。
  崔尼蒂(trinity)
  trinity的意思是“三位一體”,在基督教中,“三位一體”指得是聖父、聖子、聖靈。而在現代心理學的奠基之作《夢的解析》一書中,“三位一體”指代了女性意識,她能夠進入神秘的領地和完美的境界。
  先知(oracle)
  oracle的希臘語本意是解惑、傳遞解釋神的預言,可以是人、地方,也可以是物品。這些預言通常是模糊的,是現實的一種扭麯,所以能解釋的人一定要很有智慧,但即使是他們也不一定能保證預言正確。先知的目的是用自己看到的模糊景象指導信徒,但不能幫他們做决定,决定本身完全取决於人們主觀的意願。
  史密斯(smith)
  英文中的smith意思就是鐵匠,而他的車牌號是is 5416,這都暗含着宗教含義。在《聖經·以塞亞書》第54章16節裏說到:吹噓炭火,打造合用的器械的鐵匠是我所造;殘害人、行毀滅的也是我所造。這正暗指特工史密斯在矩陣係統中的作用——消滅一切危害矩陣運行的異常程序。
  梅羅紋加(merovingian)
  梅羅紋加是法國封建社會中六個王朝的第一個,歐洲中世紀的黑暗歷史正是從梅羅紋加王朝開始的,經歷六朝,正符合電影中矩陣曾經有六代版本的故事。在電影中,梅羅紋加是一個曾經很有力量的人,而且他喜歡說法語,居住在法國式的城堡中。
  法國的梅羅紋加王朝也是歐洲浪漫神話的發源時期,而這些神話的核心人物則是“墮落天使”,他們因為背叛上帝被趕出天堂,撒旦正是這些墮落天使的首領。這也正符合電影中梅羅紋加在矩陣中的身份——他是所有背叛矩陣的程序人的首領,利用自己的能力來對抗矩陣。
  塞拉夫(seraph)
  塞拉夫是先知的守衛者,這個名字在歐洲中世紀神話中是天使9個等級裏級別最高的六翼天使。當尼奧在矩陣中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他的代碼呈現了與衆不同的金色。塞拉夫在矩陣中的作用相當於保護先知不受侵害的防火墻,非常有力量,曾經打敗過史密斯。
  卡瑪拉(kamala)
  卡瑪拉在梵語中的意思是“蓮華”,代表的是清淨。在佛教中有句真言就叫做“卡瑪拉”。在影片中,卡瑪拉是一個由程序自行産生出的新程序,是矩陣世界中第一個由人工智能培養出來的智能程序。在影片結尾暗示了她具有改變矩陣世界代碼的能力。
相關地址
  http://www.whatisthematrix.com/
  http://yule.sohu.com/7/1003/79/column214687918.shtml
  http://ent.sina.com.cn/m/f/f/matrixl
  http://video.baidu.com/v?ct=301989888&rn=20&pn=0&db=0&s=8&word=%ba%da%bf%cd%b5%db%b9%fa
相關地址
  http://www.whatisthematrix.com/
  http://yule.sohu.com/7/1003/79/column214687918.shtml
  http://ent.sina.com.cn/m/f/f/matrixl
  http://video.baidu.com/v?ct=301989888&rn=20&pn=0&db=0&s=8&word=%ba%da%bf%cd%b5%db%b9%fa
  【matrix的前世今生】-----黑客帝國全解析
  轉自pop社區
  作者bmw2222
  當我在11月5日下午2點整坐在華納公司的電影院裏,等着matrix完結篇全球同步開始的時候,心裏的不能說是平靜的。我看到雖然是周四的下午,還是有很多人都從公司裏,從學校裏逃了出來,這個最大廳竟然坐無虛席。連第一排都坐滿了人。我實在懷疑他們在離銀幕衹有幾米的距離下,怎麽看得舒服?電影開始後,奇怪的感覺馬上就來了。從5月看第二集到11月看第三集,因為情節上是緊接着的,而且,周三我纔去了imax看數碼版復習了一遍第二集,我突然一陣恍惚,覺得這6個月怎麽一下子就過來了,我好象還是在6個月前還是坐在這個廳裏看第二集剛剛結束的感覺。混沌之感滿足於心。影片結束後,貪婪的我坐在椅子上把片尾的字幕全部看完,還不願意離去。先不說片子的好壞和啓發。最大的感覺就是失落感,因為我不知道自己什麽時候可以再去這樣期待一部電影!現在再期待,也已經結束了,心裏空蕩蕩的...............
  這個係列的電影已經完全結束,大傢的討論是一浪高過一浪。給大傢轉一個我最信服的觀點過來,希望有所幫助。當然了最後的答案,應該都在那張超級龐大的9張d9盤裏,大傢到時候看的時候,打開導演音軌,一切就都明白了。
  我看了很多有觀matrix的評論,發現有些仁兄或者是沒看matrix動畫版或者是沒玩matrix遊戲版,他們對matrix一知半解,對matrix這個結構邏輯嚴密的係統有一些不正確(或者說是非官方)的解釋,而這些解釋所衍生出的種種“浪漫““奇幻“的猜想(如zion虛擬說,neo超能力說,甚至在科幻片裏最忌諱的宗教神秘說等等)讓人哭笑不得,我不得不把各個版本matrix裏對matrix係統的各種描述做個總結,讓大傢對電影的情節有更好的理解。
黑客帝國1
  ◆ 片 名:黑客帝國 / 英文:The Matrix / 港譯:22世紀殺人網絡 / 臺譯:駭客任務 /
  ◆ 製 片:喬·西爾沃(Joel Silver)
  ◆ 導 演:安迪·沃卓斯基(Andy Wachowski) 拉裏·沃卓斯基(Larry Wachowski)
  ◆ 編 劇:安迪·沃卓斯基(Andy Wachowski) 拉裏·沃卓斯基(Larry Wachowski)
  ◆ 主 演:基努·裏維斯(Keanu Reeves) 勞倫斯·菲什伯恩(Laurence Fishburne) 凱莉·安·摩絲(Carrie-Anne Moss)
  ◆ 類 型:動作(Action) 驚悚(Thriller) 科幻(Sci-Fi)
  ◆ 國傢地區:美國
  ◆ 語 言: English
  ◆ 發行公司:華納(Warner Bros.)
  ◆ 首映日期:1999年3月31日
  ◆ 製作公司:威秀(Village Roadshow) Silver Pictures
  ◆ MPAA定級:R 級
  ◆ 片 長:136 分鐘
  ◆ 製作成本:95(單位:百萬美元)
  ◆ 首映票房:27,788,331.00 (單位:美元)
  ◆ 全美票房:171,479,930.00 (單位:美元)
  ◆ 海外票房:288,900,000.00 (單位:美元)
  ◆黑客帝國1劇情簡介
  在矩陣中生活的一名年輕的網絡黑客尼奧(基努·裏維斯)發現,看似正常的現實世界實際上似乎被某種力量控製着,尼奧便在網絡上調查此事。而在現實中生活的人類反抗組織的船長莫菲斯(勞倫斯·菲什伯恩),也一直在矩陣中尋找傳說的救世主,就這樣在人類反抗組織成員崔妮蒂(凱莉·安·摩絲)的指引下,兩人見面了,尼奧也在莫菲斯的指引下,回到了真正的現實中,逃離了矩陣,這纔瞭解到,原來他一直活在虛擬世界當中,真正的歷史是,在20XX年,人類發明了AI(人工智能),然後機械人叛變,與人類爆發戰爭,人類節節敗退,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把整個天空布滿了烏雲,以切斷機械人的能源(太陽能),誰知機械人又開發出了新的能源---生物能源,就是利用基因工程,人工製造人類,然後把他們接上矩陣,讓他們在虛擬世界中生存,以獲得多餘的能量,尼奧就是其中一個.尼奧知道後,也加入了人類反抗組織,在莫菲斯訓練下,漸漸成為了一名厲害的"黑客",並漸漸展露出,與其他黑客的不同之處,讓莫菲斯也更加肯定他就是救世主,就在這個時候,人類反抗組織出現了叛徒,莫菲斯被捕,尼奧救出了莫菲斯,但在逃跑過程中,被矩陣的"殺毒軟件"特工殺死, 結果反而讓尼奧得到了新的力量,並復活了,真正的成為了救世主,並把在矩陣無所不能的特工殺死了(刪除了)
  從此,人類與機械的戰爭,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精彩劇照
黑客帝國3
  ◆ 片 名:黑客帝國3:革命 / 英文:The Matrix Revolutions / 港譯:22世紀殺人網絡3:驚變世紀 / 其他:黑客帝國3:矩陣革命
  ◆ 製 片:喬·西爾沃(Joel Silver)
  ◆ 導 演:安迪·沃卓斯基(Andy Wachowski) 拉裏·沃卓斯基(Larry Wachowski)
  ◆ 編 劇:安迪·沃卓斯基(Andy Wachowski) 拉裏·沃卓斯基(Larry Wachowski)
  ◆ 主 演:基努·裏夫斯(Keanu Reeves) 凱莉·安·摩絲(Carrie-Anne Moss) 勞倫斯·菲什伯恩(Laurence Fishburne) 雨果·維文(Hugo Weaving) 莫妮卡·貝魯奇(Monica Bellucci) 賈達·萍剋特·史密斯(Jada Pinkett Smith)
  ◆ 類 型:科幻(Sci-Fi) 動作(Action) 驚悚(Thriller)
  ◆ 國傢地區:美國
  ◆ 語 言:English
  ◆ 發行公司:華納(Warner Bros.)
  ◆ 首映日期:2003年11月5日
  ◆ MPAA定級:R 級
  ◆ 片 長:129 分鐘
  ◆ 製作成本:185(單位:百萬美元)
  ◆ 首映票房:48,475,154.00 (單位:美元)
  ◆ 全美票房:139,270,910.00 (單位:美元)
  ◆ 海外票房:285,700,000.00 (單位:美元)
  ◆ 官方網站:http://www.whatisthematrix.com/
  簡介:
  面對如潮的電子烏賊,人類城市危在旦夕,墨菲斯和崔妮蒂等欲與入侵者决一死戰。此時,"救世主"尼奧的身體和思想卻意外分離,後者再度陷入到"母體"中。墨菲斯和崔妮蒂也不得不回到"母體"和守護天使一起尋找他。
  錫安的局勢越來越危險,機器的攻擊卻絲毫沒有因為人類的反抗而減弱。此時,被叛徒射瞎雙眼的尼奧,依然想通過希望去實現預言。這時,特工史密斯控製了先知,並變得越來越強大,威脅到了整個"母體"的穩定。在返回錫安的途中,飛船遭到電子烏賊的突襲,崔妮蒂死了,重傷的尼奧來到機器城市。
  在和機器的談判中,機器答應為了人類和機器的共同利益,尼奧去消滅史密斯,而機器不再摧毀錫安。人類迎來新的和平。
  幕後:
  在《黑客帝國3:最後戰役》裏,奇洛裏維斯飾演的主角尼奧,為了保衛心愛的人與最後淨土"錫安",他和墨菲斯、崔妮蒂與錫安軍隊,傾全力抵抗母體機械大軍的侵略,戰火不僅遍及深在地底的錫安,還嚮上直衝地表。值得一提的是,延續《黑客帝國1》的氣勢,第二集《黑客帝國2:重裝上陣》已擁有全球7.34億美元的票房,是今年目前為止票房總收入最高的電影。
  "黑客三部麯中值得我們關註和探討的思想精髓始終是一致的,那就是影片處處涉及和思考的關於人類未來命運和如何對待它的問題。"
  人和網絡的關係
  《黑客帝國》裏的人們生活在計算機網絡,他們的世界實際是虛擬的世界。雖然這個故事本身也是"虛擬"的,但它的背後是人們對未來計算機與網絡世界的不可預知的深深的憂慮。從網絡爆炸式的發展速度來看,像影片裏那樣"黑客帝國"式的生活也許終將到來,但不管結局如何,不可否認的是未來的發展,將幾乎無一不與網絡相關。
  "未來生活,也許網絡不會'殺了'我們的身體。但它已經'殺了'我們現有的生活方式。"
  人和人工智能的關係
  人們對人工智能的緊張無疑是由於人類在地球上的統治地位因此而受到了威脅。這種對自己所處環境與地位改變的擔心是人類時時刻刻存在的。?quot;剋隆人"的緊張也無非是同樣的一個問題。人類無時無刻不在創造新技術,但又無時無刻不面臨着新技術的挑戰。"人工智能"的問題衹是我們在進化過程中遭遇的難題之一,能否將其剋服,也終將衹能依靠人類自己。
  人類的進化
  "從上面的敘述看來,第一,二集並不是我們所想象的是人和機器的鬥爭。其實描述的是機器自身進化的過程,人是有學習進化的能力,機器也有,它利用和研究人類那些目前還不能由機器表達的情感,來進化自身,從而達到更好的控製人類。"
  人類自身進化的過程也是這樣的吧?
  半年的時間轉瞬即逝,當熱情的影迷們還沉浸在挖掘《黑客帝國2:重裝上陣》的內涵的時候,《黑客》係列的終結篇馬上就要與全球觀衆見面了。如果說第一集是“小試牛刀”的話,那第二集就是一場名副其實的“頭腦風暴”:幾乎沒有一個觀衆在剛看完第一遍時能完整理解電影到底說了什麽,甚至直到今天,在經歷了全球影迷的共同猜測與攻關之後,我們還不知道自己的猜測是否正確。因為一切的謎底都在這第三集中。
  在10月27日《黑客帝國3》於洛杉磯新落成的“迪士尼音樂大廳”(Walter Disney Concert Hall)舉行全球首映禮之前,恐怕還沒有一個影迷敢打包票自己的猜測,或者自己得到的消息一定是正確的。任何所謂影片介紹都衹是“隔靴搔癢”。但是,作為死忠影迷,即使隔着層層封鎖,還是忍不住要搔上兩搔的。下面,就讓我們揭開史上保密度最高電影的一角面紗吧!
  【劇情初探】
  隨着第二集最後那個“to be concluded”的字幕,所有觀衆的心都被吊在了萬丈懸崖邊上:尼奧到底怎麽啦?他怎麽可能在“真實”世界裏毀滅電子章魚?他又如何能“感覺”到機器?已經侵入了班恩(Bane)大腦的史密斯又會對身處昏迷中的尼奧開展什麽行動?
  事實上,尼奧的身體在真實世界的飛船上處於昏迷狀態,他的思維卻被睏在一個“中空”地帶:那裏既不是母體,也不是機器占領的真實世界。這個地方叫Mobile Avenue Train Station,顯然是個火車站,不過是梅羅紋奇的勢力範圍(因此不受常規母體程序控製)。尼奧醒來時遇到了一個神秘的小女孩和她的父母,還碰見了“火車人”(The Trainman),後者控製了該車站所有母體與機器世界之間的交通。
  與此同時,在真實世界的墨菲斯、崔妮蒂與Logos號飛船的奈奧比會合了,當然,還有那位被洗腦奪體的班恩。崔妮蒂他們從“先知”那裏知道了尼奧的現狀,在守護天使的帶領下,去找梅羅紋奇要人,喜歡享受的阿梅那時正和佩瑟芬在他管轄的地獄酒吧欣賞SM的氛圍,他當然不肯交出尼奧,因此大傢少不了一場激戰。在佩瑟芬的幫助下,崔妮蒂他們終於將尼奧帶回現實。
  在最後一次和“先知”交談之後,尼奧明白了他的使命。從這開始,故事就分兩條綫進行。一條是墨菲斯和奈奧比殺回錫安,和基地的人們共同對抗機器大軍的進攻;另一條綫是崔妮蒂不願意和尼奧分開,决心放棄一切和尼奧共同前往機器S世界的聖地——01城。奈奧比雖然不相信先知的話,但她開始相信尼奧,把自己那艘最快的logos號飛船藉給了尼奧和崔妮蒂,而自己和墨菲斯乘坐Hammer號回錫安。沒想到偷偷醒來的班恩溜進了Logos號,一場激戰過後,班恩的肉身死去,尼奧身受重傷。歷經重重機器大軍的堵截,尼奧終於抵達01城。再說錫安城這邊,人類已决定展開最後的自救行動,他們組織起了所有的APU(Armored Personal Units單兵作戰機甲),和250000電子章魚以及大型鑽探機器展開了决鬥……
  尼奧在01城終於得以面對“機器大帝”(Deus Ex Machina)——機器世界的真正主宰,雙方展開了談判並達成了協議。與此同時,史密斯的能力又擴充了,凡屬尼奧接觸過的信息他都能分享。他找到了先知的藏身之處,並將她復製成自己,在這個過程中,他也瞭解到了尼奧的使命。可是他不怕,並開始在母體中無限復製自己,係統危在旦夕……
  和“機器大帝”達成協議的尼奧被送進了母體,而史密斯正在那裏等他,兩人展開了一場衹屬於“超人”的决鬥。機器與人類,兩個世界的命運都取决於這一戰的結果,而最後結果是……
  恐怕不能再說下去了。紫霞美眉曾經說過:“我猜中了開頭,卻猜不到這個結局。”對於《黑客帝國3》來講,恐怕導演沃卓斯基兄弟也是這麽設想的。沒有人知道他們會在多種可能的“最終世界”中選擇那一種模式。這也是電影最後的懸念。
  當然,這也不是說我已經把其他所有的懸念說完了,還早着呢!例如,那個小女孩到底有何特殊和重要之處?她和先知、佩瑟芬、少年有何關係?目前網上流行的解釋似乎沒一個很中聽的。還有,火車站和梅羅紋奇的老巢是兩個不同的地方,崔妮蒂他們是如何通過找阿梅來解救尼奧脫睏的?佩瑟芬的最終身份是什麽?此外,還有在《黑客帝國動畫版》中備受青睞的“少年”,他又會是怎樣的結局?太多的疑問,註定要到上映那天才END。
  至於母體的真相,根據參加完芝加哥和紐約內部試映的革命同志們介紹,我們以前所猜想的,全錯了,而且錯得不輕,尤其是那個“母體中的母體(Matrix in Matrix)”理論。而電影最後的答案,基本上能讓絶大部分兄弟滿意。
黑客帝國哲學入門
  哲學,神學,無神論都在《黑客帝國》裏有濃重的表現.諾斯替教的教徒也會註意到很多相關的主題.還有很多內容涉及印度教,佛教,道教和基督教,還藴含啓蒙,涅盤,重生的概念.對印度教和佛教的深度涉及包括自由意志對抗命運,還在電影的配樂中使用印度教的頌歌,理念,虛幻(Maya),因果報應(Karma)和自然存在的多種觀點.&lt;黑客帝國&gt;以很多方式解析真實,超現實,還有人的觀點是,實質的,物理的世界纔是虛幻.
  一些基督教自由主義者說我們正生活在這樣的世界,離開這個世界的方法就是被教化,啓蒙.他們相信達到啓蒙的人有亞伯拉罕(相傳為希伯來人的始祖),摩西(《聖經》故事中猶太人古代領袖),施洗約翰,耶穌和穆罕默德(伊斯蘭教創始人).他們認為電影中Neo,Morpheus和Cypher對應聖經新約中的耶穌,施洗約翰和猶大.這些基督教自由主義者相信黑客帝國和現實唯一的區別是,外部世界應該是天堂而不是電影中描述的黑暗的世界.
  現在有許多書和網站探討黑客帝國哲學.其中最主要的探討是這個問題:我的世界是真實的還是虛擬的?這個問題也因為其他電影而提出,比如eXistenZ和The Thirteenth Floor(都和《黑客帝國》同年發行,但在票房和受註意度都不及《黑客帝國》).還有相似的電影,The Truman Show(楚門的世界)和Abre los ojos(翻拍為Vanilla Sky).這個學說還被哲學家Nick Bostrom升級,寫成(你生活在一個電腦世界嗎?)
  《黑客帝國》以相似的文學精度跟隨&lt;Campbellian monomyth arc&gt;的所有階段,甚至包括周遊,大戰發生於地下這樣的細節,甚至三個頭的永生敵人(電影中三個特工).
  先知的角色類似古希臘神話中的先知角色.細緻的說,她對Neo的警告十分類似神話中先知給斯巴達王Leonidas在塞莫皮萊大戰前的警告.在希臘神話中,她警告Leonidas說,那麽他的城市被毀滅,要麽一個斯巴達國王必須死去,所以Leonidas必須選擇自己的生命或是整個城市的命運.深遠的說,如果Neo選擇救自己的命,Smith就能從Morpheus那裏得到進入Zion城的密碼,那Zion就會毀滅.所以,根本上說,Neo的選擇和Leonidas一樣:他自己的生命,或是整個城市的命運.
  《黑客帝國》背後的觀點基於哲學的認識論,比如柏拉圖的洞穴理論和笛卡爾的&lt;第一哲學沉思錄&gt;.在一個唯我論的著名的實驗中,物體衹是缸中之腦;《黑客帝國》,Neo是被裝在營養皿中.是否選擇紅藥片,接受真實的選擇類似上世紀70年代的一個美國哲學家羅伯特·諾茲剋(Robert Nozick)設想的一個實驗.
  後現代思潮在電影中也有重要的地位.在電影開頭,Neo藏非法軟件的書是法國哲學家讓·鮑德裏亞(Jean Baudrillard)的&lt;模仿和擬像&gt;(Simulacra and Simulation),這部作品描述了基於擬像的超現實體驗.人們往往用鮑德裏亞的哲學來論證&lt;黑客帝國&gt;是對現代商業化,媒體化社會的寓言.
  Morpheus的著名臺詞"pulled over our eyes to blind us from the truth"(來到我們眼前來使我們看不到真實)直接來自Charle Peirce的言論.
  相關文學
  黑客帝國的故事對歷史和文學有衆多的聯繫,包括&lt;愛麗絲漫遊仙境&gt;,救世主信仰,佛教,諾斯替教,和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的小說,特別是&lt;神經漫遊者&gt;.吉布森在世界範圍內普及了虛擬現實和計算機網絡的界面,他還在自己的蔓生三部麯中首次使用了Matrix這個詞.然而其名字和概念顯然出自更早的1976年英國科幻電視劇係列Doctor Who,使用了Matrix作為虛擬現實的代名詞.(在吉布森的小說中具體指代網絡擬像).第一個寫作關於虛擬現實的作傢是Daniel F. Galouye,在1964年出版了Simulacron Three.
  人工智能打敗人類的概念先前被數百部科幻作品觸及到.很多人認為黑客帝國係列受到Philip K. Dick作品的影響,不衹是因為包含了大量諾斯替教的教義和預言,還有後啓示錄世界與機器打仗.世界被機器控製,人類藏於地下的創意最早出自1909年E. M. Forster的短篇小說Machine Stops.
  《黑客帝國》劇情類似吉布森的&lt;神經漫遊者&gt;的基本走嚮.這並不奇怪,因為&lt;黑客帝國&gt;和&lt;神經漫遊者&gt;都是相同的賽博朋剋,屬於軟科幻.(&lt;神經漫遊者&gt;的出版造成了對賽博朋剋普遍深入的影響).兩個故事中,一個黑客被招募執行一項艱難的任務.相似之處有黑客英雄,女性助手,和惡意的虛擬對手.
  兩部作品仍然有極大的不同之處.比如說,吉布森的人類圖靈機警察(&lt;攻殼機動隊&gt;等作品的創意來源之一)限製人工智能的增長.Matrix中的特工則相反,是AI限製人類的增長.吉布森的作品表現了人類必須在AI能源鼕天的時候行動;最後也是好人獲得勝利.相反的,黑客帝國中人類和AI的關係模糊了正義與邪惡的界限.以這個立場來看,黑客帝國中敘述性的內容時常與&lt;神經漫遊者&gt;相反.
  兩者之間另一個聯繫是一個叫做Zion的地方.&lt;神經漫遊者&gt;中,Zion是由塔法裏教徒創建的殖民地,是主要角色在到達自由樂土之前休息的地方,是一個巨大的軌道站.小說的最後部分就發生在這裏.&lt;黑客帝國&gt;中,Zion是自由人類的地下傢園.這很有可能是一個巧合,因為Zion是一個常用的神話城市隱喻,代表人類的最後希望.Zion在黑客帝國中的使用既是一個隱喻,又是表達對吉布森的敬意.
  黑客帝國和Frank Herbert的小說Dune也有相似之處,人和機器的戰爭藴含宗教暗示.其他的相似之處出現在&lt;黑客帝國3矩陣革命&gt;中.Neo在與敵人搏鬥中弄瞎了,但仍然可以看見,但"看見"的方式不同了.Paul Muad'Dib在Dune中也一樣.在那之後,Neo看見了一條"金色大道",在Dune中則被稱為"選擇",Dune中的Muad'Dib沒有選擇這個,而在&lt;黑客帝國3矩陣革命&gt;中,Neo選擇了這條路. 還有,Neo選擇犧牲自己來達到和平,Paul Muad'Dib放棄了一切到Dune Messiah的沙漠來拯救他帝國裏的人民.但並不是說&lt;黑客帝國&gt;大量受這部書的影響,&lt;黑客帝國&gt;中的各項舉動都是來自宗教概念.科幻作品大量的相似性是由於宗教觀念的普及導致的。
  什麽是Matrix(矩陣)?
  Matrix的本意是子宮、母體、孕育生命的地方,同時,在數學名詞中,矩陣用來表示統計數據等方面的各種有關聯的數據。這個定義很好地解釋了Matrix代碼製造世界的數學邏輯基礎。在電影中,Matrix不僅是一個虛擬程序,也是一個實際存在的地方。在這裏,人類的身體被放在一個盛滿營養液的器皿中,身上插滿了各種插頭以接受電腦係統的感官刺激信號。人類就依靠這些信號,生活在一個完全虛擬的電腦幻景中。機器用這樣的方式占領了人類的思維空間,用人類的身體作為電池以維持自己的運行。
  在電影中,Matrix是一套復雜的模擬係統程序,它是由具有人工智能的機器建立的,模擬了人類以前的世界,用以控製人類。在Matrix中出現的人物,都可以看做是具有人類意識特徵的程序。這些程序根據所附着的載體不同有三類:一類是附着在生物載體上的,就是在矩陣中生活的普通人;一類是附着在電腦芯片上的,就是具有人工智能的機器;這些載體通過硬件與Matrix連接。而另一類則是自由程序,它沒有載體,諸如特工、先知、建築師、梅羅文加、火車人等。
  Matrix是一個巨大的網絡,連接着無數人的意識,係統分配給他們不同的角色,就象電腦遊戲中的角色扮演遊戲一樣,衹是他們沒有選擇角色的權利和意識。人類通過這種聯網的虛擬生活來維持自身的生存需要,但Matrix中的智能程序,也就是先知的角色,發現在係統中有1%的人由於自主意識過強,不能兼容係統分配的角色,如果對他們不進行控製就會導致係統的不穩定,進而導致係統崩潰。因此編寫Matrix的智能程序,也就是建築師就製造了“救世主”,讓他有部分自主意識,並成為覺醒人類的領袖,帶領他們建造了錫安。
  什麽是Zion(錫安)?
  “Zion(錫安)”一詞在《聖經》中,是所羅門王建造聖殿所坐落的山,位於聖城耶路撒冷。而在猶太教中,“錫安”代表着上帝的榮耀,是神的救贖來臨的標志。當大地被毀滅後,人類將在錫安接受最後的審判。
  在電影中,“錫安”是指那些從Matrix中被解放的人類所棲居的傢園,位於地球深處,依靠地熱作為能源,成為人類對抗Matrix和機器之城的最後基地。電影用這個名字來命名人類的最後傢園,象徵着這裏是正義得到彰顯的地方,是對抗機器的聖地。有影迷根據劇情推測:zion 所在的世界其實是另一個母體,是超智能設計的讓本身升級的另一套程序。更有人認為,“真實世界”中的zion所在的世界是用來蒙蔽那些覺醒者(占Matrix中人口總數1%的那些人)的一個更接近真實世界的一個更大範圍的“母體”,這個所謂的“母體”——zion所在的世界是用來取代影片中的母體的升級版本(他們暫且把它叫做Matrix2)!……然而很多人不理解官方對影片的描述,這些觀點明顯與下文講述的動畫版影片(官方發佈)以及相關遊戲作品的內容不相符。
  錫安的議會結構很象古羅馬的元老院,是兼有立法和管理權的國傢機構,製定一切法律和制度,通過執行官進行管理。
  錫安是由占據Matrix 人口總數的1%的覺醒者構成的,其中主要是以有色人種為主,尤其是議會裏的議員和戰艦的船長等高層人員,都是黑人。而電影中之所以這樣設置錫安的人口,主要是為了體現多民族的融合與寬容,因為這是一個講述人類對抗共同敵人的故事,人類自己首先要團结,要實現大同的理想。而從另一個角度講,在西方主流科幻電影中,破敗的未來以及非白人的世界,一直是最重要的兩個視覺元素。沃卓斯基兄弟作為科幻片導演,自然會在電影中加入這兩個西方電影觀衆耳熟能詳的視覺元素。
  Matrix中的救世主
  Matrix是一個建立在數學基礎上的嚴整係統,一切都是有規律的,包括特工們和尼奧的超能力在內,都是包含在這個係統中的。而尼奧這個“救世主”的産生,則和數學中的哥德爾命題有關。奧地利數學家哥德爾在1931年發表了題為《論&lt;數學原理&gt;及有關係統的形式不可判定命題》的論文,其中提出這樣一個觀點,在任何數學係統中,衹要其能包含整數的算術,這個係統的相容性就不可能通過幾個基礎學派所采用的邏輯原理建立。簡單地說,就是在任何係統中,總有些真理是遊離於邏輯之外的,這些真理就叫做歌德爾命題。
  在Matrix中,尼奧就是在Matrix這個嚴整係統中不能被數學推得的歌德爾命題,不符合係統的規律。(建築師對尼奧的談話中涉及部分)當尼奧重生後,他就擔負起係統所有的擾動,所有的規則在他面前都變得透明,因此他能夠看到係統中別人所看不到的東西。先知叫尼奧回到源頭去終止災難,在數學邏輯中就是將歌德爾命題變成整個係統的一部分,當作係統的一個變量,從而消除整個係統的不確定性。如果尼奧當初選擇了毀滅錫安的門,他所攜帶的代碼將反饋給係統,將係統的穩定性提高到一個新階段。而這個選擇的前提則是係統中沒有斯密斯這個狂人。但從數學的角度上來說,這樣的穩定也是暫時的,不是對係統的徹底修正,新的係統還是會産生自己的歌德爾命題,從而繼續這個輪回。這就是為什麽在尼奧之前會有五任救世主的原因。
  按照建築師最初編寫救世主時的任務,救世主的使命就是在錫安運行一段時間後,將錫安的代碼帶回到Matrix的源程序進行重裝,同時機器摧毀錫安,完成Matrix係統的升級。之後救世主將按照初始設置,帶領16女7男返回真實世界,再開始重建錫安,等待下一代的救世主。而尼奧與前任們不同的是,建築師在他的意識中編寫了關於愛的編碼,這本來是係統處於不斷升級的需要,也是考察人類反應的新實驗。但這個關於愛的編碼,不但導致了尼奧在第二集中做出違背程序設置的選擇,而且在第三集中將“愛情”升華為“博愛”,從而最後終結了戰爭,終止了矩陣和錫安之間的循環。
  特工史密斯
  電影中的特工史密斯實際上就是矩陣這個程序世界中的殺毒程序,他們在矩陣中是沒有身體的,由於他們是殺毒程序,所以他們被矩陣賦予了超越常人的能力。在矩陣中他們具有改寫人類角色程序的能力,所以可以不斷藉用他人身體。
  尼奧最後可以戰勝特工,實際上是因為他復活後具有了識別矩陣代碼的能力,並可以輕鬆改寫這些代碼,所以特工就不能再利用超能力戰勝他了。
  特工史密斯被尼奧消滅後,因為在他被尼奧消滅前明明是他先殺死了尼奧,所以這就導致了一個邏輯錯誤。因為這種程序上的邏輯運算錯誤,導致了特工史密斯不但拒絶被係統刪除,而且由殺毒程序變成了病毒,最後危害到了整個矩陣世界。
  因為這個邏輯錯誤是由尼奧導致的,所以特工史密斯就變成了和尼奧相對的負極。最後尼奧選擇了讓史密斯感染自己,在復製過程中矩陣掌握了史密斯的代碼,最後纔得以將他們兩個同時刪除,使矩陣回到了平衡。
  尼奧(Neo)/托馬斯·安德森(Thomas Anderson)
  在希伯來語中,托馬斯的意思是雙生。這象徵着尼奧平時的雙重身份:一個是程序員托馬斯·安德森,一個是黑客尼奧。而安德森在希伯來語中的含義是“人之子”,這正是耶穌的身份。
  組成Neo(尼奧)的這三個字母掉轉順序後就可以組成“one”,表示他就是那個拯救人類的救世主“The One”。而“基督”一詞在希伯來語中的本意就是“被指定的那個人”——The One。
  墨菲斯(Morpheus)
  在希臘神話中,墨菲斯是夢神,擁有改變夢境的能力。在電影中,墨菲斯是把人們從夢境般的虛幻世界中喚醒的指路人。
  墨菲斯指揮的飛船是“尼布甲尼撒”號,這是用巴比倫的智慧之神的名字命名的。而在《聖經》中,尼布甲尼撒是巴比倫的國王,曾找人解夢。而在電影中,墨菲斯等人乘坐“尼布甲尼撒”號飛船去找先知詮釋什麽是真實。
  崔尼蒂(Trinity)
  Trinity的意思是“三位一體”,在基督教中,“三位一體”指得是聖父、聖子、聖靈。而在現代心理學的奠基之作《夢的解析》一書中,“三位一體”指代了女性意識,她能夠進入神秘的領地和完美的境界。
  先知(Oracle)
  Oracle的希臘語本意是解惑、傳遞解釋神的預言,可以是人、地方,也可以是物品。這些預言通常是模糊的,是現實的一種扭麯,所以能解釋的人一定要很有智慧,但即使是他們也不一定能保證預言正確。先知的目的是用自己看到的模糊景象指導信徒,但不能幫他們做决定,决定本身完全取决於人們主觀的意願。
  史密斯(Smith)
  英文中的Smith意思就是鐵匠,而他的車牌號是IS 5416,這都暗含着宗教含義。在《聖經·以塞亞書》第54章16節裏說到:吹噓炭火,打造合用的器械的鐵匠是我所造;殘害人、行毀滅的也是我所造。這正暗指特工史密斯在矩陣係統中的作用——消滅一切危害矩陣運行的異常程序。
  梅羅紋加(Merovingian)
  梅羅紋加是法國封建社會中六個王朝的第一個,歐洲中世紀的黑暗歷史正是從梅羅紋加王朝開始的,經歷六朝,正符合電影中矩陣曾經有六代版本的故事。在電影中,梅羅紋加是一個曾經很有力量的人,而且他喜歡說法語,居住在法國式的城堡中。
  法國的梅羅紋加王朝也是歐洲浪漫神話的發源時期,而這些神話的核心人物則是“墮落天使”,他們因為背叛上帝被趕出天堂,撒旦正是這些墮落天使的首領。這也正符合電影中梅羅紋加在矩陣中的身份——他是所有背叛矩陣的程序人的首領,利用自己的能力來對抗矩陣。
  塞拉夫(Seraph)
  塞拉夫是先知的守衛者,這個名字在歐洲中世紀神話中是天使9個等級裏級別最高的六翼天使。當尼奧在矩陣中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他的代碼呈現了與衆不同的金色。塞拉夫在矩陣中的作用相當於保護先知不受侵害的防火墻,非常有力量,曾經打敗過史密斯。
  卡瑪拉(Kamala)
  卡瑪拉在梵語中的意思是“蓮華”,代表的是清淨。在佛教中有句真言就叫做“卡瑪拉”。在影片中,卡瑪拉是一個由程序自行産生出的新程序,是矩陣世界中第一個由人工智能培養出來的智能程序。在影片結尾暗示了她具有改變矩陣世界代碼的能力。
  1的象徵
  尼奧是THE ONE ,是一。在《夢的釋析》中,“一”表示“所有創造的第一推動,多元性誕生的唯一原則,在夢中,它代表一切生命的源頭,存在的基礎”。
  在第一集中,尚是托馬斯.安德森的尼奧的公寓門牌號是101.
  梅羅文加的餐廳在101層,說明他可能是以前的救世主。
  第二集大戰病毒雙子星幽靈時打架的高速公路是101,連載高速公路上追逐相撞的卡車上都寫着101.
  第二集崔妮迪用來攻擊Matrix能源站的密碼是“Zion101”。
  第二集尼奧和先知見面的廣場,那個出入口的門的兩側,分別噴了兩個“ONE”。
  【Matrix的前世今生】-----黑客帝國全解析
  轉自pop社區
  作者bmw2222
  當我在11月5日下午2點整坐在華納公司的電影院裏,等着Matrix完結篇全球同步開始的時候,心裏的不能說是平靜的。我看到雖然是周四的下午,還是有很多人都從公司裏,從學校裏逃了出來,這個最大廳竟然坐無虛席。連第一排都坐滿了人。我實在懷疑他們在離銀幕衹有幾米的距離下,怎麽看得舒服?電影開始後,奇怪的感覺馬上就來了。從5月看第二集到11月看第三集,因為情節上是緊接着的,而且,周三我纔去了IMAX看數碼版復習了一遍第二集,我突然一陣恍惚,覺得這6個月怎麽一下子就過來了,我好像還是在6個月前還是坐在這個廳裏看第二集剛剛結束的感覺。混沌之感滿足於心。影片結束後,貪婪的我坐在椅子上把片尾的字幕全部看完,還不願意離去。先不說片子的好壞和啓發。最大的感覺就是失落感,因為我不知道自己什麽時候可以再去這樣期待一部電影!現在再期待,也已經結束了,心裏空蕩蕩的...............
  這個係列的電影已經完全結束,大傢的討論是一浪高過一浪。給大傢轉一個我最信服的觀點過來,希望有所幫助。當然了最後的答案,應該都在那張超級龐大的9張D9盤裏,大傢到時候看的時候,打開導演音軌,一切就都明白了。
  我看了很多有觀MATRIX的評論,發現有些仁兄或者是沒看MATRIX動畫版或者是沒玩MATRIX遊戲版,他們對MATRIX一知半解,對MATRIX這個結構邏輯嚴密的係統有一些不正確(或者說是非官方)的解釋,而這些解釋所衍生出的種種“浪漫““奇幻“的猜想(如ZION虛擬說,NEO超能力說,甚至在科幻片裏最忌諱的宗教神秘說等等)讓人哭笑不得,我不得不把各個版本MATRIX裏對MATRIX係統的各種描述做個總結,讓大傢對電影的情節有更好的理解。
黑客帝國 遊戲
  1.《Enter the Matrix》(中文名字:《進入矩陣》)
  這個遊戲是和黑客帝國動畫版中的《最後戰役》相關聯的。
  《最後戰役》中,女主角將機器世界馬上要進攻錫安的消息存放在矩陣中,而玩傢就是去矩陣中將該消息取出後告知錫安。
  同時在電影《黑客帝國2》中,奈奧比在會議中拿出的照片,就是存放在矩陣中由玩傢取來的那個消息。
  2.《The Matrix: Path of Neo》(中文名字:《尼奧之路》)
  本作的賣點就是把整個《黑客帝國》的電影劇情連貫起來,讓玩傢對在矩陣中發生的事情有一個全面整體的瞭解。遊戲難度不高,衹是其中夾雜的解迷及戰鬥勝利條件有時比較詭異,需要多加註意係統提示才能找到正確的出路。本作追加一些在電影中沒有的細節內容,但部分內容卻顯得有點畫蛇添足。另外,同很多美式遊戲的缺點一樣,《尼奧之路》的動作比較虛浮,缺乏打擊感。不過遊戲巧妙地將中國功夫及射擊要素結合,操作熟練後玩起來還是別有一番韻味的。通關之後的EXTRA選項中將會追加遊戲的隱藏花絮和製作片段,那裏可以感受到歐美製作人的幽默細胞。
黑客帝國動畫版
  《黑客帝國動畫版》是沃卓斯基兄弟在製作《黑客帝國》2、3的同時,花費了三年時間,同美國、日本、韓國七大頂尖動畫導演及其工作室合作,以《黑客帝國》的故事為藍本,獨立製作了一係列和電影平行的動畫短片。這一係列各自成章,相互並沒有緊密關聯,但演化的都是以MATRIX為主體的故事情節。
  這9部短片分別是:
  1、《機器的復興:第1部》Second Renaissance Part 1 2003年2月公佈
  2、《機器的復興:第2部》Second Renaissance Part 2 2003年5月公佈
  3、《少年故事》Kid's Story
  4、《虛擬程序》Program 2003年3月公佈
  5、《世界紀錄》World Record
  6、《超越極限》Beyond
  7、《偵探的故事》Detective Story 2003年4月公佈
  8、《矩陣化》Marticulated
  9、《終極戰役》The final flight of the Osiris
  這裏詳細介紹《機器的復興:第1部》和《機器的復興:第2部》,因為這兩部短片其實相當於《黑客帝國》電影的前傳,講述了人類如何從機器的主宰變成機器的奴役,最終完全被母體控製的過程。
  故事情節是人類創造了具有人工智能的機器人,卻對機器人肆意奴役,直到有一天,一個機器人為了自衛殺死了自己的主人,法庭宣判機器人有罪,結果是將所有同類型的機器人報廢,之後,人類與機器彼此的敵意越演越烈,幸存的機器人組建了自己的國傢:Zero One。由於機器人在工業技術上的優勢,人類世界的經濟遭到重大打擊,於是,戰爭開始了……之後就象莫菲斯對尼奧說的那樣,為了對付機器人,人類通過一項决議--遮蔽整個天空,而機器人卻找到了替代的能源--人!
  做為《黑客帝國》的前傳,《機器的復興》的開端仿照了聖經的開始。上帝/人與人/機器這兩對造物/被造者的關係對比,因而得到了暗示。題名中所說的Renasissance一詞,因為文藝復興而為大衆所瞭解,但在宗教意義上也同時具有“重生”的含義。
《駭客帝國動畫版》9部短片介紹
  《機器的復興:第1部》The Second Renaissance: Part 1
  劇本:沃卓斯基兄弟Andy and Larry Wachowski
  導演:前田真宏Mahiro Maeda(《青之6號》)
  動畫設計與製作:攝氏4度工作室,東京Studio40C, Tokyo
  片長:8:23
  內容簡要:描述人類怎樣依賴機器人的勞動,而又多麽不尊重機器人,最終一個機器人奮起反抗導致其人類主人死亡,被判處死刑;由此引發人類對機器人的歧視與仇恨,世界各地到處爆發隨意毀滅機器人的暴動;一部分機器人不得不集中另建新國傢,並派代表嚮人類講和,結果被陷害……
  《機器的復興:第2部》The Second Renaissance: Part 2
  劇本:沃卓斯基兄弟Andy and Larry Wachowski
  導演:前田真宏Mahiro Maeda
  動畫設計與製作:攝氏4度工作室,東京Studio40C, Tokyo
  片長:8:23
  內容簡要:機器人的反攻,MATRIX形成,人類僅剩下ZION基地……
  《少年故事》Kids Story
  劇本:沃卓斯基兄弟Andy and Larry Wachowski
  導演:渡邊信一郎Shinichiro Watanabe(《星際牛仔:天國之門》)
  動畫設計與製作:攝氏4度工作室,東京Studio40C, Tokyo
  片長:8:55
  內容簡要:一個網絡少年突然接到NEO(由基努·裏維斯配音)的邀請(就象電影中NEO受到墨菲斯的啓發一樣),準備“破網而出”,然而MATRIX密探們能放過他嗎?
  《虛擬程序》Program
  劇本/導演:川尻善昭Yoshiaki Kawajiri
  動畫設計與製作:Madhouse工作室,東京
  片長:7:04
  內容簡要:男女主人公在虛擬訓練程序中的一段真假遊戲,日式忍者風格,動作極其凌厲!
  川尻善昭代表作:《獸兵衛忍風帖》Ninja Scroll、《吸血鬼獵人D》Vampire Hunter D、《妖獸都市》Wicked City等
  《世界紀錄》World Record
  劇本:川尻善昭Yoshiaki Kawajiri
  導演:小池健Takeshi Koike
  動畫設計與製作:Madhouse工作室,東京
  片長:8:29
  內容簡要:描述一位頂尖短跑運動員,世界紀錄的保持者,怎麽依靠自身強大的意念和體力,突破虛擬世界的限製,最終得以見到MATRIX以外的真實世界的故事。
  小池健:作為Madhouse工作室的重要成員和川尻善昭的主要助手之一,小池健曾擔任過多部動畫的設計製作工作,其中包括《獸兵衛忍風帖》、《吸血鬼獵人D》和2000年的《Party 7》等。2001年他推出了自己首次擔任監督的作品《Trava》。
  《超越極限》Beyond
  劇本/導演:森本晃司Koji Moimoto
  動畫設計與製作:攝氏4度工作室,東京
  片長:12:48
  內容簡要:在一棟神秘的大樓裏,似乎各種不可思議的事情都可發生,它究竟有什麽秘密?這是不是通往真實世界的出口?MATRIX密探們當然不會就此忽視,他們要極力修補這個漏洞……
  森本晃司代表作:《MEMORIES》、《Beyond-city》
  《偵探的故事》Detective Story
  劇本/導演:渡邊信一郎Shinichiro Watanabe
  動畫設計與製作:攝氏4度工作室,東京
  片長:9:23
  內容簡要:一位名叫ASH的私人偵探,跟蹤網絡罪犯TRINITY(凱瑞-安妮·莫斯配音),結果發現了整個世界的秘密,同時生命也受到極端威脅……
  《矩陣化》Matriculated
  編劇/導演:Peter Chung
  動畫設計與製作:DNA工作室,漢城
  片長:16:00
  內容簡要:一幫人類叛軍捕獲了一個機器人,利用“擬人矩陣”技術將其改造,使其不再相信“機器現實”,但改造計劃大大超出了他們的預期,機器人的思想和行為已不是他們所能控製的了……
  關於Peter Chun:MTV電視臺著名動畫係列片《Aeon Flux》的編導,此外他還曾執導過數量衆多的廣告,並參與了美日韓三國聯合拍攝的科幻動畫片《亞歷山大戰記》(Alexander,1998年)的設計製作工作。
  《終極戰役》The Final Flight of the Osiris
  劇本:沃卓斯基兄弟Andy and Larry Wachowski
  導演:安迪·瓊斯Andy Jones(《最終幻想》)
  動畫設計與製作:SQUARE公司
  片長:11:00
  內容簡要:一開始是一場和《虛擬程序》中類似的訓練程序,黑男亞女分別用武士刀和中式劍來調情,真是情濃我儂,幹柴烈火;眼看就要星火燎原,不識趣的機械章魚就前來搗亂。指揮艇Osiris號飛船雖竭力逃避,但仍被逼到廢棄的城市上空,在那裏他們見到了簡直不敢相信的情景,機器建造了鑽孔機準備進攻錫安,如此重要的消息必須及時和錫安取得聯繫,但守衛章魚繼續對他們進行最致命的圍攻,他們沒辦法及時趕回錫安,女主角被送回MATRIX傳達訊息,文件寄出的同時,Osiris號徹底被章魚攻破,所有船員陣亡。
  原聲大碟
  專輯麯目:
  01 - The Matrix Revolutions Main Title
  02 - The Trainman Cometh
  03 - Tetsujin
  04 - In My Head
  05 - The Road to Sourceville
  06 - Men in Metal
  07 - Niobe's Run
  08 - Woman Can Drive
  09 - Moribund Mifune
  10 - Kidfried
  11 - Saw Bitch Workhorse
  12 - Trinity Definitely
  13 - Neodammerung
  14 - Why, Mr. Anderson?
  15 - Spirit Of The Universe
  16 - Navras
相關詞
小行星鍵盤cs動畫邏輯學影視數學哲學
科幻工程技術賽伯朋剋代理軟件日本大學機器人反派角色
包含詞
黑客帝國3黑客帝國1黑客帝國2
黑客帝國係列黑客帝國動畫版網絡版黑客帝國
黑客帝國尼奧之路黑客帝國哲學入門黑客帝國V3.0
黑客帝國2:重裝上陣黑客帝國:尼奧之路隴西黑客帝國網絡會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