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 > 阿里山杜鹃
  种中文名:阿里山杜鹃
  种拉丁名:rhododendron pseudochrysanthum hayata
  种别名:
  国内分布:产我同台湾阿里山及大巴千山等地。生于海拔3 000—3 200米的森林中。模式标本采自台湾阿里山。
  海拔:3000-3200
  命名来源:[journ .coll.sci.tokyo 25: 154.t.26. 1908]
  中国植物志:57(2):086
  亚组中文名:麻花杜鹃亚组
  亚组拉丁名:subsect maculifera sleumer
  组中文名:常绿杜鹃组
  组拉丁名:sect.ponticum g.don
  亚属中文名:常绿杜鹃亚属
  亚属拉丁名:subgen.hymenanthes (blume) k.koch
  属中文名:杜鹃花属
  属拉丁名:rhododendron
  亚科中文名:杜鹃花亚科
  亚科拉丁名:rhododendroideae drude
  科中文名:杜鹃花科
  科拉丁名:ericaceae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态特征:矮小灌木,高0.5—3米;小枝薄被灰色丛卷毛,中间有散生的腺毛,老枝无毛,呈 灰褐色。冬芽长圆形,长1.3厘米,直径5—6毫米,被灰色丛卷毛。叶硬革质, 常4—5 枚集尘枝顶,长圆状披针形或卵形至椭圆形,长4—8厘米,宽1.5—3.5厘米,先端突尖或渐尖.有时呈尖尾状,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反卷,上面深绿色,幼时被灰色丛卷毛 及腺毛,后变为无毛,下面淡绿色,被丛卷毛,成长后无毛,山脉在上面下凹,下面隆 起,多少有毛被和腺体残迹,侧脉15对,在上面微下凹,下面不明显;叶柄长1—2厘 米,密被灰色丛卷毛及长柄腺体。顶生总状伞形花序,有花5--10朵;总轴长1—2厘 米;花梗长2—2.5厘米,疏生有柄腺体;花萼小,长1—2毫米,裂齿5,近于三角形, 边缘有流苏状腺毛;花冠钟形,长3—4厘米,直径4.5厘米,淡红色,外面有深红色条 纹, 内面基部有红色斑点,裂片5,长1.5—2厘米,宽2.5厘米;雄蕊10,不等长, 长 1.5—2.5匣米,花丝白色,基部有微柔毛;子房圆锥形,长5毫米,密被腺体,花柱长3 厘米, 白色, 无毛或下部有腺体,柱头小,深红色,有浅裂片。蒴果长圆形, 长1—1.5 厘米,直径4--7毫米,5室,有肋纹及腺体残迹。 花期不明,果期7月。
  产地分布:产我同台湾阿里山及大巴千山等地。生于海拔3 000—3 200米的森林中。模式标本采自台湾阿里山。
  参考文献:rhododendron pseudochrysanthum hayata in journ.coll.sci.tokyo 15:154. t.26.1908;tagg in stevenson,spec.rhodod.153.1930;sealy in curtis's bot. mag.n.ser. 171:t.284. 1956;cowan et davidian in rhodod year-book 11:f. 23.1956;cullen et chamb.in not.bot.gard.edinb.36:118. 1978;chamb.in not. bot. gard.edinb. 39:273. 1982.——r.nankotaisanense hayata in icon. pl.form.9:66. 1920;h.l.li in h.l.li et al,fl.taiwan.4:35. 1978.
  亚组概述:subsect maculifera sleumer in engler's bot.jahrb. 74:344.1949;cullen et chamb.in not.bot.gard.edinb.36:118.1978:chamb. in not.bot.gard.edinb.39:267.1982.——ser.barbatum subser.maculiferum sensu tagg in stevenson,spec.rhodod.144.1930. 灌木或小乔木;树皮粗糙;幼枝被绒毛或腺体刚毛。叶长圆形、长圆状披针形、披针 形至倒披针形、椭圆形或卵形至倒卵形,先端有小尖头至尖尾状,下面多少具有宿存或脱 落的粗伏毛、绒毛状丛卷毛或星状绒毛,在中脉上密被或散生刚毛或丛卷毛。花序疏松或 稠密, 有花5—20朵;总轴长2—20毫米; 花萼通常细小, 长约1毫米 (仅在r. longesquamatum的花萼长可达8—13毫米);花冠狭至宽钟形或管状钟形, 白色.粉红 色至深红色,基部有或无深色斑块及斑点,有或无蜜腺囊,裂片5;雄蕊10,稀12— 14;子房被绒毛或有柄腺体,稀无毛。 亚组的模式种:麻花杜鹃 r.maculiferum franch. 本亚组有13种1亚种,3变种,均为小国特产,主要分布于西南各省区、台湾。
  本组概述:sect.ponticum g.don,* gen.hist.3:843.1834.—— sect.leiorrhodium rehd.in journ.arn.arb.15;269.1934. 组的特征同亚属。 sleumer in bot.jahrb.74(4):542—550.1949.将本组分成21亚组(subsection), 而cullen & chamberlain in not.bot.gard. edinb.36.37. 1978—1979.将本 组改分成24亚组(subsection).本书综合了以上两种意见,略有调整,分成13亚组 (subsection)将subsect.venator chamb.仍放入星毛杜鹃亚组subsect.parishia sleumer内。 本组共有267种,主要分布于北半球,亚洲东南部,少数种类分布于欧洲及北美洲。 我国有251种,多集中分布于西南部,少数种类向东分布至台湾;在我国西南部山区,海拔2 000—3 500米的中山地带,常有纯杜鹃林分布,在贵州西部、黔西、大方及毕节三 县,更是杜鹃林连成一片,绵延百余里,成为我国特有而著名的“百里杜鹃林”.每当春末 夏初,各种杜鹃花争相开放,千姿百态,色彩缤粉,汇成花海,持续达一月之久,景色十 分壮观。组的模式种:rhodendron ponticum linn.本组的杜鹃花、叶常绿,花形较大,色彩艳丽,是世界著名的观赏花卉,各国已广泛引种栽培,尤以英国、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最为普遍。我国的庐山植物园、四川灌县的华西树木保护中心、昆明植物园及杭州植物园栽培较多,有一定规模。此外,其木材细密可以用于制造器具及精细雕刻。产于青海的陇蜀杜鹃r.przewalskii maxim、产于华南的岭南杜鹃r.mariae hance的叶可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产于长江流域各省的羊踯躅r.molle g.don有毒,也可以做药用。大白杜鹃r.decorum franch的花在滇、川、藏的少数民族地区可以做蔬菜供食用。
  亚属概述:subgen.hymenanthes(blume) k.koch,dendrol-ogle 2:170.1872;chamb.in not.bot.gard.edinb.39:219.1982.——gen.hymenanthes blume,bijdragen fl.nederlandsch lndie 862.1826.——subgen.eurhododedron auct.plur,incl.sleumer 1949,non k.koch 1872. 常绿灌木至乔木,稀为匍匐状小灌木.叶革质,较大,常椭圆形至宽披针形或近于圆 形,无毛至下面具各式毛被,稀具腺体或上面有蜡质,无鳞片。顶生总状伞形花序,常多 花,稀仅有1—2花;花萼小,环状,稀增大发育成杯状,绿色或红色,5(--6--8)裂; 花冠较人,钟状,管状,漏斗状,稀杯状或碟状,粉红色、白色、红色至紫红色,稀黄 色,基部有深色的蜜腺囊或否,5裂,稀6—8裂;雄蕊常为花冠裂片的1倍,通常10, 稀11—20,不等长;子房常圆柱形或卵圆形,无毛或具稀或密的各式毛被,稀具腺体,5 —18室;花柱细长,常无毛或通顶被毛或腺体。蒴果圆柱形,直或弯曲,被毛或否,成 熟后室间开裂;种子多数,周边常具膜质的薄翅。 亚属的模式种:rhododendron.japomcum(blume)schneid.(hymenanthes japon- icum blume) 本亚属仅有1组。
  本属概述:l.sp.pl.392. 1753;benth.et hook.f.gert.pl 2(2):599. 1876;drude in engler u. ptantl,nat. pflanzenfam. 4(1):35. 1889;sleumer in bot.jahrb.syst.74(4):511—553.1949;cullen et chamh.in not.bot.gard.edinb.36: 105——126.1978 et 37: 327——338.1979;cullen inibid.39:1——207 1980;chamb.in ibid. 39:209——486.1982. 灌木或乔木,有时矮小成垫状,地坐或附生;植株无毛或被各式毛被或被鳞片。叶 常绿或落叶、半落叶,互生,全缘,稀有不明显的小齿。花芽被多数形态大小有变异的 芽鳞。花:显著,形小至大,通常排列成伞形总、状或短总状花序,稀单花,通常顶生,少 有腋生;花萼5(--6--8)裂或环状尤明显裂片,宿存;花冠漏斗状、钟状、管状或高 脚碟状,整齐或略两则对称,5(--6--8)裂,裂片在芽内覆瓦状;雄蕊5—10,通常 10,稀15--20(--27),着生花冠基部,花药无附属物,顶孔开裂或为略微偏斜的孔 裂;花盘多少增厚而显著,5—10(--14)裂;子房通常5室,少有6--20室,花柱细 长劲直或粗短而弯弓状,宿存。蒴果自顶部向下室间开裂,果瓣木质,少有质薄者开裂 后果瓣多少扭曲。种子多数,细小,纺锤形,具膜质薄翅,或种子两端有明显或不明显 的鳍状翅,或无翅但两端具狭长或尾状附属物。属的模式种:rhododendron ferrugineum l. 约960种,广泛分布于欧洲、亚洲、北美洲、主产东亚和东南亚,形成本属的两个 分布中心,2种分布至北极地区,1种产大洋洲,非洲和南美洲不产。我国约542种 (不包括种下等级),除新疆、宁夏外,各地均有,但集中产于西南、华南。 本届是杜鹃花科中最大的属,也是中国和喜马拉雅植物区系中的大属之一。本属植 物在园艺学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自19世纪中期,j.d.hooker从锚金发现并引回英国 30种杜鹃开始,至20世纪g.forrest、俞德浚等人在中国西南的采集活动以来,杜鹃 属植物大量被发现,被引种栽培的杜鹃已不下600种,遍及世界许多国家。由于杜鹃花属 植物在自然界杂交现象普遍,栽培条件下亦易于杂交变异,大量的杂交种不断被育出, 且观赏价值胜可:野生种。 由h.f.tagg.j.hutchinson,a.rehder三人合作做出、经英国杜鹃协会于1930 年出版的《the species of rhododendron》,首次汇编了已知的世界杜鹃花属850余种,但 全书划分45个系(series)的编排尚不能反映本属的分类系统。h.sleumer于1949年 提出世界杜鹃花属分为8个亚属及亚属下分组、业组的全面的分类系统。j.cullen和d. p.chamberlain(1978)在此基础上略有修订,即将有鳞的3个亚属(subgen.pseu- dazalea,subgen.pseudorhodorastrum,subgen,rhodorastrum)归并到杜鹃亚属作亚组 等级,提出5个亚届的观点。随后w.r.philipson(1980)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将原置 于马银花亚属azalcastrum的2个组:5cct.candidastrum(产北美),sect,mumeazalea (产日本)分别独立成亚属,并按a.gray(1878)将云间杜鹃属therorhodion(maxim.) gray作为本属的一个亚属,提出又一8个亚属的系统。本志采纳的是h.sleumer的系 统概念和a.gray的观点,将国有杜鹃种类分为9个亚属。
  亚科概述:ude in engler u.prantl,nat.pflanzenfam.4(1):31.1897. 灌木或乔木,通常地生,少有附生;植株被各式毛被或鳞片;叶常绿或落叶,叶片全缘,稀有细齿;花小至显著大,1或多花组成总状或伞形总状花序;花通常5数,少有4—6—8数;花萼与子房分离,花受精后花萼大小几无变化;花冠合瓣,稀有离生;花药无附属物,顶孔开裂,稀纵裂;子房上位;蒴果室间开裂;种子无翅或有窄翅,有时两端有尾状附属物。 约含16属,产欧洲、亚洲、美洲,主产北半球温带,少数属、种环北极分布,也有少数属、种分布亚洲和美洲热带、亚热带,仅1种产澳大利亚,非洲不产。我国有4属:杜香属、杉叶杜属、松毛翠属、杜鹃花属。
  本科概述:木本植物,灌木或乔木,体型小至大;地生或附生;通常常绿,少有半常绿或落叶;有具芽鳞的冬芽(主产非洲的欧石南亚科除外)。叶革质,少有纸质,互生,极少假轮生,稀交互对生,全缘或有锯齿,不分裂,被各式毛或鳞片,或无覆被物;不具托叶。花单生或组成总状、圆锥状或伞形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两性,辐射对称或略两状或高脚碟状,稀离生,花冠通常5裂,稀4、6、8裂,裂片覆瓦状排列;雄蕊为花冠顶部通常有芒状或距状附属物,或顶部具伸长的管,顶孔开裂,稀纵裂;除吊钟花属enkianthus为单分体外,花粉粒为四分体;花盘盘状,具厚圆齿;子房上位或下位,(2--)5(--12)室,稀更多,每室有胚珠多数,稀1枚;花柱和柱头单一。蒴果或浆果,少有浆果状蒴果;种子小,粒状或锯屑状,无翅或狭翅,或两端具伸长的尾状附属物;胚圆柱形,胚乳丰富。染色体基数x=(8--)12或13(--23)。约103属3350种(d.j.mabberley,1996.the plant-book.),全世界分布,除沙漠地区外,广布于南、北半球的温带及北半球亚寒带,少数属、种环北极或北极分布,也分布于热带高山,大洋洲种类极少。我国有15属,约757种,分布全国各地,生产地在西南部山区,尤以四川、云南、西藏三省区相邻地区为盛,这里也是杜鹃花属rhododendron、树萝卜属agapetes的多样化中心,且极富特有类群。此前曾记载国产属还有伏地杜鹃属chiogenes[见《中国植物志》57(3)]、云间杜娟属therorhodion(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3,《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词典》)、扁枝越桔属hugeria(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3)。这3个属名在本志及日后出版的《flora ofchina》中作下如下的修订:chiogenes=gaultheria,国产的1种恢复其本来名称:gaultheria suborbicularis w.w.smith;therohoodion=rhododendron subgen,therorhodion(maxim.) drude;hugeria=vaccinium。本科的许多属、种是著名的园林观赏植物,已为世界各地广为利用,我国常见的有杜鹃花属、吊钟花属、树萝卜属的种类。杜鹃花属的木材是优良的工艺用材。产我国北方的一些越桔属植物的浆果,有极好的食用价值。此外从本科植物中提出过多种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类、挥发油类、香豆素类、酚类化合物及二萜毒素,研究工作表明,黄酮类、香豆素类化合物有平喘、消炎的功效,从白珠树属中提取冬绿油(地檀香油)。上述成分用于医药工业和日用品工业。但已知杜鹃花属、马醉木属、金叶子属的一些种,其叶、花含有程度不同的毒性,可引起人、畜中毒,毒性强的成分为四环二萜毒素、梫木毒素等,在利用上述植物时必须注意去毒问题。本科植物是环北极植物区系的重要组成成分,并在世界植被组成中占有重要位置,在我国西部、西南部高山、亚高山的湿润山坡以上的北极灌木群落、高山石南灌丛、大西洋沿岸的欧石南灌木群落、北半球北部的泥炭藓沼泽植被、冰沼植被、非洲好望角的硬叶常绿灌木群落等等,它们建群种或优势种均为本科不同属、种的植物。杜鹃花科分类系统的建立与发展已有漫长的历史。o.drude (1889.in engler's pflanzenfamilien)建立的4个亚科:rhododendroideae,arbutoideae,vaccinioideae,ericoideae,为本科的系统分类奠定了基础。benth.et hook.f.,gen.plant.(1876),j.hutch.(1932)等人基于子房下位,果为浆果特征,将越桔这一类从杜鹃花科独立出了越桔科vacciniaceae。本世纪以来也有众多学者以各个学科角度再研究o.drude系统,并提出各自的见解,如h.f.copeland (1944)、h.t.cox(1948)、l.watson (1965)、o.hagerup等人,但drude 系统仍被传统地应用。本志亦采纳了o.drude的概念,并认同e.busch(1952.in fl.urss.vol.18)所作等级上的更动。
  亚科概述:ude in engler u.prantl,nat.pflanzenfam.4(1):31.1897. 灌木或乔木,通常地生,少有附生;植株被各式毛被或鳞片;叶常绿或落叶,叶片全缘,稀有细齿;花小至显著大,1或多花组成总状或伞形总状花序;花通常5数,少有4—6—8数;花萼与子房分离,花受精后花萼大小几无变化;花冠合瓣,稀有离生;花药无附属物,顶孔开裂,稀纵裂;子房上位;蒴果室间开裂;种子无翅或有窄翅,有时两端有尾状附属物。 约含16属,产欧洲、亚洲、美洲,主产北半球温带,少数属、种环北极分布,也有少数属、种分布亚洲和美洲热带、亚热带,仅1种产澳大利亚,非洲不产。我国有4属:杜香属、杉叶杜属、松毛翠属、杜鹃花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