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 > 雷公莲
目录
No. 1
  【药名】:雷公莲
  【拼音】:leigonglian
  【来源】:为双子叶植物药天南星科植物雷公莲的全株。
  【功效】:消瘀止痛。
  【主治】:治跌仆闪挫、或骨折筋伤、局部死血、恶血留滞、痉痛、肿胀、活动不利者。
  【性味归经】:辛、微苦,凉。肝、肾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一9克。外用:捣敷。
  【别名】:大匹药、风湿药、大软筋藤、九龙上吊、野红苕(贵州)、软筋藤(贵州、四川)、青藤、下山虎(湖南)、叫四门、叶恩妈(侗族语)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北西部、湖南西部和南部、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东南部。
  【拉丁名】:雷公莲amydrium sinense (engl.)h. li.
  【考证】: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No. 2
  【药 名】:雷公莲
  【拼 音】:LEIGONGLIAN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天南星科植物雷公莲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ydrium sinense (Engl.) H. Li.[Epipremnopsis sinensis(Engl)H.Li;Scindapsus sinensis Eng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雷公连,附生藤本。茎较细弱,粗3-5mm,借气生根紧贴于树干上,节间长3-5cm。叶柄上面具槽,基部扩大,长8-15cm,上部有长约1cm的关节,叶柄鞘达关节,撕裂状脱落;叶片革质,表面亮绿色,背面黄绿色,镰状披针形,全缘,基部宽楔形至近圆形,长13-23cm,宽5-8cm,常一侧为另一侧宽的2倍;中肋表面平坦,背面隆起,侧脉与中肋成30度锐角斜伸,然后弧形上升,边缘连接,细脉网状。花序柄淡绿色,长约5.5cm;佛焰苞肉质,蕾时绿色,席卷为纺锤形,上端渐尖,长约7cm,中部粗2.2cm,盛花时展开成短舟状,近卵圆形,长约8-9cm,黄绿色至黄色;肉穗花序倒卵形,长约4cm,粗约1.8cm,梗长0.5-1cm。花两性,子房顶部五至六边形,柱头无柄;花丝基部宽,长约4mm,药隔线形,药室长圆形,从顶部外向纵裂。浆果绿色,成熟时黄色、红色,味臭。种子1-2颗,棕褐色,倒卵状肾形,长约2mm。花期6-7月,果期7-11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附生于常绿阔叶林中树干上或石崖上。
  资源分布:我国特有,分布于西南及湖北、湖南、广西等地。
  【功 效】:消瘀止痛。
  【主 治】:治跌仆闪挫、或骨折筋伤、局部死血、恶血留滞、痉痛、肿胀、活动不利者。
  【性味归经】:辛、微苦,凉。肝、肾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一9克。外用:捣敷。
  【别 名】:大匹药、风湿药、大软筋藤、九龙上吊、野红苕(贵州)、软筋藤(贵州、四川)、青藤、下山虎(湖南)、叫四门、叶恩妈(侗族语)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北西部、湖南西部和南部、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东南部。
  【拉丁名】:雷公莲Amydrium sinense (Engl.)H. Li.
  【考 证】: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