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原学
非洲马瘟病毒属呼肠孤病毒科环状病毒属。现已知有9个血清型,各型之间没有交互免疫关系,不同型病毒的毒力强弱也不相同。
病毒在37℃下可存活37天,而50℃3小时、60℃15分钟可被灭活。在ph6.0~10之间稳定,在ph3.0时迅速死亡。能被乙醚及0.4%β-丙烯内脂灭活。0.1%福尔马林48小时,以及被石炭酸和碘伏灭活。
二. 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流行于非洲大陆中部热带地区,并传播到南部非洲,有时也传播到北部非洲。近东与中东(1959)、西班牙(1966,1987—1990)、葡萄牙(1989)等非洲以外的国家也曾流行。我国尚无本病发生。
病毒的贮藏宿主,目前尚未研究清楚。马、骡、驴、斑马是病毒的易感宿主。马尤其幼龄马易感性最高,骡、驴依次降低。大象、野驴、骆驼、狗因接触感染的血及马肉也偶可感染。
本病主要通过媒介昆虫如库蠓、伊蚊和库蚊吸血传播。
传染源为病马、带毒马及其血液、内脏、精液、尿、分泌物及所有脱落组织。马的病毒血症期一般持续4~8天,长的可达18天;斑马、驴病毒血症期可持续28天以上。
本病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多见于温热潮湿季节,常呈地方流行或暴发流行,传播迅速;厚霜、地势高燥、自然屏障等影响媒介昆虫繁殖或运动的气候、地理条件,将使本病显著减少。
三. 发病机理
带毒昆虫叮咬动物后,病毒进入体内。病毒主要在肺,脾和淋巴结中复制,病毒存在于马的血液,渗出液,组织液等体液中,大部分是吸附着于红细胞上。病毒的增殖导致特定组织器官或身体某些部位的血管渗透性增加,引起肺泡,胸膜下和肺间质水肿,有时也出现严重的胸腔积水。
四. 临床症状
潜伏期通常为7~14天,短的仅2天。《陆生动物卫生法典》规定,非洲马瘟的感染期为40天。
按病程长短、症状和病变部位,一般分为肺型(急性型)、心型(亚急性型、水肿型)、肺心型、发热型和神经型。
肺型:多见于本病流行暴发初期或新发病的地区。呈急性经过。病畜体温升高达40~42℃,精神沉郁、呼吸困难,心跳加快。眼结膜潮红,羞明流泪。肺出现严重水肿,呼吸困难,并有剧烈咳嗽,鼻孔扩张,流出大量含泡沫样液体。病程5~7天,常因窒息而死。
心型:又称水肿型,病程较慢,体温39~41℃,眼上窝、眼皮、面部、颈部、肩部、胸腹下及四肢水肿,多因缺氧和心脏病变于1周内死亡。
肺心型:较常见,呈现肺型与心型症状,常因肺水肿和心脏衰竭导致1周内死亡。
发热型:又称亚临床型,症状轻微,仅见体温升高(40~40.5℃),精神沉郁。
神经型:一般很少见到。
非洲马瘟病死率变动幅度很大,最低为10%~25%,最高可达90%~95%,骡、驴病死率较低。耐过本病的马匹只能对这同一型病毒的再感染有一定的免疫力。
五. 病理变化
最特征及最长剑的病变是皮下和肌肉间组织胶样浸润,并以眶上窝,眼和喉尤为显著。胃底粘膜卡他性肿胀一直延伸到小肠前部。咽,气管,支气管充满黄色浆液和泡沫,约有2/3病例有急性水肿。心内膜和心包膜有出血点和出血淤斑,心肌变性。有些病例胸腔和心包积存大量黄白色或红色液体,淋巴结急性肿大,肝和胃充血。
肺型病变为肺水肿;胸膜下、肺间质和胸淋巴结水肿,心包点状淤血,胸腔积水。
心型病变为皮下和肌间组织胶胨样水肿(常见于眼上窝、眼睑、颈部、肩部);心包积液,心肌发炎,心内外膜点状淤血;胃炎性出血。
六.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
实验室诊断:在国际贸易中检测的指定诊断方法有补体结合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替代诊断方法有病毒中和试验。
样品采集:用于病原分离宜采集发热期病畜全血,用opg(50%甘油+o.5%草酸钠+o.5%石炭酸)或肝素(按10iu/毫升添加)抗凝,于4℃下保存或送检;或刚死亡动物的脾、肺和淋巴结(取2~4克小块),置10%甘油缓冲液,于4℃下保存或送检。
病毒分离:乳鼠接种、细胞接种(bhk、ms、vero)、接种鸡胚。
病毒鉴定: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病毒中和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
血清学诊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补体结合试验、免疫印迹。
用于血清学诊断宜采集血清(最好采双份血清,分别在急性期和康复期,或相隔21天采取,于-20℃下保存)。
七. 防制
预防:尚无有效药物治疗。感染区应对未感染马进行免疫接种,如多价苗、单价苗(适用于病毒已定型)、单价灭活苗(仅适用于血清4型)。
我国尚未发现此病,为防止从国外传人,禁止从发病国家输人易感动物。
处理:发生可疑病例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采取紧急、强制性的控制和扑灭措施。采样进行病毒鉴定,确诊病原及血清型,扑杀病马及同群马,尸体进行深埋或焚烧销毁处理。采用杀虫剂、驱虫剂或筛网捕捉等控制媒介昆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