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本调以汉张衡《四愁诗》中“美人赠我锦锈段,何以报之青玉案”之句而得名。六十七字,十二句,前后片各五仄韵。
(2)次句三字豆,亦有二、三两句合并作一字豆者。第四五句均四字,多数用对偶。后片与前片相同,难改次句为七字拗积句。
(3)例一内容一般,但作者把“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喻闲愁之多,形象丰满,意境开阔,语言优美,不落前人窠臼,故当时士大夫以“贺梅子”赞之(参看周紫芝《竹坡诗话》)
例二系辛稼轩名作之一,意境超过前者。前片借灯火、车马、音乐、舞蹈渲染上元灯节之盛况。后片塑造一位不随世俗、自甘寂寞的美人形象(暗香)。她身处热闹场所,却毫不留恋,有志者“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才发现她在“灯火阑珊(稀落)处”。乃知前片之竭立描绘灯月交辉、轻歌妙舞、贵人出游等等,不过是为后片突出主题作反衬而已,同一些剪红刻翠的艳情之作固不可同日而语。梁启超看出这是“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梁令娴《艺蘅馆词选》引语),是颇有见地的。陈廷焯却认为词的结尾两句“了无余味”(《白雨斋词话》),这是不懂得辛句中有所寄托的缘故。采用比兴手法,寄托怀抱,这本是中国诗词的传统手法,辛词就给我们作出了一个范例。 |
|
诗人: 苏轼 Su Shi
三年枕上吴中路。
遣黄耳、随君去。
若到松江呼小渡。
莫惊鸥鹭,四桥尽是,老子经行处。
辋川图上看春暮。
常记高人右丞句。
作个归期天已许。
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 |
|
诗人: 晁补之 Chao Buzhi
三年宋玉墙东畔。 怪相见、常低面。 一曲文君芳心乱。 匆匆依旧吹散,月淡梨花馆。 秋娘苦妒浮金盏。 漏些子堪猜是娇盼。 归去相思肠应断。 五更无寐,一怀好事,依旧蓝桥远。 |
|
诗人: 毛滂 Mao Pang
今宵月好来同看。 月未落、人还散。 把手留连帘儿畔。 含羞和恨转娇盼。 恁花映春风面。 相思不用宽金钏。 也不用、多情似玉燕。 问取婵娟学长远。 不必清光夜夜见。 但莫负、团圆愿。 |
|
诗人: 周邦彦 Zhou Bangyan
良夜灯光簇如豆。 占好事、今宵有。 酒罢歌阑人散后。 琵琶轻放,语声低颤,灭烛来相就。 玉体偎人情何厚。 轻惜轻怜转唧口留。 雨散云收眉儿皱。 只愁彰露,那人知后。 把我来僝僽。 |
|
请鉴赏:
|
|
青玉所制的短脚盘子。名贵的食用器具。《文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 刘良 注:“玉案,美器,可以致食。”一说为青玉案几。见 李善 注。 唐 李白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诗:“琼杯綺食青玉案,使我醉饱无归心。” |
|
借指回赠之物。 唐 刘复 《出三城留别幕中三判官》诗:“愧无青玉案,缄佩永不泯。” 唐 皮日休 《酬鲁望见迎绿罽次韵》:“酬赠既无青玉案,纤华犹欠赤霜袍。” 宋 苏轼 《生日王郎以诗见庆次其韵并寄茶二十一斤》:“未办报君青玉案, 建溪 新饼截云腴。” |
|
泛指古诗。 唐 杜甫 《又示宗武》诗:“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 仇兆鳌 注:“青玉案,谓古诗。” 宋 叶适 《怀远堂》诗:“句中青玉案,壁上乌丝行。” 明 刘兑 《娇红记》:“从今后把緑纱窗红烛下,写春情的鸞歌凤曲,推敲得稳。把青玉案锦笺中,寄别恨的鴈帖鱼封,对勘得真。” |
|
词牌名。名本 汉 张衡 《四愁诗》“何以报之青玉案。”此调一般以 宋 贺铸 所作“凌波不过横塘路”一首为正格,故又名《横塘路》。双调,六十七字,前后段各六句,五仄韵。参见《词谱》卷十五。 |
|
词牌名。取义于东汉张衡《四愁诗》“何以报之青玉案”句。双调,六十六字,押仄声韵。 |
|
青玉案也是仙剑奇侠传中的音乐,公主状态龙葵的主题音乐,温柔而彷徨,无所依持,楚楚可怜的感觉,节奏舒缓,古典而抒情。
其他作者作品:
青玉案
文/冷面雪月
东门畅饮黄昏后,久未醉,人空候。
不忘与伊相邂逅。
点滴犹记,相行相逗,缘尽心煎受。
奈何烟雨人生僽,痴恋红尘已伤透。
寒夜寂寥愁永昼。
为伊憔悴,肌肤生皱,情逝人空瘦。
青玉案
文/冷面雪月
风情千种寻何处?冷寒夜,无人语。
楼宇寂寥人去后。
望黄花落,月残枯树,堪对红尘故?
点烟无绪人消瘦,长记别伊泪衫透。
试尽相思千百苦。
点滴浮现,不堪回首,尘世孤零度。
青玉案
文/桂马
昔年故景如韵现,那悠恋、于初见。
一语纤缠声拂面。
莺歌遥转,鹂语倾泻,达旦未尝倦。
流年荏苒心怀愿,邂逅清秋感无变。
回瞰十寒寻旧念。
伊人犹在,恰似桃花,然阑珊无怨。
青玉案•醉梦
蓝海潋滟同船渡,更相知、情若语。姑射山洞落红诉,刀剑合鸣,流离光转,生死醉梦舞。
天梦冰寒冷归途,暗痕累累无心故。梦里繁花千百墓,蓦然醒转,一念千里,泪洒来生路。
董桥先生新书名为《青玉案》,书中《〈青玉案〉散记》解释书名取自宋人贺铸《青玉案》词名,文中解释说:“辞书上说,青玉所制短脚盘子叫青玉案,也指名贵的食用器具,《文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刘良注:‘玉案,美器。可以致食。’还有一说是青玉案几,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诗:‘琼杯琦食青玉案,使我醉饱无归心。’青玉案也泛指古诗,杜甫句‘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仇兆鳌注‘青玉案,谓古诗’。”(见《上海书评》2009,4,19,第39期)
“案”字,古时本义为上食用的有短足木盘。《后汉书•梁鸿传》:“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即是此意。汉末又引申为长方形桌案,《三国志》中孙权云:“诸将吏敢复有言迎操者,与此案同!” 但将“青玉案”释为“青玉案几”则有望字生义之嫌。
宋词牌名《青玉案》来源于汉代张衡《四愁诗》中“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一句。张衡是河南南阳人,南阳独山出青玉。玉质细润色青似水,与翡翠色近,在汉时名闻天下。故后人认为张衡诗中“青玉案”应该是南阳所产的青玉碗,但释“案”为“碗”不知从何时何人开始。
明末清初人赵吉士辑撰《寄园寄所寄》一书卷八《豕渡寄》引《后耳目志》云:“孟光举眉齐案,俗直谓几案耳。吕少卿语林少颖,案乃古碗字,故举与眉齐耳。张平子《四愁诗》:‘何以报之青玉案。’谓青玉碗耳。若此类,皆不可以习熟,忽而不考,为识者所哂。”
最早将《青玉案》用作词牌名的人据说是苏东坡。但他为什么在张衡《四愁诗》所列举的名物中,如金错刀、英琼瑶、金琅玕、双玉盘、貂襜褕、明月珠、锦绣段,而只取“青玉案”为词牌名,今已无法考证了。但贺铸和辛弃疾两人的《青玉案》词,名声却远远超过苏东坡。贺铸的“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辛弃疾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皆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另外,宋词中《南歌子》词牌名亦来源于张衡《南都赋》中“齐僮唱兮列赵女,坐南歌兮起郑舞,白鹤飞兮茧曳绪”一句,是描写当时清明郊游风俗的情景。 |
|
青玉案,“案”的读音,同“碗”,根据其出处即可知晓(详见下一行)
青玉案 ,词牌名。取于东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一诗。又名《横塘路》、《西湖路》,双调六十七字,前后阕各五仄韵,上去通押。
定格:
中平中仄平平仄(韵),仄中仄、平平仄(韵)。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平平仄(句),中平中仄(韵)中仄平平仄(韵)。
中平中仄平平仄(韵),中仄平平仄平仄(韵)。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平平仄(句),中平中仄(韵)中仄平平仄(韵)。
青玉案 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百度名称的由来:众里寻他千百度)
【词人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晚年韩□(tuo1)胄当政,一度起用,不久病卒。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注释】
1.元夕:旧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是夜称元夕或元夜。
2.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
3.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
4.宝马雕车:装饰华丽的马车。
5.凤箫:排箫,箫管排列参差如风翼,故名。
6.玉壶:比喻月亮。
7.鱼龙:拽鱼灯,龙灯。
8.蛾儿、雪柳、黄金缕:皆古代妇女的首饰。这里指盛妆的妇女。
9.盈盈:形容女子仪态美好。
10.千百度:千百次,千百遍。
11.蓦然:忽然。
12. 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
【译文】
东风仿佛吹开了盛开鲜花的千棵树,又如将空中的繁星吹落,像阵阵星雨。华丽的香车宝马在路上来来往往,各式各样的醉人香气弥漫着大街。悦耳的音乐之声四处回荡,职如风萧和玉壶在空中流光飞舞,热闹的夜晚鱼龙形的彩灯在翻腾。美人的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晶莹多彩的装扮在人群中晃动。她们面容微笑,带着淡淡的香气从人面前经过。我寻找那人千百次,都没看见她,不经意间一回头,却看见了她立在灯火零落稀疏的地方。
评解一
【简要评析】
"作为一首婉约词,这首《青玉案》与北宋婉约派大作家晏殊和柳永相比,在艺术成就上毫不逊色。词作从极力渲染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入手,反衬出一个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托着作者政治失意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词从开头起“东风夜放花千树”,就极力渲染元宵佳节的热闹景象:满城灯火,满街游人,火树银花,通宵歌舞。然而作者的意图不在写景,而是为了反衬“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的与众不同。本词描绘出无宵佳节通宵灯火的热闹场景,梁启超谓“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认为本词有寄托,可谓知音。上片与元夕之夜灯火辉煌,游人如云的热闹场面,下片写不幕荣华,甘守寂寞的一位美人形象。美人形象便是寄托着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把这种境界称之为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的第三种境界,确是大学问者的真知灼见。
【鉴赏】
古代词人写上元灯节的词,不计其数,辛弃疾的这一首,却没有人认为可有可无,因此也可以称作是豪杰了。然而究其实际,上阕除了渲染一片热闹的盛况外,并无什么独特之处。作者把火树写成与固定的灯彩,把“星雨”写成流动的烟火。若说好,就好在想象:东风还未催开百花,却先吹放了元宵节的火树银花。它不但吹开地上的灯花,而且还从天上吹落了如雨的彩星——燃放的烟火,先冲上云霄,而后自空中而落,好似陨星雨。然后写车马、鼓乐、灯月交辉的人间仙境——“玉壶”,写那民间艺人们载歌载舞、鱼龙漫衍的“社火”百戏,极为繁华热闹,令人目不暇接。其间的“宝”也,“雕”也“凤”也,“玉”也,种种丽字,只是为了给那灯宵的气氛来传神来写境,大概那境界本非笔墨所能传写,幸亏还有这些美好的字眼,聊为助意而已。
阕,专门写人。作者先从头上写起:这些游女们,一个个雾鬓云鬟,戴满了元宵特有的闹蛾儿、雪柳,这些盛装的游女们,行走过程中不停地说笑,在她们走后,只有衣香还在暗中飘散。这些丽者,都非作者意中关切之人,在百千群中只寻找一个——却总是踪影难觅,已经是没有什么希望了。……忽然,眼睛一亮,在那一角残灯旁边,分明看见了,是她!是她!没有错,她原来在这冷落的地方,还未归去,似有所待!发现那人的一瞬间,是人生精神的凝结和升华,是悲喜莫名的感激铭篆,词人竟有如此本领,竟把它变成了笔痕墨影,永志弗灭!—读到末幅煞拍,才恍然大悟:那上阕的灯、月、烟火、笙笛、社舞、交织成的元夕欢腾,那下阕的惹人眼花缭乱的一队队的丽人群女,原来都只是为了那一个意中之人而设,而且,倘若无此人,那一切又有什么意义与趣味呢!
此词原不可讲,一讲便成画蛇,破坏了那万金无价的人生幸福而又辛酸一瞬的美好境界。然而画蛇既成,还须添足:学文者莫忘留意,上阕临末,已出“一夜”二字,这是何故?盖早已为寻他千百度说明了多少时光的苦心痴意,所以到了下阕而出“灯火阑珊”,方才前后呼应,笔墨之细,文心之苦,至矣尽矣。可叹世之评者动辄谓稼轩“豪放”,“豪放”,好像将他看作一个粗人壮士之流,岂不是贻误学人吗?
王国维《人间词话》曾举此词,以为人之成大事业者,必皆经历三个境界,而稼轩此词的境界为第三即终最高境界。此特借词喻事,与文学赏析并无交涉,王先生早已先自表明,吾人在此无劳纠葛。
从词调来讲,《青玉案》十分别致,它原是双调,上下阕相同,只是上阕第二句变成三字一断的叠句,跌宕生姿。下阕则无此断叠,一片三个七字排句,可排比,可变幻,随词人的心意,但排句之势是一气呵成的,单单等到排比完了,才逼出煞拍的警策句。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词句出晏殊的《蝶恋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引用的是北宋柳永《蝶恋花》最后两句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引用南宋辛弃疾《青玉案》词中的最后四句。
作为三大境界之一,他很好的表现出了自己的独特之处,让人叹为观止。
评解二
【评解】
此词极力渲染元宵节观灯的盛况。先写灯火辉煌、歌舞腾欢的热闹场面。花千树,
星如雨,玉壶转,鱼龙舞。满城张灯结彩,盛况空前。接着即写游人车马彻夜游赏的欢
乐景象。观灯的人有的乘坐香车宝马而来,也有头插蛾儿、雪柳的女子结伴而来。在倾
城狂欢之中,词人却置意于观灯之夜,与意中人密约会晤,久望不至,猛见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结尾四句,借“那人”的孤高自赏,表明作者不肯同流合污的高洁品
格。全词构思新颖,语言工巧,曲折含蓄,余味不尽。
【集评】
彭孙遹《金粟词话》:稼轩“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秦、周之佳境也。
谭献《谭评词辨》:稼轩心胸发其才气,改之而下则扩。起二句赋色瑰异,收处和
婉。
王国维《人间词话》: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
“昨夜西风凋玉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
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晏、欧诸公所
不许也。
《唐宋词选析》人们称赞辛弃疾的豪放沉郁的词作,也赞美他婉约含蓄的词作,这
首《青玉案》词就是这后一方面的代表作之一,历来多有美评。它的好,在于创造出了
一种境界。
---------------------------------------------------------------------------------------------------------------------------------------------
青玉案 宋·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注释】
凌波:形容女子走路时步态轻盈。
横塘:在苏州南十时许。
芳尘:指美人的行踪。
锦瑟华年:比喻美好的青春时期。
蘅皋:长着香草的沼泽中的高地。
琐窗:雕刻或彩绘有连环形花纹的窗子。
彩笔:比喻有写作的才华。事见南朝江淹故事。
冉冉:流动的样子。
梅子黄时雨:四五月梅子黄熟,基间常阴雨连绵,俗称“黄梅雨”或“梅雨。”
【译文】
你的玉步不肯来到横塘,我只有目送你离去。但现在不知你与谁相伴,共度这花样的美好年华?在那修着偃月桥的院子里,朱红色的小门映着美丽的琐窗。只有春风才能知道你的归处。天上飞云在空中拂过,长满杜蘅的小洲在暮色中若隐若现。佳人一去而不复返,我用彩笔写下断肠的诗行。如果要问我的忧伤有多深多长,就像烟雨一川青草,就像随风飘转的柳絮,梅子黄时的雨水,无边无际。
【赏析】
1.此词是贺铸名篇之一,作于苏州。当时词人闲居横塘,写的是一段单相思。开头三句,借洛神故事,回忆在横塘的一次艳遇。词人神魂颠倒,要随佳人而去,并且知道了她的居所,但只有春风能入。下阕开头仍用《洛神赋》故事,词人期待再遇佳人,但佳人不至。只得题写断肠诗句。要问此时愁有多少,真好像一马平川的衰草;像漫天飞扬的柳絮;也像江南梅雨,无有止期。结句以一串博喻写“闲愁”,使得“闲愁”更加具体可感。将无形的情化为有形的物,形象具体。
2.此词抒写了因理想不能实现而郁郁不得志的“闲愁”。上片写相恋和怀念,下片开头两句写昏暮景色,暗示出抒情主人公等待盼望那位“凌波”仙子直到黄昏,仍不见踪影,或“闲愁”太多。写“美人”可望而不可及,以此喻指理想不能实现,形象生动。下片的“碧云”句喻指时光流逝之迅速,末尾连用三个比喻来表现“闲愁”之多、乱、缠绵不断,十分生动,作者也因此获得了“贺梅子”的雅号。词中他把抽象的闲情化为可感可知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不仅形象、真切地表现出词人失意 、迷茫、凄苦的内心世界,同时也生动、准确地展现了江南暮春时烟雨迷蒙的情景,深得当时人们的赞赏。结尾处“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以江南景色比喻忧愁的深广,以面积广大喻愁之多,“满城风絮”以整个空间立体地比喻愁之深广,“梅子黄时雨”以连绵不断比喻愁之时间长和难以断绝,兴中有比,意味深长,被誉为绝唱,贺铸也因此而有“贺梅子”的雅号,深得当时人们的赞赏。黄庭坚更是极口称赞说:“解作江南断肠句,只今唯有贺方回”(《寄贺方回》)。
3.此词于苏州寄居横塘时所作。作者幽居怀人,所写是“美人兮不来”的闲愁,词中意境幽微,形象朦胧,凌波仙子似的美人似真似幻,给人以丰美联想。如果作者所倾心思慕的,是《离骚》中的香草美人,则此词自伤身世落寞,为才智不展,理想不遂之作,满纸幽伤当得力于楚骚,不可以“侧艳词”轻视之。 人凌波而来,又翩然而去,只剩自己木立如痴送芳尘。接下,遥想伊人深闺孤寂,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风时到。转而写眼前情愫难通,天际碧云,水边香蘅,笼在苍茫暮色中。继而哀叹即使提笔滤摅怀,妙笔生花,也尽是伤心断肠句。末了一设问句呼起,以遍野烟草,满城风絮,黄梅阴雨极写闲愁之多无可消释。结拍三句是 作者浓墨重彩、灵光独运之笔,连用比喻分三层铺叠而来,既绘江南暮春烟雨景色,有映衬出黯然心境,写闲愁的迷茫无边,纷乱无绪,连绵不止,亦情亦景,亦比亦兴,亦实亦虚,浑融为一无迹可寻,画面迷离而清远,意味深沉而悠长。此词以三佳句而倾倒一时,人称“贺梅子”。罗大经《鹤林玉露》云:“诗家有以山喻愁者,杜少陵云”忧端如山来,项洞不可掇“,赵嘏云“夕阳楼上云重叠,未抵闲愁一倍多“是也。有以水喻愁者,李颀云”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李后主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秦少游云“落红万点愁如海”是也。贺方回云“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盖以三者比愁之多也,尤为新奇,兼兴中有比,意味更长。”
4.这首词说来好笑,原是贺方回退居苏州时,因看见了一位女郎,便生了倾慕之情,写出了这篇名作。这事本身并不新奇,好像也没有“重大意义”,值不得表彰。无奈它确实写来美妙动人,当世就已膺盛名,历代传为佳句,——这就不容以“侧艳之词”而轻加蔑视了。
方回在苏州筑“企鸿居”,大约就也是因此而作。何以言之?试看此词开头就以子建忽睹洛神为比,而《洛神赋》中“翩若惊鸿”之句,脍炙千古,企鸿者,岂不是企望此一惊鸿般的宓妃之来临也?可知他为此人,倾心眷慕,真诚以之,而非轻薄文人一时戏语可以并论。闲话且置,如今只说子建当日写那洛神,道是“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其设想异常,出人意表,盖女子细步,轻盈而风致之态如见,所以贺方回上来便用此为比。姑苏本是水乡,横塘恰逢水境——方回在苏州盘门之南十余里处筑企鸿居,其地即是横塘。过,非“经过”“越过”义,在古用“过”,皆是“来到”“莅临”之谓。方回原是渴望女郎芳步,直到横塘近处,而不料翩然径去,怅然以失!——此《青玉案》之所为作也。美人既远,木立如痴,芳尘目送,何以为怀。此芳尘之尘字,仍是遥遥承自“凌波”而来,波者,原谓水面也,而乃美人过处,有若陆行,亦有微尘细馥随之!人不可留,尘亦难驻,目送之劳,惆怅极矣!——全篇主旨,尽于开端三句。
以下全是想象——古来则或谓之“遐思”者是。
义山诗云“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以锦瑟之音繁,喻青春之岁美(生活之丰盛也)。词人用此,而加以拟想,不知如许华年,与谁同度?以下月桥也,花院也,琐窗也,朱户也,皆外人不可得至之深闺密居,凡此种种,毕竟何似?并想象也无从耳!于是无计奈何,而结以唯有春能知之!可知,不独目送,亦且心随。
下片说来更是好笑:词人一片痴情,只成痴立——他一直呆站在那里,直立到天色已晚,暮霭渐生。这似乎又是暗与“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的江淹名句有脱化关系。本是极可笑的呆事,却写得异样风雅。然后,则自誉“彩笔”,毫不客气,说他自家为此痴情而写出了这断肠难遣的词句。纵笔至此,方才引出全曲煞拍一问三叠答。闲愁,是古人创造的一个可笑也可爱的异名,其意义大约相当或接近于今日的所谓“爱情”。剧曲家写鲁智深,他是“烦恼天来大”,而词人贺方回的烦恼却也曲异而工则同——他巧扣当前的季节风物,一连串举出了三喻,作为叠答:草、絮、雨,皆多极之物,多到不可胜数。方回自问自答说:“我这闲愁闲恨,共有几多?满地的青草,满城的柳絮,满天的梅雨——你去数数看倒是有多少吧!这已巧妙地答毕,然而尚有一层巧妙,同时呈现,即词人也是在说:我这愁恨,已经够多了,偏又赶上这春末夏初草长絮飞、愁霖不止的时节,越增我无限的愁怀恨绪!你看,词人之巧,一至于此。若识此义,也就不怪词人自诩为“彩笔”“新题”了。
贺方回因此一词而得名“贺梅子”。看来古人原本风趣开明。若在后世,一定有人又出而“批判”之,说他种种难听的话,笑骂前人,显示自己的“正派”与“崇高”。晚近时代,似乎再也没有听说哪位诗人词人因哪个名篇名句而得享别名,而传为佳话,——这难道不也是令人深思的一个文坛现象吗? (周汝昌)
【集评】
周紫芝《竹坡诗话》:贺方回尝作《青玉案》,有“梅子黄时雨”之句,人皆服其工,士大夫谓之“贺梅子”。
罗大经《鹤林玉露》:贺方回有“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盖以三者比愁之多也,尤为新奇,兼兴中有比,意味更长。
沈谦《填词杂说》:“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不特善于喻愁,正以琐碎为妙。
先著、程洪《词洁》:方回《青玉案》词工妙之至,无迹可寻,语句思路亦在目前,而千人万人不能凑拍。
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叠写三句闲愁,真绝唱!
刘熙载《艺概》:贺方回《青玉案》词收四句云:“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其末句好处全在“试问”呼起,及与上“一川”二句并用耳。
王方俊《唐宋词赏析》:贺铸晚年退隐至苏州,并在城外十里处横塘有住所,词人常往来其间。这首词写于此时此地。汉中写路遇一女子,而引起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
--引自惠淇源《婉约词》
---------------------------------------------------------------------------------------------------------------------------------------------
青玉案 黄公绍(宋)
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
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
春衫著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落日解鞍芳草岸。
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
【注释】
①社日:指立春以后的春社。
②停针线:《墨庄漫录》说:“唐、宋社日妇人不用针线,谓之忌作。”唐张籍
《吴楚词》:“今朝社日停针线。”
③“春衫”两句:春衫已经穿破,这是谁做的针线活呢?这里的“谁针线”与“停
针线”相呼应,由著破春衫想起那制作春衫的人,不觉凄然泪下,泪痕沾满了破旧的春
衫。
【 评解】
此词抒写游子思乡的情怀。上片写游子在深山溪桥边,遥念家乡社日,看到双双飞
燕而自伤孤单。下片写游子长期飘流在外,春衫已破,满是泪痕,却还不知归期。末尾
连用三个“无人”,点出不仅赏花、饮酒都无心情,甚至醉了也受不到照顾。写尽孤身
羁旅的凄凉况味。通篇缠绵凄恻,委婉含蓄。
写的是游子春日感怀。
年年社日,大家都是兴高采烈,连妇女也在此日停了针线活计,结伴出外闲游。那么,游子的心情又是如何见?“怎忍见、双飞燕”。燕子双双,于春社时候飞回旧巢;游人成双做对,言笑晏晏;这些都是使他触景伤神的场面。自己身处异乡,形单影只,又将何以为遣呢?
“今日”句,点出目前正当江城春半,百花争妍。
“一身”几句,写出自己长期飘泊的苦况。“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这是游子眼中的实景。实际上也是他黯淡心情的反映。“已”字与“犹”字呼应,是说不仅已往数年,而且今年仍然流寓他乡,以后如何,那就只好不作思量了。
过片“春衫”两句道出穿着春衫之人的相思之情。破衣之上满布斑斑泪痕,则游子内心悲苦之情也就可以想见。
结尾几句先写四周景致,旅途小驻,解鞍伫立溪桥岸边,但见夕阳西下,芳草萋萋。接下去连用三个“无人”,用来突出他内心的苦闷!繁花似锦,无人同赏,只好借酒浇愁,独酌而又无人相劝,待到醉了,更是无人照看。三句叠用三个“无人”,使语意分三层宛转道来,将游子的内心活动有层次地呈现在人们眼前。
-------------------------------------------------------------------------------------------------------------------------------------------------------
●青玉案· 和贺方回韵,送山谷弟贬宜州①
宋·黄大临
千峰百嶂宜州路,天黯淡,知人去。晓别吾家黄叔度②。弟兄华发③,远山修水④,异日同归处⑤。
樽罍饮散长亭暮⑥,别语缠绵不成句。已断离肠能几许?水村山馆⑦,夜阑无寐⑧,听尽空阶雨。
【注释】
①山谷: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黄大临之弟。宋代著名诗人,江西诗派代表人物。宜州:今广西宜山县。黄庭坚因作《荆南承天院记》,被人指为“幸灾”,被除名羁管宜州。这里的“贬宜州”即指此事。
②黄叔度:黄宪,字叔度,东汉慎阳人,学识品行俱佳,为时人所重,将之比为颜渊。这里作者赞黄庭坚就如当年的黄叔度。
③华发:白发。
④远山修水:言山隔水阻,路途遥远。修:长。
⑤同归处:同样的结局。这里指同归于尽,即死。
⑥樽罍(lei 二声):泛指酒具。樽:酒杯。罍:古代器名,圆形或方形,小口,深腹,圈足,有盖,用以盛酒或水。
⑦水村山馆:临水靠山的村舍或行馆。
⑧阑:残,晚。无寐:谓无法睡眠。
【赏析】
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黄庭坚因文字惹祸,贬涪州别驾,后几经迁徙,终于以崇宁元年(1102)结束了“万死投荒,一身吊影”的长达六年的放逐生活,赴太平州任,未想到任仅九日即被罢免,并除名,羁管宜州。黄大临的这首《青玉案》就写在送山谷赴宜州之时。
上片写天刚破晓,兄弟二人相别于长亭。想到那相隔千山万水的宜州,想到兄弟俩都已是白花萧索的老人,想到兄弟们或许只有在九泉之下才有可能再见,连天也似有知般为之黯淡。上片将黄庭坚比作黄叔度,可见黄大临是颇为乃弟鸣不平的。
下片写自朝至暮,离别酒不知饮了几许,弟弟不得不上路了。临别时或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抑或是哽咽而不能言,告别的话竟是说不成句。遥想兄弟一别天各一方,想夜来定是听尽屋前雨打空阶而一夜无眠了。
整首词写得极为沉痛,“异日同归处”的谶言,醉不成欢惨不成句的场景,读来令人酸鼻。尤其不幸的是,黄庭坚此去于次年夏抵宜州,一年后竟病死贬所,长亭一别竟被黄大临言中而果成兄弟的永诀。
---------------------------------------------------------------------------------------------------------------------------------------------------------
●青玉案
宋·李清照
征鞍不见邯郸路①,莫便匆匆归去。秋风萧条何以度。明窗小酌,暗灯清话②,最好流连处③。
相逢各自伤迟暮。独把新诗诵奇句。盐絮家风人所许④。如今憔悴,但馀双泪,一似黄梅雨⑤。
青玉案
(一题作春日怀旧)
一年春事都来几,早过了、三之二。
绿暗红嫣浑可事。
绿杨庭院,暖风帘莫,有个人憔悴。
买花载酒长安市,又争似、家山见桃李。
不枉东风吹客泪。
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 |
|
|
|
青玉案和 | 贺铸·青玉案 | 青玉案生日 | 青玉案再和 | 青玉案生朝 | 青玉案木樨 | 青玉案池亭 | 青玉案劝酒 | 青玉案元夕 | 青玉案同前 | 青玉案新凉 | 青玉案春暮 | 青玉案闲居 | 青玉案残春 | 青玉案守岁 | 试吟青玉案 | 传觞青玉案 | 愧无青玉案 | 诗题青玉案 | 学堂青玉案 | 欲报青玉案 | 青玉案·横塘路 | 青玉案伤娉娉 | 横塘路青玉案 | 青玉案采莲女 | 青玉案泛大江 | 青玉案西湖路 | 青玉案子寿父 | 青玉案·癸未道间 | 青玉案·东风夜放 | 未办报君青玉案 | 持赠敢齐青玉案 | 琼杯绮食青玉案 | 千首诗堆青玉案 | 瑞气迥浮青玉案 | 青玉案寿季永弟 | 青玉案重游葵园 | 青玉案癸未道间 | 青玉案压波觞客 | 青玉案暮春旅怀 | 青玉案筠翁生朝 | 青玉案戏赠醉妓 | 青玉案竹间戏作 | 青玉案次了翁韵 | 青玉案社日客居 | 青玉案书七里桥店 | 青玉案题草窗词卷 | 青玉案次韵戴时芳 | 青玉案用贺方回韵 | 青玉案次贺方回韵 | 青玉案徐侍郎生辰 | 青玉案和贺方回韵 | 青玉案·碧山锦树明秋霁 | 青玉案·落红吹满沙头路 | 青玉案·绿槐烟柳长亭路 | 青玉案·红莎绿蒻春风饼 | 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 | 青玉案·邻鸡不管离怀苦 | 青玉案·钉鞋踏破祥符路 | 青玉案·元夕 | 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 | 青玉案·三年枕上吴中路 |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青玉案(木樨) | 青玉案(采莲女) | 青玉案(暮春旅怀) | 青玉案(泛大江) | 青玉案(闲居) | 青玉案(守岁) | 青玉案(子寿父) | 青玉案.题草窗词卷 | 青玉案(用贺方回韵) | 青玉案(生日) | 青玉案(次了翁韵) | 青玉案(次贺方回韵) | 青玉案(春暮) | 青玉案(池亭) | 青玉案(劝酒) | 青玉案(社日客居) | 青玉案(同前) | 青玉案(伤娉娉) | 青玉案(新凉) | 青玉案(生朝) | 青玉案(筠翁生朝) | 横塘路(青玉案) | 青玉案(和贺方回韵) | 青玉案(徐侍郎生辰) | 青玉案(再和) | 青玉案(竹间戏作) | 青玉案(戏赠醉妓) | 青玉案(重游葵园) | 青玉案(次韵戴时芳) | 青玉案(和) | 青玉案(残春) | 青玉案(压波觞客) | 青玉案(寿季永弟) | 青玉案(癸未道间) | 青玉案(书七里桥店) | 青玉案(西湖路) | 青玉案燕赵端礼堂成 | 青玉案对雪追和谢幼船 | 青玉案有怀轩车山旧隐 | 青玉案送人赴黄冈令 | 青玉案赠勉道琵琶人 | 青玉案为戴昌言歌姬作 | 青玉案入梅用贺方回韵 | 青玉案用辛稼轩元夕韵 | 青玉案重九忆罗舜举 | 青玉案丁未寿八窗叔 | 青玉案送张伯修赴宣府 | 青玉案和刘长翁右司韵 | 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 | 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伯固还吴中 | 青玉案(和贺方回青玉案寄果山诸公) | 青玉案(题《草窗词》卷) | 青玉案(丁未寿八窗叔) | 青玉案(寿老登八十六岁,戊午六月十七日) | 青玉案(用辛稼轩元夕韵) | 青玉案(己未三月六日四明窗会客) | 青玉案(荷花,赣州巢龟亭为曾提管赋) | 青玉案(送张伯修赴宣府) | 青玉案(次西叔兄送南叔兄赴钤干见寄韵) | 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 | 青玉案(和刘长翁右司韵) | 青玉案(和何使君次了翁韵词三首) | 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山谷弟贬宜州) | 青玉案微晴渡观桃,非复前日弥望之盛,独可十数树耳。盖以此间人摘实之苦,自伐去也。归途悄然念之,作此以示同行 | 青玉案(凌歊台怀姑溪老人李端叔) | 青玉案(有怀轩车山旧隐) | 青玉案(送无为守张文伯还朝) | 青玉案(对雪追和谢幼船B231) | 青玉案(用贺方回韵,有所祷而作) | 青玉案(至宜州次韵上酬七兄) | 青玉案(燕赵端礼堂成) | 青玉案(乙酉重九葛守坐上作) | 青玉案(坐上和赵智夫瑞香) | 青玉案(永春夜宴张叔信后堂,席上用韵) | 青玉案(和雅守蹇少刘席上韵) | 青玉案(重九忆罗舜举) | 青玉案(德远归越因作此饯行) | 青玉案(送人赴黄冈令) | 青玉案(入梅用贺方回韵) | 青玉案(为戴昌言歌姬作) | 青玉案(东园饯母舅晁阁学镇临川) | 青玉案(赠勉道琵琶人) | 青玉案(戏用贺方回韵饯别朱少章) | 青玉案(为外大父林下老人寿) | 青玉案寿老登八十六岁戊午六月十七日 | 青玉案己未三月六日四明窗会客 | 青玉案次西叔兄送南叔兄赴钤干见寄韵 | 青玉案荷花赣州巢龟亭为曾提管赋 | 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 | 青玉案和何使君次了翁韵词三首 | 和贺方回青玉案寄果山诸公 | 青玉案和贺方回青玉案寄果山诸公 | 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山谷弟贬宜州 | 青玉案德远归越因作此饯行 | 青玉案坐上和赵智夫瑞香 | 青玉案乙酉重九葛守坐上作 | 青玉案微晴渡观桃非复前日弥望之盛独可十数树耳盖以此间人摘实之苦自伐去也归途悄然念之作此以示同行 | 青玉案凌歊台怀姑溪老人李端叔 | 青玉案送无为守张文伯还朝 | 青玉案用贺方回韵有所祷而作 | 青玉案至宜州次韵上酬七兄 | 青玉案东园饯母舅晁阁学镇临川 | 青玉案为外大父林下老人寿 | 青玉案戏用贺方回韵饯别朱少章 | 青玉案和雅守蹇少刘席上韵 | 青玉案永春夜宴张叔信后堂席上用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