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 > 魚鱗
目錄
No. 1
  魚鱗(scale)大多數魚類體表的皮膚衍生物。分為楯鱗、硬鱗、圓鱗和櫛鱗。
  楯鱗(placoid scale)軟骨魚類所特有的鱗片,由棘突和基板兩部分組成。各棘突均嚮後伸出於皮膚之外,以手由後嚮前撫摸魚體皮膚,則如摸砂紙一樣,棘突外被一層釉質;基板埋在真皮內,內有髓腔,有神經和血管通入腔內。在發生上,釉質來自外胚層,由表皮細胞所分泌;內層的齒質來自中胚層,由真皮乳突的細胞所産生。楯鱗和牙齒是同源器官,牙齒同樣是由釉質和齒質形成,其內也有髓腔。
  硬鱗(ganoid scale)為硬骨魚類(鱘魚、多鰭魚等)所特有。是由真皮形成的骨質板,表面覆有一層堅硬的閃光質,鱗多呈菱形,成對角綫排列。
  圓鱗(cycloid scale)是一種骨質鱗,由真皮演變而來。鱗片略呈圓形,前端斜插入真皮內,後端遊離,彼此作覆瓦狀排列於表皮之下,遊離端圓滑,故稱圓鱗,見於硬骨魚。
  櫛鱗(ctenoid scale)也是一種骨質鱗,和圓鱗相似,衹是遊離緣有數排鋸齒狀突起,見於比較高等的硬骨魚。
  鱗片有三方面的功能:
  (l)在魚肚部的鱗,銀光閃閃,能反射和折射亮光,猶如一面鏡子,從而使底下兇猛的水生動物眩目,産生天水一色,不辨物體,成為天然的偽裝。
  (2)鱗為魚體提供了一道保護屏障,使它與周圍的無數微生物隔絶,有效地避免感染和抵抗疾病。
  (3)鱗為魚的一層外部骨架,使魚體保持一定的外型,又可減少與水的摩擦。此外,生物學家根據鱗片上環生的年輪(每輪表示過一鼕),判知魚的年齡;亦可較為正確地掌握其生長、死亡率及健康狀況。
  魚鱗,占魚體重2%一3%。鱗片的主要特性:從外表上看是透明的,像花瓣,且邊緣呈微小的捲麯;白色光澤;略帶有魚腥昧;質地堅且柔軟;含水量範圍16·4%一17.8%,平均為17.5%。
  營養學家研究發現,魚鱗是特殊的保健食品。它含有較多的卵鱗脂,把脂肪球分解成乳狀液與水交溶,有增強人腦記憶力,緩延細胞衰老的作用。魚鱗中含有多種不飽和脂肪酸,可減少膽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積,促進血液循環,起到預防高血壓及心髒病的作用。魚鱗中還含有豐富的多種微量礦物質,尤以鈣、磷含量高,能預防小兒佝僂病及老人骨疏鬆與骨折。
  鱗式魚鱗的排列方式,
  為34~38片,側綫上鱗(自側綫至背鰭前端的橫列鱗)為5片,側綫下鱗(自側綫至臀鰭起點基部的橫列鱗)為8片
  魚鱗的營養價值參考資料:http://info.jk21.com/nutrition/nutrition-news/20050903068479961.html
  魚鱗,通常都將它颳下來當廢物扔掉。其實,魚鱗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和多種維生素,還有鐵、鋅、鈣和多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以及膠質。魚鱗中還含有多種不飽和脂肪酸,可減少膽固醇在血管壁上的積聚,具有預防動脈硬化、高血壓及心髒病等功效。目前國外已經開始興起一股“魚鱗食療”熱。魚鱗可以用來做湯或做成魚鱗凍。
  颳下的魚鱗,清洗幹淨後放鍋裏加適量水,開鍋後改用文火燉1小時,煮到魚鱗變白、捲麯以至湯呈糊狀,然後撈出漁鱗殘渣。做魚鱗凍則水要加得少一點,熬成後加些切碎的蔥、蒜,再次開鍋後,略加味精拌勻,倒入容器,冷卻後,即成膠凍。食前若加些香油和花生醬,風味更佳。
  魚的年齡計算
  魚的年齡怎麽計算呢?一般都是看魚鱗.
  取塊魚鱗洗幹淨,放在放大鏡下仔細觀看.鱗片上面有輪環,輪環有窄也有寬,窄寬環分多少組,魚的年齡就是多少年.
法文解釋
  1. n.  écaille
近義詞
魚鱗
魚鱗
包含詞
魚鱗癬魚鱗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