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地名 : 地理学教育 : 流行歌曲 : 华语mp3 : 中国 >安徽 >安庆 > 雷池
显示地图
目录
《雷池》
诗人: 歌曲作者 Ge Quzuozhe

古水名,在今安徽望江
  古水名,在今安徽望江。东晋时庾亮写给温峤的信里有‘足下无过雷池一步’的话,是叫温峤不要越过雷池到京城(今南京)来(见于《晋书·庾亮传》)。现在只用于‘不敢越雷池一步’这个成语中,比喻不敢越出一定的范围。
léi chí léi chí
  本出于《晋书·庾亮传》“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一语,后习用为界限之意
不敢越雷池半步
  不敢越雷池半步
水名
  水名。其源叫 大雷水 。自今 湖北省 黄梅县 界东流,经今 安徽省 宿松县 至 望江县 东南,积而成池,称为“雷池”。《晋书·庾亮传》:“而报 嶠 书曰:‘吾忧西陲过於 歷阳 ,足下无过 雷池 一步也。’”意思是叫 温峤 坐镇原防,不要越过 雷池 到京都去。后用以表示不可逾越的一定范围。 清 王韬 《言战》:“俟其进而击之,彼岂能飞越雷池一步哉!” 郑观应 《盛世危言·海防中》:“如此布置则 渤海 为雷池,而 威海 、 旅顺 成堂奥矣。” 聂绀弩 《壁画》:“我不过是十几岁的未越雷池一步的山城里的孩子,这屋子里就是我的整个世界。”
No. 6
  雷池投诉电话安庆市旅游投诉电话:0556-5542742
  安徽省旅游投诉电话:0551-2821763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主体位于望江县雷池乡,在望江县城东南10公里处,紧靠长江北岸,面积100平方公里,入江处为雷港。因古雷水自湖北黄梅县界东流至此,积而成池,故名雷池,亦名大雷池。东晋时置大雷戌,为江防要地。咸和二年(327年)历阳(今和县)镇将苏峻联合寿春(今寿县)镇将祖约叛乱,向京都建康(含南京)进攻,忠于朝廷的江州刺史温峤欲火速统兵去保卫建康。在建康掌管中央政权的庚亮得知后,担心当时手握重兵的荆州刺史陶侃乘虚而入,因此在《报温峤书》中说:“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意思叫温坐镇原防,不要越雷池而东。后来用以表示不可逾越的一定范围。“不敢越雷池一步”的成语,即源于此。明天启间(1621-1627年)雷池口为大量流沙所塞,雷水改道从望江县华阳镇流入长江。
雷池介绍 Deviate Introduction
  古“雷池”就是黄冈的龙感湖-不越雷池一步”是今天人们常常引用的一句成语,典出东晋丞相廋亮《报温峤书》:晋咸和二年,历阳太守苏峻反,东晋都城建康(今南京)被围,驻守寻阳的平南将军温峤准备率大军驰援,廋亮回书劝阻道:“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见《晋书?廋亮传》)。 那么廋亮所说的雷池在哪里呢?
  雷池的位置,有两种说法:一说雷池在今安徽望江县,一说雷池即今湖北黄梅县和安徽宿松县共有的龙感湖。前一种说法,源自北宋乐史编纂的《太平环宇记》:“大雷水至望江积而为池,谓之雷池”。后一种说法,见于近年中国地图学社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它在晋以后的各朝代地图上,明确标明雷池即今日黄梅和宿松共有的龙感湖。
  两种说法,究竟哪一种是正确的?
  要弄清这一问题,首先应当弄清当时寻阳(即温峤驻兵地)的位置。
  据史书记载,汉武帝时分全国为十三刺史,以郡、国、县建制,在今黄梅县境置寻阳县,为黄梅县建县之始。《辞海》注:“寻阳,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黄梅县西南。”《湖北通志》也说:“汉置寻阳县,即今黄梅,属庐江郡。”
  以上记载,同历史事实是相吻合的。东晋自洛阳迁都南京后,为防西夏侵犯,遣征西将军陶侃镇守武昌(今鄂城),平南将军温峤驻兵寻阳(今黄梅)。寻阳位于武昌与南京之间,为当时控扼吴楚荆扬咽喉之地。温峤驻军于此,既可策卫京师,又可西援陶侃。不过,廋亮对陶侃也不放心。因此,当历阳太守苏峻造反,温峤要回救建康之时,廋亮害怕陶侃趁机而动,于是命令温峤“无过雷池一步”。由此可以分析,雷池应在寻阳附近。如果雷池是在望江,而望江距寻阳200多华里。以廋亮的精明,怎么会把这个与寻阳“风马牛不相及”的雷池写进十分紧要的军事命令呢?!
  还有一个史实:公元410年,东晋大将刘裕北伐,广州刺史卢循乘后方空虚举旗反叛,率军向建康进攻。刘裕率兵回救,“卢循自蔡州南走,复据寻阳,刘裕先遣群军追讨,自统大军继进,又败卢循于雷池。”(《晋书?卢循传》)如果雷池远在望江,这里怎么又将它与寻阳联系在一起了呢?
  龙感湖的变迁也证明,它就是古代的大雷池。在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江南的鄱阳湖和江北的大雷水,原是连成一片的汪洋大泽,统名“彭蠡泽”。西晋以后,由于泥沙沉积,长江改道,“彭蠡泽”为两部分,长江以南的仍称“彭蠡泽”(今鄱阳湖),长江以北的叫大雷池,这大雷池恰恰就在寻阳(即今黄梅县)的东面。唐宋元以后,随着湖面的缩小和分割,“大雷池”之名逐渐被各区域性湖名代替。在黄梅境内的大湖叫感湖、源湖;在安徽宿松境内的叫龙湖、官湖等。1955年,中央长江水利规划办公室正式下文,将龙湖、感湖合并称为“龙感湖”。中国地图学社正是依据上述史实,断定今日之龙感湖即古代的大雷池,这是完全正确的。
  也许有人会问:既如此,为什么乐史说雷池在望江呢?分析起来,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廋亮《报温峤书》写于公元328年,而由房玄龄等人修《晋书》将其载入则是300多年以后唐代的事。由此推断唐代以前,“不越雷池一步”这句话并未广泛流行,因此雷池的大名也就无人问津。《晋书》修成至乐史撰《太平环宇记》,其间又相隔300多年。这期间由于“不越雷池一步”的广泛流传和引用,雷池的位置自然引起人们的关注。为此乐史在撰《太平环宇记》时就对其位置给予了说明。但由于事情已相隔600多年,山河地貌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古寻阳早在晋咸和年间迁往江南(即白居易诗中的寻阳,现九江市),再加上乐史并非严谨的历史学者,“毕生著作甚勤”,既修史书也写传奇小说,因此在未加详细考证下发生了失误,这是完全可能的。某一说法一旦上书即被后人捧为金科玉律,这在我们中国也是常事。如果大家知道仅在湖北境内就有三处“赤壁遗址”,那么我们就不会对古人“错将雷池落望江”一事感到惊讶了。
英文解释
  1. n.:  the lake in Anhui Province, , the utmost limit one can go
近义词
雷池乡
雷池村
相关词
安徽人物文学望江龙感湖黄冈市龙感湖管理区湖北龙感湖工业园区湖北省龙感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望江县望中望江高中中国鸟类之乡
包含词
雷池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