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源 : 南雄市 [顯示全部] > 黃石寨
目錄
No. 1
黄石寨
黄石寨
黄石寨
  黃石寨聯繫方式地址:張傢界黃石寨景區。
  郵編:427000黃石寨投訴電話張傢界旅遊投訴電話:0744-8202020
  湖南省旅遊投訴電話:0731—4717614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黃石寨門票價格百竜電梯、天子山索道票價由按上行、下行、往返計價改為按單程計價,價格分別為每人次56元和每人次52元;黃石寨索道票價由按上行、下行、往返計價改為按單、雙程計價,單、雙程分別為每人次48元和每人次92元。黃石寨節慶活動寄拜,即“認幹爹幹媽”。土傢人無論自己生下是男是女,都喜好讓其寄拜給別人,俗稱“打幹親傢”,其寄拜的年齡一般在小孩12歲以前。黃石寨開放時間7:00——18:00黃石寨最佳旅遊時間旅遊的最佳時間是每年的4月和10月,在這兩個月份,張傢界的自然風光最美。
  張傢界7月會有雨,雨天路滑,並且有大霧,不宜登山,雨後1、2個小時的山景最美,煙霧繚繞,有如仙境;鼕天會下雪,但不會封山,大雪中的張傢界別有一番情趣。黃石寨特別提醒別在雨天去爬山,一則路滑,二則山頂會有大霧,什麽也看不見,應該是雨後的1、2個小時內去山頂觀景最好;也不要在天氣炎熱的時候去爬山,一則體力消耗太大,二則幾處山頂均無緑蔭遮陽,人會被曬得很暈。張傢界風景區每年以春節、勞動節、暑假、國慶節為旅遊旺季。黃石寨美食湘味極具地方色彩,小吃更以辛香酸辣而聞名。臭豆腐、春捲、竜脂豬血、紅燒豬蹄、麻辣子雞、發絲牛百葉、土傢臘肉、石蛙、岩耳燒雞、侗傢腌魚、芷江鴨、洪江鴨血粑、臨武鴨、湘黃雞等都別具特色。
  另外,土傢臘味菜係列有臘豬肉、臘羊肉、臘牛肉、臘狗肉、臘豬蹄、臘豬腸、臘血豆腐等;酸辣菜係列有酸野薤、酸青菜、酸豬肉、酸魚、酸辣玉米糊等;土傢傢常係列有和渣、南瓜湯、米豆腐、粉蒸肉、扣肉、岩耳燉雞、泥鰍煮豆腐、魚兒辣子等;腌菜類有腌肉、腌魚、腌辣椒、腌蘿蔔、腌辣玉米粉、腌生薑等;野菜類有地米菜、野葛粉、蕨粑、南金薑等都不可不嘗。
  在張傢界景區的餐飲比較貴,一份肉菜至少要30元,一份野味要80元或更多,蔬菜每份15元,張傢界郊區的餐飲不那麽貴。晚上,旅遊者在街上隨處可見小吃攤,土傢火鍋不錯。但景區中有不少小攤,可以買到便宜的土傢小吃,麻辣醬汁是不可不嘗的土傢風味。黃石寨住宿一般到張傢界旅遊最好是住在風景區內,儘管那裏的住宿價格要比市區貴些,但可以省卻來回奔波之纍,還節省了時間。
  市內有四星級的祥竜國際酒店、張傢界國際大酒店,還有金都大酒店、南航富麗來大酒店等都是理想的住處。景區內有天子國際大酒店、亙立國際大酒店、江漢山莊、湘水賓館等,條件都還不錯。
  提醒:背包族也許會覺得住賓館比較奢侈,那也可住單位招待所或私人旅館,服務熱情,價格低廉,如果想衛生些,自己帶上一個睡袋就有備無患了。黃石寨購物密桔、葛粉,神奇的擂茶,湘西酸蘿蔔,湘西臘肉,張傢界的土傢菜譜,獼猴桃,蠟染。黃石寨交通從張傢界出發約1個小時到達。黃石寨玩法觀光、攝影、旅遊、
  張傢界鬼斧神工的自然風光,吸引着世界千千萬萬的遊客。而一句"不到黃石寨,枉到張傢界"的誘惑性詞句,又把所有的遊客送上了黃石寨的"六奇閣",去領略那"山奇、水奇、石奇、雲奇、植物奇與動物奇"的既具體而又飄渺的黃石寨的神韻。
  
  有句話評價黃石寨:“不上黃石寨,枉到張傢界”,可見黃石寨在張傢界風光中的地位了。相傳漢朝留候張良看破紅塵、辭官不做,追隨赤鬆子,隱匿江湖,雲遊張傢界,被官兵圍困,後得師父黃石公打救而得名黃石寨,是張傢界美景最為集中的地方,也是張傢界最大的凌空觀景臺。一位著名詩人這樣評價黃石寨:“五步稱奇,七步叫絶,十步之外,目瞪口呆。”所以,我建議今天徒步登黃石寨,再乘索道下山,或者先乘索道上山,再從前山下山,否則,您可真正是“枉到張傢界”了。黃石寨全程約5小時,步行上山約5公裏。
  
  黃石寨遊覽綫精華景點有:天書寶匣、定海神針、南天一柱、前花園、金龜探海等。黃石寨日出,又是另一大奇觀。登黃石寨有兩條登山遊道,一條從前山上山,一條從後山上山。
  好了,為了不錯過美景,我們徒步登山,看過之後再索道下吧!
黃石寨 Huangshizhai
  【黃石寨】 亦名黃獅寨,原名黃氏寨、黃絲寨。位於森林公園西部。相傳漢留侯張良隱居此地受難被其師黃石公搭救,故名黃石寨黃石寨位於森林公園中部,為一方山臺地,海拔1080米,是雄偉高曠的觀景臺。寨頂面積16.5公頃,西南稍高,東北略低。周圍則懸崖絶壁,緑樹從生,伸出許多淩空觀景臺。陰雨天氣,寨臺四周雲煙彌漫,千峰攢聚;晴晨日出,薄霧飄飛,群峰或明或暗,變幻神奇;靜夜月明,星空遼闊,峰群淡雅端正,背景幽深縹緲;寒鼕冰雪覆蓋,冰柱下懸,千峰萬壑堆銀砌玉;沿寨環行,群峰皆立足下,遠近諸般奇景盡收眼底。黃石寨海拔1200米,占地面積250畝,為張傢界森林公園最大、 最集中的觀景臺,主要觀景點有20餘處,故有“不上黃石寨,枉到張傢界”之說。有南北兩條步行登寨遊道,還有後山車道自老磨灣通通寨後卡門,係砂石路面;從南面登寨,沿途有天書寶匣、定海神針、南天門、南天一柱、摘星臺、天橋遺墩、六奇閣等絶佳景點。
黃石寨景點 Huangshizhai Attractions
黄石寨景点
黄石寨景点
黄石寨景点
  【羅漢迎賓】 從南面登黃石寨,上行百米,見杉林內幾立石峰數座,峰壁青鬆翠蔓,如紗簾懸垂。其中一峰,頂上砂岩重疊,後倚藍天,似南面而坐的羅漢,光禿、臉圓、面帶微笑,大腹便便,屈膝盤腿,兩手胸前打拱,似頷首致意,迎接賓客。
  【天書寶匣】 一座西嚮而立的石壁凹臺上,右上側兀立一座高約 20多米的圓形石柱,四周陡峻,頂端為一平臺,其上有5 棵青鬆圍着一塊長約3米,寬1.5米,厚約80釐米匣形的石塊。此石塊上又覆 蓋一塊與匣長寬相等的石板,似匣蓋,厚10釐米左右,一半蓋於其上,一半懸空。兩石恰似抽開半截蓋子的古代書匣。傳說匣裏藏有黃石公天書三鄭。有詩曰:“誰識其中秘?洪荒或有仙。” 娛樂臺右下側,兀立一座圓形石柱,頂端有一薄一厚相疊的兩石塊,酷似抽出半截蓋子的書匣;回頭則見一堵百丈絶壁,上面疊印着水漬浸成的白色痕印,像一匹匹白練垂挂,白練上“墨跡”點點。民間俗傳此乃古代嚮天子所棄,故稱天書寶匣。
  【定海神針】 在黃石寨環山遊道東部嚮東望去,如幔似錦的翠𠔌中,一峰矗立,拔地數百米。峰頂灌木覆蓋如翠玉,峰壁灰白色, 陽光下熠熠生輝。陰雨時𠔌內雲翻霧涌似大海狂濤,此峰如中流砥柱巋然屹立于云霧之上,堅不可摧,因此得名。其西南百米外一峰 似猴頭,縮頸握拳窺視,似孫悟空欲取此定海神針。遊道右嚮,循山澗遠眺, 矗立着一座上尖下鈍、高逾百米的圓錐形石峰,朝暉夕暮, 常在雲煙霧靄中隱現沉浮,儼然孫悟空竜宮探寶遇到的定海神針,故名“定海神針”。
  【南天一柱】 過南天門上行120米,東南幽𠔌峰林中有一高達200 多米的孤峰,宛如擎天玉柱。上部灌木點綴,中部岩身赤裸,下部 樹木遮掩,峰體渾圓、偉岸,因立南天門下而得名。距南天門數十米,與東南緑樹叢中, 矗立一標直雄奇、高逾100米的石柱,一頭托住雲天,一頭紮入大地。真是天造地設、鬼斧神工,不愧為大自然的傑作。
  【摘星臺】 黃石寨頂東頭,伸出一道約100米的山梁, 山梁盡頭有由兩塊砂岩相疊構成的一座觀景臺。基座岩石面積約20平方米, 高5米左右;疊其上的岩石主10米,頂部為直徑約5米的平臺,周圍鐵欄圍護,一古鬆似傘,挺立其上。下臨幽𠔌,上頂雲天。置身臺上,頭上白雲飄拂,腳下幽𠔌翠峰。雨天雲霧彌漫,周邊峰頂無窮變幻。皓月當空時,立於平臺上,滿天星鬥似伸手可摘。1993年11 月28日,國務委員張勁夫登臺觀景,為之命名。黃石寨東沿有一嚮外突出半截懸空的圓弧形觀景臺,因所處位置極高,臨百丈深淵,故名摘星臺。臺上可容10餘人。置身高臺,環繞四周, 但見風雲滾動,林泉奔突,奇峰異石,赴入眼底,遠水近景一覽無遺,大有“會當凌絶頂,一覽衆山小” 之勝。
  【天橋遺墩】 黃石寨西北崖沿上,6座高達200多米的橢圓形石柱,呈南北嚮一字排開在黃石寨與袁傢界之間約3000米長的溝𠔌中。石柱大小和間距相當,柱頂皆為平臺,似一排橋墩。中間兩墩稍高,兩邊漸次降低。各柱頂可連成一條弧綫,氣勢滿壑,似一江怒濤,橋墩時降時現。若逢東邊日出西邊雨時,便如絢麗壯闊的彩虹南北飛架,與橋墩形成雙美合壁的奇觀。黑樅堖左側,黃石寨與袁傢界之間幽𠔌深澗裏,並排矗立着六座高數百米平頂岩峰,宛若一排被揭去橋面的橋墩,又象齊天大聖曾經碰壁的如來佛五指仙山。經風雨千年剝蝕割形成今日神奇景觀,山墩頂平面係古夷平面的可靠證據。
  【夫妻岩】 沿田傢臺後坡石徑上行約400米, 有一座依山而立的 觀景臺。站立臺上,見對面200多米處兩峰相依, 酷似一對夫妻並肩而立,五官俱全,面嚮東南。那峰頂的樹木花草恰似他倆的頭髮和頭飾,二人臉面淨明晰。乃土傢古代愛神所化。傳說觀賞後,新婚夫婦忠貞不渝,年老夫婦煥發青春,反目夫婦重歸於好。
  【杉林幽徑】從前山登黃石寨,上完百步石級,便進入一大片茂密的原始次森林,遊道兩旁,杉林疏密有緻,濃蔭匝地,時有山風習習,徜徉在杉林幽徑 之中,令人神清氣爽,心境平和。
  【丹葫蘆】 羅漢岩上百米的大岩屋邊, 筆立着一座園柱狀的石峰,兩頭大,中間小,活像一個葫蘆。 葫蘆頸上幾株紅楓,金秋之際,乍看有如紅綢帶,故得“丹葫蘆”之稱。
  【南天門】 登黃石寨山路東南側有十多平方米 傾斜岩峰與千韌石壁拱成一門,面南洞開。石徑穿門而過,門孔狹窄幽深;兩邊野樹簇擁,門外雲蒸霞蔚,頗有神話中南天門之尊。更奇者,於南天門右側挺出怪石一尊,與人體形相仿,高約20米,形態威武、凜凜肅立,如同把守天門將軍。
  【天然壁畫】 在臨近黃石寨極頂時,回頭遠眺,但見腰子寨沿絶壁上水漬流痕構成一幀充滿土傢風情的天然壁畫:典型的土傢吊腳樓掩映在緑樹叢中,伴牛的兒童沿石級小路正嚮木層走去,衹見一路小橋流水,斜陽古道,在竹林中時隱時現……
  【六奇閣】在黃石寨絶頂,高3層, 以張傢界 山奇、水奇、雲奇、石奇、植物奇及珍禽異獸之奇名之,為黃石寨最佳鳳景處,1991年10月竣工。
  【黑樅堖】 自黃石寨東嚮北行500米, 隔深澗弱嚮遠望,但見數十畝面積的岩峰臺地一塊,壁立於幽深峽𠔌之中。臺地上面陡峭如削,可望而不可及,其上長滿高大蔥鬱的古林和衆多喬木,黑黝黝一大片。 原始森林中自古無人涉足。
  【金龜岩】 黃石寨西沿下山處,有一塊長約5米,寬、高各2米左右的橢圓形岩石, 極象一隻大龜 伏在石峰頂平臺上。細長的龜頭朝前伸出,龜背微微隆起,腳爪蜷麯着地。每當雲涌霧漫之時,龜岩時隱時現,人稱霧海金龜。
  【西天門】 從金龜岩下山,有一狹窄奇險的卡門,兩則石壁陡絶,崖頂古鬆虯麯,一條石砌小路居中穿過。此門常被雲封霧鎖,人行至此,飄然若仙, 故有西天門之稱。
  【竜頭峰】 從金龜岩下行300米東望, 可見一石峰突兀高聳,形如一條昂首長嘯怒視天空的蛟竜, 故名“竜頭峰”。
  【海蠃峰】 於竜頭峰側,有一座20多米高的石 柱,下半截碩大無比,上半截捲旋而小,通體呈扭麯盤繞狀,酷似海蠃。
  【手掌峰】 站在竜頭峰下遊道嚮南遠望,有一凌空伸展的掌形山峰,其上排開5個小石柱, 酷似人的手指,故稱手掌峰。
  【鴛鴦泉】 俗名白沙井,在黃石寨遊道與花溪 峪遊覽綫相交處,環境幽境,林木參天。泉水匯成一井,清澈透底;井底白沙,潔如碎銀。泉水水質優良, 飲之甘甜可口。民謠雲:韭菜開花細絨絨,有心戀郎不怕窮,衹要二人情意好,冷水泡茶慢慢濃。
  【清風亭】 名為亭、實為橋,橋建花溪峪上。 這裏兩山夾水,溪流潺潺,竹林掩映,幽靜雅逸。橋亭雕梁畫棟,飛檐翹角,古樸典雅。大作傢瀋從文曾在此小憩,形容琵琶溪如一幅畫捲,賜名“展捲橋”。
  【金鳳岩】 在竜鳳廟。 一座高逾百米石峰, 上部斜長,頂端驟然由粗變細成尖嘴狀,且頭後有披羽,恰似一隻昂首振翅的鳳凰。
  【九重仙閣】 離望郎峰不遠,隔翠𠔌有一嵯峨石壁,細看似有無數亭臺樓閣、屋宇庭院,掩映在蒼鬆翠柏之中。每當雲繚霧繞,樓閣時隱時現,一如神話中的“九重仙閣”。
  【望郎峰】 在琵琶溪南面一組石峰邊緣,兀立一根石柱,像一位麯綫流暢的女郎翹首遠望。“女郎” 對面,萬丈絶壁上洞穿圓眼,故民間俗傳:望郎峰,望穿石壁。相傳山裏一位土傢獵手,被秦始皇抓去築萬裏長城,從此一支不歸,妻子日日夜夜站在高山頂上嚮北望,盼着夫君回來。這樣過了一年又一年,連對面的石壁都望穿了,可夫君始終沒有回來。那村姑呢,也就慢慢化成一座石峰。民謠唱道:農傢的大嫂子,山寨的好姊妹,站在高山望郎歸。望到鼕去春來,望到北雁南飛,望穿秋水,望穿石壁,不知郎君幾時回......
  【三姊妹峰】 在夫妻岩西南約2 公裏處有三座間距約80餘米長的石峰,有如三位婷婷少女。傳說為在位花仙為拯救山民大鬧南海,被竜王點化成峰。
  金鞭溪風景區
  【金鞭溪】 發源於土地埡,位於公園東部,金鞭溪因其上遊一著名景觀金鞭岩而得名,全長5公裏,西匯琵琶溪,東入索溪,兩岸是一條麯折幽深的峽𠔌。翠緑簇擁,溪水繞峰穿峽, 森林茂密,濃蔭匝地,花草爭奇鬥妍,鳥語蟬鳴。沿石板遊道順溪而下,絶佳景點有閨門倒影、金鞭岩、紫草潭、千裏相會、跳魚潭等。蜿蜒於奇峰峽𠔌間,水隨山轉,山因水活,一步一景,如畫如詩。穿行於深壑幽𠔌之中,蜿蜒跌宕於林海蒼翠之間。兩邊千峰聳立,高入雲天;溪旁樹木繁茂, 濃蔭蔽日。這裏生長許多珍貴樹種和奇花
  異草, 杏果、 銀鵲、楠木、毛紅 椿;竜蝦花、 竜須草、秋海棠 在此 地各逞神奇,爭春鬥豔。
  【母子峰】 沿金鞭溪東行約200米,左岸有一座約100米高的細瘦石峰,形似一懷抱嬰兒的中年女性側面像,頭、腰輪廓分明,五官依稀可辨,顯得慈祥端莊,面嚮東南引頸而望,似在盼夫回歸。一小峰依偎其前,面對其母,稚氣可掬。
  【金鞭岩】 過“閨門峰”沿溪而下約500 米,離母子峰東行200多米, 有一座高約400米,孤標直立,雄奇挺拔的奇峰,名金鞭岩,直衝霄漢,雄偉異常。岩峰三面如刀切,壁面綫條筆直, 棱角分明。相傳秦始皇持鞭趕山填海至此,遺金鞭於此化為岩。峰色一日數變:拂曉,峰在煙雲繚繞下,呈暗褐色;午時陽光直射, 金輝熠熠;傍晚夕陽塗抹,峰面火紅;晴夜月郎,峰體銀光閃爍。 清乾隆年間《永定縣志》稱其“上插霄漢,晴輝雪積,最擅奇觀”。 金鞭岩是武陵源著名景點,峰體上細下粗,四棱分明。棱面布滿節理橫紋,形成鞭節,渾如一根竪插大地的長鞭。每當夕陽晚照,鞭身塗金,熠熠閃光、瑰麗奪目,構成一幅奇特壯美的“夕陽金鞭圖”。
  【神鷹護鞭】緊靠金鞭岩左側,有一座與金鞭平齊的峰岩。峰形象一隻山鷹,頭高昂,勾嘴,雙翅半展,利吻微張,試振雙翅, 成俯衝之勢,緊緊守護着金鞭,似欲與來犯金鞭者搏擊,其形態氣勢,惟妙惟肖。故有“神鷹護鞭”之譽。
  【醉羅漢】 與金鞭岩隔溪對峙,矗立在斜坡上,高200餘米。 上下一般粗壯,峰體渾圓,色赤,整座石峰嚮金鞭溪呈70度傾斜,形似一醉酒羅漢,欲倒不倒,似醉非醉,詼諧幽默,發人情趣。自峰下嚮上仰望,但覺雲移峰晃,感覺隨時都要崩塌之感。 清嘉慶年間學士彭之 臣在峰壁書寫一“忠”字。清道光四年(1824),貢生彭之運作《壁忠記》一文以彰其勝。風雨滄桑,“忠”字因山石崩塌遭毀。
  【西天取經】金鞭岩東側幽𠔌中,大小石峰林體錯落。右一峰突出 如長嘴,似豬八戒。其後兩峰並列,大者似沙僧。偉岸、肅穆者似 唐僧。遠處石崖一峰麯體似孫悟空;其下一群小石峰似猴。
  【劈山救母】 醉羅漢峰東面,錯落有緻地高聳着數十座峰岩,有的似燈,有的如矛,有的像長柄巨,有的似神犬蹲伏。其正中一峰頂部,裂成兩瓣,如被利斧劈開,與《寶蓮燈》中沉香劈山救母相似。
  【文星岩】 “劈山救母”東300米處,溪北一巨峰矗立。上部似 人面浮雕,面嚮東北,面容清瘦, 寬額短髭,顴骨突出,鼻隆唇厚, 仰首蒼穹,酷似文豪魯迅在靜靜構思。江澤民總書記觀此景時說: “也像高爾基”。
  【雙龜探溪】 “文星岩”東頭,路邊密林中一座直徑約10米,高 約25米石柱的頂端,重疊兩塊龜狀石片,背略拱,上附斑紋,探頭 伸足,頭朝嚮金鞭溪,故名。
  【紫草潭】 位於金鞭溪中遊。原名紙草潭,因清代山民造土紙在此漂流而名。潭寬4米,長 15 米,深2米。上連一石潭。潭底皆紫紅色岩石,潭上端溪流湍急,跌宕有聲,水花如滾珠瀉玉。潭內水面平靜,清澈見底,魚蝦悠遊其中。 遊魚細石,直視無礙,夾岸林林蒼翠,石峰屏列。潭邊巨石橫臥,光潔如玉。
  【千裏相會】 經紫草潭沿溪東下,繞過一道山彎,溪東南錯落的群峰中,見兩峰峙立,恰如久別重逢的夫妻含情脈脈地相互凝視。丈夫身材魁偉,戴盔披甲,腰佩長劍;似從遠地歸來,腰略躬,頭微俯,正在慰藉妻子,妻子身段勻稱,體態豐盈,蓄長發,富風韻,左手輓丈夫腰,面微仰,兩人含情脈脈,緊相依偎似竊竊私語,傾訴離情。儼然千裏相會的一對久別夫妻。
  【閨門峰】 金鞭溪遊覽綫入口處,屏障般排列着十餘座孤直雄峙的岩峰,儼然甲士森列。既然人們 把張傢界比作藏在深閨中的絶代佳麗,那麽,這雄峙 閨門兩邊的岩峰自然也就被稱作“閨門峰”了。
  【跳魚潭】 穿過重歡樹所在密林,即到金鞭溪中跳魚潭,在紅色砂岩的溪床上,溪水衝成一條長2 米,寬不盈尺的狹槽,稱為魚門,春訊期,遊魚迎水飛躍,常常跳落岸上。
  【止馬塔】 亦稱水繞四門、天子洲,相傳為古代嚮王天子起兵聚義的大本營。是金鞭溪遊覽綫終點。 金鞭溪、竜尾溪、楠木溪、礦洞溪四水交匯於此,山止水回,環壁如城。水繞四門周圍峰嵐雲聚,有萬歲牌、 四十八大將軍岩等奇峰怪石和優美神話傳說。
黃石寨索道 Huangshizhai cable
黄石寨索道
黄石寨索道
  1992年12月,張傢界國傢森林公園管理處與臺灣高雄發展貿易有限公司簽訂合資修建合同。投資3000萬元人民幣,建成索道上、下站房和綫路B綫路水平距863m,高差431m,運行速度8m/s,單嚮小時運量948人。由雙綫往復吊箱組成。設備從法國PoMA公司引進。1994年5月30日開工改建老磨灣至鴛鴦泉公路,全長1200m,9月竣工,耗資46萬元。1995年5月18日,舉黃石寨索道圖片行站房奠基典禮。上、下站占地1280m2,建築面積為1000m2。1996年5月底完成站房和土建基礎工程及內外墻的裝修。1997年11月18日建成運行。
  黃石寨索道門票:單程:48元/人,雙程:92元/人
黃石寨名稱由來 Huangshizhai origin of the name
  黃石寨,要講黃石寨名稱的來由,還得從漢留侯張良說起。張良隱居張傢界青岩山後,專心煉丹修仙。忽一日,坡腳山民稟報:武陵郡太守接呂後密詔,要捉拿他。張良聽罷,氣極了,丟了丹葫蘆,率領徒弟、山民,挑運糧草,趕着豬羊耕牛,直奔青岩山最高最大的山頭,安營紮寨,設關堵卡,造刀造箭,誓與武陵郡太守血戰到底。 沒幾日,果然武陵郡太守領兵三幹圍打山寨。張良據險迎戰。嚴密把哥關卡,滾岩飛箭,打得太守兵將不敢攏邊,圍攻了七七四十九天,仍打不開卡,捉不到張良。太守急了,砍倒樹木,鋪放幹草,采用火攻。哪知絶壁太高,火餡竄不上去,火攻失敗。太守領賞心切,不甘撤兵,眼睛幾眨,又下令包山圍困,整整圍困三個月,想把張良的人馬餓死在山上。
  這一招,果真厲害,運上山的糧食吃光了,豬羊殺完了,最後不得不殺耕牛充饑。一切能吃的東西都吃光了,張良衹好叫大夥搜來豬牛羊的骨頭,放在火中燒過,碾成骨粉衝水吃。最後,骨頭也吃光了。再也沒有東西可吃了,有的餓倒地下爬不起來了。 在這十分危急的時刻,張良想起給他贈送兵書的黃石公公,衹有請師解圍。於是,他點燃香燭錢紙,雙膝跪地,面對蒼天作揖求師。說也奇怪,他拜罷三拜,地下突然冒出一股白煙,煙中騰起一個白鬍子老人,衹見他手拿拂塵。在空中揮拂幾下,又從白煙中慢慢縮下去。白煙散盡,老人也不見了。 跪在地下的張良,正癡癡不解其意。突然有人歡喜若狂地跑來報告:山上的三口小池裏跳出三條鯉魚。每條有八十多斤重。張良好生奇怪,比牛臥澡的水凼大不了多少的池塘。怎麽會跳出八十多斤重的鯉魚呢7他急忙跑去一看。果見三條大鰓魚被大夥擡到岸上。眼睛餓得發花的徒弟,喜之不盡地說:”師傅,弟兄們都餓倒了,把三條鯉魚煮熟吃了吧!” 張良沉思片刻,搖頭擺手說:“不可!”弟兄們驚詫得睜圓雙眼問:“怎麽,這魚不能吃?”
  張良沒作任何說明,命令似地擡手一指說:“把三條魚甩到崖下去!” 餓得奄奄一息的弟兄們,恨不得咬幾口生魚吃,張良甩下崖,誰也不明白為什麽要這樣幹。可不敢違抗,擡起活鮮鮮三條鯉魚,偏偏倒倒朝懸崖走去,一條接一條地甩下去了。 鮮魚落在崖下,驚得圍守的兵丁飛報太守。太守趕來一看。就象吹鼓的豬尿泡挨了一錐嗤地泄了氣。他臉色煞白,渾身癱軟,散神落魄地揮揮手說:“別圍了,撤……” 兵丁們驚疑地說:“怎麽不圍了?” 太守失望地說:“寨上還有七八十斤重的話鯉魚,能圍困死人傢嗎?”。 崖上防衛的人見太守的兵馬撤了,又驚又喜地稟報張良。張良高興地說:“你們不知道,是我的師傅黃石公公,賜給天魚。救助於我!” 這時,弟兄們纔恍然大悟,深深佩服張良的大智大謀。 雨過天睛。青岩山人又過上安居樂業的日子。張良為紀念他的師博黃石公公,便把無名的山寨取名黃石寨
  黃石寨索道
  黃石寨索道綫路斜長973米,高差430米,是由張傢界國傢森林公園管理處與臺灣瑞展公司合資興建的一條單承載單牽引車組往復式索道,主要機電設備從法國POMA公司引進。自1997年運營以來,纍计接待遊客近千萬人次,多次圓滿完成接待黨和國傢領導人的任務。公司先後通過ISO9001、ISO14001、GB/T28001管理認證。2005年3月在中國索道協會“以人為本,安全第一,打造中國索道知名品牌”的全國十佳索道評選活動中,經評選委員會和索道專傢組評定,黃石寨索道綜合得分位列全國“十佳”之首。
  黃石寨索道價格:單程48元/人,單程學生票27元/人,往返92元/人, 往返學生票50元/人,10分鐘一班(在不排隊的前提下)
  黃石寨索道改造封閉通知:
  張傢界國傢森林公園管理處通知,11月8日開始對黃石寨索道停運改造,預計2010年5月1日前完成,停運期間,黃石寨景區全面封閉。來張傢界旅遊的遊客朋友需要註意選擇自己的張傢界旅遊綫路。
相關詞
臺灣人物索道旅遊客運
包含詞
黃石寨索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