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黄杨木
【产品来源】黄杨科植物黄杨buxus sinica(rehd.et.wils)m.cheng
【植物形态】黄杨(《酉阳杂俎》),又名:山黄杨(《履巉岩本草》),千年矮、小黄插(《分类草药性》),百日红、万年青、豆板黄杨、瓜子黄杨。同属植物细叶黄杨,又名雀舌黄杨,产于我国,分布山东、江苏、福建、湖北、四川、云南、贵州。亦同等使用。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1~3米。树皮灰色,栓皮成有规则的剥裂,茎枝均呈四棱,小枝和冬芽的外鳞有短毛。叶对生,革质,圆形或倒卵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通常中部以上较宽,先端稍凹,基部狭楔形,长1~3厘米,宽7~15毫米,下面中脉的基部和叶柄微有细毛。春季开花,雌雄同株,花小,簇生。穗状花序腋生;雌花多存于花序上部,萼片6,排成2列;雄花的萼片4,有退化子房与萼片等长。蒴果圆球形,果实有三个角状突起,熟时裂为三瓣,成熟时黑色,径约1厘米。花期4月。果熟期7月,生长于山地和多石的地方,栽培供观赏;木材坚韧致密,可供雕刻和制木梳等。
【植物分布】分布山东、陕西、甘肃、江苏、江西、湖北、云南、四川等地,现各省均有栽培作观赏用。
黄杨木叶
【黄杨木叶的功效介绍】:
黄杨木叶 (《纲目》)
【异名】黄杨脑(《丹溪心法》)。
【来源】为黄杨科植物黄杨的嫩叶。
植物形态详黄杨木条。
【化学成分】叶含黄杨碱e、黄杨醇碱e、环朝鲜黄杨碱b、环锦熟黄杨碱d、黄杨批碱、黄杨叨碱等。
【功用主治-黄杨木叶的功效】《纲目》:治妇人产难。
暑疖,捣烂涂之。
【选方】束胎易产:大腹皮三钱,人参,陈皮各半钱,白术、芍药各一钱,甘草(炙)二钱,紫苏茎叶半钱,归身尾一钱。
上作一服,入青葱五叶,黄杨脑七个,以水煎,食后服。
于八、九个月服十数帖。 |
|
黄杨木
(《纲目》)
【来源】为黄杨科植物黄杨的茎枝。
【植物形态】黄杨(《酉阳杂俎》),又名:山黄杨(《履巉岩本草,),千年矮、小黄插(《分类草药性》),百日红、万年青、豆板黄杨、瓜子黄杨。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1~3米。树皮灰色,栓皮成有规则的剥裂,茎枝均呈四棱,小枝和冬芽的外鳞有短毛。叶对生,革质,圆形或倒卵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通常中部以上较宽,先端稍凹,基部狭楔形,长1~3厘米,宽7~15毫米,下面中脉的基部和叶柄微有细毛。花单性,雌雄同株,穗状花序腋生;雌花多存于花序上部,萼片6,排成2列;雄花的萼片4,有退化子房与萼片等长。蒴果圆球形,由3心皮组成,沿室背三瓣裂,成熟时黑色,径约1厘米。花期4月。果熟期7月。
生长于山地和多石的地方。分布山东、陕西、甘肃、江苏、江西、湖北、云南、四川等地,现各省均有栽培作观赏用。
本植物的根(黄杨根)、嫩叶(黄杨木叶)、果实(黄杨子)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同属植物细叶黄杨,又名雀舌黄杨,分布山东、江苏、福建、湖北、四川、云南、贵州。亦同等使用。
【采集】全年可采,晒干。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平,味苦,无毒。"
【功用主治】祛风湿,理气,止痛。治风湿疼痛,胸腹气胀,牙痛,疝痛,跌打损伤。
①《分类草药性》:"治一切风湿,头痛,九种气痛,红白痢。"
②《四川中药志》:"治风湿,牙痛,气痛,庙痛,胸腹气胀,跌打损伤,妇人难产,及暑月疖疮。"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浸酒。外用:捣敷。
【选方】治跌打损伤:㈠黄杨木泡酒服。(《四川中药志》)㈡黄杨木干枝叶一两,青石蚕(水龙骨)四至五钱,嫩竹叶、厚朴各三至四钱。水煎,早、晚空腹各服一次。(《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
|
黄杨木在古典家具中有着很微妙也很特殊的位置。我们看到的黄杨木作品多为工艺品摆件,基本上没有家具成品,在古典家具的使用中多用来点缀。记得有一次在元亨利古典硬木家具有限公司,有一位先生在看到黄杨木镶嵌的紫檀九龙闹海插屏时对黄杨如玉的质地赞不绝口,连说如果做成大件家具就好了。事实上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怎么见不到黄杨木的大件家具呢?那么黄杨又是什么样的木材呢?
其实,在我国黄杨木的生长范围较广,我国东南沿海、西南、台湾都有广泛的分布,其枝叶繁茂,不花不实,四季常青。在热带、温带均为较常见的常绿植物。黄杨木雕作为立体雕刻的工艺品单独出现,供人们案头欣赏的时间也并不是很短了,目前有实物可查考的最早是元代的遗物,比如现存北京故宫的黄杨木雕圆雕人物“李铁拐”,是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的作品,距今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
关于黄杨木还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李渔称其有君子之风,喻为“木中君子”。在他的《闲情偶寄》更是记有“黄杨每岁一寸,不溢分毫,至闰年反缩一寸,是天限之命也。”其实这种说法在其他一些书中也有提及,比如苏轼就有诗云:“园中草木春无数,只有黄杨厄闰年。”《博物要论》中更是提到曾有人做过测试,称闰年黄杨并非缩减,只是不长。在《酉阳杂俎》对黄杨木的采伐还有如下的记载:“世重黄杨木以其无火也。用水试之,沉则无火。凡取此木,必寻隐晦夜无一星,伐之则不裂。”这些说法多少给黄杨木披上了一件神秘的外衣,更为黄杨木作品成为人们心爱的把玩之物增添了很多情趣。
因为生长缓慢,黄杨的木质极其细腻,肉眼看不到棕眼(毛孔),但仍因黄杨生长缓慢,难有大料,多用来与高档红木搭配镶嵌或加工成极其精细的雕刻作品,未见有大件作品,也正因为如此,黄杨雕刻作品常被初识者误以为是象牙制作。可以说黄杨木做成大件家具极难,如果出现,定是珍品。
黄杨木的香气很轻,很淡,雅致而不俗艳,是那种完全可以用清香来形容的味道,并且可以驱蚊,另外,黄杨木还有杀菌和消炎止血的功效,在黄杨木生长地的山民,就有采黄杨叶用做止血药和放置黄杨树枝来驱蚊蝇的习惯。
欣赏黄杨木的艺术作品最应用心,细细把玩,总有所得。
黄杨木雕起源的传说
相传,黄杨木雕是一个名叫叶承荣的放牛娃发明的。叶承荣是浙江乐清县人。一天,他在村头的一座庙里玩耍,看到庙里有一位老人正在塑佛像。他一下子被老人的技艺所吸引,随即跑到庙外,挖来了一块很有黏性的泥巴,坐在庙口,偷偷地学着堆塑。老人是当地一位有名的民间艺人,看到叶承荣聪明好学,就将他收为徒弟,教他圆塑、泥塑、上彩、贴金及浮雕等多种技艺。他进步很快,一年后,就掌握了这些技艺。一天,叶承荣在乐清县宝台山紫霞观塑佛像,观中道人折来一根黄杨木,请他用黄杨木雕一只如意发簪。在雕刻的过程中,叶承荣发现黄杨木木质坚韧、纹理细腻、色彩光泽,为其他木质所不及,是用于雕刻的好木料。从此,他开始用黄杨木雕刻作品。就这样,我国民间艺术园地中的黄杨木雕刻诞生了。 |
|
- : Chinese Box Twig
- n.: boxwood, hard wood of this shrub
|
|
黄杨木材 | 黄杨木禅 | 黄杨木雕 | 水黄杨木 | 黄杨木叶 | 黄杨木梳 | 黄杨木芋螺 | 黄杨木魁星 | 黄杨木提取物 | 永嘉黄杨木雕 | 海派黄杨木雕 | 黄杨木观音像 | 乐清黄杨木雕 | 牛钮黄杨木印 | 黄杨木刻如意 | 黄杨木雕济公 | 黄杨木雕佛手 | 黄杨木雕仕女 | 黄杨木雕侍女 | 清黄杨木雕仕女 | 黄杨木根雕笔筒 | 清黄杨木雕卧牛 | 明黄杨木雕观音 | 黄杨木雕铁拐李 | 黄杨木雕罗汉像 | 清黄杨木雕笔掭 | 黄杨木雕梅竹笔筒 | 黄杨木雕三星送子 | 紫檀嵌黄杨木香几 | 清黄杨木雕卧牛镇纸 | 清初黄杨木雕梅竹笔筒 | 民国黄杨木瘦骨罗汉 | 元至正黄杨木圆雕李铁拐像 | 明黄杨木雕董其昌书诗笔筒 | 清雍正黄杨木灵芝小盒 | 清黄杨木雕达摩立像 | 清黄杨木雕莲花如意 | 黄杨木雕佛说法图如意 | 黄杨木雕起源的传说 | 清乾隆黄杨木雕东山报捷图笔筒 | 清乾隆紫檀嵌黄杨木雕云龙宝座屏风 | 晚清朱子常黄杨木雕六子戏弥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