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席財務官——cfo(chief finance officer)是企業治理結構發展到一個新階段的必然産物。沒有首席財務官的治理結構不是現代意義上完善的治理結構。從這一層面上看,中國構造治理結構也應設立cfo之類的職位。當然,從本質上講,cfo在現代治理結構中的真正含義,不是其名稱的改變、官位的授予,而是其職責權限的取得,在管理中作用的真正發揮。所以,如果僅僅改變稱謂,而不調整職責、賦予權限,即使設立了cfo崗位,也不能說中國企業治理結構的完善在財務管理制度建設方面的任務已經完成。
【總會計師、財務總監不等於首席財務官】
美國柯達公司執行副總裁首席財務官在接受國內新聞機構采訪時,談到了美國公司的首席財務官的職責。他認為,美國公司的cfo全盤管理公司的財務和會計事務。cfo的一項重要職責,就是將公司的經營情況和財務結算報告傳達給投資人,讓投資人瞭解公司的實際運作情況。因此,cfo也是公司與投資人溝通的一個“傳聲筒”。首席財務官負責財務、會計、投資、融資、投資關係和法律等事務。公司的財務部門、會計部門、信息服務部門都歸cfo管理。除了負責公司與投資人的公共關係,cfo要保證公司在發展過程中擁有足夠的現金,要保證有足夠的辦公和生産經營空間,他們可以通過銀行貸款,也可以在股市籌錢。此外,公司自身的投資事務和復雜的法律事務,也都由cfo來統籌管理。
中國的總會計師有哪些職責呢?修訂後的《會計法》規定:“總會計師的任職資格、任免程序、職責權限由國務院規定。”與《會計法》相配套的、由財政部頒布實施的《總會計師條例》規定,總會計師作為單位財務會計的主要負責人,全面負責本單位的財務會計管理和經濟核算,參與本單位的重大經營决策活動,是單位負責人的參謀和助手。根據《總會計師條例》的規定,總會計師的職責:一是由總會計師負責組織的工作。具體包括組織編製和執行預算、財務收支計劃、信貸計劃,擬訂資金籌措和使用規劃,有效地使用資金;建立、健全經濟核算制度,強化成本管理,分析生産經營活動,提高經濟效益;負責本單位財務會計機構的設置和會計人員的配備,組織對會計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和考核;支持會計人員依法行使職權等。二是總會計師協助、參與的工作。主要包括:協助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的生産經營和業務管理等問題做出决策;參與新産品開發、技術改造、項目研究、商品(勞務)價格和工資、奬金方案的製定;參與重大經濟合同和經濟協議的研究、審查等。
對上述觀點和規定進行比較分析,可以發現,國外的cfo較之中國總會計師的職責、權限要大,要廣。如公司許多與財務會計活動有關的事項(如法律事務)、部門(如信息部門),均由cfo直接管理,或者由其拍板决策,而國內的總會計師的管理範圍相對小一些,對高層决策則衹扮演參與角色,僅起協助作用。所以,將中國的總會計師改稱國際通行的cfo,不符合cfo的本義,也不能對完善中國的治理結構起到什麽實質性的作用。
財務總監一詞的用法和含義在中國很不統一。許多人直接將cfo稱為“財務總監”。國內一個“財務總監網站”也將cfo作為財務總監的同義語使用。還有人認為,財務總監是指由企業的所有者或全體所有者代表决定的,體現所有者意志的,全面負責對企業的財務、會計活動進行全面監督與管理的高級管理人員。在這個意義上,財務總監實質上是所有者委托的監督代表。在中國各級地方政府、國有控股公司執行財政部、監察部的《關於實行會計委派制度工作的意見》後,財務總監也作為派出機構嚮下屬(下級)單位委派的履行管理、監督職能的會計人員的專門術語使用。我認為,從習慣和字面上解釋,財務總監的職能應更多地理解為監督、監察。這與國際通行的首席財務官的職能有很大的區別。所以,無論從企業角度還是從政府角度講,財務總監也不能改稱為首席財務官。
【沒有股權的cfo不是真正的cfo】
隨着cfo職能的轉變和作用的增強,他們的收入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據美國《cfo》雜志披露,通常情況下,cfo享有的公司股票期權幾乎與 ceo持平。而在美國,價值100億美元以上的大公司,其ceo的薪酬構成比大致為:基本年薪占17%,奬金占11%,福利計劃占7%,以股票期權為主的長期激勵計劃占65%。1999年美國薪酬最高的50位總裁的平均股票收益占總薪酬的94.92%。2000年,許多大型網絡公司ceo工資的87%由期權代替。在一些人看來,真正意義上的ceo是人力資本登上歷史舞臺的標志,有劃時代的意義。所以,讓ceo、cfo持有股權,是適應知識經濟發展要求、提升人力資本價值的必然産物。
第一,為什麽給cfo股權激勵成為一種潮流呢?這與cfo職權的特殊重要性及其代理人身份有關。
第二,cfo是公司股東的代理人,且從事復雜勞動,人們很難直接觀察、計量其勞動的質與量,並據此給予適當的報酬。
第三,現代cfo是適應人力資本要求的新型管理者,扮演着“資本傢+企業傢”的雙重角色。因此,cfo是擁有人力資本産權的職業經理,而沒有擁有人力資本産權的cfo則不是真正的cfo.
【合理界定ceo、cfo的職權範圍】
公司的員工與製衡關係是公司治理中最重要的制度關係。如果董事長、總經理是一個多面手,能夠處理衆多業務,則不必配備其他的專業副職或部門主管。發揮cfo在公司治理和企業經營方面的作用必須合理界定ceo、cfo的職權範圍,並要求董事長、ceo尊重cfo的權利邊界。在瞬息多變的經濟社會中,在錯綜復雜的經營環境中,ceo不須事必躬親,應該盡可能地發揮各種專業人才的專業特長,賦予他們應有的權利,信任他們的能力,發揮他們的特長,尊重他們的權利邊界,規定他們承擔的責任。 |
|
首席財務官——CFO(Chief Finance Officer)是企業治理結構發展到一個新階段的必然産物。沒有首席財務官的治理結構不是現代意義上完善的治理結構。從這一層面上看,中國構造治理結構也應設立CFO之類的職位。烽火獵頭的相關專傢認為在創業型企業,由於財務數據的關鍵性,敏感性和極度不對稱性,CFO是絶對的二號人物。而且,大多數創業公司都是奔上市去的,上市是CFO全權負責的,所以CFO拋頭露面的機會,對公司長遠發展的瞭解,和對公司整體戰略的把握,都要遠超其他C級人物。再者,很多時候CFO是董事會直接委派的,有間接地監督CEO和管理團隊的職責,所以CFO地位絶對超然。
當然,從本質上講,CFO在現代治理結構中的真正含義,不是其名稱的改變、官位的授予,而是其職責權限的取得,在管理中作用的真正發揮。所以,如果僅僅改變稱謂,而不調整職責、賦予權限,即使設立了CFO崗位,也不能說中國企業治理結構的完善在財務管理制度建設方面的任務已經完成。 |
|
美國柯達公司執行副總裁首席財務官在接受國內新聞機構采訪時,談到了美國公司的首席財務官的職責。他認為,美國公司的CFO全盤管理公司的財務和會計事務。CFO的一項重要職責,就是將公司的經營情況和財務結算報告傳達給投資人,讓投資人瞭解公司的實際運作情況。因此,CFO也是公司與投資人溝通的一個“傳聲筒”。首席財務官負責財務、會計、投資、融資、投資關係和法律等事務。公司的財務部門、會計部門、信息服務部門都歸CFO管理。除了負責公司與投資人的公共關係,CFO要保證公司在發展過程中擁有足夠的現金,要保證有足夠的辦公和生産經營空間,他們可以通過銀行貸款,也可以在股市籌錢。此外,公司自身的投資事務和復雜的法律事務,也都由CFO來統籌管理。
中國的總會計師有哪些職責呢?修訂後的《會計法》規定:“總會計師的任職資格、任免程序、職責權限由國務院規定。”與《會計法》相配套的、由財政部頒布實施的《總會計師條例》規定,總會計師作為單位財務會計的主要負責人,全面負責本單位的財務會計管理和經濟核算,參與本單位的重大經營决策活動,是單位負責人的參謀和助手。根據《總會計師條例》的規定,總會計師的職責:一是由總會計師負責組織的工作。具體包括組織編製和執行預算、財務收支計劃、信貸計劃,擬訂資金籌措和使用規劃,有效地使用資金;建立、健全經濟核算制度,強化成本管理,分析生産經營活動,提高經濟效益;負責本單位財務會計機構的設置和會計人員的配備,組織對會計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和考核;支持會計人員依法行使職權等。二是總會計師協助、參與的工作。主要包括:協助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的生産經營和業務管理等問題做出决策;參與新産品開發、技術改造、項目研究、商品(勞務)價格和工資、奬金方案的製定;參與重大經濟合同和經濟協議的研究、審查等。
對上述觀點和規定進行比較分析,可以發現,國外的CFO較之中國總會計師的職責、權限要大,要廣。如公司許多與財務會計活動有關的事項(如法律事務)、部門(如信息部門),均由CFO直接管理,或者由其拍板决策,而國內的總會計師的管理範圍相對小一些,對高層决策則衹扮演參與角色,僅起協助作用。所以,將中國的總會計師改稱國際通行的CFO,不符合CFO的本義,也不能對完善中國的治理結構起到什麽實質性的作用。
財務總監一詞的用法和含義在中國很不統一。許多人直接將CFO稱為“財務總監”。國內一個“財務總監網站”也將CFO作為財務總監的同義語使用。還有人認為,財務總監是指由企業的所有者或全體所有者代表决定的,體現所有者意志的,全面負責對企業的財務、會計活動進行全面監督與管理的高級管理人員。在這個意義上,財務總監實質上是所有者委托的監督代表。在中國各級地方政府、國有控股公司執行財政部、監察部的《關於實行會計委派制度工作的意見》後,財務總監也作為派出機構嚮下屬(下級)單位委派的履行管理、監督職能的會計人員的專門術語使用。我認為,從習慣和字面上解釋,財務總監的職能應更多地理解為監督、監察。這與國際通行的首席財務官的職能有很大的區別。所以,無論從企業角度還是從政府角度講,財務總監也不能改稱為首席財務官。 |
|
職業概述
財務總監協助决策層製定公司發展戰略,負責其職能領域內短期及長期的公司財務决策和戰略,對公司中長期目標的達成産生重要影響。具體負責公司財務方面的策略製定、執行及公司財務管理及內部控製,根據公司發展的計劃完成年度財務預算,帶領財務團隊完成公司財務管理工作。 |
|
隨着CFO職能的轉變和作用的增強,他們的收入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據美國《CFO》雜志披露,通常情況下,CFO享有的公司股票期權幾乎與 CEO持平。而在美國,價值100億美元以上的大公司,其CEO的薪酬構成比大致為:基本年薪占17%,奬金占11%,福利計劃占7%,以股票期權為主的長期激勵計劃占65%。1999年美國薪酬最高的50位總裁的平均股票收益占總薪酬的94.92%。2000年,許多大型網絡公司CEO工資的87%由期權代替。在一些人看來,真正意義上的CEO是人力資本登上歷史舞臺的標志,有劃時代的意義。所以,讓CEO、CFO持有股權,是適應知識經濟發展要求、提升人力資本價值的必然産物。
第一,為什麽給CFO股權激勵成為一種潮流呢?這與CFO職權的特殊重要性及其代理人身份有關。
第二,CFO是公司股東的代理人,且從事復雜勞動,人們很難直接觀察、計量其勞動的質與量,並據此給予適當的報酬。
第三,現代CFO是適應人力資本要求的新型管理者,扮演着“資本傢+企業傢”的雙重角色。因此,CFO是擁有人力資本産權的職業經理,而沒有擁有人力資本産權的CFO則不是真正的CFO. |
|
公司的員工與製衡關係是公司治理中最重要的制度關係。如果董事長、總經理是一個多面手,能夠處理衆多業務,則不必配備其他的專業副職或部門主管。發揮CFO在公司治理和企業經營方面的作用必須合理界定CEO、CFO的職權範圍,並要求董事長、CEO尊重CFO的權利邊界。在瞬息多變的經濟社會中,在錯綜復雜的經營環境中,CEO不須事必躬親,應該盡可能地發揮各種專業人才的專業特長,賦予他們應有的權利,信任他們的能力,發揮他們的特長,尊重他們的權利邊界,規定他們承擔的責任。 |
|
首席財務官是財務人員在職業生涯上成功的一個象徵,不僅意味着高職位高待遇,而且一直是人才市場上的“搶手貨”。許多從事財會工作人員都將首席財務官作為自己的職業發展目標。那麽,現代財務人員怎樣成為一個合格的財務總監?有沒有快速有效的培訓方法?本報近日就此對專門從事財務人員培訓的3C高級應用財務培訓負責人章正福進行了獨傢采訪。
首席財務官不能忽略的兩種能力 國際上通常把企業財務部門一把手稱為首席財務官。首席財務官要全面管理和領導企業財務工作,為企業贏利提供理性的决策依據,對企業的財務工作承擔主要責任。首席財務官作為財務領域的高層人才,必須具備哪些綜合素質呢?憑藉多年從事財務高級管理以及培訓工作的經驗,章正福說,管理和領導財務工作的能力、社會資源優勢和敬業精神是財務總監必備的綜合素質。 首席財務官必須擅長11項管理能力,即:財務組織建設能力、企業內控建設能力、籌措資金能力、投資分析决策和管理能力、稅務籌劃能力、財務預算能力、成本費用控製能力、分析能力、財務外事能力、財務預警能力和社會資源能力。 章正福說,前9種能力是首席財務官必備的專業能力,這在日常的實際工作中會經常體現出來,但許多人在財務預警能力和社會資源能力方面都比較欠缺,這也是區分財務總監能力高低的關鍵所在。企業經營生存中有沒有預警信號?有哪些重大預警信號?是什麽信號?警示什麽?如何發現?采取什麽措施?是出現問題後措手不及,無法輓救?還是設置日常預警機製?如何設計?首席財務官必須有能力為企業全程規避風險,預警係統能使企業全身而退,可不勝但不能敗,可不賺但不能賠,為企業減少損失,避免陷入睏境;也是財務總監降低自身工作失誤的一道防火墻。 另外,首席財務官應從財務角度為企業占有更多的資源,特別是社會資源,包括以銀行、稅務、工商等為核心的財務外事部門。首席財務官對內要擅長管理,對外要能為企業建立和諧融洽的外圍財務環境和空間。現在有大量的財務人員,受過良好的教育、有遠大的理想抱負和一定的專業能力,但由於沒有強大的社會資源作支持,勢單力薄,從而影響了企業和自身事業的成功。那麽怎樣得到社會資源?怎樣維護和加強?提高交際能力,有意識地進入相應的社會人際網絡環境,註重日常不斷積纍,是獲得社會資源的有效途徑。建立關係後要經常地進行溝通、加強瞭解、增進感情、進行合作、實現雙贏。 敬業精神不是“假大空” 首席財務官在企業內舉足輕重,因此要求他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敬業精神特別重要。在紛繁復雜的經濟環境中,財務總監在為企業盈利提供理性决策依據時,必須主動、勤勉、細緻和深入地開展工作,這要求財務總監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到點上下班和給錢就幹或患得患失地衹做被動、應付、粗糙和表面的工作肯定是不行的。財務提供的决策依據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將極大地影響財務職能的發揮,左右企業决策的正確和錯誤,增加或減弱企業的經營風險。因此財務總監必須敬業,必須有奉獻精神。 敬業精神源於良好的人生目標、人品和性格。財務人員應加強自身性格修養和磨練,在做人做事上下功夫,這看似簡單的問題,實是决定一個人一生成敗的根本因素。對於今天的財務人員:在心態上,以寧靜代替浮躁、以企業為重代替以私利為重、以長期目標代替眼前利益、以實幹代替抱怨、以腳踏實地代替投機鑽營;在行為上,主動不被動、負責不應付、細緻不粗糙、深入不表面。 培訓使首席財務官成為“常春樹” 參加針對首席財務官的學習和培訓,是獲得和提高管理和領導財務工作能力最直接最快速最有效的方法。這類培訓具有針對性、實用性、係統性和高效性。彌補了學歷證書理論多實踐少、非針對性的不足;也彌補了自身的經驗受實際工作環境和自身因素影響,積纍時間太長、速度太慢、面窄和不透徹的局限性。參加培訓能快速提高財務人員管理和領導財務工作的能力,快速改變低能力、低作用、低職務和低待遇的“四低”狀況。另外,加強理論修養並應用於實踐,不斷地總結也是必須的。 目前市場上的財務培訓班衹註重業務能力的培訓,3C高級應用財務培訓是既培養財務專業能力又交流社會資源和做人理念的培訓機構。學校師資多是來自於管理和領導財務工作一綫、實戰能力極強的CFO、CPA和CIA,能為財務人員快速成為合格的首席財務官提供強有力的發展平臺。 |
|
- : CFO
- n.: Chief Financial Officer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