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院校 : 中国 >山东 >烟台 >烟台市区 > 鲁东大学
显示地图
目录
No. 1
  鲁东大学投诉电话烟台市旅游投诉电话:0535-6270842
  山东省旅游投诉电话:0531-82963423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烟台师范学院隶属于山东省人民政府,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学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位于黄渤海之滨的烟台市。烟台市是全国最早的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风光秀丽,气候宜人,经济发达,教育文化繁荣。学校依山傍海,环境优雅,是求学深造的理想学府。
  烟台师范学院创建于1958年。建校47年来,学校坚持以育人为本,改革与发展并举,砥砺耕耘,自强不息,现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办学规模较大、教学质量较高、国际交往频繁、发展前景广阔的综合性大学。学校现占地1840.17亩,校舍建筑面积63.19万平方米。拥有专门史、汉语言文字学、自然地理学、艺术美学等4个省级重点学科,原子与分子物理、应用生物技术等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国产软硬件集成应用、高分子材料等2个省财政扶持重点建设实验室及1个山东省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现有单价在800元以上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539.44万元。图书馆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藏书138.15万册、电子图书20.1万片,中外文报刊4902种。全校共有教学科研用计算机4902台,语音实验室座位1894个,多媒体教室座位8410个。学校公开出版发行的学术刊物有《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烟台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及校报《烟台师院报》等。学校一贯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现有教职工1982人,其中专任教师1172人,教授153人,副教授336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117人、硕士学位者39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省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级中青年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等共76人。另外,学校聘请校外教师189名,其中院士6名、博士生导师18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157名。学校具有较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设有17个院、系,3个教学部,49个普通本科专业,3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含已通过山东省学位委员会审批并报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待批的16个硕士点)。目前,全日制普通在校生18311人,其中普通本科生17993人,硕士研究生318人。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较高,具有可比性的大学英语四级统考通过率连续多年居全省乃至全国高校前列;应届本科毕业生的考研录取率一直保持在40%左右;在山东省历届优秀学士论文的评选中,我校共有45篇毕业论文被评为优秀学士学位论文,位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在2004、2005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中,共获得国家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省一等奖7项、二等奖8项,获奖数量和层次在省内仅次于山东大学;首次组队参加200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山东赛区一等奖1项;在2005年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技能大赛中,获得全国各省市24支复赛队的第五名;历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较高,2003届、2004届、2005届本科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分别为90.7%、86.3%、84%。迄今为止,共向社会输送了7万多名合格毕业生。毕业生素以思想素质高、敬业精神好、基础知识扎实、基本技能优良、适应能力强而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张炜、矫健等在中国当代文坛引人瞩目的“烟师作家群”,就是毕业生的代表和缩影。学校特别重视教育教学管理和科研工作。自1999年以来,学校承担省部级以上教学研究项目31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的教学成果24项;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511项,其中国家级48项、省部级76项,出版专著116部,鉴定科技成果101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66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等收录201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复印214篇;获得到帐科研经费4646.2万元,年均774.37万元;获得各类科研奖励346项,其中国家级4项、省部级48项。目前在研的科研项目共297项,其中国家级22项、省部级57项。学校积极开展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学校是原国家教委首批公布的具有接收外国留学生条件的200所高校之一。自1989年开始接收外国留学生来校学习,先后接收过欧、亚、美三大洲10余个国家的近3000名留学生来校学习,与日本、韩国、英国、美国等9个国家的25所大学建立了校际间友好交流关系。学校文体活动丰富多彩。体育教学和群众体育活动设施完善齐全,拥有8800多平方米的体育训练馆和3个400米跑道的运动场,其中1个为高质量的标准化塑胶田径场。学生体育达标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1992年、1996年,被原国家教委分别授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评估优秀学校”和“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荣誉称号。学校女子篮球队曾多次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学校的文化艺术生活异彩纷呈,学生曾多次在全省乃至全国大学生演唱、表演、舞蹈、绘画、朗诵等各类比赛中获奖。学校后勤服务设施完善。学生伙食花色品种繁多,价格便宜;学生住宿实行公寓化管理,房间全部装有程控电话,新建公寓房间内带有洗刷间。多年来,学校先后多次荣获山东省“高校后勤系统先进集体”、“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先进单位”、“高校伙食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被评为“山东省高校校园管理先进单位”、“山东省造林绿化先进单位”、“省级花园式单位”。
  学校下一步的发展目标是:立足山东,面向全国;以教学为中心,大力开展科学研究;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建成文理渗透、理工结合、水平较高、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成为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科技服务的重要基地。
学校简介
  [英]Ludong University
  鲁东大学是山东省省属普通高等学校,省属重要综合性大学,教育部汉语言、生物学学科重点建设的高校。坐落在校徽美丽的滨海城市烟台。学校目前占地2134亩,校舍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7.9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63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87万册、电子图书188万册,中外文数据库29个、特色数据库4个。建有现代化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网络中心、体育场馆等设施。这里依山,山势嵯峨而多姿;这里傍海,大海磅礴而有容。登临山峦峰巅,晨观黄海晓日,夜闻松林涛声;俯瞰校园,绿树成荫,花团锦簇,校舍建筑布局合理,错落有致,“山东省花园式校园”名副其实。原中国文化部部长中国著名作家王蒙评价鲁东大学“人杰校灵”。
  【开拓进取的发展历程 】
  开拓进取的发展历程 学校于1930年始建于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千年古县莱阳,历经山东第二乡村师范,胶东公学,眼镜湖莱阳师范学校,莱阳师范专科学校,烟台师范专科学校,烟台师范学院等历史阶段。2003年原直属山东省交通厅的建校于1978年的山东省交通学院(烟台)并入烟台师范学院,2006年,经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更名为鲁东大学,跨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鲁大东门建校79年来,学校秉承“厚德、博学、日新、笃行”的校训, 弘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红烛精神,继承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求真求善,尚实尚行”的校风,“严谨敬业,立德树人”的教风和“求是致用,成人成才”的学风,这一切融汇成一种巨大的内在精神力量,成为学校 开拓进取、不断发展的动力之源。
  【质量至上的人才培养 】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形成了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现设有21个学院、3个教学部、53个本科专业,分属鲁大南大门文、理、工、经、管、法、教、史、农9大学科,其中有3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1998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目前共有硕士学位授权学科34个,涉及6个学科门类的15个一级学科。2005年成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目前,全日制在校生23734人,其中各类硕士研究生1000余人、本专科生23005人、外国留学生147人;另有函授生6027人、在职硕士研究生217人。
  学校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适度控制办学规模,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过程,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基本理论扎实,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1997年山东省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和2001年山东省普通高校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中,成绩突出,名列前茅。2001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多年来,在有可比性的考试与竞赛活动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其中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一次性过线率均在70%以上,全省计算机应用能力统考一次性通过率均在93%以上,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研录取率均在30%以校园风光上。2005年,在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大赛中,荣获团体总分第五名;2006年,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国家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获奖的等次和数量位居山东省高校首位;外国语学院张海燕同学参加“第三届新纪元全球华文青年文学奖”比赛,在连续两届冠军空缺的情况下脱颖而出,获得文学翻译组冠军,得到评委专家王蒙、陆谷孙等的高度评价。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王海强等3名同学获得山东省首届大学生物理教学技能比赛一等奖。毕业生年底就业率连续多年均在85%以上。
  【成就显著的学科建设 】
  学校重视学科建设,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学科整体实力和水平不断提高。现拥有汉语言文字学、英语语言文学、专门史、艺术美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运筹学与控制论、自然地理学、原子与分子物理、应用生物技术9个省级重点学科与实验室。其中,汉语言文字学是山东省强化建设重点学科,该学科在中文信息处理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词汇学与词典学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设有教育部汉语辞书研究中心。
  全国首家汉语辞书研究中心经过多年的学科建设,现已拥有34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校自1999年开始培养第一届研究生至今,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发表论文696篇,主编、参编著作7部,4篇学位论文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7项成果被评为山东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
  【日趋优化的师资队伍】
  学校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确立“培养、引进、提高”并举的建设思路,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和中青年教师培育工程,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积极培育高层次创新人才。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师资1297人,其中教授、副教授505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者817人。其中,“泰山学者”1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专业技术拔尖人才6人,山东省中青年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4人,研究生导师167人,省级教学团队1个。另有特聘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9名,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整体素质高,发展趋势好,满足了本科教学工作的需要。
  【不断增强的科研实力】
  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先导,科研水平不断提高。现有教育部汉语辞书研究中心、山东省食用菌工程技清华、北大、鲁大合作共建术研究中心、山东心理教育研究与咨询中心等9个省部级科研机构。其中,山东省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山东省食用菌专家顾问团挂靠单位,“十五”以来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共7项,省级科研课题18项;17项科研成果通过国家和省部级鉴定;获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10项奖励;先后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300多篇;在全省培植了12个省级食用菌示范县,创造了社会经济效益40多亿元。
  2001年以来,学校先后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912项,其中“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49项,省部级项目129项,厅局级项目83项,通过鉴定科技成果44项;出版学术专著129部,发表学术论文6976篇,其中被SCI、EI、ISTP和SSCI收录284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或摘引47篇;获得各类科研奖励448项,省部级以上43项。
  【日益广泛的国际交流】
  学校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不断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作为原国家教委首批公布的具有接收外国留学生资格的200所高校之一,先后与韩国、日本、美国、俄罗斯、加拿大、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的37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友好交流关系,在学生交流互派、学分互认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与合作。近十年,共接收各类外国留学生4042人。 目前,已与国外多所大学合作开展“2+2”和“3+1”模式的本科生培养,为学校和学生的发展拓展了空间,促进了对外交流,扩大了学校在国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不断提升的社会影响 】
  79年辛勤耕耘,春华秋实,如今的鲁东大学已是桃李芬芳,人才竞秀。7万多名毕业生,遍布社会各行各业,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为地方基础教育事业撑起了一片蓝天。多年来,毕业生以综合素质高、敬业精神强、基础知识牢和职业技能好而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在毕业生中,有的成为省、市党政领导和著名企业家;有的成为学界精英,如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院士、东方语言研究所所长袁博平,齐鲁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王志民教授等;有的成为文坛翘楚,形成了以国际知名作家、山东省作协主席张炜为代表的饮誉文坛的“鲁大作家群”,文化部原部长、当代著名作家王蒙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与认可。
  学校具有悠久的教师教育历史,形成了鲜明的教师教育优势和特色,为山东省特别是胶东地区的基础教育做出了重中国著名作家张炜要贡献。 在培养的7万多名毕业生中,有5.4万余人从事基础教育工作。他们秉承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红烛精神,在基础教育一线辛勤耕耘,化雨润物,育英哺华,成为烟台、威海地区基础教育的顶梁柱。
  近年来,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社会影响不断扩大,赢得了多种荣誉称号。2004年被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授予“普通话水平测试先进测试站”称号;同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管理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05年被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目标管理一级单位”称号;2007年被国家语委授予“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称号;2002年第三次被评为“山东省高等学校先进教务处”;同年被山东省原文化部长王蒙题词教育厅评为“自动化建设先进图书馆”;2002年以来,连续五次被共青团山东省委等五个部门评为“全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2005年被山东省委高校工委评为“德育工作优秀高校”;2007年被山东省委高校工委评为“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同年被山东省人事厅、教育厅评为“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面对新世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之势,全校上下正在凝心聚力,笃志强校,力争经过20年或更长一段时间的不懈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在国外有一定知名度、国内有较大影响、水平较高、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
  【历史名人】
  老舍,中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文学大师。
  ----1930年左右在山东第二乡师(今鲁东大学)做教师
  1930年,山东省立第二乡村师范学校设在莱阳。吴伯萧任过校长,王哲任过教务主任,何其芳开过语文课,老舍应聘来这里(鲁东大学前身)教学。
  臧克家
  ---曾执教于鲁东大学前身莱阳师范学校。
  何其芳(1912—1977)
  --艺理论家、诗人、作家 。曾经执教于莱阳乡村师范(鲁大前身)。
  吴伯箫
  ---任职于莱阳师范(今鲁东大学),做校长,教师。中国著名作家。在文学史上有崇高的地位。
  曲 波(1923~),山东龙口人。
  ---当代著名作家,有名著《林海雪原》塑造了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扬子荣、坐山雕等形象。毕业于胶东公学抗大(今鲁东大学)。
  荪勃 1927年4月出生,乳山寨镇刁家村人。
  ----中共党员。1945年毕业于胶东公学--今鲁东大学。1945年参加八路军,历任胶东东海军分区报社记者,东海军分区宣传干事,胶东军区宣传干事,山东军区前导报社编辑,华东军区某部宣传干事,总政某部宣传处干事,济南警备区政治部副主任,总政某部宣传处副处长、处长,华艺出版社社长。他从事文化宣传工作数十年,成绩卓著,多次立功受奖。
  张炜
  ---1978年毕业于烟台师范学院--今鲁东大学,中国杰出作家,曾被评为中华百年百名杰出作家之一。代表作《古船》在国际上影响巨大,获奖无数。曾被国际文化界与老舍、沈从文并列。现为山东作协主席。
  袁博平
  --毕业于烟师--今鲁东大学 ,现为英国剑桥大学博士生导师,科学院院士,为英国剑桥大学聘用的首位中国人,目前为剑桥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科学院院士。
  ------------------------------------------------------------------------------------------------------------------------------
党政领导
  党委书记 毕宪顺
  党委副书记、校长 李清山
  党委副书记 刘凤鸣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乔万敏
  党委常委、副校长 王 庆
  党委常委、副校长 柳新华
党群系统
  学校办公室(统战部)
  纪委(监察处)
  组织部
  机关党总支
  宣传部
  工会
  学生工作部(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团委
  离退休工作处
  武装保卫部(处、公安处)
教学教辅单位
  文学院
  音乐学院
  法学院
  美术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
  交通学院
  外国语学院
  数学与信息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食品工程学院
  物理学院
  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商学院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
  地理与规划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国际交流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大学外语教学部
  体育学院
  图书馆
  汽车技术实习中心
  网络中心
  附属学校
  食品工程学院
行政系统
  学校办公室
  教务处
  人事处
  科学技术处
  社会科学处
  研究生工作部(处)
  资产处
  后勤处
  发展规划处
  基建处
  财经处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
  继续教育学院
  外事处
  学报编辑部
  审计处
后勤实体
  大学生生活服务中心
  校园物业管理服务中心
  接待服务中心
  幼儿教育中心
  校医院
  现代教育技术部
相关词
历史烟台师范学院金景芳先秦史外国语胶东学者英语
语言学教授烟台词汇学对外汉语教学附中鲁大鲁大附中
图书馆普通话文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字学历史学家隋唐史内蒙古人
代北集团
包含词
鲁东大学图书馆鲁东大学商学院鲁东大学法学院
鲁东大学韩语系鲁东大学物理学院鲁东大学美术学院
鲁东大学经济学院鲁东大学体育学院鲁东大学政法学院
鲁东大学管理学院鲁东大学交通学院鲁东大学附属学校
鲁东大学音乐学院烟台鲁东大学社团鲁东大学心理与教育学院
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鲁东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鲁东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
鲁东大学外国语学院鲁东大学汉语言文学院鲁东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鲁东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鲁东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鲁东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烟台鲁东大学JK策划中心鲁东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鲁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鲁东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鲁东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鲁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鲁东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