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 : 網絡用語 > 陳祚
目錄
No. 1
  姓名:陳祚(chen zuo)
  性別:男
  籍貫:北京
  生日:1982.1.19
  身高:1.85米
  體重:74公斤
  項目:遊泳
  輝煌戰績
  最好成績:2003年世界遊泳錦標賽4x200米自由泳接力第八名
  運動經歷:
  1987年在北京市東城體校接受訓練,教練是童全禮。1995年入北京隊,教練是孫春莅。1996年入選國傢隊,教練是幺正傑。
  主要成績:
  1998年 全國短池遊泳錦標賽男子1500米自由泳冠軍
  2000年 全國遊泳冠軍賽暨奧運會達標賽男子200米自由泳亞軍
  2001年 第9屆全運會100米自由泳冠軍
  2002年 釜山亞運會100米自由泳冠軍
  2003年 世界遊泳錦標賽4x200米自由泳接力第八名
  2003年 全國遊泳冠軍賽男子50米、100米、200米自由泳、4x200米自由泳接力賽冠軍
  2004年 全國遊泳冠軍賽暨奧運選拔賽男子100米自由泳冠軍
  2005年 全國遊泳冠軍賽暨十運會遊泳預賽男子100米自由泳冠軍
  2006年多哈亞運會男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亞軍(7:15.13)
  2006年多哈亞運會男子4×100米自由泳接力亞軍(3:19.26)
  2006年多哈亞運會男子100米自由泳冠軍(49.06),創造新亞洲紀錄
  2006年多哈亞運會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亞軍(3:40.27)
  保持男子100米自由泳亞洲紀錄(49.56)
  主要紀錄:
  2003年 全國遊泳冠軍賽以50.44的成績創男子100米自由泳全國紀錄
  在2006年多哈亞運會上以49.06改寫了由自己保持的亞洲紀錄
遊泳運動員陳祚
  姓名:陳祚(Chen Zuo)
  性別:男
  籍貫:北京
  生日:1982.1.19
  身高:1.85米
  體重:74公斤
  項目:遊泳
經歷
  1987年在北京市東城體校接受訓練,教練是童全禮。
  1995年入北京隊,教練是孫春莅。
  1996年入選國傢隊,教練是幺正傑。
主要成績
  1998年 全國短池遊泳錦標賽男子1500米自由泳冠軍
  2000年 全國遊泳冠軍賽暨奧運會達標賽男子200米自由泳亞軍
  2001年 第9屆全運會100米自由泳冠軍
  2002年 釜山亞運會100米自由泳冠軍
  2003年 世界遊泳錦標賽4x200米自由泳接力第八名(最好成績)
  2003年 全國遊泳冠軍賽男子50米、100米、200米自由泳、4X200米自由泳接力賽冠軍
  2004年 全國遊泳冠軍賽暨奧運選拔賽男子100米自由泳冠軍
  2005年 全國遊泳冠軍賽暨十運會遊泳預賽男子100米自由泳冠軍
  2006年多哈亞運會男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亞軍(7:15.13)
  多哈亞運會男子4×100米自由泳接力亞軍(3:19.26)
  多哈亞運會男子100米自由泳冠軍(49.06),創造新亞洲紀錄
  多哈亞運會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亞軍(3:40.27)
主要紀錄
  2003年 全國遊泳冠軍賽以50.44的成績創男子100米自由泳全國紀錄
  在2006年多哈亞運會上以49.06改寫了由自己保持的亞洲紀錄
明代官員陳祚
  陳祚,字永錫,吳人。明代永樂年間進士。為河南參議。數度起伏,終於福建按察使僉事任上。
相關史料
  《明史 列傳第五十》
  陳祚,字永錫,吳人。永樂中進士。擢河南參議。十五年與布政使周文褒、王文振合疏,言建都北京非便,並謫均州太和山佃戶。躬耕力作,處之晏然。仁宗立,詔選用遷謫諸臣,祚在選中。會帝崩,不果用。宣德二年命憲臣即均州群試之,祚策第一。試吏部,復第一。遂擢御史,巡按福建。方面大吏多被彈擊,禁止和買,閩人德之。還奏白塔河上通邵伯湖,下註大江,蘇、鬆舟楫,多從往來,淺狹湮塞,請開瀎。從之,轉漕果便。尋出按江西。
  時天下承平,帝頗事遊獵玩好。祚馳疏勸勤聖學。其略曰:“帝王之學先明理,明理在讀書。陛下雖有聖德,而經筵未甚興舉,講學未有程度,聖賢精微,古今治亂,豈能周知洞晰?真德秀《大學衍義》一書,聖賢格言,無不畢載。願於聽政之暇,命儒臣講說,非有大故,無得間斷。使知古今若何而治,政事若何而得。必能開廣聰明,增光德業。而邪佞之以奇巧蕩聖心者自見疏遠,天下人民受福無窮矣。”帝見疏大怒曰:“竪儒謂朕未讀《大學》耶!薄朕至此,不可不誅。”學士陳循頓首曰:“俗士處遠,不知上無書不讀也。”帝意稍解。下祚獄,逮其傢人十餘口,隔別禁係者五年,其父竟瘐死。其時,刑部主事郭循諫拓西內皇城修離宮,逮入面詰之。循抗辯不屈,亦下獄。英宗立,祚與循皆得釋復官。祚再按湖廣。以奏遼王貴烚(朱貴烚)罪有所隱,與巡撫侍郎吳政逮至京,下獄。尋赦出。時王振用事,法務嚴峻,祚上言:“乃者法司論獄,多違定律。如侍郎吳璽誤舉主事吳軏,宜坐貢舉非其人律,乃坐以奏事有規避律斬。及軏自經死,獄官獄卒罪應遞減,乃援不應為重罪,概杖之。一事如此,餘可推矣。天時不順,災沴數見,未必非此。”帝是之,以其章示法司。尋改南京,遷福建按察使僉事。有威惠,神祠不載祀典者悉撤去。久之,以疾歸,卒。
  祚天資嚴毅,雖子弟罕接其言笑,獨重裏人邢量。量博學士,隱於卜,敝屋數椽,或竟日不舉火。祚數挾册就質疑,往往至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