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風度儀態。 |
|
猶風操。 唐 趙元一 《<奉天錄>序》:“ 建中 四祀, 朱泚 作亂,居我鳳巢;忠臣義士,身死王事,可得而言者,鹹悉載之,使後來英傑,貴風義而企慕。”《資治通鑒·梁武帝普通元年》:“ 熙 好文學,有風義,名士多與之遊。” 清 吳偉業 《贈傢侍禦雪航》詩:“吾傢侍禦公,平生藴風義。” |
|
猶情誼。 唐 高適 《同衛八題陸少府書齋》詩:“深房臘酒熟,高院梅花新。若是周旋地,當令風義親。” 宋 蘇軾 《與陳季常書》之十二:“先生篤於風義,至自割瘦脛以啖我,可謂至矣。” |
指詩文的風格義理 Refers to the style of Henry poetry |
指詩文的風格義理。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周繇》:“宗派或殊,風義必合。” 章士釗 《趙伯先事略》:“既至校,知有 趙聲 伯先 其人,文章風義冠絶於堂,則大喜,引而親之,相許備至。” |
|
諷諫評議。《晉書·陸機傳》:“奇偉則 虞翻 、 陸績 、 張惇 以風義舉政。”一本作“ 諷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