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 : 物流 > 集装箱运输
目录
No. 1
  将货物装入集装箱中,采用现代化运输工具运送的运输方法。多用于远洋海运和铁路运输中。在运输过程中起吊、搬运、堆放等作业均采用机械操作,便于以箱”为单位直接运到收货地。可以简化运输手续,缩短装卸时间,减少货物损失,提高运输效率。
No. 2
  集装箱运输是将多种多样的杂货集装于具有统一长、宽、高规格的箱体内进行运输。这些集装箱既可装船利用水路运输,也可通过铁路、公路运输,中途更换车船不必把货物取出,可以提高装卸效率,有利于机械化操作,消除繁重的体力劳动,减少货物的损失,简化繁杂的手续,加快车船周转,降低运输成本。同时,集装箱运输可做到从发货人的仓库直接送到收货人的仓库,不必利用中转仓库,实行“门到门”的运输服务。
  集装箱运输最早出现在美国,60年代末推广到世界各地。近年来,我国的集装箱运输也有很快发展,已在大连、天律、青岛、上海、广州黄埔等海港建立了集装箱码头,提高了海港的吞吐能力和现代化建设。
  集装箱运输采用专门装载货物集装箱(一般为件杂货集装箱),通过海、河、铁路、公路等运输方式进行门到门的一种联合运输。是物质装备基础较强、技术较先进的现代化运输型式。它在装卸、运输与中转全过程中全部实行机械化、标准化、系列化与专业化。集装箱运输首先于1926年在欧洲公路与铁路间正式运营,以后发展为以港口与海运为中心的国际集装箱联运。目前已是世界上发展最快且又较为广泛的运输形式之一。在保证货物安全、节约包装材料、简化包装和理货手续、提高运输效率、加速货物运输、降低运输成本及改善运输劳动条件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与明显效果。
集装箱运输概述
  集装箱运输(Container transport)是指以集装箱这种大型容器为载体,将货物集合组装成集装单元,以便在现代流通领域内运用大型装卸机械和大型载运车辆进行装卸、搬运作业和完成运输任务,从而更好地实现货物“门到门”运输的一种新型、高效率和高效益的运输方式。
集装箱运输的发展
  集装箱运输虽然是一种现代化的运输方式,但其发展却经历了漫长的过程。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集装箱运输发展的初始阶段(19世纪初~1966年)
  集装箱运输起源于英国。早在1801年,英国的詹姆斯·安德森博士已提出将货物装人集装箱进行运输的构想。1845年英国铁路曾使用载货车厢互相交换的方式,视车厢为集装箱,使集装箱运输的构想得到初步应用。19世纪中叶,在英国的兰开夏已出现运输棉纱、棉布的一种带活动框架的载货工具,这是集装箱的雏形。
  正式使用集装箱来运输货物是在20世纪初期。1900年,在英国铁路上首次试行了集装箱运输,后来相继传到美国(1917年)、德国(1920年)、法国(1928年)及其他欧美国家。
  1966年以前,虽然集装箱运输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在该阶段集装箱运输权限于欧美一些先进国家,主要从事铁路、公路运输和国内沿海运输;船型以改装的半集装箱船为主,其典型船舶的装载量不过500TEU(20ft集装箱换算单位,简称“换算箱”)左右,速度也较慢;箱型主要采用断面为8ft×8ft,长度分别为24ft、27ft、35ft的非标准集装箱,部分使用了长度为20ft和40ft的标准集装箱;箱的材质开始以钢质为主,到后期铝质箱开始出现;船舶装卸以船用装卸桥为主,只有极少数专用码头上有岸边装卸桥;码头装卸工艺主要采用海陆联运公司开创的底盘车方式,跨运车刚刚出现;集装箱运输的经营方式是仅提供港到港的服务。以上这些特征说明,在1966年以前集装箱运输还处于初始阶段,但其优越性已经得以显示,这为以后集装箱运输的大规模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集装箱运输的发展阶段(1967年~1983年)
  自1966年至1983年,集装箱运输的优越性越来越被人们承认,以海上运输为主导的国际集装箱运输发展迅速,是世界交通运输进入集装箱化时代的关键时期。
  1970年约有23万TEU,1983年达到208万TEU。集装箱船舶的行踪已遍布全球范围。随着海上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各港纷纷建设专用集装箱泊位,世界集装箱专用泊位到1983年已增至983个。世界主要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在20世纪70年代的年增长率达到15%。专用泊位的前沿均装备了装卸桥,并在鹿特丹港的集装箱码头上出现了第二代集装箱装卸桥,每小时可装卸50TEU。码头堆场上轮胎式龙门起重机、跨运车等机械得到了普遍应用,底盘车工艺则逐渐趋于没落。在此时期,传统的件杂货运输管理方法得到了全面改革,与先进运输方式相适应的管理体系逐步形成,电子计算机也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尤其是1980年5月在日内瓦召开了有84个贸发会议成员国参加的国际多式联运会议,通过了《联合国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公约》。该公约对国际货物多式联运的定义、多式联运单证的内容、多式联运经营人的赔偿责任等问题均有所规定。公约虽未生效,但其主要内容已为许多国家所援引和应用。
  虽然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于石油危机的影响,集装箱运输发展速度减慢,但是这一阶段发展时期较长,特别是许多新工艺、新机械、新箱型、新船型以及现代化管理,都是在这一阶段涌现出来的,世界集装箱向多式联运方向发展也孕育于此阶段之中,故可称之为集装箱运输的发展阶段。
  3、集装箱运输的成熟阶段(1984年以后)
  1984年以后,世界航运市场摆脱了石油危机所带来的影响,开始走出低谷,集装箱运输又重新走上稳定发展的道路。有资料显示,发达国家件杂货运输的集装箱化程度已超过80%。据统计,到1998年世界上约有各类集装箱船舶6800多艘,总载箱量达579万TEU。集装箱运输已遍及世界上所有的海运国家,随着集装箱运输进入成熟阶段。世界海运货物的集装箱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
  集装箱运输进入成熟阶段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硬件与软件的成套技术趋于完善。干线全集装箱船向全自动化、大型化发展,出现了2500~4000TEU的第三代和第四代集装箱船。一些大航运公司纷纷使用大型船舶组织了环球航线。为了适应大型船停泊和装卸作业的需要,港口大型、高速。自动化装卸桥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为了使集装箱从港口向内陆延伸,一些先进国家对内陆集疏运的公路、铁路和中转场站以及车辆、船舶进行了大量的配套建设。在运输管理方面,随着国际法规的日益完善和国际管理的逐步形成,实现了管理方法的科学化,管理手段的现代化。一些先进国家已从原仅限于港区管理发展为与口岸相关各部门联网的综合信息管理,一些大公司已能通过通信卫星在全世界范围内对集装箱实行跟踪管理。先进国家的集装箱运输成套技术为发展多式联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开始进入多式联运和“门到门”运输阶段。实现多种运输方式的联合运输是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集装箱运输在这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先进国家由于建立和完善了集装箱的综合运输系统,使集装箱运输突破了传统运输方式的 “港到港”概念,综合利用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点,为货主提供“门到门”的优质运输服务,从而使集装箱运输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门到门”运输是一项复杂的国际性综合运输系统工程,先进国家为了发展集装箱运输,将此作为专门学科,培养了大批集装箱运输高级管理人员、业务人员及操作人员,使集装箱运输在理论和实务方面都得到逐步完善。
集装箱运输的特点
  1、高效益的运输方式
  集装箱运输经济效益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简化包装,大量节约包装费用。为避免货物在运输途中受到损坏,必须有坚固的包装,而集装箱具有坚固、密封的特点,其本身就是一种极好的包装。使用集装箱可以简化包装,有的甚至无须包装,实现件杂货无包装运输,可大大节约包装费用。
  2)减少货损货差,提高货运质量。由于集装箱是一个坚固密封的箱体,集装箱本身就是一个坚固的包装。货物装箱并铅封后,途中无须拆箱倒载,一票到底,即使经过长途运输或多次换装,不易损坏箱内货物。集装箱动输可减少被盗、潮湿、污损等引起的货损和货差,深受货主和船公司的欢迎,并且由于货损货差率的降低,减少了社会财富的浪费,也具有很大的社会效益。
  3)减少营运费用,降低运输成本,由于集装箱的装卸基本上不受恶劣气候的影响,船舶非生产性停泊时间缩短,又由于装卸效率高,装卸时间缩短,对船公司而言,可提高航行率,降低船舶运输成本,对港口而言,可以提高泊位通过能力,从而提高吞吐量,增加收入。
  2、高效率的运输方式
  传统的运输方式具有装卸环节多、劳动强度大、装卸效率低、船舶周转慢等缺点。而集装箱运输完全改变了这种状况。
  1)普通货船装卸,一般每小时为35t左右,而集装箱装卸,每小时可达400t左右,装卸效率大幅度提高。同时,由于集装箱装卸机械化程度很高,因而每班组所需装卸工人数很少,平均每个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2)由于集装箱装卸效率很高,受气候影响小,船舶在港停留时间大大缩短,因而船舶航次时间缩短,船舶周转加快,航行率大大提高,船舶生产效率随之提高,从而,提高了船舶运输能力,在不增加船舶艘数的情况,可完成更多的运量,增加船公司收入,这样高效率导致高效益。
  3、高投资的运输方式
  集装箱运输虽然是一种高效率的运输方式,但是它同时又是一种资本高度密集的行业。
  1)船公司必须对船舶和集装箱进行巨额投资。根据有关资料表明,集装箱船每立方英尺的造价约为普通货船的3.7~4倍。集装箱的投资相当大,开展集装箱运输所需的高额投资,使得船公司的总成本中固定成本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高达三分之二以上。
  2)集装箱运输中的港口的投资也相当大。专用集装箱泊位的码头设施包括码头岸线和前沿、货场、货运站、维修车间、控制塔、门房,以及集装箱装卸机械等,耗资巨大。
  3)为开展集装箱多式联运,还需有相应的内际设施及内陆货运站等,为了配套建设,这就需要兴建、扩建、改造、更新现有的公路、铁路、桥梁、涵洞等,这方面的投资更是惊人。可见,没有足够的资金开展集装箱运输,实现集装箱化是困难的,必须根据国力量力而行,最后实现集装箱化。
  4、高协作的运输方式
  集装箱运输涉及面广、环节多、影响大,是一个复杂的运输系统工程。集装箱运输系统包括海运、陆运、空运、港口、货运站以及与集装箱运输有关的海关、商检、船舶代理公司、货运代理公司等单位和部门。如果互相配合不当,就会影响整个运输系统功能的发挥,如果某一环节失误,必将影响全局,甚至导致运输生产停顿和中断。因此,要求搞好整个运输系统各环节、各部门之间的高度协作。
  5、适于组织多式联运
  由于集装箱运输在不同运输方式之间换装时,勿需搬运箱内货物而只需换装集装箱,这就提高了换装作业效率,适于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联合运输。在换装转运时,海关及有关监管单位只需加封或验封转关放行,从而提高了运输效率。
  此外,由于国际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是一个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及管理要求很高的行业,是一个复杂的运输系统工程,这就要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业务人员等具有较高的素质,才能胜任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国际集装箱运输的优越性。
集装箱运输的组织
  (一)集装箱货源组织
  1、集装箱货源
  集装箱的适箱贷源,根据国家《关于发展我国集装箱运输若干问题的规定》中规定的适箱货为12个品类,即交炮、仪器、小型机械'玻璃陶瓷、工艺品;印刷品及纸张、医药、烟酒食品、日用品,化工品、针纺织品和小五金等杂货、贵重、易碎、怕湿的货物均属于集装箱运输货物、集装箱货源从运输组织上分为整箱货和拼箱货两类。整箱货是指发货人需单独使用一个集装箱的货物,整箱货是由发货人负责装箱t计数并施封。拼箱货是指两个以上发货人货物拼装在一个集装箱内的货物,拼箱货的装卸作业由承运人或有关运输代理部门负责。
  2、日常货源组织工作
  做好日常货源的组织工作,对于组织合理运输,充分利用现有设备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日常货源组织对于货物的品种、数量、流向、时间上都有着一定的要求。对于不'同品种的货物要详细了解其尺寸、外形、重量和需要的集装箱类型及数量等;在流向上要提出货物到站、港、以便组织拼装货;在时间上按照运输作业的需要进行货源的组织工作.日常资源组织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又十分细致的工作,要产、运、销共同配合完成。
  (二)集装箱运输工作组织
  集装箱运输组织作,可以分为发送作业、中转作业和交付作业宣部分,以铁路集装箱运输组织工作为例:
  1、发送作业
  是指在发站装运之前各项货运作业,包括集装箱承运前的组织工作和承运后至装运前的作业。具体包括货主要明确使用集装箱运输的条件及有关规定,如必须在指定的集装箱办理站,按:站内规定承运日期办理:办理站受理、审核、装箱等。
  2、中转作业
  集装箱运输除了由发站至到站的形式外,还有一部分集装箱还要经过中转才能至到站。中转站的任务是负责将到达中转站的集装箱迅速按去向、到站重新配装继续发往到站。
  3、交付作业
  是指装运集装箱的货车到货场后需要办理的卸车和向货主办理交付手续等工作,具体包括卸车作业,交付作业,铁路货运员根据车站的卸车计划及时按排货位、核对运单、货票、装载清单与集装箱箱号、印封号是否*致、需要逐箱检查,卸车;完毕后填写到达记录/最后,由货运室通知发货人。,门到门的集装箱由铁路货运员与收货人代理共同核对箱号,检查箱体封印,确认无误后,填发门到门运输作业单,并在作业单上签收。
  (三)集装箱联运
  集装箱运输展现代化发展的必然产物,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又必须进行集装箱的联运,单独靠一种运输方式开展集装箱运输已经不能充分发挥集装箱运输的优越性,达不到顶期的效果。因此,组织铁路"、水运、公路多种运输的集装箱联运已成为现代化运输的必然产物,当今"集装箱运输被称为海陆空的主体运输,已由国内联运发展到国际联运,由在一个国家内的不同运输方式中进行,发展到几个国家甚至洲际范围内进行。集装箱联运就是通过各种运输方式主管部门相互配合共同努力而完成运输的全过程。
集装箱运输中的责任划分
  托运人在集装箱运输中应有的责任是不完全同于传统海运方面的。拼箱货托运人的责任与传统海运相同。整箱货托运人的责任不同于传统运输的有:
  1、应保证所报货运资料的正确和完整;
  2、承运人有权核对箱内所装货物,因核对而发生的费用,由托运人承担;
  3、海关或其他权力机关开箱检查,其费用和由此发生的货损货差,由托运人承担;
  4、如集装箱货不满,或是垫衬不良、积载不当,或是装了不适于集装箱运输的货物,因此而引起的货损、货差,概由托运人负责;
  5、如使用了托运人自有的不适航的集装箱,所引起的货损事故应由托运人负责,若使用承运人集装箱及设备,其间造成了第三者财产或生命的损害,应由托运人负责赔偿。
  责任限制(Limits of Liability)是集装箱运输中发生货损货差,承运人应承担的最高赔偿额。拼箱货的责任限制与传统运输相同。整箱货的赔偿参照国际上的一些判例:如果提单上没有列明箱内所装货物的件数,每箱作为一个理赔计算单位;如提单上列明箱内载货件数的,仍按件数计算;如果货物的损坏和灭失不属海运过程,而是在内陆运输中发生的,则按陆上运输最高赔偿额办理;如集装箱是由托运人所有或提供的,遇有灭失或损坏,且其责任确属承运人应承担者,亦应视做一个理赔计算单位。
集装箱运输货物交接方式
  集装箱运输中,整箱货和拼箱货在船货双方之间的交接方式有以下几种:
  1、门到门(DoortoDoor):由托运人负责装载的集装箱,在其货仓或工厂仓库交承运人验收后,由承运人负责全程运输,直到收货人的货仓或工厂仓库交箱为止。这种全程连线运输,称为“门到门”运输。
  2、门到场(DoortoCY):由发货人货仓或工厂仓库至目的地或卸箱港的集装箱装卸区堆场。
  3、门到站(DoortoCFS):由发货人货仓或工厂仓库至目的地或卸箱港的集装箱货运站。
  4、场到门(CYtoDoor):由起运地或装箱港的集装箱装卸区堆场至收货人的货仓或工厂仓库。
  5、场到场(CYtoCY):由起运地或装箱港的集装箱装卸区堆场至目的地或卸箱港的集装箱装卸区堆场。
  6、场到站(CYtoCFS):由起运地或装箱港的集装箱装卸区堆场至目的地或卸箱港的集装箱货运站。
  7、站到门(CFStoDoor):由起运地或装箱港的集装箱货运站至收货人的货仓或工厂仓库。
  8、站到场(CFStoCY):由起运地或装箱港的集装箱货运站至目的地或卸箱港的集装箱装卸区堆场。
  9、站到站(CFStoCFS):由起运地或装箱港的集装箱货运站至目的地或卸箱港的集装箱货运站。
百科辞典
  jizhuangxiang yunshu
  集装箱运输
  container transportation
    把适合装箱的货物装入集装箱内,再用车、船、飞机载运的一种运输形式。主要用于件杂货运输。
    简史 19世纪30年代,英国在不同轨距的铁路运输中采用了大容器装运件杂货,以便快速换装。1853年,美国铁路也采用了类似的方法。这是集装箱运输的雏形。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陆军使用集装箱运输军需品,迈出了集装箱运输实用化的一步。1955年,美国铁路为了和汽车运输竞争,将载有集装箱的汽车挂车、半挂车置于铁路平板车上运输,将汽车运输机动灵活、能够实现“门到门”运输的优点和铁路长途运输运费低、速度快、运量大的特点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联运方式,从而获得大量货运量。同年,美国海陆公司开始逐步实行海运集装箱计划,1956年4月首先在纽约—休斯顿航线上正式开展集装箱运输
    1965年,英国铁路开办定时、定点、定编组的大型集装箱直达快车,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同时,美国海上大型集装箱先后抵达联邦德国、日本的港口,推动了一些国家集装箱水陆联运的发展。近年来,美国、英国、日本等国进出口的件杂货约有70%~90%使用集装箱运输
    中国在50年代开始办理铁路集装箱运输,并进行了水陆联运集装箱的试运。60年代末开办了海上集装箱运输。70年代开始了内河集装箱运输,并相继开办中日、中美、中澳等十几条航线的进出口件杂货集装箱运输。1980年 4月,开始在京沪线铁路上开展按运输方案组织集装箱运输,将沿线铁路集装箱办理站的作业纳入统一的计划,采取定点、定量、定时的“三定”运输。1983年开始开行集装箱直达列车。1983年底已有约 200个铁路车站办理集装箱运输业务。集装箱联运也有了新的发展。
    陆桥运输 集装箱国际联运的一种重要形式。陆桥即陆地桥梁的简称,是联接两个海域的陆上集装箱运输路线。陆桥运输是通过横贯大陆的铁路集装箱运输把两端的海上集装箱运输联接起来,形成集装箱的海-陆-海联运,以缩短集装箱运输路线。
    世界上有两个大的陆桥,即美国大陆桥和西伯利亚大陆桥。集装箱由日─美航线经美国大陆桥(连接美国东西部海岸的横贯大陆铁路)转美─欧航线,形成日本和欧洲之间(经美国)的集装箱联运,反之亦然。集装箱由远东─苏联航线经西伯利亚大陆桥(横贯苏联的西伯利亚铁路)转苏─欧航线,形成远东和欧洲之间(经苏联)的集装箱联运,反之亦然。
    为了提高竞争能力,70年代初期起美国一些运输公司逐步开展“小陆桥运输”,把日本运往美国沿海港口和港湾地区的集装箱,组织海(日─美航线)陆(美国陆地)联运。其后又进一步发展“微型陆桥运输”,即由船公司办理从日本到美国内地或相反方向的“门到门”的集装箱联运。
    优越性 件杂货的品类、规格繁多,大小轻重不一,物性不同。传统的件杂货运输形式,要花费大量人力装卸、搬运、中转、储存,效率低、成本高。采用集装箱运输,为实现装卸、搬运、中转、储存的机械化、自动化提供了有利条件,从而可较大地提高运输效率和效益。集装箱运输的技术经济效益:①节省包装和仓库费用。集装箱本身具有一定的抗压强度和密封性,货物装在箱内就可免去或简化运输包装。集装箱可以露天堆放,相对地减少了仓库的需要量及其建筑费用。②减少货损货差。集装箱结构牢固,并可避免货物捣载,因而在运输过程中货物质量和安全可以得到保证。③可以实现装卸作业机械化,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④降低运输费用,加速货物运达和运输工具周转,这是上述各项效益的总结果。
     (姚亚山)
    
英文解释
  1. :  containerized transport,  container service,  container traffic,  containerisation
包含词
集装箱运输船用集装箱运输
集装箱运输学新集装箱运输
使用集装箱运输国际集装箱运输
集装箱运输技术集装箱运输实务
铁路集装箱运输汽车集装箱运输
集装箱运输管理水路集装箱运输
一般集装箱运输海上集装箱运输
集装箱运输管理/谢东建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
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中国集装箱运输发展
国际铁路集装箱运输海运国际集装箱运输
铁路一般集装箱运输大盘概念集装箱运输
国际货运代理实务与集装箱运输业务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外运弘志国际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兰州分公司
兰州铁路局兰州铁路分局集装箱运输永昌金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张掖市分公司
永昌金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