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詩人: 黃中厚 Huang Zhonghou
宛宛溪流疊九灣,山間林下鳥關關。 釣磯茶竈山中樂,大隱屏邊日月閑。 |
|
詩人: 釋楚巒 Shi Chuluan
杖屨獨遊栽藥圃,琴樽多在釣魚船。 晚來花下敲門者,不是神仙即酒仙。 |
|
詩人: 宋自遜 Song Zixun
五鼎生封事不難,此身當與道相關。 天高地下日易晚,古往今來人少閑。 靖節早辭彭澤縣,子陵終老富春山。 當時若為虛名起,未必有名留世間。 |
|
詩人: 趙崇森 Zhao Chongsen
懶散數椽下,於人無所求。 靜觀棋得趣,閑坐石忘憂。 對酒紅生頰,孤吟白上頭。 高山有佳趣,便欲作清遊。 |
|
請鑒賞:
|
|
避世隱居。也指隱居的人:隱逸之士|招聘隱逸,參與政事|菊,花之隱逸者也。 |
|
隱居不仕,遁匿山林,也指隱居的人。在封建社會裏,有些人不願意跟統治者同流合污,隱居避世 |
|
花之隱逸者。——宋· 周敦頤《愛蓮說》 |
|
隱逸山林 |
|
猶隱居;隱遁。《漢書·何武傳》:“吏治行有茂異,民有隱逸,乃當召見,不可有所私問。” 晉 葛洪 《抱樸子·貴賢》:“世有隱逸之民,而無獨立之主者,士可以嘉遁而無憂,君不可以無臣而致治。” 丁玲 《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一)》:“他不能像過去的一些隱逸之士能逃掉一切。” |
|
指隱居之士。《後漢書·岑熙傳》:“遷 魏郡 太守,招聘隱逸,與參政事,無為而化。” 宋 蘇舜欽 《獨遊輞川》詩:“隱逸何曾見,孤吟對古鬆。” 魯迅 《熱風·隨感錄四十八》:“不知那些學‘聲光化電’的‘新進英賢’,能否駝着山野隱逸,海濱遺老,折衷一世?” |
|
- n.: privacy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