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青海師範大學投訴電話西寧市旅遊投訴電話:0971-6117282
青海省旅遊投訴電話:0971—6159841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青海師範大學創建於1956年,初名青海師範專科學校,1958年擴建為青海師範學院,1984年更名為青海師範大學。1997年,經青海省高校佈局結構調整,原青海師範大學與原青海教育學院合併組建新的青海師範大學。2000-2004年,原青海民族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原青海大學水利中專部、原青海銀行學校相繼並入青海師範大學。
學校經過49年的建設和發展,已經形成了以職前職後師範教育為主,以本科教育為重點,有研究生教育、非師範教育、留學生教育和藏漢雙語理科教師教育的辦學格局。1994年被藏、川、甘、青、五省(區)藏族教育協作領導小組確定為藏漢雙語理科師資培養重點院校。是全國培養高水平運動員的試點院校之一、全國漢語言水平測試(hsk)主考單位、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絡青海省主節點院校。
學校現設8個二級學院(其中成人教育學院、民族師範學院為副廳級建製)、8個教學係、1個教學部,設有青藏高原文化研究所、青藏高原生態與資源環境研究所、教師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所、青藏高原體育訓練研究所、高水平運動訓練中心、附屬中學。擁有10個碩士學位授權點、6個省級重點學科、1個省級重點建設學科、4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重點建設實驗室、10門省級重點建設課程、39個普通本科專業(其中師範專業20個、非師範專業19個、4個師範專業可兼招非師範專業學生),涉及文學、歷史學、教育學、經濟學、法學、管理學、理學、工學等8個學科門類,覆蓋21個二級學科。形成了學科門類基本齊全,專業佈局結構趨於合理,師範與非師範專業並存,具有教師教育特色、高原地域特色的學科專業交叉融合、優勢互補的新型學科專業格局,實現了多學科門類協調發展,拓展了學校的辦學功能,提高了學校的辦學效益。學校圖書館藏書量在全省圖書館中位居第二,學校建有標準體育場和設施完備的體育館。
學校現有教職工1344人,教師657人,其中教授86人、副教授259人、講師214人、助教98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18人,具有碩士學位的教師179人。目前,專任教師中具有碩士、博士學位的教師占專任教師的31.1%。教師隊伍中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傢14人,國傢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傢1人,省級專傢2人,省級優秀人才2人,中青年骨幹教師131人。已形成了一支結構合理,以中青年學術骨幹為主體的高水平教師隊伍。
學校堅持以科研促教學,積極鼓勵教師承擔國傢及省內科研項目,大力加強科研與教學研究工作。近年來,承擔國傢、省部級科研項目121項,共獲省級科研奬勵項目134項,國傢級優秀教學成果奬3項。“藏文計算機鍵盤和輸入編碼方法研究”2004年國傢科技進步二等奬,學校承擔的國傢863高科技項目“漢藏科技機器翻譯係統”通過國傢鑒定,填補了國內空白,技術處於世界先進水平。
學校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學校各項工作,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以學科建設為竜頭,不斷深化教學改革,深入落實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的若幹意見》精神,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教學管理,提高教學質量,培養以基礎教育師資為主的適應青海社會需求和經濟發展的各類專業人才。建校迄今,已培養各類專業人才31000餘人,培訓14000餘人,為青海省的經濟建設與社會進步做出了積極貢獻。全校現有研究生162人,留學生42人,普通高等教育本專科生6006人,成人高等教育本專科生3810人。
學校曾先後獲得“青海省模範集體”、“省級精神文明單位”、“全國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進集體”、“全國高校軍訓工作先進集體”、“全國社會實踐優秀集體”、“全國民族團结先進集體”、“國傢體育鍛煉達標先進集體”、“全國群衆體育先進集體”、“全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先進集體”、市級“文明單位標兵”、“花園式單位”等榮譽稱號。
青海師範大學努力嚮綜合性方向發展,不斷增強自身為經濟建設和社會進步服務的能力。學校現已有10個碩士學位授權點,6個省級重點學科,5個省級重點實驗室。普通本科專業涉及文、史、哲、法、理、經濟、教育、管理等多個學科。
青海師範大學堅持和發展辦學特色。學校立足青海,面嚮西部,努力推進教師教育改革,為基礎教育培養具有牢固素質教育理念和良好專業能力的高水平教師。學校深入研究藏漢雙語理科師資的培養,探索藏漢雙語教學,為民族地區培養雙語型人才。學校積極發展體育運動,普及與提高相結合,創造青年學子全面成長的校園氛圍。教師教育、藏漢雙語教育、高水平體育運動已經成為學校鮮明的辦學特色。
青海師範大學堅持“教學立校,科研強校,人才興校”的發展戰略,提升辦學實力。學校以人為本,不斷深化教學改革,優化培養模式,提高教學質量,努力為社會培養更多高素質人才。學校重視科研工作,打造學術團隊,培育學術梯隊,提高教師學術水準。
新的世紀,新的徵程,新的任務,新的挑戰,新的機遇,21世紀,青海師範大學全體師生員工將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偉大旗幟,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推動學校各項工作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在青海省的建設和西部大開發中再立新功! |
|
青海師範大學,位於青海省省會西寧市城西湟水之濱,始建於1956年,1997年與原青海教育學院合併,2000年原青海民族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原青海省水利學校、原青海省銀行學校相繼劃入青海師範大學,組建成新的青海師範大學。
建校至今,經過52年的建設和發展,目前學校已經形成了以職前職後師範教育為主,以本科教育為重點,兼有研究生教育、非師範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少數民族藏漢雙語師範教育的辦學格局。1994年被藏、川、甘、青、滇五省區藏族教育協作領導小組確定為西部地區理科藏漢雙語師資培養重點院校;是全國培養高水平運動員的試點院校之一;全國漢語言水平測試(HSK)主考單位;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絡青海省主節點院校。
學校現設教育學院、民族師範學院8個二級學院和8個係,3個部;普通本專科專業50個,成人教育本專科專業46個,共有本、專科生、研究生、外國留學生等各類在籍學生13000餘人;現有23個碩士學位授權點,6個省級重點學科,5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省部共建實驗室.擁有為教學科研服務的網絡信息中心、電化教育中心、理化實驗中心、計算中心和15個不同學科的基礎試驗室。另設有青藏高原文化研究所、青藏高原生態與資源環境研究所、教師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所、青藏高原體育訓練研究所、高水平運動訓練中心、教育科研所、古籍整理研究室、青海地方史研究室、3所附屬中學等。學校圖書館藏書約190萬册,為全省第二大圖書館。此外,學校還建有3.5萬平方米的大型標準體育場和設施完備的體育館。
學校現有教職工182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1081人。全校共有教授135人,副教授374人;享受政府津貼的專傢20人,省級優秀專傢5人,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傢1人,省級優秀專業技術人才9人。
學校堅持以科研促教學,積極承擔國傢及省內科研項目,其中一項國傢863高科技項目"漢藏科技機器翻譯係統"通過國傢鑒定,填補了國內空白,技術處於世界先進水平。在青藏高原地理生態環境研究、高原生物資源開發與利用、藏漢英平臺及電子詞典開發、圖論研究、民族教育、心理研究、區域文化及中國古代史研究等有地方特色的科研領域取得豐富的研究成果。同時學校積極組織教師、管理人員開展教學研究,先後有"培養藏漢雙語理科師資教學實踐和教材建設"等多項教學研究成果獲得國傢、省級奬勵。
建校迄今,學校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和為基礎教育服務的辦學宗旨,已培養各類專業人才約30000餘人,培訓約14000餘人。為青海省的經濟建設與社會進步做出了積極貢獻。近年來,學校堅持以科研促教學,積極承擔國傢及省內科研項目,大力加強科研與教學研究工作。近年來,承擔國傢、省部級科研項目121項,共獲省級科研奬勵項目134項,國傢級優秀教學成果奬3項。《藏文計算機鍵盤和輸入編碼方法研究》2004年國傢科技進步二等奬。國傢863高科技項目“漢藏科技機器翻譯係統”填補了國內空白,技術處於世界先進水平。
學校曾先後獲得全國“信息産業科技創新先進集體”、“全國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進集體”、“全國高校軍訓工作先進集體”、“全國社會實踐優秀集體”、“全國民族團结先進集體”、“國傢體育鍛煉達標先進集體”、“全國群衆體育先進集體”、“全國緑化模範單位”、“青海省模範集體”、“省級精神文明單位”、 “花園式單位”等榮譽稱號。目前,學校已發展成為省內規模較大,專業設置齊全,師資力量雄厚,科研水平較高,特色明顯的省屬重點高校。
新的世紀,學校認真總結辦學經驗,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團结奮鬥,紮紮實實做好“十一五”期間的各項工作,為努力把青海師範大學建設成為教學研究型大學而努力奮鬥。
學校主要領導 黨委書記:張銀生 黨委副書記、校長:董傢平 |
|
學者 | 醫院 | 專傢 | 不孕不育 | 書法傢 | 教授 | 瀘州 | 瀘州職業技術學院 | 大學 | 地理學 | 青海 | 西藏 | 青海風味 | |
|
|
青海師範大學圖書館 | 青海師範大學法商學院 | 青海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學院 | 青海師範大學成人教育學院 | 青海師範大學網絡信息學院 | 青海師範大學瀘州校區 | 青海師範大學體育學院 | 青海師範大學人文學院 | 青海師範大學民族師範學院 | 青海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 青海師範大學生命與地理科學學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