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對於韓語 的係屬劃分直到現在還沒有明確的定論.有很多學者主張屬於阿爾泰語係.因為韓語 的語音有着元音調和現象和語法上的粘着.但是要證明語言的親屬關係,還需要和阿爾泰語係語言之間的詞彙和語法比較資料,但韓語 和阿爾泰語很難進行嚴密的比較,因為1)各語群的古代資料缺乏.2)屬於各語群的語言之間的差異小.3)衆多親屬語言消失.特別是扶餘係統語言的完全消失,讓韓語 和阿爾泰語係的比較更加睏難.
韓語 是韓國的官方語言,在朝鮮稱為朝鮮語.現在使用人數約6000萬名,主要分佈在朝鮮半島.韓語 的詞彙分為固有詞,漢字詞和外來語藉詞.
韓語 的標記方法分為漢字和韓文,漢字是表意文字,而韓文是音素文字,混用2種不同體係的文字.使用漢字的原因是長期和中國的語言接觸緣故.在初期主要是單詞的藉用,後來中國的影響擴大,引入了整個漢字體係.一般認為是在公元4-6世紀左右韓語 中開始大量使用漢字.由於長期和中國文化的接觸,現代韓語 中有60%左右的詞彙來自漢語.從古代起,漢字就在韓國的文字生活中起到了支配地位,一直持續到19世紀末.
由於漢字是標記中文而創造的文字體係,要標記和中文完全不同的韓文則非常不恰當.因此從韓國的三國時代開始就不斷有人嘗試用漢字來標記韓語 .最後發現用2種方法來標記.一種方法是拋棄漢字的表意功能,使用漢字的表音功能.比如藉用"古"字,不管字的本身意義,來標記韓語 發音"고".第二種方法是拋棄漢字的表音功能,衹使用漢字的表意功能,利用漢字的表意特點來書寫韓文單詞.如在新羅時代,使用"水"字來表示韓語 單詞"물".同樣用該方法可標記人名和地名.用漢字標記韓文的研究工作努力沒有停下來,最重要的一種方法就是誓記體表記法和吏讀,鄉札.誓記體表記法是把漢字的排列結合到新羅語的語順,即把漢字的新羅化.吏讀則是對誓記體表記法進行語法補充,讓文脈更加清楚.推測吏讀大約在公元7世紀左右形成完整的體係,從高麗,朝鮮一直使用到19世紀末.但是吏讀主要是吏胥專用的特殊書面語,還用於漢文書籍的翻譯.
《訓民正音》創建於1443年(世宗25年)12月,在韓國廣泛發佈是1446年(世宗28年),在標記韓語 方面有着獨創性和科學性。字母和音素上有着很強的關聯性。如字母“ㄴ”表示舌頭接觸口腔上壁。字母“ㄷ"和字母”ㄴ“都是舌音,但發音更強,所以在”ㄴ“上面加畫構成字母“ㄷ"。其他字母‘ㄱ ·ㅋ’, ‘ㅁ ·ㅂ ·ㅍ’, ‘ㅅ ·ㅈ’, ‘ㅇ ·ㆆ ·ㅎ’ 也是根據這樣的語音原理創製。雖然韓國創建了自己的文字係統,但是在韓國的統治階層兩班中仍然偏好使用漢字。訓民正音的字母係統一直到20世紀纔開始大量使用。 朝鮮語(也有稱韓國語),在普通話中,其正式學名為“朝鮮語”,但在民間中,不正式場合下也可稱韓語 或韓國語。朝鮮語(韓國稱韓語 ),是韓國的官方語言,而在朝鮮繼續稱為朝鮮語,二者本質相同。現在使用人數約7000萬名,主要分佈在朝鮮半島。中國的東北三省,美國,日本,前蘇聯的中亞各國及遠東地區也有分佈.韓語 (朝鮮語)的詞彙分為固有詞,漢字詞和外來語藉詞。
廣義上,“朝鮮語”與“韓語 ”並無區別,是同一種語言;狹義上,“朝鮮語”指朝鮮官方語言,“韓國語”指韓國的官方語言。
現代韓語 是以首爾(即漢城)官方話為標準的“標準韓國語”,朝鮮使用的朝鮮語則為“標準朝鮮語”。
朝鮮語和韓國語是同一種語言,但由於長達半個多世紀南北交流的中斷,特別是普通百姓之間的交流極少,加上兩國發展情況不同,現代韓國語中某些新詞,特別是西式外來詞在現代朝鮮語中是沒有的或寫法不同,除了新詞,韓國語和朝鮮語僅僅是語音上的微弱區別,不存在互相聽不懂的現象。韓語 、朝鮮語都使用音位文字朝鮮文書寫。
中國官方定義其正式名稱為“朝鮮語”而非“韓國語”或“韓語 ”,如中國最著名的北京外國語大學,其課程專業名稱即為“朝鮮語”。但實際所學的語法、習慣詞彙等,則多以首爾標準語〔標準韓國語〕為準。
(以上因為原來中韓兩國為敵對國傢,處於冷戰狀態,所以,中國的朝鮮語教學為北朝鮮語言,而近年來,特別是中韓92年8月14日建交以後,中韓關係日益密切,所以,中國的“朝鮮語”教學大多都改為韓國語教學。而名稱也相應改為韓國語而非朝鮮語,另類似北大等專業可能由於時間長久,有其歷史原因,所以未加更改。特此註明所謂官方定義名稱。)
也有其他方式查詢表示,無論在大陸、港臺、還是海外,“韓語 ”稱呼的實際使用頻率要超過“朝鮮語”稱呼。
亦有人指出:相對於北朝鮮的地理位置而言,南韓的首都剛好位於首爾(漢城)——自1392年以來的李氏朝鮮時代首都,所以南韓的“標準韓國語”更接近於朝鮮半島分裂前的官方標準語言。
韓語 (朝鮮語)的標記方法分為漢字和韓文,漢字是表意文字,而韓文(朝鮮文)是音素文字,古代韓民族長期沒有本民族的書寫文字,所以歷史上藉用漢字記錄韓語 ,用音讀的方法使用漢字表述韓語 (朝鮮語),但因為韓語 (朝鮮語)同漢語語係上的天然差異,加上漢字量的龐大,普通朝鮮人更沒有學習漢文化的機會.直到朝鮮王朝世宗大王創製民族文字韓文.韓文的發明並沒有排斥漢字,而且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韓文也不可能取代漢字的地位。在創製韓文的過程中,朝鮮學者先後13次前往遼
【韓文(朝鮮文)的起源】
古代朝鮮族(韓國稱韓族)沒有自己的文字。語言猶如空氣一般,人們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用到,沒有自己的文字的痛苦現代人很難想象。 如同拉丁語在中世紀歐洲是超越民族的共同語言,當時日本、越南及東南亞各國人民都廣泛地使用漢字。所以朝鮮半島使用漢字不足為怪。但有一點需要說明的是,當時半島的民衆說的並不是
這種口語和書面語分離的情況使統治階層覺得十分不便,但對於維持統治地位卻有有利的一面。因為衹有統治階層才能學會漢文並參加科舉考試,而科舉考試是確定政治地位並享受各種經濟利益的保證。所以,創造一個普通老百姓也能輕易學會的語言在當時是難以想象的事情而且也不是獲得主流社會認可的事情。 從這一點來看,世宗為了圖普通百姓的方便創造民族特有文字-韓文,創製韓文從政治角度來看也是一個劃時代的創舉。
在這種背景下,世宗知道創造新文字的舉措必定會引起統治階層的不滿和反對。所以他在暗地裏隱秘地開展這個偉大的項目。據說世宗對這個事情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很多史書上都說世宗本人創造了韓語 ,至少世宗本人親自參與了這個事情。世宗是朝鮮半島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明君,當時有能力創造韓文的人中世宗也是首屈一指的學者。為什麽世宗如此熱衷於創造韓文呢? 也許是因為這是他親自主持的項目,他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訓民正音》(即朝鮮文)創建於1443年(世宗25年)12月,在全國廣泛發佈是1446年(世宗28年),在標記韓語 方面有着獨創性和科學性。字母和音素上有着很強的關聯性。如字母“ㄴ”表示舌頭接觸口腔上壁。字母“ㄷ"和字母”ㄴ“都是舌音,但發音更強,所以在”ㄴ“上面加畫構成字母“ㄷ"。其他字母‘ㄱ •ㅋ’, ‘ㅁ •ㅂ •ㅍ’, ‘ㅅ •ㅈ’, ‘ㅇ •ㆆ •ㅎ’ 也是根據這樣的語音原理創製。雖然韓國創建了自己的文字係統,但是在朝鮮的統治階層兩班中仍然偏好使用漢字。訓民正音的表音字母係統一直到20世紀纔開始大量使用。
【世宗國王創製民族文字】
當時的朝鮮王朝還沒有自己的文字,而中國以漢字作為自己民族的文字,日本已經出現了平假名和片假名,越南以喃字作為自己民族的文字。
世宗國王認為一個堂堂的國傢,沒有自己的民族文字,會對以後朝鮮王朝的發展,甚至對其後代都會極大的影響,所以他决定一定要為自己的國傢創造一種簡單易學的語言。
“國之語音 異乎中國 與文字不相流通 故愚民有所欲言而終不得伸其情者多矣 予為此憫然 新製二十八字 欲使人人易習 便於日用矣”
訓民正音中的母音則是按照天地人的原理來創造的
天ㆍ 天圓
地ㅡ 地平
人ㅣ 人直
衍生出然後再伸雙手。
同朋友約會禮節。要事先聯繫,儘管韓國人對客人不苛求準時,但他們自己是嚴格遵守時間的,因而客人也應守時,以表示對主人的尊敬。到韓國人傢裏作客,最好送一束鮮花或者一些小禮物,見面時雙手遞給主人,感謝主人的盛情接待。進入韓國朋友傢裏,須先脫掉鞋子,交談時,說話要細語輕言,不可大聲說笑,女性發笑時用手遮掩住嘴,不要當着衆人的面擤鼻涕,吸煙要嚮主人打招呼,否則會被視為不禮貌,不懂禮節。
韓國人的飲食習慣。韓國人接待經貿業務方面的客人,多在飯店或酒吧舉行宴請,而且多以西餐招待。非業務交往,多在傢中請客吃飯,用傳統膳食招待。韓國人愛吃辣味,主食副食裏常常少不了辣椒和大蒜。主食以大米和面食為主,最喜愛的傳統面食是辣椒面和冷面。韓國人製作冷面的麵條是用蕎麥面做的,湯裏放入大量辣椒、牛肉片和蘋果片等,而且要冰鎮,吃起來清涼爽口,但過一會就會周身發熱。副食中的名菜有生魚片、烤牛肉、幹燒桂魚、脆皮乳豬、油泡蝦仁、脆皮炸雞、爽口牛丸、軟炸子雞、冷拼盤等。韓國人每頓飯要有一碟酸辣菜,尤以酸辣白菜最為爽口。在正式宴會上,第一道菜是用九折板盛有九種不同食物送上來,其中必須有火鍋,隨後再上其他的菜;在傢中請客,所有的菜一次性上齊。
在炕上吃飯時,男人盤腿而坐,女人右膝支立——這種坐法衹限於穿韓服時使用。現在的韓國女性平時不穿韓服,所以衹要把雙腿收攏在一起坐下就可以了。但是,絶不能將雙腿伸直,否則會被認為是不懂禮貌。如果遇上房間太小,可以將餐桌擺在院子裏,鋪上席子便可。不過,現代的韓國人崇尚外國潮流,無論餐桌或者飲食禮儀,都離傳統越來越遠了。坐好點好菜後,不一會兒,飯館的大媽就會端着托盤嚮你走來,她從托盤中先取出餐具,然後是飯菜。韓國人平時使用的一律是不銹鋼製的平尖頭兒的筷子。中國人、日本人都有端起飯碗吃飯的習慣,但是韓國人視這種行為不規矩。而且也不能用嘴接觸飯碗。圓底兒帶蓋兒的碗“坐”在桌子上,沒有供你手握的把。再加上米飯傳導給碗的熱量,不碰它是合情合理的。至於碗蓋,可以取下來隨意放在桌上。
既然不端碗,左手就一定要聽話,老實地藏在桌子下面,不可在桌子上“露一手兒”。右手一定要先拿起勺子,從水泡菜中盛上一口湯喝完,再用勺子吃一口米飯,然後再喝一口湯、再吃一口飯後,便可以隨意地吃任何東西了。這是韓國人吃飯的順序。勺子在韓國人的飲食生活中比筷子更重要,它負責盛湯、撈湯裏的菜、裝飯,不用時要架在飯碗或其它食器上。而筷子呢?它衹負責夾菜。不管你湯碗中的豆芽兒菜怎麽用勺子也撈不上來,你也不能用筷子。這首先是食禮的問題,其次是湯水有可能順着筷子流到桌子上。筷子在不夾菜時,傳統的韓國式做法是放在右手方向的桌子上,兩根筷子要攏齊,三分之二在桌上,三分之一在桌外,這是為了便於拿起來再用。
韓國人是一個好動感情的民族,對於他們這種把感情通過聚餐表現時,應該給予充分的理解,同時又必須在理智上承認它是一種不衛生的“食禮”。
韓國的禮法。其劃分相當細緻,在問候法中,根據情況可分為15度、30度、45度、90度禮,還有稱謂法,日常生活禮節、工作禮節等等,在其他民族來看,是相當繁鎖的,但是,這些禮節使得韓國語得以正確優美地使用,是努力實現自我價值的行為。
二、 韓國語教學中要滲透禮節教育
韓國語教學應註重培養學生的韓國式氣質,其中禮節是培養學生韓國氣質中的突出部分。禮節是心靈的根本,若想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並成功立足於社會必須有美好的心靈。正因為禮節是美好心靈見之於行動的産物,所以在任何時候,為了成為有良好禮節,美好心靈的人,必須有正確思想的指導和為此做出的努力。《職業禮儀》嚴圭雲大來文化社1996。所謂良好禮節的人,在某種意義上,是指不貪圖別人東西,尊老愛幼,誠實生活的人。另外,對自己負責的事情盡力而為,不做別人厭煩的事,真心待人。誠實守信,不畏邪惡,維護正義等都屬禮儀的範疇。理解他人並盡力幫助他人的意識是健全我們的社會並使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原動力。
我們要教育學生常以謙虛的、同甘苦、共患難的姿態去生活,禮節不僅是我們心靈的根本,更是構成社會生活的基礎。同時,也是建立良好人際關係、提升自身人格、實現自身的跳躍式發展的基本條件。
禮節可以營造明朗平和的社會氛圍,而這種禮節並不是無需任何修養而自動形成的。它要求人們通過不斷的自身努力從而具備這種禮節,這個過程即是不斷通過自身的修養,具備高尚氣質的過程。《1分鐘禮儀》徐自原韓意出版社1994
因為韓國語與中國語不同,在教學中我們可以看出,從語法角度,國語階稱的區分相當明晰,在詞彙使用方面,也分為尊敬語和一般用語,所以,我認為對於將韓國語作為一門外語來學習的學生來講,衹要能夠掌握好語言,就可以同韓國人很順暢地交流。誠然,語言的正確使用很重要,但在交際中如何使用語言從而産生最佳表達效果則更為重要。比如:將“不這樣做不行。”改為“這樣做試試吧。”或者“這樣做不更好嗎?”。這樣表達,話者體察到了聽者的感受,會産生更好的效果,是具備良好禮儀的表現。所以,對於語言內部構造的講授固然重要,同時對於如何使用語言從而達到最佳表達效果的教授及語文外的豐富內容也不可忽視。
如果從表面看,韓國語專業的學生較其它專業學生謙恭有禮。但是,部分韓國語專業學生所理解的韓國禮節往往僅局限於見到長輩時以敬語有禮貌地進行問候,這以外的許多部分,學生們未能理解或回避了,從而使教育的效果不太明顯。也就是說,他們未能理解或回避了,從而使教育的效果不太明顯。也就是說,他們沒能認識到這一點:韓國人每天洗頭髮、洗澡、換衣服、化妝是一種對他人的誠意、禮節是一種表現自我價值的方式,而是將其認為是不必要的奢侈行為,從而回避了這一點。另外,也應註意表情管理,放低說話聲音,往常站在對方的立場想問題,而學生們並沒有在這些方面進行有意識的努力。所以畢業生在應聘面試時,雖然對註意事項加以了註意,但因為這些東西不是固於其身的,還是造成了很多失誤,這些事情雖然極其簡單細小,但究其根源,是學生們不僅沒有瞭解韓國式的生活習慣,而且對其價值觀念也沒有很好地理解。
禮節不僅包括問候禮儀,也囊括了思考方式、價值觀念及人生觀。從韓國語專業學生的就業情況可以發現,部分學生還保有落後的思考方式和價值觀。在選擇工作時,考慮的不是發展前景,而是企業性質(是國營還是私營)。公司規模及公司地理位置(在市內還是在郊區)。因為謀求舒適安逸的工作,所以他們衹寄望於穩定的工作,而並不着力於對生存能力等基本技能的培養。表現在其開拓精神、創造精神及適應性等方面較差。所以,我們要想改變這種落後的思考方式、價值觀念,教師就要在教學中運用多種教授手段對學生進行教育,使學生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當代社會,科學技術飛速發展,挑戰與競爭異常激烈。所謂安全性衹是一個相對概念。歷史發展變化復雜且神速,可稱之為加速化時代,應讓學生充分認識理解這一點。還要讓韓語 專業的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在提高語言素質的同時,對韓國文化進行深層次的瞭解,掌握其思考方式,獲得韓國語本質的東西。所以,教師在培養學生語言能力的同時也要在禮儀教育等方面進行新的探索來求得新的發展,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韓語 (朝鮮語)共有基本字母40個,收音(韻尾)27個。
子音(輔音)(19個) ㄱ ㄲ ㄴ ㄷ ㄸ ㄹ ㅁ ㅂ ㅃ ㅅ ㅆ ㅇ ㅈ ㅉ ㅊ ㅋ ㅌ ㅍ ㅎ
母音(元音)(21個) ㅏ ㅐ ㅑ ㅒ ㅓ ㅔ ㅕ ㅖ ㅗ ㅘ ㅙ ㅚ ㅛ ㅜ ㅝ ㅞ ㅟ ㅠ ㅡ ㅢ ㅣ
收音(27個) ㄱ ㄲ ㄳ ㄴ ㄵ ㄶ ㄷ ㄹ ㄺ ㄻ ㄼ ㄽ ㄾ ㄿ ㅀ ㅁ ㅂ ㅄ ㅅ ㅆ ㅇ ㅈ ㅊ ㅋ ㅌ ㅍ ㅎ ⑴元音 아 어 오 우 ......
一個元音可以構成一個音節,這時位於首音的“ㅇ”衹是一個形式上的輔音,是一種使字形看起來整齊、美觀的符號,沒有實際音值,不發音。
⑵輔音+元音 고 나 미 소 ......
輔音不能單獨構成一個音節,它必須與元音結合才能構成音節,拼寫時輔音字母可以位於元音字母的左側或上方。
⑶元音+收音 억 암 온 양 ......
輔音“ㅇ”位於首音時不發音,位於尾音作收音是發音,有實際音值。
⑷輔音+元音+收音 눈 생 껄 읽 ......
輔音即可以位於元音之前作首音,也可以位於元音之後作尾音,此時的輔音叫收音。輔音中“ㄸ ㅃ ㅉ ”衹能作首音,不能做尾音。 ⑴單純詞:①單音節詞,如:뫼(山)、 다섯(五)、 이빨(牙齒)
②雙音節詞,如: 오이(黃瓜)、 누나(姐姐),한글(韓文) 아우(弟弟)
③多音節詞,如:아버지(爸爸)、 텔레비전(電視)
⑵合成詞:①復合詞,如:한국어(韓國語)、 재미있다 (有趣)
②派生詞,如:맏아들(大兒子)、 선생님(老師)
韓國語的詞彙,從其意義、形態和在句子中的位置、作用大致可分為名詞、代詞(代名詞)、數詞、冠詞(冠形詞)、副詞、感嘆詞、助詞、動詞、形容詞9大類;
從其來源講,大致可分為固有詞、漢字詞,外來詞,外國詞四大類。固有詞是指韓國固有的詞,約占總詞彙的30%;漢字詞是藉用中國的漢字而構成的,占50%左右。(外國詞這一點很多人都會忽略,但韓國確實有外國詞的說法,外國詞意為可以用漢字詞或固有詞的詞語,但還是使用外來詞表達的情況,它也獨自成為一種詞語係。這一點可以至韓國小學教科書 或 韓國語學會確認,但此類詞衹在韓國通用,朝鮮基本沒有此類詞語。)
韓國語的詞彙普遍存在着固有詞和漢字詞的雙重係統。這些詞在具體使用時,有些能夠互換,有些則不能。
外來詞是指從別的語言吸收來的詞,約占總詞彙量的20%。隨着科技的發展及文化交流的加深,外來詞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 語法結構是主賓謂(SOV)結構,不同於漢語的主謂賓(SVO)。
韓國語屬於阿爾泰語係(雖然學術界對此還有爭論,但我們不去管他),阿爾泰語係語言區別於其他語言的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他的粘着性。也就是說,包括韓語 在內的阿爾泰語係語言,是粘着語類型,這種類型的語言是靠粘着在詞幹後面的大量、豐富的詞尾的變化來表達語意的,例如:가다 ~~~갑니다 ~~~갑시다 ~~~가십시오 ~~~가요 等。與之相對的是,英語、俄語等屬於印歐語係,他們是屈折語類型,是靠着詞彙本身的屈折變化來表達語意,例如:picture~~pictures,go~~~went,come~~~coming等;而漢語則屬於漢藏語係,是孤立語類型,是靠詞序來表達語意的。 現代韓語 (鮮語)的方言一般分為 ① 平安道方言, ② 鹹鏡道方言, ③ 全羅道方言, ④ 慶尚道方言, ⑤ 濟州道方言 ⑥ 中部方言。 1)語音方面
語調上南北有着明顯的差異,總體說朝鮮半島北部地區的語調則比較沉穩而堅強,朝鮮半島南部地區的語調比較高而柔;其特點與中國大陸流行的“普通話”與臺灣省流行的“國語”差別相似。
2)詞彙方面。
因為社會發展程度的不同,韓國語的詞彙更豐富、發展更活躍,相比,朝鮮語發展更穩健,變化不多。而且在外來詞或外國詞方面,韓國接受得較多,像“와이프(wife)、나이프(knife)”這樣的外國詞在朝鮮語並沒有,朝鮮語一般會說“아내(妻子)、칼(刀子)”,比較純正。即便是像“收音機”這樣在南北語言裏都藉用外來詞的情況,兩者間也會有一些差異,韓國語叫“라디오”,而朝鮮語叫“라지오”。
3)語法方面
朝鮮語與韓國語在語法方面主要存在兩方面的差異。
一是,韓國語裏面有“頭音規則”,即朝鮮語的“녀자(女人)、리XX(李XX)”在韓國語裏則是“여자、이XX”;朝鮮語的“룡(竜)”在韓國語裏則是“용”。
二是,依存名詞的隔寫規則。如,表示可能的“수”在韓國語是與前面單詞隔寫,但是朝鮮語會連寫。
這兩方面內容可以參考《正字法》。
4)日常用語
略有不同,舉例來說,在說“沒關係”時,朝鮮語說“일없습니다.”,韓國語裏面則說“괜찮습니다.”.再比如,在說“厠所”時,朝鮮語說“위생실(衛生室)”,而韓國語裏說“화장실(化妝室)”。
還有一些在朝鮮使用率很高的用法,在韓國則基本不太使用,反之亦然,如韓國語裏面表示猜測的“-나봐요”、"-가봐요"在朝鮮語基本不太使用。
【韓國語能力考試(TOPIK)1-6級能力水平參考標準】
1級:初級 以韓語 從零開始者為對象,使他們在韓國能夠進行基本的生活,作為培養能夠一般思維能力的準備階段,使之熟悉基本詞彙、語法、發音、文章結構等。各科成績在40分以上, 全科平均在60分以上,總分達240分以上者。
2級:中級1 以接受了200小時韓國語的學習,具有相當水準的學習者為對象,使他們在韓國能夠進行一般的日常生活。通過掌握擴大的詞彙及語法,能夠活用,培養基本溝通思維的能力。各科成績在40分以上, 全科平均在60分以上,總分達240分以上者。
3級:中級2 以接受400小時韓國語的學習,具有相當水準的學習者為對象,使他們能夠在韓國進行一般的社會活動,接觸韓國文化。通過豐富多彩的口語學習,達到較自然的表達。各科成績在40分以上, 全科平均在60分以上,總分達240分以上者。
4級:中級3 以接受600小時韓國語的學習,具有相當水準的學習者為對象,使他們能夠參加豐富多彩的社會活動,體會韓國的文化。通過提高溝通全部思維的能力,培養生活及職業活動所須的語言能力。各科成績在40分以上, 全科平均在60分以上,總分達240分以上者。
5級:高級1 以接受800小時韓國語的學習,具有相當水準的學習者為對象,使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幾乎無語言障礙,能夠理解報紙、電視、收音機大概的內容,能夠進行簡單的業務,可以參加自己關心的主題討論。各科成績在40分以上, 全科平均在60分以上,總分達240分以上者。
6級:高級2 以接受1000小時韓國語的學習,具有相當水準的學習者為對象,使他們流暢地表達生活中所需要的韓語 ,可以充分地理解報紙、雜志、電視、收音機等時事內容,就議論、討論等議題,能夠正確地、流暢地發表自己的意見。各科成績在40分以上, 全科平均在60分以上,總分達240分以上者。 韓國語(朝鮮語)主要是韓國及朝鮮使用的語言。使用韓國語的人包括南北韓七千多萬名和海外五百六十萬人口,使用韓國語(朝鮮語)人口在世界排第十三位。目前,美國和日本,等許多國傢的大學高中都教韓國語(朝鮮語),並且美國和日本及澳大利亞等國傢還選定韓國語作為大學入學考試中可以選擇的一門外國語。由於在國際社會上韓國的政治,經濟的位置正逐漸提高,因此學習韓國語的人數逐漸增長。
2009年8月6日,沒有文字的印度尼西亞 吉阿吉阿族在世界上第一個將韓文采用為正式文字,並開始實施教育,韓文世界化計劃終於開花結果。
擁有6萬多人口的吉阿吉阿族有着自己獨立的語言,但因為沒有文字,無法進行母語教育,因此正處在失去固有語的危機。得知這一情況的訓民正音學會有關負責人找到巴務巴務市建議采用韓文,從而於2008年7月簽署了關於普及韓文的諒解備忘錄(MOU),並由學會出面為吉阿吉阿族學生編撰並提供教科書。
訓民正音學會和相關學界等6日稱,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省布頓島(Buton) 巴務巴務(Bau Bau)市最近將韓文確定為標記該地區土著語——吉阿吉阿(音)語的正式文字。 韓國的通用語言是韓語 (朝鮮語)“Korean(한국어)”,韓語 屬世界主要語言之列,全世界講韓語 的人有7000多萬,現代韓語 分六種方言:中部、西北部、東北部、東南部、西南部和濟州方言。除濟州方言外,其他的幾種方言比較接近,語音差別不是很大。1936年韓國將首都首爾為中心的中部方言定為現代標準韓語 的基礎,語音以中部方言音為標準音。記錄語音的韓文是1443年在朝鮮王國第四代國王世宗大王主持下創造的以語音係統為基礎的拼音文字,傳統上有28個字母,而後逐漸減少歸併了4個字母,到了現代,韓國拼音文字共有24個字母,其中元音有10個(母音),輔音有14個(子音)。韓語 屬粘着語,語音表現力相當豐富。韓語 和漢語分屬於兩種不同語係的語言,漢語屬於漢藏語係,韓國語屬於中亞的烏拉爾——阿爾泰語係;漢語是有聲調的語言,韓國語是沒有聲調的語言,儘管漢語和韓國語是屬於不同的語係語言,但由於歷史上兩個民族有着密切接觸的淵源關係,在語言詞彙上有很多的聯繫,出現了很多藉音,現代韓語 中基本上還有50%以上的詞語藉用漢字詞,據說很多韓語 漢字音在發音上仍然保留了古代漢語語音的特點,例如一些韓語 從漢語中吸收的藉詞中語音上也體現了古漢語沒有舌面音[tþ tþÁ þ]的語音特點。漢語既然給韓語 語音很大影響,韓語 中包含了很多漢語相似的語音成分,按理來說韓國大學生學習漢語問題應該不大,可是偏偏學生在語音學習方面感到很吃力,這和兩種語言語音發音相似有很大原因。韓國學生學習漢語語音表現出來的特點,也給了我們一個語音學習的提示,在語音學習中,往往目的語和母語存在近似的語音,學習者最不容易掌握。
下面我們就對韓語 和漢語普通話的語音係統作一個大概的對比:
韓語 元音:21個
母音10個
ㅏ[a] ㅑ[ia] ㅓ[eo] ㅕ[ieo]
ㅗ[o] ㅛ[io] ㅜ[u] ㅠ[iu]
ㅡ[eu] ㅣ[i]
復合母音11個
ㅐ[ε] ㅒ[jε] ㅔ[e] ㅖ[je]
ㅘ[wa] ㅙ[wε] ㅚ[oe] ㅝ[wo]
ㅞ[we] ㅟ[wi] ㅢ[eui]
歸納後得出 :
單元音8個:ㅏ[a]、ㅓ[eo]、ㅗ[o]、ㅜ[u]、ㅡ[eu]、ㅣ、ㅐ[ε]、ㅔ[e]
復合元音13個:ㅑ[ia]、ㅕ[ieo]、ㅛ[io]、ㅠ[iu]、ㅒ[jε]、ㅖ[je]、ㅘ[wa]、ㅙ[wε]、ㅚ[oe]、ㅝ[wo]、ㅞ[we]、ㅟ[wi]、ㅢ[eui]。
韓語 輔音:19個
子音14個
ㄱ[k] ㄴ[n] ㄷ[t] ㄹ[r,l]
ㅁ[m] ㅂ[p] ㅅ[s] ㅇ[O,ng]
ㅈ[ts] ㅊ[ts'] ㅋ[k'] ㅌ[t']
ㅍ[p'] ㅎ[h]
復合子音5個
ㄲ[?k] ㄸ[?t] ㅃ[?p] ㅆ[?s]
ㅉ[?ts]
漢語普通話
元音:10個
A [a] o [o] e [ﻻ]/[e] i
u[u] ü[y] æe[E] i[?]
i[?] er[Ô] [«r]
復合元音:29個
Ai[ai] ei[ei] Ao[au] ou[ou]
iA[ia] ie[iε] uA [ua] uo[uo]
üe[yε] iao[iau] iou[iou] uAi[uai]
uei[uei] An[an] en[«n] in[in]
ün[yn] iAn[iEn] uAn[u¢n] üAn[yan]
uen[u«n] Ang[aŋ] eng[«ŋ] ing[iŋ]
ong[oŋ] iAng[ioŋ] uAng[uaŋ] ueng[u«ŋ]
iong[ioŋ]
輔音:22個
b[p] p[p'] m[m] f[f]
d[t] t[t'] n[n] l[l]
g[k] k[k'] h[x]
j[tç] q[tç']x[ç]
zh[tş] ch[tş'] sh[ş] r[ŗ]
z[ts] c[ts'] s[s]
ng[ŋ]
經過對比分析,我們可以看到,漢語普通話和韓國語(朝鮮語)在元音、輔音音素方面存在一些相同和不同的語音成分。
輔音相同點:韓國語(朝鮮語)輔音中和漢語普通話輔音都存在以下音素
[p]、[pÁ]、[m]、[t]、[tÁ]、[n]、[l]、[k]、[kÁ]、[ts]、[tsÁ]、[s]、[N]
輔音不同點:韓國語(朝鮮語)中沒有漢語普通話以下輔音
[f]、[tç]、[tç']、[ç]、[tş]、[tş']、[ş]、[ŗ]
輔音相似點:韓語 (朝鮮語)中喉音[h]與漢語普通話舌根音[x]發音部位雖然不同,但在語音聽感上較相似。此外一部分朝鮮民族的人[ts]、[ts']、[s]發音習慣舌尖接觸上齒齦,發出的音介於平舌音和翹舌音之間。
韓國語(朝鮮語)合成子音ㄲ[?k]、ㄸ[?t]、ㅃ[?p]、ㅆ[?s]、ㅉ[?ts]發音部位分別和子音ㄱ[k]、 ㄷ[t]、ㅂ[p]、ㅅ[s]、ㅊ[ts']相同,但是前者屬於緊音,發音時喉部緊張,聲門緊閉,氣流在喉腔受阻,然後衝出聲門。這5個輔音在漢語普通話發音中沒有對應的輔音。
此外,漢語普通話輔音係統中除了n[n] ng[ŋ]以外,元音之後不跟其他輔音,但是韓國語(朝鮮語)中元音之後有7種收音(輔音)[k]、[t]、[p]、[n]、[l]、[m]、[ŋ],與漢語語音相異。
元音相同點:韓國語(朝鮮語)元音和漢語普通話元音都存在以下音素
[e] 、[«]、[a]
元音不同點:韓國語(朝鮮語)中沒有漢語普通話以下元音:
[F]、[E]、[?]、[?]、[Ô]、[?]、[y]
漢語普通話中沒有[µ]、[o]、[Q]
值得註意的是漢語普通話元音o[?]、ü[y]因為發音部位靠近ㅗ[o]、ㅠ[iu]的發音部位,語音在聽感上比較接近,o[?]和ㅗ[o]都是舌根音,但是o[?]開口較大,ㅗ[o開口較小。u[y]是撮口音,ㅠ[iu]是一個復合元音,發音從舌尖過渡到舌根。
此外,韓國語(朝鮮語)沒有聲調,語音音高意識不強烈。
在朝鮮和韓國編寫的很多漢語語音教材裏,通常用韓語 來給漢語拼音註音,以便於學生認讀和記憶,註音如下:
漢語拼音聲母——韓國語(朝鮮語)註音
b— 뽀어 p—포어 m—모어 f—포어 d—뜨어 t—트어
n—느어 l—ute;]크어 h[x] 흐어 j[tþ]지이
q[tþÁ]치이 x[þ]씨이 zh[t§]즈 ch[t§Á]츠
sh[§]스 r[½]르 z[ts] 쯔 c[tsÁ]츠
s[s] 쓰
通過韓語 (朝鮮語)標註漢語拼音的認讀,我們可以看到斜體韓語 (朝鮮語)聲母註音和漢語聲母實際發音存在一些出入,以下這些聲母就是朝鮮民族學習漢語聲母的難點音:
f j q x zh ch sh r z c s
前八個聲母因為朝鮮語(韓國語)中沒有,所以朝鮮族學生較難掌握,而後三個聲母,朝鮮語(韓語 )子音中有這三個音位,但是發音時,舌尖靠近上齒齦,與漢語發音的平舌音不同。這三個聲母也是學生較難掌握的音。
漢語拼音韻母——朝鮮語(韓國語)註音
A—아아 o—오(어) e—으(어) i—이 u—우 u—우ㅣ
er—얼 Ai—아이 ei—에 이 Ao—아오 ou—어우 iA—이아
ie—이에 uA—와 uo—워 ue—위에 iao—야오 iou—여우
uAi—와이 uei—웨이 An—안 en—언 in—인 un—원
iAn—이엔 uAn—완 uAn—위엔 uen—원 Ang—앙 eng—엉
ing—잉 ong—옹 iAng—양 uAng—왕 ueng—웡 iong—용
æe[E]—無註音 ™/[?]、[?]—該音位兩個變體無註音
在朝鮮語(韓語 )給韓語 韻母註音中,以下這些音與漢語雲母實際發音存在出入:
o—오(어) e—으(어) u—우 u—우ㅣer—얼 Ao—아오 ou—어우iao—야오
iou—여우iAn—이엔 uAn—위엔 eng—엉ueng—웡
æe[E]—無註音 ™/[?]、[?]—該音位兩個變體無註音 很巧的是,韓文與日文在中國的大陸部分流行程度與韓(韓半島)、日地理位置正好一樣。在南方,日資企業較多,所以學日語的一大片,學韓語 的寥寥無幾,最出名的要屬上海;而在北方,韓資企業較多,所以學朝鮮語的一大片,學日語的寥寥無幾,最出名的要屬山東、遼寧、吉林。在中國大陸的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是朝鮮族的聚居地,因此朝鮮語在東北朝鮮族地區比較盛行。 考試 留學 朝鮮 發音 字母 中國歷史 語言 文明 詞類 語文 語法 語言學 阿爾泰語係 日語 語言類型 石傢莊鐵道學院 學生幹部 內蒙古人 中韓交流 山東 學校 中專 北京大學 朝鮮語 漢字 越南語 文字編碼 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