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繁异体: | 鯔 | 拼音: | zī | 部首: | 鱼 | 总笔画: | 16 | 部外笔画: | 8 | | UTF-8: | E9B2BB | UTF-16: | 9CBB | UTF-32: | 00009CBB | 一字全码: | zi1yuzai | 一字双码: | ziyuza | | 一字单码: | zyz | 汉字结构: | 左(中)右 | 汉字层次: | 7 | 笔画: | 丿乛丨????一丨一一????????????丨????一丨一 | 笔顺编号: | 3525121155525121 | | 笔顺读写: | 撇折竖折横竖横横折折折竖折横竖横 | 他人笔顺: | 3525121155525121 | | 部件组构: | 鱼((⺈(丿乛)田(冂(丨????)土(十(一丨)一)))一)甾(巛(巜(????????)????)田(冂(丨????)土(十(一丨)一))) |
|
|
鲻 (鯔) zī 〔鲻鱼〕体长五十余厘米,稍侧扁,背部黑绿色,腹部白色,头短而扁,生活在海水和河水交界处,是世界各地港养主要鱼种。肉味鲜美。 (鯔) 笔画数:16; 部首:鱼; 笔顺编号:3525121155525121 |
|
鲻 鯔 zī 【名】 鲻鱼〖mullet〗。属于鲻科(Mugilidae)的一种鱼,产于许多海和河流中,主要生活在岸边,身长可达30至60厘米,具有食用价值 |
|
鲻
鲻鱼
鲻zī鱼名。鲻鱼,体稍扁侧,银灰色,有暗色条纹,背部黑绿色,头扁短,眼大。生活在河咸淡水之交接处。它是常见的食用鱼之一。 |
|
鲻 zi
部首 鱼 部首笔画 07 总笔画 16
鲻
(1)
鯔
zī
(2)
鲻鱼 [mullet]。属于鲻科(mugilidae)的一种鱼,产于许多和河流中,主要生活在岸边,身长可达30至60厘米,具有食用价值
鲻
(鯔)
zī ㄗˉ
〔~鱼〕体长五十余厘米,稍侧扁,背部黑绿色,腹部白色,头短而扁,生活在海水和河水交界处,是世界各地港养主要鱼种。肉味鲜美。
郑码rzki,u9cbb,gbkf6f6
笔画数16,部首鱼,笔顺编号3525121155525121 |
|
亥集中 【廣韻】側持切【集韻】莊持切,????音菑。魚名。【本草】鯔魚,似鯉,身圓頭扁,骨軟,生江海淺水中。【左思·吳都賦】鮫鯔琵琶。【註】鯔魚如鯢,長七尺,吳會稽臨海皆有之。 |
|
鲻(mugil cephalus)属鲻形目,鲻科,鲻属。俗称:乌鲻,白眼,博头,乌仔鱼,乌头,尖头鱼;日本称“鰡”。英文名:striped mullet 。
体呈圆筒形,背部较平直,腹部圆,前部平扁,向后渐侧扁。头短,平扁,吻宽而短,口小,亚下位,呈“人”字形。唇厚,上颌略长于下颌,上颌骨完全被眶前骨掩盖,后端不外露。下颌前端有一突起,与上颌的凹陷嵌合,上下颌边缘具有绒毛状细齿。眼大,外披有一层厚的脂膜,称脂眼睑,盖住瞳孔的1/3。鳞大,除吻部外全体被鳞;胸鳍位置高,与眼平行,基部有一大的长形鳞片;腹鳍腋部也有一个三角形瓣状的大鳞;侧线不明显。背鳍两个,第一背鳍短小,由4根硬棘组成,位于体正中;第二背鳍在身体后部,与臀鳍相对。尾鳍叉形。头部及体背苍黑色,体两侧灰白色,体侧上半部有7条纵的黑色条纹,腹部白色,各条纹间有银白色的斑点,各鳍灰白色。
鲻为近岸生活的海产鱼类,尤喜栖息于咸淡水混合的水体和江河入口处,也有上溯至纯淡水江段的。性活泼,善跳跃,对环境适应力强,在淡水、咸淡水和盐度高达40‰的海水都能生活,属中下层鱼类。雄鱼性成熟一般为4龄,雌鱼为5龄,生殖期为3-4月,在浅海接近河口处产卵。幼鱼有集群随水流进入河口及海湾内的习性。幼鱼以浮游动物为食料,长大后则摄食硅藻或刮取固着于泥表的生物。
鲻鱼广泛分布于沿海及通海的淡水河流中,资源丰富。它生长迅速,体型较大,体长可达80厘米,产量很高,为世界各地港养的主要对象。沿海地区从前都在一定时期捕捞天然鱼苗进行养殖。我国的养鲻业在宋代已见记载。1958年以后,人工繁殖试验取得成功,解决了养殖业的鱼苗供应问题。鲻鱼肉细嫩,富含脂肪,属于上等食用鱼类。苏浙一带的渔民以前有利用幼鱼集群进入河口和海湾的习性大量捕捞幼鱼,进行腌制,称之为“鲻鱼生”。
肌肉入药,有健脾益气、消食导滞之功效,主治脾虚、泄泻、消化不良、小儿疳积及贫血诸症。
鲻
鲻
zī
<名>
鲻鱼 [mullet]。属于鲻科(mugilidae)的一种鱼,产于许多海和河流中,主要生活在岸边,身长可达30至60厘米,具有食用价值
鲻
(鲻)
zī
ㄗˉ
〔~鱼〕体长五十余厘米,稍侧扁,背部黑绿色,腹部白色,头短而扁,生活在海水和河水交界处,是世界各地港养主要鱼种。肉味鲜美。
(鲻)
郑码:rzki,u:9cbb,gbk:f6f6
笔画数:16,部首:鱼,笔顺编号:3525121155525121 |
|
发音:zī
郑码:RZKI,U:9CBB,GBK:F6F6
笔画数:16,部首:鱼,笔顺编号:3525121155525121 |
|
<名>
鲻鱼 [mullet]。
属于鲻科(Mugilidae)的一种鱼,产于许多海和河流中,主要生活在岸边,身长可达30至60厘米,具有食用价值,稍侧扁,背部黑绿色,腹部白色,头短而扁,生活在海水和河水交界处,是世界各地港养主要鱼种。肉味鲜美。
示例
这个讨厌的家伙留着鲻鱼头,看了就让人厌烦! |
|
鲻(Mugil cephalus)属鲻形目,鲻科,鲻属。
俗称:乌鲻,白眼,博头,乌仔鱼,乌头,尖头鱼;日本称“鰡”。
英文名:Striped mullet 。
鲻鱼简介
体呈圆筒形,背部较平直,腹部圆,前部平扁,向后渐侧扁。头短,平扁,吻宽而短,口小,亚下位,呈“人”字形。唇厚,上颌略长于下颌,上颌骨完全被眶前骨掩盖,后端不外露。下颌前端有一突起,与上颌的凹陷嵌合,上下颌边缘具有绒毛状细齿。眼大,外披有一层厚的脂膜,称脂眼睑,盖住瞳孔的1/3。鳞大,除吻部外全体被鳞;胸鳍位置高,与眼平行,基部有一大的长形鳞片;腹鳍腋部也有一个三角形瓣状的大鳞;侧线不明显。背鳍两个,第一背鳍短小,由4根硬棘组成,位于体正中;第二背鳍在身体后部,与臀鳍相对。尾鳍叉形。头部及体背苍黑色,体两侧灰白色,体侧上半部有7条纵的黑色条纹,腹部白色,各条纹间有银白色的斑点,各鳍灰白色。
鲻为近岸生活的海产鱼类,尤喜栖息于咸淡水混合的水体和江河入口处,也有上溯至纯淡水江段的。性活泼,善跳跃,对环境适应力强,在淡水、咸淡水和盐度高达40‰的海水都能生活,属中下层鱼类。雄鱼性成熟一般为4龄,雌鱼为5龄,生殖期为3-4月,在浅海接近河口处产卵。幼鱼有集群随水流进入河口及海湾内的习性。幼鱼以浮游动物为食料,长大后则摄食硅藻或刮取固着于泥表的生物。
鲻鱼广泛分布于沿海及通海的淡水河流中,资源丰富。它生长迅速,体型较大,体长可达80厘米,产量很高,为世界各地港养的主要对象。沿海地区从前都在一定时期捕捞天然鱼苗进行养殖。我国的养鲻业在宋代已见记载。1958年以后,人工繁殖试验取得成功,解决了养殖业的鱼苗供应问题。鲻鱼肉细嫩,富含脂肪,属于上等食用鱼类。苏浙一带的渔民以前有利用幼鱼集群进入河口和海湾的习性大量捕捞幼鱼,进行腌制,称之为“鲻鱼生”。
肌肉入药,有健脾益气、消食导滞之功效,主治脾虚、泄泻、消化不良、小儿疳积及贫血诸症。 |
|
- n.: Mugil cephalus, grey mullet
|
|
鲻鱼 | 黄鲻 | 棱鲻 | 鲻科 | 梭鲻 | 蛇鲻 | 鲻 鱼 | 鲻目 | 鲻儿 | 鲻鰞 | 翼鲻 | 主鲻 | 奇鲻 | 龟鲻 | 沟鲻 | 裂鲻 | 金鲻 | 蕉鲻 | 剑鲻 | 吻鲻 | 强鲻 | 蛾鲻 | 斧鲻 | 鲻形目 | 鲻形系 | 细蛇鲻 | 粒唇鲻 | 鳄蛇鲻 | 黄鲻鱼 | 蛇鲻属 | 大鳞鲻 | 焖鲻鱼 | 鲻鱼汤 | 长棍鲻 | 长蛇鲻 | 乌鲻鱼 | 褶唇鲻 | 焰蛇鲻 | 旋泳鲻 | 斜唇鲻 | 布氏鲻 | 薄唇鲻 | 巴西鲻 | 宽鳍鲻 | 长黏鲻 | 查氏鲻 | 瘤唇鲻 | 锯齿鲻 | 拉玛鲻 | 拉氏鲻 | 凯氏鲻 | 科氏鲻 | 库里鲻 | 梭状鲻 | 索氏鲻 | 乔氏鲻 | 拟蛇鲻 | 扇尾鲻 | 秘鲁鲻 | 沟鳞鲻 | 红眼鲻 | 弯齿鲻 | 桃龟鲻 | 红烧鲻鱼 | 鲻鱼虫属 | 鲻银汉鱼 | 鲻形汤鲤 | 长蛇鲻尾 | 长蛇鲻肉 | 花斑蛇鲻 | 长条蛇鲻 | 多齿蛇鲻 | 生拌鲻鱼 | 清蒸鲻鱼 | 酱汁鲻鱼 | 干烧鲻鱼 | 长体蛇鲻 | 白炖鲻鱼 | 长鳍凡鲻 | 鲻山遗址 | 鲻具带虫 | 鲻鱼流网 | 粒唇鲻属 | 赤眼梭鲻 | 小鳞蛇鲻 | 腋斑凡鲻 | 腋斑莫鲻 | 伊氏蛇鲻 | 英氏凡鲻 | 英氏莫鲻 | 硬头骨鲻 | 圆吻凡鲻 | 云纹蛇鲻 | 真粒唇鲻 | 乔氏凡鲻 | 三峰龟鲻 | 少鳞莫鲻 | 深海蛇鲻 | 双棘龟鲻 | 斯氏凡鲻 | 似鲻笛鲷 | 台湾凡鲻 | 前鳞骨鲻 | 粗唇龟鲻 | 大鼻吻鲻 | 淡水黏鲻 | 短臂蛇鲻 | 短颌蛇鲻 | 多鳞莫鲻 | 长鳍蛇鲻 | 啃鲻鱼头 | 巴西蛇鲻 | 北方唇鲻 | 拟鲻汉鱼 | 帕氏蛇鲻 | 佩氏黏鲻 | 平头凡鲻 | 高氏斧鲻 | 尖吻斧鲻 | 角瘤唇鲻 | 里氏龟鲻 | 小胸鳍蛇鲻 | 谷子和鲻鱼 | 长条蛇鲻尾 | 长条蛇鲻肉 | 花斑蛇鲻尾 | 多齿蛇鲻尾 | 福氏厚唇鲻 | 灰鲻鰕虎鱼 | 加拉帕戈鲻 | 多齿粗口鲻 | 查氏斜唇鲻 | 长体圆口鲻 | 大棘圆口鲻 | 加勒比蛇鲻 | 娇鲻银汉鱼 | 特氏圆口鲻 | 似鲻银汉鱼 | 截尾鮻黄鲻 | 卡氏圆口鲻 | 蜜鲻银汉鱼 | 球首锯齿鲻 | 球首圆口鲻 | 泉鲻鰕虎鱼 | 史氏斜唇鲻 | 小鲻鰕虎鱼 | 异唇粒唇鲻 | 鲻形硬头鱼 | 彼氏粗口鲻 | 侧鲻鰕虎鱼 | 斜纹鲻鰕虎鱼 | 清蒸后安鲻鱼 | 大同江鲻鱼汤 | 清尾鲻鰕虎鱼 | 三尖齿异鲻属 | 青背鲻银汉鱼 | 吕宋鲻鰕虎鱼 | 梅氏鲻鰕虎鱼 | 孟加拉国剑鲻 | 帕氏鲻银汉鱼 | 平口鲻鰕虎鱼 | 粘皮鲻鰕虎鱼 | 沼栖鲻银汉鱼 | 沼泽鲻鰕虎鱼 | 沼泽鲻银汉鱼 | 诸氏鲻鰕虎鱼 | 网纹鲻银汉鱼 | 微大鲻银汉鱼 | 污斑鲻鰕虎鱼 | 暗色鲻鰕虎鱼 | 斑马鲻鰕虎鱼 | 斑鳍鲻鰕虎鱼 | 叉尾鲻银汉鱼 | 阿部鲻鰕虎鱼 | 德斑鲻鰕虎鱼 | 康妮鲻银汉鱼 | 蓝贝鲻鰕虎鱼 | 多鳞鲻鰕虎鱼 | 格氏鲻银汉鱼 | 阿部氏鲻鰕虎鱼 | 泰加拉鲻鰕虎鱼 | 鲻鱼池塘养殖技术 | 新畿内亚鲻银汉鱼 | 苏拉威西鲻鰕虎鱼 | 鲻鱼的人工繁殖技术 | 海水鲻鱼人工繁殖技术 | 鲻鱼苗种培育技术概要 | 鲻、梭鱼体表带有灰白色棉絮状物是什么病?如何防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