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 > 青春奧運科技行動
  【行動方針】
   通過開展科學普及和科技創新活動,培養青少年的科學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學素養和科技創造能力,實踐“科技奧運”理念,推進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
  【行動內容】
  1.科學精神培養計劃
  舉辦青年科技奧運主題論壇,組織青年為科技奧運獻計獻策;設立年度青年科技奧運人物奬,奬勵青年科技英才和傑出的科技教育工作者;舉辦首都青少年科技博覽會和青少年科技成果巡展等活動。
  2.科學知識普及計劃
  開展科普接力行動,分期分批嚮社會招募並培訓科普志願者;設立社區、鄉村科普流動站,舉辦“科技與奧運”科普巡展,辦好“紅領巾學科學”等活動;加強北京青少年科技組織和陣地建設,成立北京青少年科技協會,籌建首都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
  3.北京青年科技創新計劃
  繼續開展“五小”科技競賽、創新創效、農村青年增收成纔行動、大學生“挑戰杯”係列競賽等活動;成立青年奧運科技攻關突擊隊,鼓勵青年圍繞奧運科技課題和科技産業做貢獻;倡導並帶動不同領域、不同行業青少年積極投身科技創新與創業實踐,推動並扶持青年科技創造成果嚮現實生産力轉化,提高青少年科技創新能力。
  【行動目的】
   通過廣大中學生積極學習和宣傳科學知識,培養科學精神,參與科技奧運的論壇活動,發揮創造力、想像力,暢想2008年的奧運,為科技奧運獻計獻策;增強科技意識和科技創新能力,從閱讀教材、科學家的傳記和一些科普書籍入手,在科學寶庫中汲取營養;增長科技知識,瞭解並掌握一些科技發展的規律和作用;經常參觀科技館和科技展覽,關註科技發明的新創造,不斷開拓科技視野;積極參加科技興趣小組活動,努力培養科學想像力與實踐能力;踴躍參加各類科技競賽,積極參與科技製作和發明活動,親自體驗科學技術的進步,努力提高科學素質,為“科技奧運”做貢獻。
  【中國四項措施投入30多億推進奧運科技行動計劃】
  為推進“奧運科技(二○○八)行動計劃”,中國主要采取實施科技奧運重大項目、啓動“科技奧運專項”、集成全國科技資源支持與服務奧運建設、開展科技奧運國際合作等四方面措施,初步統計總投入三十多億元人民幣。
   值此北京奧運會倒計時一周年之際,科技部就“科技奧運”工作情況舉行媒體吹風會,該部發展計劃司副司長秦勇介紹相關情況時透露了上述信息。他說,據初步統計,“奧運科技(二○○八)行動計劃”共安排支持項目(課題)超過一千一百八十項(個),總投入三十一點七億元人民幣,其中政府財政投入九點二七億元人民幣。
   實施科技奧運重大項目方面,組織實施“北京智能交通規劃及實施研究”,“電動汽車運行示範、研究開發及産業化項目”等十個重大項目,實施了包括一百六十七個項目和兩百四十九個課題,落實總經費十八點六二億元人民幣。
   啓動“科技奧運專項”方面,科技部在國傢科技攻關(現為國傢科技支撐)計劃中設立“科技奧運專項”,重點在奧運賽事和大型活動技術保障與服務、奧運工程建設、“奪金”體育科技、奧運城市建設等五大方面,支持了八十五個重點課題,總投入十點四億元人民幣。
   集成全國科技資源,為奧運建設提供技術支持與服務方面,科技部以“八六三”、科技支撐等國傢科技計劃為主體,聯合北京市、教育部、國傢體育總局、信息産業部、國防科工委、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等成員單位共同實施了一大批科技奧運項目,集成了全國科技力量,全面投入科技奧運建設。
   開展科技奧運國際合作方面,中國官方積極利用國際資源,與歐盟、美國、澳大利亞和國際奧委會等國傢和國際組織建立科技奧運合作關係;建立“中歐數字奧運工作組”等協調機製;共同確立有關合作框架和近一百重點合作項目;與美國能源部圍繞天然氣利用、分佈式電源發展、緑色奧運資源規劃等能源議題方面開展合作;與澳大利亞開展食品安全、醫療保障和氣象科研等十二個領域的項目合作等。
   “科技奧運”是二○○八北京奧運會三大理念之一,也是奧運史上首次明確把科學技術的作用與舉辦奧運會相結合,它主要集中於節能減排、生態環保、信息服務、智能交通等領域,目標包括奧運場區交通實現“零排放”、奧運場館緑色能源供應達到百分之二十六、奧運會工程用地的緑化率達百分之七十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