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麥子成熟的時候,一般在夏季麥秋桑葉大,梅雨稻田新。 |
|
麥子成熟後的收割季節,一般在夏季,但具體日期各地不一 |
|
麥熟的季節。通指農歷四、五月。《禮記·月令》:“﹝孟夏之月﹞靡草死,麥秋至。” 陳澔 集說:“秋者,百穀成熟之期。此於時雖夏,於麥則秋,故云麥秋。” 唐 戴叔倫 《酬袁太祝長卿小湖村山居書懷見寄》詩:“麥秋桑葉大,梅雨稻田新。” 清 趙翼 《二麥將收連旬大雨》詩:“麥秋時候連旬雨,天要殺人不用刀。” 李準 《李雙雙小傳》一:“在高級社時候,很少能上地裏做幾回活,逢着麥秋忙天,就是做上幾十個勞動日,也都上在 喜旺 的工折上。” |
|
謂麥子成熟。《周書·蘇綽傳》:“麥秋在野,蠶停於室。” |
|
麥間小蟲。 明 李夢陽 《空同子·物理篇》:“ 環慶 無麥秋, 大梁 無螢,無寒蟬。” 清 沉濤 《瑟榭叢談》捲下:“以麥秋為蟲名,甚奇。《五雜俎》:‘今俗指麥間小蟲為麥秋。’” |
|
1、季節
“麥秋”指初夏。初夏正是麥子成熟的季節,而秋天是𠔌物成熟的季節,因此古人引申稱初夏為“麥秋”。
北宋寇準有《夏日》詩云:“離心杳杳思遲遲,深院無人柳自垂。日暮長廊聞燕語,輕寒微雨麥秋時。”即用此意。
2、電影
年 代: 1951
地 區: 日本
片 長: 135 min
導 演: 小津安二郎 (Yasujiro Ozu)
編 劇: 野田高梧 (Kôgo Noda) / 小津安二郎 (Yasujiro Ozu)
類 型: 劇情
主要演員:
宮口精二 笠智衆 原節子
淡島千景 杉村春子 三宅邦子
菅井一郎 佐野周二
出品公司: 標準
發行公司: 標準
色 彩: 黑白
劇情:
《麥秋》是小津安二郎又一部傳世名作,榮獲《電影旬報》年度十大電影第一位;第6回每日映畫最佳電影及女優演技賞(原節子)和第2回藍帶奬;十大電影第二位、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男/女配角及攝影奬。
該片表現了小津安二郎戰後對現代、傳統以及女性自由的焦慮。影片探索了一位女性對於婚姻的矛盾心理。導演通過或嚴肅、或幽默的對話,演員的肢體語言以及那些構成一個生活在東京郊外的家庭日常生活的冗繁禮節,揭示了存在於女主人公,哥哥一傢 ,他們的父母以及其它朋友之間微妙的關係。
小津敘事永遠是平淡裏見真情的模式,細膩、自然。從《麥秋》開始,小津安二郎的電影常被認為是沒有故事,或衹有最低限的故事。這也是原節子最出色的作品,她道出幸福況味時面露的一個笑容,為銀幕烙下永恆的女神形象。縱使三代同住的家庭隨着女兒出嫁終於離散,但紀子挂在嘴邊的“幸福”,在小津字典裏卻是個稀有的詞兒。
影片最後是一大片秋麥的鏡頭,當微風拂過田野,無詞的歌裏有着對生生不息生命的頌揚,有着生命延續性的謳歌,以這樣寫意的鏡頭結尾在小津的電影裏不太多見,是小津想表達生命輪回性的一種方法和對未來的展望。 |
|
- n.: wheat harvest seas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