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陝西歷史博物館聯繫方式地址:西安市小寨東路與翠華路的交叉路口西北側。
郵編:710000陝西歷史博物館投訴電話西安旅遊投訴電話:029-87296758
陝西省旅遊投訴電話:029—85261437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陝西歷史博物館景區榮譽aaaa級景區陝西歷史博物館門票價格35元陝西歷史博物館節慶活動清明節黃帝陵祭祖黃陵縣每年4月宣讀祭文、供奉祭品、鳴竹炮、植鬆柏、拜謁黃帝廟。
西安古文化藝術節西安每年9月傳統文化展覽和歌舞、民俗、民間鑼鼓表演等
中國華山國際攀岩比賽華山每年9月攀岩
西安城墻國際馬拉鬆友誼賽西安古城墻每年11月第1個周日男、女組5公裏、10公裏賽,半程馬拉鬆賽。
長安國際書法年會西安隔年11月百米長捲題辭、著名書畫傢筆會、參觀碑林及文房四寶展銷等。
陝西歷史博物館開放時間8:00—17:00陝西歷史博物館最佳旅遊時間西安地處黃河流域關中平原中部,南依秦嶺,北臨渭河,屬於暖溫帶半濕潤的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3℃。
除了較寒冷的鼕季外,其它時間都比較適合旅遊。
陝西歷史博物館特別提醒公交車
西安公交車中,以數字1、2、6打頭的車是普通公交車,上車1元;以5、7打頭的是中巴,前三站5角,以後每四站加5角。市內有610旅遊專綫車,以火車站為起點,經過北新街、革命公園、鐘樓、鼓樓、廣濟街、朱雀門、小雁塔、南稍門、大興善寺、陝西歷史博物館、大雁塔、秦王宮等地,票價在1-2元之間,且都在景點正門下車,大大方便了遊人。
去兵馬俑,華清池一綫,可在火車站乘306/307路,價格便宜,速度較快,車次多,最好別上那些一日幾遊的車,會拉你到一些人造景點和購物點,不僅時間太受限製,而且斬客厲害。去華山可在汽車東站乘中巴,單程20元(依維柯),車程1.5小時。
出租車
西安市出租車車色為緑色,收費低廉。桑塔納起步價6元,3公裏後為1.6元/公裏;其他車型起步費均為6元,3公裏後1.4元/公裏。市區有乘車點標識。
陝西歷史博物館美食西安的飲食文化洋溢着濃郁的西北風情,品嚐西安的風味小吃是遊西安的一大樂事,無論是一直被西安人鐘愛的羊肉泡饃,還是名揚海內外的“西安餃子宴”,都帶有鮮明的地方特色。此外還有梆梆面、柿面糊塌、涼皮、炒粉魚、鍋盔、千層油酥餅等特色小吃。
在西安城內經營羊肉泡饃的餐館很多,幾乎每一條大街上都會有幾傢專門的羊肉泡饃館,其中最有名的無疑要算老孫傢羊肉泡饃了,此外,同盛祥牛羊肉泡饃館、陝西太子樓御膳館有限公司、西關牛羊肉泡饃館、春發生泡饃館等也久有盛名。
首創“西安餃子宴”的是西安餐飲行業中唯一的國傢二級企業——西安解放路餃子館,此外,天津餃子館、德發長餃子館、永新餃子館等幾傢餐館也各具特色。
在西安品嚐小吃除可在南稍門、東新街的夜市外,還可以去鼓樓後的小吃街。鼓樓的街道兩邊都是古色古香的仿古建築,各種知名的西安小吃應有盡有,很有特色,但是切記適可而止,不要吃壞肚子。
陝西歷史博物館住宿西安是一個國際性的旅遊城市,每年都有大量的中外遊客前來遊覽參觀,市內有各種不同檔次的飯店和賓館,住宿十分方便。在西安市火車站及汽車站附近,就有不少的賓館可供普通遊客住宿,雖然不是很豪華,但也幹淨舒適,而且價格不貴,一般都在百元以下。市內還有很多的旅遊定點飯店,套間和標準間客房內一般有衛生間、電話、和電視。普通標準間客房價通常100元至200元不等,淡旺季價格有所浮動,大部分飯店可為住店客人代訂飛機票、火車票,非常方便。
陝西歷史博物館購物西安作為中國西北部的重要城市之一,經濟發展迅猛。市內有很多大型購物中心、百貨公司及超市,主要集中在西大街的百勝、世紀金花、南大街的中大國際、海大天地,東大街、解放路等地,這裏的商品種類很全,但是一般在晚上八、九點鐘就停止營業了。在西安還有許多文物商店,如位於碑林博物館旁邊的書院門仿古一條街、西安南郊朱雀路中段的西安古玩市場、以及雁塔路中段5號的文寶齋,都可以買到兵馬俑復製品、唐三彩等仿古工藝品,以及剪紙、布藝等民間手工藝品。
除此之外,在個體小商店、街頭攤點購物時,經過精挑細選之後,您盡可以討價還價。在一番口舌之後,買到了比標價便宜很多的商品,也是購物的樂趣之一。陝西歷史博物館交通乘5路、24路、27路、527路、610路均可直達。
陝西歷史博物館玩法參觀、遊覽、
位於西安市小寨東路與翠華路的交叉路口西北側,占地約7萬平方米,是國傢級歷史博物館,也是我國最大型、最現代化的歷史博物館。
陝西歷史博物館是大型的現代化國傢級博物館。占地約7萬平方米,建築面積55663平方米。1991年6月20日建成開館。博物館建築吸取了唐代建築雄渾博大,洗練灑脫的特色,藉鑒了中國傳統宮殿“軸對稱,主從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樓”的結構特點,規模宏大,典雅凝重,古樸大方,體現了民族風格、地方特色和時代精神。
博物館采用現代科學技術實施管理,用電子計算機管理文物資料,館區廳室設有靈活控製的空調係統,多種是大型的現代化國傢級博物館。占地約7萬平方米,建築面積55663平方米。
1999年6月20日建成開館。博物館建築吸取了唐代建築雄渾博大,洗練灑脫的特色,藉鑒了中國傳統宮殿“軸對稱,主從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樓”的結構特點,規模宏大,典雅凝重,古樸大方,體現了民族風格、地方特色和時代精神。博物館采用現代科學技術實施管理,用電子計算機管理文物資料,館區廳室設有靈活控製的空調係統,多種功能的照明係統,嚴密的防火防盜係統,有專門文物科技保護中心,有6國語言同聲傳譯係統,有電腦控製的圖書館和近萬平方米設備先進的文物庫房,各類設施功能完備。陳列文物3000多件,都是從陝西出土的幾十萬件文物中精選出來的,大多為稀世珍品。特別是首次與觀衆見面的40幅唐墓壁畫真品,構圖精美,色彩絢麗,實為難得的藝術奇葩。 |
|
陝西歷史博物館位於古都西安大雁塔西北側,籌建於1983年,1991年6月20日落成開放,是中國第一座擁有現代化的設施的大型國傢級博物館,是中國“4A”級旅遊景點的陝西歷史博物館,屬國傢“七五”計劃重點建設項目。被譽為“華夏珍寶庫”和“中華文明的瑰麗殿堂”。由一組雄偉壯觀的仿唐建築群組成,占地7萬平方米,建築面積5.6萬平方米。館區占地 65000 平方米。建築面積 55600 平方米, 文物庫區面積8000平方米,展廳面積11000平方米。館藏文物多達 370000餘件,上起遠古人類初始階段使用的簡單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會生活中的各類器物,時間跨度長達一百多萬年。這座博物館的設計是由中國建築學界的泰鬥---梁思成先生的關門弟子張錦秋女士擔任的,建築的外觀為仿唐風格,着意突出了盛唐風采,反映了一個輝煌時代的風貌。館捨佈局呈“軸綫對稱,主從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樓”的結構特點,連廊庭院,參差錯落,典雅凝重,氣勢雄偉,堪稱陝西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象徵。 |
|
西安自古帝王都,歷史上先後有周、秦、漢、唐等十三個封建王朝在此建都,地上地下文物非常豐富。陝西歷史博物館建成後,集中珍藏了陝西地區出土的珍貴文物37萬餘件,數量多、種類全、品位高,其中青銅器、陶俑、金銀器和唐墓壁畫等文物,多為巧奪天工之瑰寶。 |
|
陝西歷史博物館展廳面積11600多平方米,展出文物精品2700多件,展綫總長2300米。展廳跨度大,層位高,視野廣阔,照明設備靈活多用,通風設施好,裝飾古樸典雅,給人凝重、舒暢、清新之感。整個陳列分為序廳、基本陳列、專題展覽、臨時展覽和已開闢為國際畫廊的中央大廳等幾個部分。
序廳位於中央大殿前端,陳列一尊巨大的千年石獅(唐順陵石獅復製品),襯以黃河巨幅彩照,引導觀衆去領略由黃土黃河孕育出的古老文明。
陝西歷史博物館的基本陳列為陝西古代史陳列,它以歷史進程為綫索,選取各時代的典型文物進行組合陳列,來揭示陝西地區古代社會文明發展狀況。該陳列展廳面積4600平方米,共三個展室,分為七個部分(史前、周、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精選的2000餘件珍貴文物包括:反映古代先民生活情景和藝術追求的豐富多姿的彩陶器皿,反映周人興起與鼎盛的青銅器,反映秦掃六合統一天下氣勢的青銅劍、經機、兵馬等,以及顯示秦漢奮 發崛起精神的鋼建築構件、大型瓦當,還有反映封建盛世繁榮景象的精美的唐代金銀器和唐三彩等,並配以遺址模型、圖表、照片等輔助展品。係統地展現了自115萬年前至1840年陝西地區的古代歷史。由於中國古代社會周、秦、西漢、隋唐幾個盛期都是在陝西地區建都的,所以該陳列以這幾個時期為重點,既突出反映了陝西地區古代燦爛的文化,也反映了這幾個時期中國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最高水平。
專題展覽廳位於序廳西側,陝西青銅器珍品展和陝西歷代陶俑精華展是陝西歷史博物館首次推出的兩個專題展覽。展廳面積約2600餘平方米,展出文物600多件(組)。其中陝西青銅器珍品展選取這個陝西歷史上文物最宏富、最突出的橫斷面,從種類與用途、銘文與書法、造型與裝飾、隨葬與窖藏、青銅鑄造工藝五個方面予以展示。展出青銅器260件(組),整個青銅器展室給人一種厚重凝煉的感覺。陝西歷代陶俑精華展展出文物341件,以時間為序,分為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和明代五個階段,分別以神武鷹揚、氣勢古拙、神韻質樸、儀態軒昂、典雅華美、灰色凝練、餘光明媚為主題展示了陝西乃至中國陶俑的發展過程。
陝西歷史博物館現有文物藏品115000多件。其中已登記註册的有41000多件,未登記註册的尚有74000多件(不包含尚未清理的錢幣)。絶大多數藏品是前陝西省博物館移交的。比較典型的藏品有以下八大類:
一.銅器
已登錄註册的有3900多件。藏品時代上起商周,下止秦漢。種類有禮器、樂器、兵器、車馬器、生活用品和生産工具。其中最為典型的商周青銅器,許多器物(如多友鼎、師獻鼎等)上鑄有史料價值很高的銘文。造型較為典型的有先周鳳柱受、西周牛尊、它較、戰國鳥蓋部壺和漢彩繪雁魚燈等。
二.唐代墓葬壁畫
400多幅,畫面面積1000多平方米。是1952年至1989年先後從陝西關中地區25座唐墓裏揭取的。墓主均係唐代三品以上的皇親國戚和朝廷重臣。畫面內容有四神、儀衛、建築、狩獵、生活及唐與四鄰的友好來往等。是反映唐代社會的重要形象資料。
三.歷代陶俑
已註册的有2000多件。藏品時代包括秦漢、北朝、隋唐和宋元明清。質地有陶、彩繪陶、釉陶和三彩。藝術形象有文武官員、甲士侍衛、男僕女侍、西域鬍人,以及天王、鎮墓獸和馬、駱駝等各種動物。
四.歷代陶瓷器
已註册的有5000多件。有史前仰韶文化彩陶、西周原始青瓷、漢代釉陶、唐三彩、古玻璃、琉璃、唐秘色瓷和宋耀窯青瓷等。器物種類包括生活用品、文具和殉葬明器等。
五.歷代建材
已註册的有1000多件。藏品時代上起兩周秦漢,下至唐宋明清。器物種類有陶製的瓦、瓦當、磚、昭尾、水道和石刻建材,以及金屬建築構件。
六.漢唐銅鏡
已註册的有800多件。造形多樣,圖案精美。有些還鑄刻着吉祥語句。
七.金銀玉器
包括湮金望銀的銅器。已註册的有2000多件。其中如西周玉製禮器、春秋秦公大墓出土的金啄木鳥、西漢皇后玉婆、攀金銀竹節銅熏爐和1970年西安何傢村唐代窖藏出土的塞金獸首瑪瑙杯、八棱樂位金杯、鎏金舞馬銜杯紋銀壺、赤金走竜等,均屬舉世罕見的精品。
八.歷代貨幣
已註册的有10000多件。未清理造册(即不包括在總藏品數之內)的尚有50000多枚和近7000公斤。種類繁多,有西周貝幣、戰國刀幣、秦半兩、西漢金、王五株、王莽時的各種貨幣、唐金銀幣以及稀有的古代外幣。
除上述八大類外,還有字畫、版本、經捲、織物、骨器、木器、漆器、鐵器、石器、印章、封泥,以及近現代文物和民俗民族文物。 |
|
陝西省歷史博物館是遵照周恩來總理的遺願建設的。在各展廳中,最引人註目的是“唐墓壁畫真品展”。這些壁畫分別出土於50、70、80年代,來自武則天的次子章懷太子李賢和她的孫女李仙蕙等的墓中。我國歷代墓葬壁畫,不論是出土數量帶是藝術價值,均首推唐墓,主要集中在唐都長安周圍。基本陳列在中央大廳,分上下兩層,為陝西地方史陳列廳,分為史前、周、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七個部分,集中反映了從藍田猿人到1840年鴉片戰爭期間陝西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 |
|
一、免費開放時間為每周二至周日,參觀時間:鼕季(11月15日至次年3月15日)9:00—17:30(16:00停止發票),夏季(3月16日至11月14日)8:30—18:00(16:30停止發票)。周一全天閉館整修(國傢法定節假日除外)。
二、免費開放實行“免費不免票”。
1、每天限量限時發放免費參觀券4000張(每日14時前限2500張,下午限1500張),發完為止。
2、散客(憑身份證或有效證件)參觀一人限領一票,當日有效,過期作廢。
3、團體參觀須提前24小時預約(9:00—17:00),預約方式為電話預約和網絡預約(電話:029—85269547,網址: http://www.sxhm.com),確認後憑單位介紹信或旅行社任務派遣書領票。
4、高齡老年人、殘疾人士、小學生須有傢屬或監護人陪同在專設窗口領票;現役軍人憑證件可優先領票。
5、衣冠不整、舉止不雅者謝絶入館,攜帶危險管製物品者禁止入館。 |
|
到達陝西歷史博物館的公交路綫
5路 火車站--醫學院 翠華路站
19路 緯什街--吳傢墳 翠華路站
24路 勞動路--大雁塔 翠華路站
26路 機電市場--鐘研所 翠華路站
27路 鬍傢廟--植物園 翠華路站
30路 火車站--明德門 翠華路站
34路 高新一中--大雁塔 翠華路站
401路 明德門--唐都醫院 翠華路站
521路 西勘--秦阿房宮 翠華路站
527路 勞教所--陝汽總廠 翠華路站
610路 旅遊專綫車 火車站--長安芙蓉園 翠華路站
701路 棗園--安靈苑 翠華路站
710路 15街坊--三十九所 翠華路站 |
|
陝西歷史博物館陝西歷史博物館是一座綜合性歷史類博物館。位於中國陝西省西安市雁塔區的小寨東路91號(大雁塔西北側)。是中國第一座擁有現代化的設施的大型國傢級博物館。是"4A"級旅遊景點。
陝西歷史博物館建築的外觀着意突出了盛唐風采,館捨由一組“中央殿堂、四隅崇樓”的仿唐風格建築群組成。館捨佈局呈“軸綫對稱,主從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樓”的結構特點。把唐代古典建築風格與現代博物館功能相結合,融中國古代宮殿與庭院建築風格於一體。館區占地6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55,600平方米。 文物庫區面積8000平方米,展廳面積11000平方米。
陝西歷史博物館館藏文物370,000餘件,上起遠古人類初始階段使用的簡單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會生活中的各類器物,時間跨度長達一百多萬年。中國歷史上強盛的周、秦、漢、唐等王朝曾在陝西西安附近建都,擁有豐富的文化遺存,深厚的文化積澱,文物數量多、種類全,品位高、價值廣,其中有精美的商、周青銅器,千姿百態的歷代陶俑,以及漢、唐金銀器,唐墓壁畫。堪稱陝西悠久歷史和文化的象徵。陝西歷史博物館被譽為“華夏珍寶庫”和“中華文明的瑰麗殿堂”。 |
|
西安自古帝王都,歷史上先後有周、秦、漢、唐等十三個封建王朝在此建都,地上地下文物非常豐富。形成了陝西獨特的歷史文化風貌。陝西歷史博物館建成後,集中珍藏陝西地區出土的珍貴文物37萬餘件五祀衛鼎。比較典型的藏品有以下八大類:
青銅器
已登錄註册的有3900多件。藏品時代上起商周,下止秦漢。種類有禮器、樂器、兵器、車馬器、生活用品和生産工具。其中最為典型的商周青銅器,許多器物(如多友鼎、師獻鼎等)上鑄有史料價值很高的銘文。造型較為典型的有先周鳳柱受、西周牛尊、它較、戰國鳥蓋部壺和漢彩繪雁魚燈等。
唐代墓葬壁畫
400多幅,畫面面積1000多平方米。是1952年至1989年先後從陝西關中地區25座唐墓裏揭取的。墓主均係唐代三品以上的皇親國戚和朝廷重臣。畫面內容有四神、儀衛、建築、狩獵、生活及唐與四鄰的友好來往等。是反映唐代社會的重要形象資料。
與陝西省地圖輪廓暗合的秦跪射俑歷代陶俑
已註册的有2000多件。藏品時代包括秦、漢、北朝、隋、唐和宋、元、明、清。質地有陶、彩繪陶、釉陶和三彩。藝術形象有文武官員、甲士侍衛、男僕女侍、西域鬍人,以及天王、鎮墓獸和馬、駱駝等各種動物。
歷代陶瓷器
已註册的有5000多件。有史前仰韶文化彩陶、西周原始青瓷、漢代釉陶、唐三彩、古玻璃、琉璃、唐秘色瓷和宋耀窯青瓷等。器物種類包括生活用品、文具和殉葬明器等。
歷代建材
已註册的有1000多件。藏品時代上起兩周秦漢,下至唐宋明清。器物種類有陶製的瓦、瓦當、磚、昭尾、水道和石刻建材,以及金屬建築構件。
竹節熏爐漢唐銅鏡
已註册的有800多件。造形多樣,圖案精美。有些還鑄刻着吉祥語句。
金銀玉器
包括湮金望銀的銅器。已註册的有2000多件。其中如西周玉製禮器、春秋秦公大墓出土的金啄木鳥、西漢皇后玉婆、攀金銀竹節銅熏爐和1970年西安何傢村唐代窖藏出土的塞金獸首瑪瑙杯、八棱樂位金杯、鎏金舞馬銜杯紋銀壺、赤金走竜等,均屬舉世罕見的精品。
歷代貨幣
已註册的有10000多件。未清理造册(即不包括在總藏品數之內)的尚有50000多枚和近7000公斤。種類繁多,有西周貝幣、戰國刀幣、秦半兩、西漢金、王五株、王莽時的各種貨幣、唐金銀幣以及稀有的古代外幣。
除上述八大類外,還有字畫、版本、經捲、織物、骨器、木器、漆器、鐵器、石器、印章、封泥,以及近現代文物和民俗民族文物。 |
|
序言廳的石獅陝西歷史博物館展廳面積11600多平方米,展出文物精品2700多件,展綫總長2300米。展廳跨度大,層位高,視野廣阔,照明設備靈活多用。整個陳列分為序言廳、基本陳列、專題展覽、臨時展覽和已開闢為國際畫廊的中央大廳等幾個部分。館內設有現代化文物庫房、文物保護科技中心、圖書館、具備多種語言同聲傳譯功能的報告廳。
博物館序言廳位於中央大殿前端,陳列一尊巨大的千年石獅(唐代順陵石獅復製品),襯以奔騰的黃河和黃土高原巨幅照片,引導觀衆去領略由黃土、黃河孕育出的古老文明。
陝西歷史博物館的基本陳列為陝西古代文明,2008年正式開放,以歷史進程為綫索,選取各時代的典型文物進行組合陳列,來揭示陝西地區古代社會文明發展狀況。該陳列展出面積5051平方米,展綫長1247米,在中央大廳,分上下兩層,共三個展室,分為七個部分(史前;周;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第一展館:第一單元《人猿揖別》,距今115萬年前的先民遺存,第二單元《鳳鳴岐山》,西周王都的豐富遺跡,第三單元《東方帝國》,秦帝國以兵馬俑為代表的文物;第二展館:第四單元《大漢雄風》,漢都長安、漢傢陵闕和典型漢代文物,第五單元《衝突融合》,陝西民族大融合、佛教東漸豐富的文化遺存及宗教文物;第三展館:第六單元《盛唐氣象》,中國古代鼎盛時期隋唐時代典型遺存,第七單元《告別帝都》,展示唐以後作為西北區域中心的陝西。基本陳列精選的2000餘件珍貴文物包括:反映古代先民生活情景和藝術追求的豐富多姿的彩陶器皿,反映西周王都興起與擁有的青銅器,反映秦掃六合統一天下的青銅劍、兵馬俑等,以及顯示秦漢建築構件、大型瓦當,民族大融合文化遺存、佛教東漸的宗教文物,還有反映盛唐繁榮景象的唐代金銀器和唐三彩等等,並配以遺址模型、圖表、照片等輔助展品,係統展現自115萬年前至1840年期間陝西地區的悠久古代歷史和文化。由於中國古代社會周、秦、西漢、隋唐幾個盛期都是在陝西地區建都的,所以該陳列以這幾個時期為重點,反映了陝西地區古代文化,這幾個時期中國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最高水平。
專題展覽廳位於序廳西側,陝西青銅器珍品展和陝西歷代陶俑精華展是陝西歷史博物館推出的兩個專題展覽。展廳面積約2600餘平方米,展出文物600多件(組)。其中陝西青銅器珍品展選取這個陝西歷史上文物最宏富、最突出的橫斷面,從種類與用途、銘文與書法、造型與裝飾、隨葬與窖藏、青銅鑄造工藝五個方面予以展示。展出青銅器260件(組),整個青銅器展室給人一種厚重凝煉的感覺。陝西歷代陶俑精華展展出文物341件,以時間為序,分為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和明代五個階段,分別以神武鷹揚、氣勢古拙、神韻質樸、儀態軒昂、典雅華美、灰色凝練、餘光明媚為主題展示了陝西乃至中國陶俑的發展過程。
唐墓壁畫館收藏了近20座唐墓的壁畫,總藏量約1000平方米。我國歷代墓葬壁畫,不論是出土數量還是藝術價值,首推唐墓,主要集中在唐都長安周圍。由於墓室壁畫采取從墓室中將厚度為0.5cm-1cm的畫面揭取下來加以保存的異地保存形式,為妥善保護這批壁畫真跡,在陝西歷史博物館建館同時修建了一座現代化的壁畫觀摩庫,對壁畫進行收藏、保管,同時便於研究和對外開放。唐墓壁畫真品展每周部分時間對外開放。可觀賞國寶級和一級品壁畫十餘幅,其中主要有章懷太子墓出土的馬球圖、狩獵出行圖、客使圖、懿德太子墓出土的闕樓圖、儀仗圖、宮女圖等。 |
|
門票:20元。
開放時間:每周二至周日,鼕季(11月15日至次年3月15日)9:00—17:30(16:00停止發票),夏季(3月16日至11月14日)8:30—18:00(16:30停止發票)。周一全天閉館整修(國傢法定節假日除外)。
唐墓壁畫館 每周一、三、五下午對外開放。每人次150元,每批參觀人數控製在20人以內,參觀時間為40分鐘,庫內不許拍照,不許觸摸壁畫,參觀時遊客必須與壁畫保持1米的距離。
博物館包括陳列講解、語音導覽租用等收費服務性項目。
免費開放實行“免費不免票”
每天限量限時發放免費參觀券4000張(每日14時前限2500張,下午限1500張),發完為止。 散客(憑身份證或有效證件)參觀一人限領一票,當日有效,過期作廢。 團體參觀須提前24小時預約(9:00—17:00),預約方式為電話預約和網絡預約。 高齡老年人、殘疾人士、小學生須有傢屬或監護人陪同在專設窗口領票;現役軍人憑證件可優先領票。 |
|
地址:小寨東路91號 國傢:中國 地區:陝西 城市:西安 電話:029-85254727, 029-85219422, 029-85253806 |
|
古董 | 考古 | 青銅器 | 國寶重器 | 玉器 | 文物 | 璽印 | 瓷器 | 倒灌壺 | 國寶 | 唐三彩 | 金器 | 故宮博物院 | 陶器 | 畫傢 | 壁畫 | 臨摹 | 日本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