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安徽 >巢湖 > 黄金塔
显示地图
目录
No. 1
  黄金塔投诉电话巢湖市旅游投诉电话:0565-2628971
  安徽省旅游投诉电话:0551-2821763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黄金塔座落于无为县城东北5公里的凤凰山上,西河之畔,为一座仿木楼阁式砖塔,平面六边形,面阔3.4米,塔高35米,共9层,层层仿木斗拱,鸳鸯交手,结构牢固,逐层内收,造型挺拔,历经千年,巍然屹立。塔内设折式台阶,可盘旋而上,每层均设有不同方向的塔门,以便人们极目远望。
No. 2
  黄金塔
  1.堡垒黄金塔
  建于1220年,为阿拉伯风格的堡垒形建筑,实际"12个等边形砖塔,因为四围涂有一层金粉而得名。
  之所以叫黄金塔,还有一个原因是这里曾是贮存黄金的金库。据传说,当年哥伦布发现美沙大陆后,西班牙殖民帝国从拉美掠夺了大量黄金、白银,从海上运回来后先暂存在这座塔内,然后再从陆路运往马德里上缴王室。
  2.安徽无为黄金塔
  坐落于无为县城东北5公里的凤凰山上,西河之畔,为一座仿木楼阁式砖塔,平面六边形,面阔3.4米,塔高35米,共9层,层层仿木斗拱,鸳鸯交手,结构牢固,逐层内收,造型挺拔,历经千年,巍然屹立。塔内设折式台阶,可盘旋而上,每层均设有不同方向的塔门,以便人们极目远望。
  根据文献记载和古建筑学家的勘察鉴定,黄金塔建于宋咸平元年即公元998年,为我省现存年代最早的古塔建筑,北宋早期,无为县境内佛教兴盛,僧侣众多,遂在汰水边(现西河)辟地建寺,称南汰寺,后又在寺中建塔,即黄金塔,形成规模宏大的佛教建筑群,但由于时代变迁,战争毁坏,南汰寺与黄金塔也迭经动乱,从兴到衰,后只剩下一个古塔,据文献记载,明清以来,曾先后于洪武、隆庆、万历、康熙、乾隆等年间整修,才使得古塔安然无恙,清末至建国以后,由于年久失修,塔体下层砖石剥落,塔顶损毁开裂,草木丛生,“文革”期间,幸得当地群众保护,才免遭劫难。1981年,省政府公布黄金塔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拨巨款对该塔进行全面的测绘、整修,现黄金塔已燃然一新,成为一处重要的文物古迹和旅游景观。
  在无为县城东北5公里的凤凰山上,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千年古塔——黄金塔。该塔以其历史悠久和命名别致而饮誉国内外,成为安徽省现存的近百座古塔中的佼佼者。
  清道光《无为州志》记载:“在太平乡汰水南有古塔一座,宋咸平元年(998年)僧登公开建,明洪武间僧惟了募修。”黄金塔的命名,也十分别致。我国的古塔,多以寺命名,或以造型、年代、质地、地名、位置命名,而唯独此塔之名奇特。古塔所在地附近,古代有黄金闸、黄金庵、黄金城,当地素有“十里三黄金,凤凰赶麒麟”之称,加上黄金塔,便是“四黄金”了。然而其名所出,至今也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
  黄金塔坐落于无为县原凤河乡东侧的西河之畔,与渡口村紧紧相连。西河在历史上叫作汰水,汰水东出黄金闸,是贯穿无为县南北交通的一条主要河流。北宋早期,无为县境内佛教兴盛,僧侣众多,遂在汰水边辟地建寺,名叫南汰寺。后又在寺中建塔,形成规模宏大的佛寺建筑群。宋代诗人会鼎曾写《南汰寺》七律一首,描写寺院的盛况:
  玲珑百殿拥松荫,净地真城地布金。
  风细落花轻着砌,春深鸟啼乱穿林。
  烹茶灶小竹烟温,洗钵池荒塔影沉。
  香雾氤氲云盖结,梵声齐震海朝音。
  黄金塔为一座仿木楼阁式砖塔,其造型挺拔,凝重稳固,巍然屹立。平面六边形,面阔3.4米,塔高35米,9层砖塔,层层仿木斗拱,鸳鸯交手,结构牢固,塔体庞大,逐层内收,塔体内设折式台阶,可盘旋而上。每层均设有不同方向的塔门,以便人们极目远望。该塔内原有一些建塔碑记,后均散佚。据1960年代登过此塔的一些人回忆,在第二层壁上原砌一块0.5米见方的石碑,上刻“杨八姐捐银万两,焦赞、孟良监造”等字样,可惜现在此碑已不知去向了。
  由于时代变迁,战争毁坏,南汰寺与黄金塔也迭经动乱,从兴到衰,只剩下一个古塔。据文献记载,明清以来,曾先后于洪武、隆庆、万历、康熙、乾隆等年间增修、重修,才使得古塔安然无恙。清末至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年久失修,塔体下层砖石剥落,塔顶损毁开裂,草木丛生,危在旦夕。“文革”期间,幸得当地居民保护,才免遭劫难。1981年,省人民政府公布黄金塔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后拨巨款对该塔进行了全面的测绘、整修。现在黄金塔已焕然一新,成为一处重要的文物古迹和旅游景观。
近义词
黄金塔居委会, 黄金塔社区
黄金塔村
包含词
黄金塔村黄金塔的传说黄金塔居委会
塞维利亚黄金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