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韩驹 Han Ju 范季随,字周士,淮南人。陵阳先生即韩驹(?-1135),字子苍,四川仙井监人。历官中书舍人,兼修国史,兼权直学士院。著有《陵阳集》。《宋史》有传。
《陵阳先生室中语》,不知卷数,原书久佚,亦不见诸家著录。是书为范季随所录之韩驹论诗言论,散见于《说郛》、《诗人玉屑》、《苕溪渔隐丛话》等书。
韩驹颇有诗名,早年诗学苏轼。苏辙《题韩驹秀才诗卷》一绝云:“唐朝文士例能诗,李杜高深得到希我读君诗笑无语,恍然重见储光羲。”《臞翁诗评》称其诗“如梨园按乐,排比得伦”。后受黄庭坚影响,被列入江西诗派。晚年对苏黄都不满意,王十朋称其“非坡非谷自一家”。韩驹作诗讲究字字有来历,点化成语典故。
韩驹诗论主儒家诗教,尤申论“思无邪”之义,谓“作诗必先命意,意正则思生”,诗要先正心志,“却论工拙”。又谓作诗不必多,“只要传远”,使其“万世不能磨灭”。不宜“取快”,要“加思”;虽不求“夸奇斗异”,然修辞用意,亦要“日锻月炼”。韩驹谓诗应有“寓意”,即“古人寄怀于物”,诗要写出“人之情意”,“物之容态”,当能入画。又称:“使事要事自我使,不可反为事使”。“事可使即使,不须强使”,对偶更不必拘于绳墨。所谓“诗道无有穷颈之说,也较为可贵。并以杜甫、苏轼为例,以阅历愈深,作诗愈工。作诗要学前人,又要自成一家。
韩驹评诗崇尚陶潜、杜甫、韦应物。
哈哈儿据《诗人玉屑》、《宋人诗话外编》等摘录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