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 : 中草药 > 黄葵
目录
《黄葵 Huang Kui》
诗人: 梁栋 Liang Dong

黄葵
黄葵
  乾坤有正气,间色皆为臣。
  名葩据中央,红紫谁敢邻。
  倾日不忘君,卫足恐伤身。
  冥然无知识,忠孝出本真。
  林林天地间,戴履而为人。
  明灵秀万物,孰不尊君亲。
  嗟嗟叔季后,利欲泯天伦。
  邈哉望帝国,产生瑞世珍。
  九夏不趋炎,三月不争春。
  高秋风露冷,孤标出清尘。
  背时还独立,揽芳泪沾巾。
《黄葵 Huang Kui》
诗人: 宋祁 Song Qi

  黄葵贵丽不夭饶,一朵新晴松下高。
  还似迩英临黼座,曈昽晓日照天袍。
《黄葵 Huang Kui》
诗人: 苏轼 Su Shi

黄葵
黄葵
黄葵
  弱质困夏永,奇姿苏晓凉。
  低昂黄金杯,照耀初日光。
  檀心自成晕,翠叶森有芒。
  古来写生人,妙绝谁似昌。
  晨妆与午醉,真态含阴阳。
  君看此花枝,中有风露香。
《黄葵 Huang Kui》
诗人: 王操 Wang Cao

  昔年南国看黄葵,云鬓金钗向后垂。
  今日林容篱落下,秋风寂寞两三枝。
更多诗歌...
请鉴赏:

  张耒 Zhang Lei:黄葵 Huang Kui
No. 6
  见"黄蜀葵"。
No. 7
  名称 :黄葵
  别称 :食香槿、秋葵、黄蜀葵、假三念
  学名 :abelmoschus moschatus
  分类 :锦葵科、秋葵属
  品种 :黄秋葵依果形分为角形及圆形两种,依果色分青绿及白绿两色;常见的品种有五福、清福、永福、南洋、翠娇等。
  型态 :高约150~180公分,茎直立,全株披粗硬毛;叶互生,长宽约13~15公分,掌状3~5深裂,叶柄长10~12公分。
  花黄色,单生叶腋;花瓣5片,中央具暗红色。
  果实蒴果,长椭圆形,长约7公分,宽约3.5公分;蒴果成熟时褐色,5裂,内有种子约100粒,种子径约0.2公分。
  用途 :黄秋葵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嫩荚果中含有黏滑的汁液,具特殊香气和风味,这种黏液由水溶性纤维果胶、半乳聚糖和阿拉伯树胶等组成,可帮助消化,治疗胃炎、胃溃疡,以及保护肝脏和增强人体耐力的功效,也被许多国家定为运动员的首选蔬菜,更是老年人的保健食品。
  药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排脓生肌,下乳通便。
  花期 :5~10月
  日照 :黄葵喜光,光照强度够,有利于生长发育,并可提升结果率及质量;性喜温暖,耐热怕寒,不耐霜冻,夜温低于14度c则生长不良。
  管理 :黄秋葵对土壤适应性广,但以土层深厚、肥沃疏松、保水保肥力强的壤土或沙壤土为宜,忌连作。
  繁殖 :种子发芽、生长发育适温25~30度c,开花结果期最适温度26~28度c。
  黄葵
  【别名】麝香秋葵、山油麻、假棉桃、假三棯、水芙蓉、假芙蓉
  【来源】锦葵科秋葵属植物黄葵abelmoschus moschatus (l.) medic.,以根、叶、花入药。秋季采根,鲜用或晒干;夏秋采叶,多鲜用;夏季采花,浸于香油中。
  【性味归经】微甘,凉。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拔毒排脓。
  根:用于高热不退,肺热咳嗽,产后乳汁不通,大便秘结,阿米巴痢疾,尿路结石。
  叶:外用治痈疮肿毒,瘭疽,骨折。
  花:外用治烧烫伤。
  【用法用量】 3~5钱。叶外用适量敷患处。花浸油外搽。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No. 8
  黄葵
  (《广西中草药》)
  【异名】野芙蓉、假棉花(《广西中草药》),假山稔、毛夹(《海南植物志》)。
  【来源】为锦葵科植物黄葵的根或叶。
  【植物形态】黄葵,又名:麝香秋葵。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约1米,全株被长租硬毛。叶互生,掌状5深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有时3~5浅裂,先端渐尖,基部心形或近戟形,两面均有粗毛,上部的叶片较小;托叶钻形。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3~8厘米;小苞片7~10枚,线状披针形,脱落;花萼佛焰苞状,长2~3厘米;花冠鲜黄色,中央暗紫色,径约10厘米;雄蕊管长约2.5厘米;花柱枝5,柱头盘状。蒴果卵状长圆形,长5~6厘米,具短喙,果皮薄革质,被粗毛。种子肾形,有纵列乳头状突起,揉之微有麝香味。花期6~10月。
  生于山谷、沟旁、路边、旷野草丛中。分布广西、广东、云南、湖南、江西、台湾等地。
  【采集】夏、秋采收。
  【化学成分】干叶中含有β-谷甾醇及其β-D-葡萄糖甙。鲜花瓣中含有β-谷甾醇和杨梅树皮素及其葡萄糖甙。干的果实外皮中仅有β-谷甾醇。种子中含α-脑磷脂、磷脂酰丝氨酸及其缩醛磷脂和胆碱缩醛磷脂,并含有麝香样香气的麝香梨内酯。
  【药理作用】种子可用于头痛。它还有一种吸附能力(相当于炭末的43%),能使蛇毒灭活。叶在体外有某些抗菌作用,植物的地上部分及果实有杀昆虫作用。麝香梨内酯虽有内酯结构,但无强心作用。
  【性味】《广西中草药》:"味微甘,性凉。"
  【功用主治】《广西中草药》:"解毒消肿,排脓止痛。治痈疮肿痛,无名肿毒,蛇头疮。"
  【用法与用量】外用:捣敷
No. 9
  名称 : 黄葵
  别称 : 食香槿、秋葵、黄蜀葵、假三念
  学名 : Abelmoschus moschatus
  分类 : 锦葵科、秋葵属
  品种 : 黄秋葵依果形分为角形及圆形两种,依果色分青绿及白绿两色;常见的品种有五福、清福、永福、南洋、翠娇等。
  型态 : 高约150~180公分,茎直立,全株披粗硬毛;叶互生,长宽约13~15公分,掌状3~5深裂,叶柄长10~12公分。
  花黄色,单生叶腋;花瓣5片,中央具暗红色。
  果实蒴果,长椭圆形,长约7公分,宽约3.5公分;蒴果成熟时褐色,5裂,内有种子约100粒,种子径约0.2公分。
  用途 : 黄秋葵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嫩荚果中含有黏滑的汁液,具特殊香气和风味,这种黏液由水溶性纤维果胶、半乳聚糖和阿拉伯树胶等组成,可帮助消化,治疗胃炎、胃溃疡,以及保护肝脏和增强人体耐力的功效,也被许多国家定为运动员的首选蔬菜,更是老年人的保健食品。
  药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排脓生肌,下乳通便。
  花期 : 5~10月
  日照 : 黄葵喜光,光照强度够,有利于生长发育,并可提升结果率及质量;性喜温暖,耐热怕寒,不耐霜冻,夜温低于14度C则生长不良。
  管理 : 黄秋葵对土壤适应性广,但以土层深厚、肥沃疏松、保水保肥力强的壤土或沙壤土为宜,忌连作。
  繁殖 : 种子发芽、生长发育适温25~30度C,开花结果期最适温度26~28度C。
  黄葵
  【别名】麝香秋葵、山油麻、假棉桃、假三棯、水芙蓉、假芙蓉
  【来源】锦葵科秋葵属植物黄葵Abelmoschus moschatus (L.) Medic.,以根、叶、花入药。秋季采根,鲜用或晒干;夏秋采叶,多鲜用;夏季采花,浸于香油中。
  【药理作用】种子可用于头痛。它还有一种吸附能力(相当于炭末的43%),能使蛇毒灭活。叶在体外有某些抗菌作用,植物的地上部分及果实有杀昆虫作用。麝香梨内酯虽有内酯结构,但无强心作用。
  【性味归经】微甘,凉。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拔毒排脓。
  根:用于高热不退,肺热咳嗽,产后乳汁不通,大便秘结,阿米巴痢疾,尿路结石。
  叶:外用治痈疮肿毒,瘭疽,骨折。
  花:外用治烧烫伤。
  【用法用量】 3~5钱。叶外用适量敷患处。花浸油外搽。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