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魚類 > 黃鰭金槍魚
目錄
No. 1
  俗名:魚串子、黃鰭鮪。
  拉文種名: thunnus albacores (bonnaterre)
  英文名:yellowfin tuna
  中國大陸名稱:黃鰭金槍魚
  中國臺灣名稱:黃鰭鮪
  産地及産期: 主漁場在赤道的北緯35度間海域,是捕撈量最多的金槍魚種類。
  外形特徵: 大的可達2米,重100千克以上,鰭呈黃色,體型呈瘦流綫型。
  分佈區域: 分佈於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的熱帶、亞熱帶水域。在中國,僅分佈南海和東海。
  資源量: 從60年代中期産量穩步上升1965年25萬噸,1970年達33萬噸,1975年增至58萬噸,不少學者認為資源還是可以的, 但不宜進一步增加捕撈力量。我國南海區的金槍魚種來得太平洋和印度洋。長期以來,這一資源為臺灣、日本所利用, 中國其他各省很少從事捕撈。南海海區年産量約5萬噸。
  生活習性: 大洋暖水性名貴上層魚類。
  繁殖習性: 成魚體長最大可達3米,體重可達225公斤。幼魚生長範圍迅速,成魚顯著減慢。雌雄性比約為1:1.3。3-6月在西、中沙海域的黃鰭金槍魚性腺均已成熟,並開始産卵。成熟時的最小體長為1米,産浮性卵,卵粒各分離。卵小,具油球,卵粒為0.9-1.04毫米。懷卵量在200-800萬粒之間。體長1米左右的雌魚懷卵量為200萬粒。在水溫26℃, 經24-36小時即行孵化。一個産卵季節中雌魚多次重複産卵,屬分批産卵類型。它在低緯度海區, 全年皆可産卵。屬肉食性魚類,主要攝食中、小型頭足類、魚類、端足類、長尾類、短尾類等, 間或攝食少量藻類。
  瀕危等級: 名貴
  産品:魚肉粉紅色,在美國以其高蛋白、低脂肪而受人們歡迎。是常見的製作金槍魚生魚片魚種。
  保護措施: 從漁獲量和生物學我研究其資源尚未受到破壞,但近年10年來, 菲律賓漁船經常在蘇祿海和莫羅灣濫捕黃鰭金槍魚幼魚,從長遠講對資源肯定有影響,今後應展開這方面的調查,並和菲律賓有關部門共同商討保護對策。
英文解釋
  1. :  yellowfin tuna,  Pacific yellowfin tuna,  allison tuna
  2. n.:  yellowfin albacore
包含詞
黃鰭金槍魚壽司黃鰭金槍魚魚子醬補給美味的黃鰭金槍魚壽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