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气象水文 : 农学 : 建筑结构 : 建筑城市 : 结构工程 > 雷暴
目录
No. 1
  由积雨云产生的雷电现象,有时伴有阵雨或冰雹。
léi bào léi bào
  雷雨
No. 3
  由积雨云产生的雷电现象,有时伴随着阵雨或冰雹。参见“ 雷雨 ”。
No. 4
  雷暴(thunderstorms)是伴有雷击和闪电的局地对流性天气。它必定产生在强烈的积雨云中,因此常伴有强烈的阵雨或暴雨,有时伴有冰雹和龙卷风,属强对流天气系统。形成雷暴的积雨云发展旺盛,云的上部常有冰晶。冰晶的凇附、水滴的破碎以及空气对流等过程,使云中产生电荷。云中电荷的分布很复杂,但总的说来,云的上部以正电荷为主,云的中、下部以负电荷为主,云的下部前方的强烈上升气流中还有一范围小的正电区。因此,云的上、下之间形成一个电位差,当电位差大到一定程度后,就产生放电,这就是平常所见得闪电现象,放电过程中,闪道中的温度骤增,使空气体积急剧膨胀,从而产生冲击波,导致强烈的雷鸣。当云层很低时,有时可形成云地间放电,这就是雷击。因此,雷暴是大气不稳定状况的产物,是积雨云及其伴生的各种强烈天气的总称。雷暴的持续时间一般较短,单个雷暴的生命史一般不超过2小时。我国雷暴是南方多于北方,山区多于平原。多出现在夏季和秋季,冬季只在我国南方偶有出现。雷暴出现的时间多在下午。夜间因云顶辐射冷却,使云层内的温度层结变得不稳定,也可引起雷暴,称为夜雷暴
  雷暴是大气中的放电现象,一般伴有阵雨,有时还会出现局部的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强雷暴天气出现有时还带来灾害,如雷击危及人身安全,家用电器、计算机机房直接遭雷击或感应雷的影响而损坏,有时还引起火灾等。 雷电是一种大气中放电现象,产生于积雨中,积雨云在形成过程中,某些云团带正电荷,某些云团带负电荷。它们对大地的静电感应,使地面或建(构)筑物表面产生异性电荷,当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时,不同电荷云团之间,或云与大地之间的电场强度可以击穿空气(一般为25-30kv/cm),开始游离放电,我们称之为"先导放电"。云对地的先导放电是云向地面跳跃式逐渐发展的,当到达地面时(地面上的建筑物,架空输电线等),便会产生由地面向云团的逆导主放电。在主放电阶段里,由于异性电荷的剧烈中和,会出现很大的雷电流(一般为几十千安至几百千安),并随之发生强烈的闪电和巨响,这就形成雷电。
雷暴的种类
  雷暴共分为三种,分别为单细胞雷暴、多细胞雷暴及超级细胞雷暴三种。而分辨它们的方法是根据大气的不稳定性及不同层次里的相对风速而定(参看风切变)。
  单细胞雷暴(single cell storms)是在大气不稳定,但只有少量甚至没有风切变时发生。这些雷暴通常较为短暂,不会持续超过1小时。在平日亦有很多机会看到这种雷暴,因此亦被称为阵雷。
  多细胞雷暴(multicell storms)由多个单细胞雷暴所组成,是单细胞雷暴的进一步发展而成的。这时会因为气流的流动而形成阵风带,这个阵风带可以延绵数里,如果风速加快、大气压力加大及温度下降,这个阵风带会越来越大,并且吹袭更大的区域。
  超级细胞雷暴(supercell storms)是在风切变极大时发生的,并由各种不同程度的雷暴组成。这种雷暴的破坏力最大,并且有30%可能性会产生龙卷风。
  根据雷暴形成时不同的大气条件和地形条件,一般将雷暴分为热雷暴、锋雷暴和地形雷暴三大类。此外,也有人把冬季发生的雷暴划为一类,称为冬季雷暴。在我国南部还常出现所谓旱天雷,也叫干雷暴
雷击的产生
  雷击是指一部分带电的云层与另一部分带异种电荷的云层,或者是带电的云层对大地间迅猛的放电。其中后一种即云层对大地的放电,则对建筑物、人和建筑物内电子设备产生极大危害,是人类研究的主要对象。
雷暴的产生
  3~5条左右闪电在很近的距离同时产生放电的现象,称为雷暴雷暴产生的时有时候会生成火球,从直径15厘米到2米不等的大小,也有直径很大的超过5米以上的,但一般发生在雷区,雷暴产生火球后,经常袭击生命体,并释放出强大的能量,并且雷暴产生的火球行进速度也超快大约速度在几米每秒~几十米每秒不等,具体要看火球的大小而定,雷区产生的雷暴所形成的火球速度不论大小都比人类奔跑速度要快的多,所以在雷区避免雷暴击中的方法是一动不动的静止,并且不能发出声响,它运动的时间也比不是雷区的地方时间长,一般要2~6个小时左右,当然还有运行时间更长的.更要说明的是有的火球会开门袭击人类,有的是袭击房屋,是不一样的.
雷云的成因
  雷云的成因或者说其所蕴涵的能量主要来自大气的运动,气流的运动、摩擦以及风对云块作用,令其作切割地球磁场磁力线运动,使不同的电荷、带电微粒进一步分离、极化,最终形成积聚大量电荷的雷云。当雷云的电场强度达到足够大时将引起雷云中的内部放电,或雷云间的强烈放电,或雷云对大地、其他物体间放电,即所谓雷电。
如何评价某一地区雷电活动的强弱
  习惯使用“雷暴日”,即以一年当中该地区有多少天发生耳朵能听到雷鸣来表示该地区的雷电活动强弱。
  地 区  年平均雷暴
  海南岛及广东的雷州半岛  100日以上
  北纬23℃南  80日以上
  长江以南地区 >40日
  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  15~40日
  西北地区 <15日
雷暴中注意事项
  留在室内。在室外工作的人,应躲入建筑物内。
  切勿游泳或进行其他水上运动。离开水面及找寻地方躲避。
  避免使用电话或其他带有插头的电器,包括电脑等。
  切勿接触天线、水龙头、水管、铁丝网或其他类似金属装置。
  避免用花洒淋浴。
  切勿处理以开口容器盛载的易燃物品。
  切勿站立於山顶上或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树木或桅杆容易被闪电击中,应尽量远离。闪电击中物体后,电流会经地面传开,因此不要躺在地上,潮湿地面尤其危险。应该蹲著并尽量减少与地面接触的面积。
  远足及其他户外活动人士,应随身带备收音机,不断留意天文台发出的最新天气消息。
  留意暴雨可能随时出现,切勿在河流、溪涧或低洼地区逗留。
  驾车人士如驶经高速公路或天桥,应提防强劲阵风吹袭。
  海上的小艇应小心提防狂风或水龙卷袭击。
  如遇上龙卷风,应立即躲入坚固的建筑物内。要远离窗户、蹲伏在地上并用手或厚垫保护头部。如在室外,应远离树木、汽车或其他可被龙卷风吹起的物件。
《雷暴》 中篇小说
  (作者 水运宪)
  水运宪的力作《雷暴》,以选择接班人为中心问题,通过对某省省会蔬菜公司改革进程中矛盾纠葛所作的精心描绘,比较敏锐地反映了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中新的矛盾和斗争。作品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和剖析比较准确,并注意了人物形象的塑造,因而具有相当的深度和较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百科辞典
    leibao
    雷暴
    thunderstorm
    由对流旺盛的积雨云引起的、伴有闪电雷鸣和强阵雨的局地风暴。雷暴过境时,气象要素和天气的变化都很剧烈,瞬时风速一般为15~25米/秒,风速极大时甚至可达40米/秒,降水阵性强,常形成暴雨。强烈的雷暴甚至带来冰雹、龙卷、雷击等严重灾害。雷暴属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研究雷暴,对于局地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和人工消雹等,都有重要的意义。作为地面观测项目,雷暴则仅指伴有闪电和雷声的现象。
    雷暴形成于层结强烈不稳定的大气中(见大气静力稳定度),在这种大气的低层,如果存在使低层空气抬升至一定高度的触发条件,就可产生对流云。一般触发机制有地面受热后空气上升、气流系统性辐合上升、气流遇山地抬升和锋面抬升等。除气团内部热雷暴外,常见的有锋面雷暴、冷涡(见气旋)雷暴、台风雷暴以及其他热带天气系统所产生的雷暴等。按雷暴的强度、水平范围、持续时间等不同,可分为一般雷暴和强雷暴两类。
    单体模式 生雷暴的积雨云称为雷暴云。雷暴通常由一个或几个雷暴云单体所组成。雷暴云单体是一个对流单元。早在20世纪40年代,人们就已概括出雷暴云单体的生命史模式(即对流云的发展模式),它经历发展、成熟、消散三个阶段(见云动力学)。雷暴伴随的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成熟阶段,这时,不仅出现闪电、雷鸣、阵风、阵雨,而且地面的气压、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的变化也比较剧烈。在成熟阶段,由于下沉气流内的雨滴蒸发而冷却,在单体下方地面附近形成了浅薄的冷空气堆,它的密度大、气压高,称雷暴高压,风从高压中心向外吹,风向同等压线近于垂直。因此在这冷性高压的前沿有一条温度、气压和风速的不连续线,在高压的后部,则有雷暴低压,也称尾流低压。雷暴高压随气流前进时,它的前部能迫使周围的暖湿空气抬升,生成新的单体,因此雷暴云单体的水平尺度虽只有几公里,生命史大约只有30分钟,但是这种新陈代谢过程,可使雷暴延续几小时。
    强雷暴 又称强风暴,当出现严重降雹时也称雹暴。其形成条件为:①对流层的中、下部出现逆温层,它把低空潮湿空气和对流层的中、上部较干燥的空气分隔开,形成位势不稳定条件,积蓄了大量能量。②有较强的风的铅直切变。③云体中部有干冷空气供应,以维持云中的强下沉气流。④有能够破坏逆温层以使大量位势不稳定能量释放的触发机制。强风暴主要可分为超级单体风暴和多单体风暴两大类型:
    ① 超级单体风暴。为单一的强大环流系统,它在成熟阶段形成了有组织的持续的上升气流和下沉气流。它的上升气流来自低空暖湿空气,从风暴云柱右前下方流入,然后向风暴后方倾斜上升,按逆时针方向旋进,到高空后,一部分穿过大气对流层顶,伸展到平流层的下部,大部分则在强切变影响下扭转方向,顺着高空风向流动,从云柱前上方流出,形成云砧。这支倾斜上升的气流,称为斜升气流。其上升速度一般为10~30米/秒。风暴后部为一支自中层流入的干冷下沉气流,它插入上升气流下面,在低层从风暴后部流出。超级单体风暴的云柱有不对称的外形和天气分布,云顶为一光滑的圆顶。在雷达观测中常观测到的弱回波穹窿区和钩(指)状回波,是可能产生龙卷的区域(图1一个强烈的超级单体风暴铅直剖面示意图)。超级单体风暴是非常强烈的风暴,不常出现。
    ② 多单体风暴。它由许多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单体所组成,这些单体不像一般雷暴中许多单体那样随机发生,相互干扰,而是呈有组织的排列。它们不断地在风暴复合体的右侧发生,在左侧消亡,使风暴整体偏向环境风的右侧移动。多单体风暴中各不同阶段
英文解释
  1. n.:  thunderstorm,  lightning storm
近义词
雷雨
相关词
自然天气气象自然现象
包含词
雷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