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學術界對風險的內涵還沒有統一的定義,由於對風險的理解和認識程度不同,或對風險的研究的角度不同,不同的學者對風險概念有着不同的解釋,但可以歸納為以下幾種代表性觀點。
一、風險是事件未來可能結果發生的不確定性
a. h. mowbray (1995)稱風險為不確定性;c. a. williams(1985)將風險定義為在給定的條件和某一特定的時期,未來結果的變動;march&shapira認為風險是事物可能結果的不確定性,可由收益分佈的方差測度;brnmiley認為風險是公司收人流的不確定性;markowitz和sharp等將證券投資的風險定義為該證券資産的各種可能收益率的變動程度,並用收益率的方差來度量證券投資的風險,通過量化風險的概念改變了投資大衆對風險的認識。由於方差計算的方便性,風險的這種定義在實際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二、風險是損失發生的不確定性
j.s. rosenb"(1972)將風險定義為損失的不確定性,f. g. crane(1984)認為風險愈味着未來損失的不確定性,‘biokett,charnes,cooper&概率進行描述(王明濤,2003)。ruefli等將風險定義為不利事件或事件集發生的機會。並用這種觀點又分為主觀學說和客觀學說兩類。主觀學說認為不確定性是主觀的、個人的和心理上的一種觀念,是個人對客觀事物的主觀估計,而不能以客觀的尺度予以衡量,不確定性的範圍包括發生與否的不確定性、發生時間的不確定性、發生狀況的不確定性以及發生結果嚴重程度的不確定性。客觀學說則是以風險客觀存在為前提,以風險事故觀察為基礎,以數學和統計學觀點加以定義,認為風險可用客觀的尺度來度量。例如,佩費爾將風險定義為風險是可測度的客觀概率的大小;f.h.奈特認為風險是可測定的不確定性。
三、風險是指可能發生損失的損害程度的大小
段開齡認為,風險可以引申定義為預期損失的不利偏差,這裏的所謂不利是指對保險公司或被保險企業而言的。例如,若實際損失率大於預期損失率,則此正偏差對保險公司而言即為不利偏差,也就是保險公司所面臨的風險(鬍宜達等,2001)。markowitz在別人質疑的墓礎上,排除可能收益率高於期望收益率的情況,提出了下方風險(downsiderisk)的概念,即實現的收益率低於期望收益率的風險,並用半方差(sernivaviance)來計量下方風險(周剛等譯.1999)。
四、風險是指損失的大小和發生的可能性
朱淑珍(2002)在總結各種風險描述的基礎上,把風險定義為:風險是指在一定條件下和一定時期內,由於各種結果發生的不確定性而導致行為主體遭受損失的大小以及這種損失發生可能性的大小,風險是一個二位概念,風險以損失發生的大小與損失發生的概率兩個指標進行衡量。王明濤(2003)在總結各種風險描述的基礎上,把風險定義為:所謂風險是指在决策過程中,由於各種不確定性因素的作用,决策方案在一定時間內出現不利結果的可能性以及可能損失的程度。它包括損失的概率、可能損失的數量以及損失的易變性三方面內容,其中可能損失的程度處於最重要的位置。
五、風險是由風險構成要素相互作用的結果
風險因素、風險事件和風險結果是風險的基本構成要素,風險因素是風險形成的必要條件,是風險産生和存在的前提。風險享件是外界環境變量發生預料未及的變動從而導致風險結果的事件,它是風險存在的充分條件,在整個風險中占據核心地位。風險事件是連接風險因素與風險結果的橋梁.是風險由,可能性轉化為現實性的媒介。根據風險的形成機理,郭曉亭、蒲勇健(2002)等將風險定義為:風險是在一定時間內,以相應的風險因素為必要條件.以相應的風險事件為充分條件,有關行為主體承受相應的風險結果的可能性。葉青、易丹輝(2000)認為,風險的內涵在於它是在一定時間內,有風險因素、風險事故和風險結果遞進聯繫而呈現的可能性。
六、利用對波動的標準統計測方法定義風險 1993年發表的30國集團的《衍生證券的實踐與原則》報告中,對已知的頭寸或組合的市場風險定義為:經過某一時間間隔,具有一定工信區間的最大可能損失,並將這種方法命名為value at risk,簡稱var法.並竭力推薦各國銀行使用這種方法;1996年國際清算銀行在《巴塞爾協議修正案》中也已允許各國銀行使用自己內部的風險估值模型去設立對付市場風險的資本金;1997年p. jorion在研究金融風險時,利用“在正常的市場環境下,給定一定的時間區間和置信度水平,預期最大損失(或最壞情況下的損失)”的測度方法來定義和度量金融風險,也將這種方法簡稱為var法(p. jorion, 1997)。
七、利用不確定性的隨機性特徵來定義風險 風險的不確定性包括棋糊性與隨機性兩類。模糊性的不確定性,主要取决於風險本身所固有的模糊屬性,要采用模糊數學的方法來刻畫與研究;而隨機性的不確定性,主要是由於風險外部的多因性(即各種隨機因素的影響)造成的必然反映,要采用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的方法來刻畫與研究。
根據不確定性的隨機性特徵,為了衡量某一風險單位的相對風險程度,鬍宜達、瀋厚纔等提出了風險度的概念,即在特定的客觀條件下、特定的時間內,實際損失與預測損失之間的均方誤差與預測損失的數學期望之比。它表示風險損失的相對變異程度(即不可預測程度)的一個無量綱(或以百分比表示)的量。
risk辭源
risque是一個法語詞彙,risk的真正語源是意大利古語“riscare”。下面是關於risk演變的過程:
1661, risque, from fr. risque, from it. risco, riscio (modern rischio), from riscare "run into danger," of uncertain origin.
the anglicized spelling first recorded 1728. sp. riesgo and ger. risiko are it. loan-words.
the verb is from 1687; risky first recorded 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