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国民党高级将领 Kuomintang generals |
陈仪(1883—1950),字公侠,后改公洽,自号退素,绍兴东浦镇人。国民党二级陆军上将。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东渡日本。入士官学校第五期炮兵科,与蒋介石同学,加入光复会。三十三年回国,在陆军部任二等课员。宣统三年(1911)武昌起义后,担任浙江都督府军政司司长。1914年5月,任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军事参议官。1917年,再次东渡日本,进陆军大学深造。1920年回国,定居上海。
陈仪早年接受私塾教育,曾入读浙江求是书院。1902年到日本留学,期间曾参加光复会;日本士官学校五期步科毕业,1909年回中国。1911年辛亥革命时参加浙江独立运动。1912年任浙江都督府陆军部长,兼陆军小学校长。1917年到日本陆军大学深造,第一期毕业。1920年再回中国,在上海营商。1925年孙传芳主政浙江,委陈仪为浙军第一师师长,之后转任第一军司令,浙江省长。1926年,陈仪投向北伐中的国民党,被任为国民革命军十九路军军长。但手下部队再次倒戈,于是下台,出国到欧洲考察兵工。回中国后被蒋介石委以兵工署署长,颇获赏识,之后转任军政部次长。1934年闽变结束后,调任福建省主席兼绥靖主任,整理福建军政。
1935年日本在台湾举行“始政四十周年纪念台湾博览会”。陈仪奉命到台参观,对日本人统治下台湾的高速发展感到惊讶,特别是相对中国大陆多年战乱下的停滞不前,令他感到深省。之后陈再派人到台湾考察,于1937年出版《台湾考察报告》,建议福建经济学习台湾。1943年的开罗会议中,同盟国声明战后台湾归还中华民国。1944年4月,中华民国行政院设立“台湾调查委员会”,任陈仪为主任委员。调查委员会对日治下台湾的经济、政治、民生、军事等各方面作出颇为详细的调查,报告书长达四十余万字。之后提出的《台湾接管计划纲要》,亦获得接纳。日本投降后,蒋介石于1945年8月29日委任陈仪为台湾行政长官,之后兼任警备总司令。10月24日,陈在美军将领陪同下从上海飞抵台北。10月25日陈仪代表中华民国政府及同盟国,接受台湾日本总督兼司令安藤利吉的投降。
陈仪治台时期,经济上实行统制政策。除了将日人留下的企业大部分收归国有经营外,还规定米、盐、糖、煤油等民生产品,由官方统一定价收购。对烟、酒、火柴等物品的专卖加强限制。陈仪接收台湾后,大量高层负责日本人返回原国。台湾本省人在多年日本统治下,多有不通晓书写中文及说北京官话;在当时政策下,原有职位多改由大陆抵台人员担任。从大陆到台湾的军政人员,质素参差,良莠不齐,不时与民众发生冲突。此外,台湾工业及农业生产在战后数年出现倒退,经济上一度出现了颇为严重的通货膨胀,致使台湾社会民怨沸腾。
1947年2月28日,二二八事件爆发。台北的政府人员与民众的冲突,引发岛上各地本地人对政府的抗争。3月8日蒋介石从大陆调来援军后,以陈仪为长官的政府,对民众展开了血腥而且非常不必要的镇压。估计有一千至一万五千名台湾人被捕后遭屠杀;当中包括地方议员、医师、律师、新闻记者、教师、画家等社会菁英。
3月22日,陈仪被国民党三中全会撤职。5月11日,陈返回大陆,改任国民政府顾问。5月16日,台湾行政长官公署亦撤销,改组为省政府。
1948年8月6日,陈仪再被蒋介石委任为浙江省主席。次年1月,陈尝试策动与其关系密切的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一同投降共产党。汤恩伯将此事向蒋介石报告。1949年2月,陈仪被免去省主席职,之后开始被软禁。1950年4月陈仪被押解台湾,陈仪到台湾后,“即对任何人不再发一言一语,终日如老僧入定。”后囚禁于基隆,蒋侍从室主任林蔚劝他向蒋介石认错,写悔过书,蒋允许恢复其自由,但遭到陈仪凛然拒绝,说:“我有何错?我无错可认,他不高兴,可以杀我,我已年过半百,死得了,悔过书我不能写。”林蔚说:“总得让蒋先生下台。”先生说:“下不下台是他的事,我没有要他把我抓起来。”
1950年5月19日,台湾军事法庭判决陈仪死刑。陈仪死前由福建共同推行过“新生活运动”的“五虎上将”蒋鼎文打理一切,6月18日于台北马场町被枪决,抵刑场时,陈仪对行刑的人说:“向我的头部开枪!”便大步向前,直呼:“人死,精神不死”。陈仪死后,由五弟陈公亮收尸火葬,骨灰埋于今台北县五股乡,立碑曰:“陈公退素之墓。”。陈仪“伏法”后,汤恩伯“在其三峡乡寓中,如丧考妣,终宵绕室彷徨,痛苦不堪,复在私宅堂屋设灵堂,一连自书挽幛多幅”。
陈仪之妻为日本人,两人无子嗣。 |
清代治水专家陈仪 Chen Yi Qing water management experts |
陈仪,丰子翔,号一吾,直隶文安(分属河北)人。其书房自名“兰雪斋”,故有“兰雪先生”之称。
他精于古文,学识渊博,浚治水患,经世济民,是清代著名学者、治水专家。他与稍晚的纪昀(字晓岚)并称京南二才子,时人称之为“济世奇才”。其事迹广传民间,至今为人所称颂。
他家祖居大清河畔的西码头村,祖父陈帖(率继草)受少司浓荫,(受陈仪伯祖、户部侍郎陈协之荫),奉诏迁居文安镇西关,然未仕早卒。父亲陈良涣(字孟修)接荫,却不愿以荫受官,时称“隐德君子”。他为人聪敏,谈于名利,忠厚过人,被诬为“冒荫”而不辨一字,家业殆尽却与人无争,仅借三格贮书以自慰。母亲姜氏,系中丞奏壁(本县人,官至郧阳巡抚)之女,知书达理,敦厚贤惠。
陈仪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自幼受到了良好的启蒙教育。父母的人格,潜移默化,使他敦厚明达;父母的言行,耳濡目染,使他聪颖磊落;家道的中落,使他奋发进取;丰富的诗书,使他好奇着迷。古人“囊莹映雪”等勤奋学习的故事,大禹治水的传说,都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陈仪博览群书,孜孜不倦似文会友,识多闻广。他致力于古文辞,更讲求济世之务,“于礼乐、制度、盐法、河防,莫不考究其得失。”不满20岁,象经史子集、嫌洛关闽、天文、地志、河渠、乐律、兵刑钱谷等,他都精熟于心,了如指掌。
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秋天,对岁的陈仪参加了乡试,一举荣列入府第。功夫不负有心人,十几年的寒窗苦读,至此崭露头角。
陈仪中举之后,并未求人提携出仕为官,而是更加发奋苦读,深造著述,一心想靠自己的真才实学取得进立功名,便多次参加会试,却都榜上无名。
科举的失利,父母年事的增高,人口的不断增多,使得家境愈加困顿不堪。陈仪不得不为了生计而奔命,不得不面对现实而冷静地思考人生。这时,他有生活的烦恼,更有理想的追求;有怀才不遇的苦闷,更有积极进取的精神。
康熙四十一年(公元 1702年),他有幸应知县杨朝麟 邀,参加了重修《文安县志》的工作,对历来文安一带的河渠利害,治理方略等情况得到了进一步了解。
嗣后,他仍然跋涉在坎坷的人生旅途中。父母的教养、师友的赞誉、名土的推重,使他浑身充满了无穷的力量。他白天为生活奔波,晚上就焚膏继文,卒夜苦读。这样兀兀穷年,锲而不舍,终于成为出人头地的饱学之土。
康熙五十四年(公元715年)春天, 46岁的陈仪在会试中得中,继而殿试又金榜题名。
在确定陈仪的位次上,主考官潘颖川与大学士工琐龄发生了争执,潘推荐陈仪为第一名,王主张陈仪为第二名。可不知怎的,发榜时陈仪却排在第十八名。
陈仪考中进土后,转为翰林院庶吉土。他破例入庶常馆学习三年。当时的教习是礼部尚书蔡升元。蔡教习在授课时,发现陈仪才华横溢,也把他当作第一名进士看待。
当时,蜚声文坛的方苞偶得陈仅一篇文稿,阅后惊喜地说:“真乃北方的名土啊卜’再阅又说:“确实名不虚传啊卜’三阅之后,他腾地站起来,赞叹道:“奇才呀,世人不可企及卜’便立即前往拜见陈仪,说道:“今再见先兄,如百川高镜啊卜’于是结为至交。
一时间,素有名望的何义门、唐赤子、黄昆围、任香谷、邹太和等人争相与陈仪结交,而陈仪与同榜李纲、潘南关系挚密。
陈仪在庶常馆学习期满,又经殿试,成绩优异,授官翰林院编修,撰修三朝国史,正式步入仕途。便迎养父母,迁居京城。
入仕之后,他讲读经史,馆课上人,撰修国史,著书立说,文名丕振,蜚声朝野。时人有“太史文章光北阔”之誉。
在文安水乡的长期生活过程中,陈仅深受洪涝之苦,他早有消除水患、济世救民之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年事的增高,他这各种心情愈加殷切了。为此,他在研究古文的同时,深入研究了历代关于河渠、地理方面的文献,汲取了前代水利家的治水经验。并趋20年来游于津门谋生的机会,乘一叶扁舟,频繁往返,细心观察了海河流域的地理形势和各个河道的来龙去脉。再结合文献悉;已研究,认真考察。从而使他对直隶(河北省)诸河道的“脉络贯注及近徒壅决之由,硫渝浚导之法,若烛照数计。”
雍正三年(公元17万年)秋天,直隶诸河泛滥,积潦遍野,“被水者七十余州县”。清世宗命怕亲王允祥同朱武浚治。怕亲王想找一个熟悉地理、善于治水的人协助,未找便推荐了陈仪。
不久,恰亲王在直庐接见了陈仪。在亲王的连续询问下,引出了陈仅关于治水营田方略的精辟见解。
“治河应当先从哪儿入手?”
“架子(朱熹)云治河先从低处下手。天津为古渤海逆河之会,百川归海之处。今南北二运河,东西两淀盛涨,争趋于三岔口,加之海潮涌来,泅旋撞击,运河、涟水难以宣泄,因而导致上游泛滥成灾。要治河,不如先开宽达海之四,要开宽海口,不如先减少人口之水,人口之水减,就等于达海之口增宽。这样,北永定、南子牙、中七十二治,才能沛然入三岔口东注。”
“那么,怎样减少入海口之水,变害为利呢?”
“水,聚则为害,分则为利;变则为害,疏则为利。消除水害的方法,就是扩大狭隘之处,分减盈溢之水,疏通阻塞之所,统摄漫际之流。在田里探掘无数沟渠,直通河流,一河之水分散到百沟,一沟之水散布到千亩,这样一分散,水恐怕不够用呢,怎么还担册心它有害呢!南方人争水如金,北方人畏水如仇,就是会不会用水的缘故。我们用田里的沟渠分水,进行灌溉,就会减少入海口之水,就会变水害为水利。”
‘海地和洼地应该怎样用水呢?”
“用水应根据地势、水位高低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法:水高于地,开沟灌溉;水与地平,变土提高水位灌溉;水低于地,用水车升高水位灌溉。筑上抢以防雨水积聚,建闸洞以备蓄积、排泄。这些设施一开始就应该统筹安排,以十年为期,随时修补。这样,粳稻与寂粟就都会获得丰收。”
“好,那么高洼不等的田地如何防止旱涝?”
“首先要因地制宜,高田种寂粟,洼田种粳稻。北方一般冬春多旱少雨,五、六月间常淫雨连绵,可雨过多便成为高田之害。初夏就应该借助河水或泉水育好稻秧,到插秧时正值雨季,洼田里的粳稻就不会干旱了。另外,种寂粟的高田郊果雨量过多,可向稻田泄水,也不必担心沥涝了。这其实是营田的捷径。”
陈仅精辟的见解不时地博得抬亲王的赞叹,他简直不敢相信,一介书生竟有如此高见。
第二年春天,57岁的陈仪终于如愿以偿,他随情亲王、朱域巡视治理直隶水利,并以怕亲王为主设立了水利管田府。当时,治水过程中的一切教令、章奏均出自陈仪之手。
接着,亲王向朝廷举荐,命陈仪为翰林院传讲署天津同知。后又转为侍读,升庶子,继任天津同知。
在这以后的治水营田实践中,陈仪始终按照由自己的;已血凝结而成的见解、方略,进行不懈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例如,上面提到的四种消除水害的方法,他都结合实际情况奏请怕亲王进行了实施。
雍正八年(公元 1730年),陈仪升为侍讲学土。当时,朝廷议定设营田观察使二员,分辖京东、西,以督率州县。皇帝嘉赏陈仪在天津治水营田的业绩,便命他以金都御史官充任京东营田观察使,仍驻天津。
就在这一年,抬亲王下世,水利营田府解散。一时间浮议四起,有些地方官吏无所顾忌,声称营田治水多此一举。陈仪力排众议,继续主持京东一带水利,跋涉在艰难的道路上。
南运河长屯堤,地属静海。某官吏玩弄法令条文行奸作弊,长期以来,年年调集霸州、文安、大城的民工协修。协修民工携带粮食,行程百里,叫苦连天。陈似曾先后四次查问此事,均无答复。雍正九年,陈仪又极力向新任直隶河督沈廷正申述,终于解除了这三个州县的劳役。
从东安(今安次区)、永清至文安胜芳(分属霸州市)淀,均受永定河水患,数百里沙积泥淤,凋蔽不堪。陈仪兴修水利,教大家栽蒲插苇,植莲种稻,织席捕鱼。这一带的农民日益富裕起来。
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夏天,京北连降暴雨,山洪爆发,数以万计的田园、房屋为洪水吞没。陈议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冒“侵官”之罪,向皇帝流奏灾情。皇帝下诏筹措赈济,命陈仅掌管此事。陈仪奉命四处奔走,八方求援,千方百计筹集钱粮。共赈济灾民34万7千多人。
雍正十二年,陈仅转为侍读学土。不久罢观察使,还京师。
这一年前后,他还应邀协助李卫等人纂修《销铺通志》,把自己多年来关于直隶河渠治水方面的实践经验写进《银铺通志})中。
八年多来,陈议的足迹遍及直隶各地。他惨淡经营费尽;动力,治水营田,政绩卓著。直隶大小七十多条河流,由他勘定的就有十之六七。当时人们这样评价说:“燕赵堵水,条分缕析,前有哪道元,后有郭守敬,公(指陈仪)实兼之。”
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陈仪因嘱托门生为贫困的故友之子谋求生计而被人攻计,降为鸿肿寺少卿,便请告老还乡。乾隆七年(公元 1742年)卒,享年73岁。 |
|
- : Chen Y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