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電影 > 阿拉伯的勞倫斯
目錄
ā lā bó de láo lún sī ā lā bó de láo lún sī
  美國故事片。霍裏遜影片公司、哥倫比亞影片公司1962年聯合攝製。羅·博爾特編劇,大衛·裏恩導演,彼·奧圖爾、亞·吉尼斯主演。1916年,在開羅的英國駐軍勞倫斯中尉,奉命協調阿拉伯部落之間的傾軋不和,並指揮阿拉伯人襲擊土耳其駐軍,被阿拉伯人尊為英雄◇因到大馬士革調解失敗,被調回英國。
基本信息
  中文片名
  阿拉伯的勞倫斯
  原片名
  LAWRENCE OF ARABIA
  更多中文片名
  沙漠梟雄
  影片類型
  劇情 / 冒險 / 戰爭 / 傳記
  片長
  216 min / UK:228 min (director's cut) / UK:187 min (1970 re-release) / UK:210 min (original version) / UK:222 min (premiere version) / USA:227 min (restored roadshow version)
  國傢/地區
  英國
  對白語言
  阿拉伯語 英語 土耳其語
  色彩
  彩色
  幅面
  70毫米寬銀幕電影
  混音
  單聲道 70 mm 6-Track Dolby SR
  級別
  Australia:PG Singapore:PG Argentina:Atp Australia:M Chile:TE Finland:K-16 Norway:15 Sweden:15 UK:PG USA:PG France:U USA:Approved Canada:PG USA:G Spain:18 West Germany:12 Norway:16 Hong Kong:IIA Ireland:PG
  製作成本
  $15,000,000 (estimated)
  版權所有
  Copyright 1962 by Horizon Pictures (G.B.) Limited
  拍攝日期
  1961年5月15日 - 1962年10月20日
  製作日期
  1960年11月 - 1962年10月
演職員表
  導演
  大衛·裏恩 David Lean
  編劇
  T.E. Lawrence .....(writings)
  羅伯特·鮑特 Robert Bolt .....(screenplay) and
  Michael Wilson .....(screenplay) originally uncredited
  演員
  彼德·奧圖 Peter O'Toole .....T.E. Lawrence
  亞利剋·基尼斯 Alec Guinness .....Prince Feisal
  安東尼·奎恩 Anthony Quinn .....Auda abu Tayi
  傑剋·霍金斯 Jack Hawkins .....General Lord Edmund Allenby
  奧馬爾·沙裏夫 Omar Sharif .....Sherif Ali
  José Ferrer .....Turkish Bey (as Jose Ferrer)
  安東尼·奎爾 Anthony Quayle .....Colonel Brighton
  Claude Rains .....Mr. Dryden
  Arthur Kennedy .....Jackson Bentley
  Donald Wolfit .....General Sir Archibald Murray
  I.S. Johar .....Gasim
  Gamil Ratib .....Majid
  Michel Ray .....Farraj
  John Dimech .....Daud
  Zia Mohyeddin .....Tafas
  Howard Marion-Crawford .....Medical officer (as Howard Marion Crawford)
  Jack Gwillim .....Club secretary
  Hugh Miller .....RAMC colonel
  John Barry .....MP, map room (uncredited)
  Bruce Beeby .....Captain, Officer's Club (uncredited)
  Fred Bennett .....Sergeant at Cairo headquarters (uncredited)
  John Bennett .....(uncredited)
  Steve Birtles .....Motor bike rider (uncredited)
  羅伯特·鮑特 Robert Bolt .....Officer with pipe gazing at Lawrence (uncredited)
  製作人
  Robert A. Harris .....producer (1989 reconstruction and restoration)
  Sam Spiegel .....producer
製作發行
  攝製格式
  65 mm
  洗印格式
  35 mm
  70 mm
  16 mm
  製作公司
  Horizon Pictures (II) [英國]
  發行公司
  哥倫比亞影片公司 Columbia Pictures [美國] ..... (1962) (USA) (theatrical)
  哥倫比亞三星電影發行公司 Columbia TriStar Film Distributors International [美國] ..... (1999) (Argentina)
  哥倫比亞三星家庭視頻公司 Columbia TriStar Home Video [美國] ..... (2001) (USA) (DVD)
  哥倫比亞三星 Columbia TriStar [巴西] ..... (Brazil) (DVD)
  Columbia TriStar [美國] ..... (2003) (USA) (DVD)
  LK-TEL Vídeo [巴西] ..... (19??) (Brazil) (VHS)
  LK-TEL [阿根廷] ..... (1999) (Argentina) (video)
  RCA/Columbia Pictures Home Video [美國] ..... (1992) (USA) (laserdisc)
  標準收藏 The Criterion Collection [美國] ..... (USA) (laserdisc)
  其它公司
  Chapman/Leonard Studio Equipment [美國] ..... cranes and dollies
  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英國] ..... music played by (as The 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Mayflower Recording Ltd. [英國] ..... adr recording
  上映日期
  英國
  UK
  1962年12月10日 ..... (London) (premiere: Royal Film Performance)
  美國
  USA
  1962年12月16日 ..... (New York City, New York) (premiere)
  美國
  USA
  1962年12月21日 ..... (Los Angeles, California) (premiere)
  加拿大
  Canada
  1963年1月30日
  西德
  West Germany
  1963年3月15日
  瑞典
  Sweden
  1963年3月22日
  芬蘭
  Finland
  1963年9月13日
  西班牙
  Spain
  1963年10月1日
  丹麥
  Denmark
  1963年10月15日
  澳大利亞
  Australia
  1963年11月1日
  葡萄牙
  Portugal
  1963年11月28日
  法國
  France
  1989年5月10日 ..... (restored version)
  英國
  UK
  1989年5月26日 ..... (restored version)
  澳大利亞
  Australia
  1989年7月13日 ..... (restored version)
  德國
  Germany
  1990年10月4日 ..... (restored version)
  美國
  USA
  1997年9月5日 ..... (re-release)
  澳大利亞
  Australia
  1998年3月26日 ..... (re-release)
  韓國
  South Korea
  1998年10月24日 ..... (director's cut)
  阿根廷
  Argentina
  1999年5月4日 ..... (edited version)
  中國香港
  Hong Kong
  2002年8月11日 ..... (limited)
  美國
  USA
  2002年9月20日 ..... (limited) (re-release)
  挪威
  Norway
  2004年8月28日 ..... (70mm Film Festival)
  中國香港
  Hong Kong
  2005年11月17日 ..... (limited) (re-release)
劇情介紹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後,德國的盟友土耳其趁機侵入阿拉伯半島,而該地區的各個部族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無力抵抗土耳其侵略軍。英國軍方派了有“阿拉伯通”之稱的陸軍情報軍官勞倫斯到那裏進行活動。
  勞倫斯在去麥地那會見部族首領費薩爾王子的途中,遇見了哈裏蘇部族的首領阿裏,此人年輕剽悍,給勞倫斯帶來了很大的幫助。勞倫斯到費薩爾處,親眼目睹了他的大本營遭到土耳其飛機的轟炸,傷亡慘重。費薩爾采納了勞倫斯的意見,從陸路攻打亞喀巴,為占領大馬士革鋪平道路。勞倫斯則與阿裏率領突擊隊穿過沙漠,冒着炎熱與風沙。日夜兼程,很快攻下該城。
  英國在阿拉伯半島的意圖是給阿拉伯人有限的槍支彈藥,叫他們牽製土耳其的兵力,同時將阿拉伯各部族置於自己的控製之下,勞倫斯基本上是按照這一戰略采取行動的,但做法上比較講究策略。他換上阿拉伯人的服裝,盡量在生活上接近阿拉伯人,由於突擊隊屢建戰功,威震中東,勞倫斯被譽稱為“阿拉伯的勞倫斯”。
  在對大馬士革發動的總攻勢中,勞倫斯與阿裏率領的阿拉伯軍隊驍勇善戰,長驅直入,比英軍提前一天攻入。但戰後,英阿雙方在管轄大馬士革這個問題上發生了嚴重的分歧,勞倫斯睏於復雜的政治外交鬥爭之中,仕途失意,不得已退役。他回到英國後,憂鬱不得志,不久後在一次交通事故中身亡。
相關評論
  From the creators of "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A mighty spectacle of action and adventure! (Australia)
  After five years... the first motion picture from the creators of "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Columbia Pictures presents The Sam Spiegel . David Lean Production of .....
  一部驚人而空前絶後的史詩。
  ——《芝加哥論壇》
  時至今日,《阿拉伯的勞倫斯》的過時之處衹體現在化妝方面。
  ——《華盛頓郵報》
  在各個方面都無可挑剔,如果想找到兼具信心與野心的導演的作品,大衛·裏恩的電影是最佳代表。
  ——BBC
幕後製作
  導演大衛·裏恩希望由一位不知名的演員扮演勞倫斯,於是為阿爾伯特·芬尼安排了一次試鏡,當時芬尼的成名作《年少莫輕狂》還未及上映。試鏡活動甚至使用了戲裝和布景,拍攝為期4天,耗資高達10萬英鎊。除了裏恩之外,參加試鏡的還有攝影師、助理導演、剪輯師、製片人和阿拉伯歷史專傢。試鏡非常精彩,芬尼雖然得到那個角色,但後來卻拒絶了,因為他不想長期簽約。
  製片方曾因劇組要轉道西班牙而叫停拍攝,但影片直到3個月後纔得以繼續拍攝,因為編劇羅伯特·博特(Robert Bolt)因參加核裁軍示威遊興而被捕,直到製片人薩姆·斯皮格爾說服他簽署了保證書纔被釋放。
  約旦國王侯賽因曾嚮影片劇組出藉阿拉伯軍團協助拍攝,而且經常造訪片場,並喜歡上了一位英國女秘書。1962年,這位女秘書成為侯賽因的第二任妻子,1999年,兩人的長子成為約旦國王。
  本片是一部根據歷史上的真人真事拍攝的場面宏偉的史詩片。這個劇本是事實和藝術的巧妙結合,它忠於真實而又超出真實,它虛構出各種形象和情緒,這種情緒比勞倫斯本人所體驗到的更為強烈和富於刺激性。這是一部真正偉大的驚險片。影片的導演手法及攝影極為出色,既展現宏偉壯觀的戰鬥場面,又剖析歷史人物的內心世界,成功地塑造了一個出身卑微、高深莫測、膽略過人、又受虛榮和情欲支配的冒險狂。本片榮獲第35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7項大奬。
精彩花絮
  ·這部史詩般的巨片長達3小時45分鐘,根據歷史上的真實的人物和情節改編。曾獲1962年度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藝術指導等七項大奬。在英國最權威的電影雜志《TOTAL FILM》近日評選出了50部最偉大的史詩電影中,本片更是一舉擊敗了《賓虛》和《指環王》等強勁對手,奪得冠軍。
  ·導演大衛·裏恩最初希望由阿爾伯特·芬尼扮演勞倫斯,但凱瑟琳·赫本力勸製片人薩姆·斯皮格爾(Sam Spiegel)讓彼得·奧圖來扮演。
  ·阿蘭·德竜曾是扮演阿裏的人選,但因棕色隱形眼鏡而無緣出演,後來Maurice Ronet成為接替人選,但他有法語口音,而且不適合穿着阿拉伯服裝。
  ·雖然影片長達227分鐘,但片中所有女性角色都沒有臺詞。
  ·1989年,影片的膠片得以恢復和修整,但很多對白丟失,於是彼得·奧圖等當時健在的主要演員來到錄音棚為20多年前的影片重新錄製對白,至於那些已經過世的,則找來聲音相似的演員配音。
  ·1960年,馬竜·白蘭度曾是扮演勞倫斯的人選,但後來由於片約衝突而放棄。後來,安東尼·博金斯也曾為扮演勞倫斯的人選。
  ·火車被毀的場景是在西班牙拍攝的。
  ·片中所有的運動都是從左至右,導演大衛·裏恩稱是想藉此強調影片是次旅程。
  ·真實的勞倫斯是在從Bovington軍營回傢的途中遭遇車禍的。
  ·勞倫斯被土耳其人攻擊和折磨的情節出自《七根智慧之柱》(The Seven Pillars of Wisdom),由於勞倫斯深受羞辱,於是不願出版這本書,衹印刷給120人閱讀。在勞倫斯死後,《七根智慧之柱》終於得以出版。
  ·在影片拍攝期間,彼得·奧圖曾拒絶與奧馬爾·沙裏夫配戲。
  ·早在1926年,就有人建議勞倫斯將完成的作品拍成電影,但被他拒絶。1960年,編劇邁剋爾·威爾森(Michael Wilson)說服了勞倫斯的兄弟同意將電影改編權賣給製片人薩姆·斯皮格爾。
  ·影片中的一些情節是忠於事實的,而且一些演員的外貌同角色原型很相象。
  ·在拍攝阿裏進入海市蜃樓的畫面時,攝影師弗雷迪·楊使用了一種特別的寬銀幕482mm鏡頭,後來攝影師們將這種鏡頭稱為“大衛·裏恩鏡頭”。
  ·在《娛樂周刊》評選的“影史百部佳片”榜單中,本片排名第18位。
  ·片中角色約翰遜·本特利的原型是美國旅行傢兼記者洛維爾·托馬斯(Lowell Thomas),世人從他的作品中開始知道勞倫斯的存在。
  ·彼得·奧圖在影片上映的20年後纔完整的觀看本片。
  ·在《首映》雜志評選的“100次最偉大表演”榜單中,彼得·奧圖扮演的勞倫斯名列榜首。
  ·當得知影片的拍攝計劃時,洛維爾·托馬斯希望將自己收集的大量關於勞倫斯和阿拉伯戰亂的背景資料提供給製片人薩姆·斯皮格爾,但被後者拒絶。
  ·亞利剋·基尼斯非常希望扮演勞倫斯,但導演和製片人認為他年紀過大,於是安排他扮演了費薩爾王子。
  ·勞倫斯所騎的摩托車是Brough Superior,號稱摩托車中的勞斯萊斯,勞倫斯擁有7臺。
  穿幫鏡頭
  ·當勞倫斯到達蘇伊士運河時,50年代末期的Blue Funnel班輪出現在背景中。
相關信息
  片長216 min / UK:228 min (director's cut) / UK:187 min (1970 re-release) / UK:210 min (original version) / UK:222 min (premiere version) / USA:227 min (restored roadshow version)
  級別
  Australia:PG Singapore:PG Argentina:Atp Australia:M Chile:TE Finland:K-16 Norway:15 Sweden:15 UK:PG USA:PG France:U USA:Approved Canada:PG USA:G Spain:18 West Germany:12 Norway:16 Hong Kong:IIA Ireland:PG
  版權所有
  Copyright 1962 by Horizon Pictures (G.B.) Limited
  攝製格式
  65 mm
  洗印格式
  35 mm
  70 mm
  16 mm
演職員詳表
  編劇
  Michael Wilson .....(screenplay) originally uncredited
  演員
  Peter O'Toole .....T.E. Lawrence
  Alec Guinness .....Prince Feisal
  Anthony Quinn .....Auda abu Tayi
  Jack Hawkins .....General Lord Edmund Allenby
  Omar Sharif .....Sherif Ali
  José Ferrer .....Turkish Bey (as Jose Ferrer)
  安東尼·奎爾 Anthony Quayle .....Colonel Brighton
  Claude Rains .....Mr. Dryden
  Arthur Kennedy .....Jackson Bentley
  Donald Wolfit .....General Sir Archibald Murray
  I.S. Johar .....Gasim
  Gamil Ratib .....Majid
  Michel Ray .....Farraj
  John Dimech .....Daud
  Zia Mohyeddin .....Tafas
  Howard Marion-Crawford .....Medical officer (as Howard Marion Crawford)
  Jack Gwillim .....Club secretary
  Hugh Miller .....RAMC colonel
  John Barry .....MP, map room (uncredited)
  Bruce Beeby .....Captain, Officer's Club (uncredited)
  Fred Bennett .....Sergeant at Cairo headquarters (uncredited)
  John Bennett .....(uncredited)
  Steve Birtles .....Motor bike rider (uncredited)
  羅伯特·鮑特 Robert Bolt .....Officer with pipe gazing at Lawrence (uncredited)
幕後花絮
  導演大衛·裏恩希望由一位不知名的演員扮演勞倫斯,於是為阿爾伯特·芬尼安排了一次試鏡,當時芬尼的成名作《年少莫輕狂》還未及上映。試鏡活動甚至使用了戲裝和布景,拍攝為期4天,耗資高達10萬英鎊。除了裏恩之外,參加試鏡的還有攝影師、助理導演、剪輯師、製片人和阿拉伯歷史專傢。試鏡非常精彩,芬尼雖然得到那個角色,但後來卻拒絶了,因為他不想長期簽約。
  製片方曾因劇組要轉道西班牙而叫停拍攝,但影片直到3個月後纔得以繼續拍攝,因為編劇羅伯特·博特(Robert Bolt)因參加核裁軍示威遊興而被捕,直到製片人薩姆·斯皮格爾說服他簽署了保證書纔被釋放。
  約旦國王侯賽因曾嚮影片劇組出藉阿拉伯軍團協助拍攝,而且經常造訪片場,並喜歡上了一位英國女秘書。1962年,這位女秘書成為侯賽因的第二任妻子,1999年,兩人的長子成為約旦國王。
  本片是一部根據歷史上的真人真事拍攝的場面宏偉的史詩片。這個劇本是事實和藝術的巧妙結合,它忠於真實而又超出真實,它虛構出各種形象和情緒,這種情緒比勞倫斯本人所體驗到的更為強烈和富於刺激性。這是一部真正偉大的驚險片。影片的導演手法及攝影極為出色,既展現宏偉壯觀的戰鬥場面,又剖析歷史人物的內心世界,成功地塑造了一個出身卑微、高深莫測、膽略過人、又受虛榮和情欲支配的冒險狂。本片榮獲第35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7項大奬。
  ·這部史詩般的巨片長達3小時45分鐘,根據歷史上的真實的人物和情節改編。曾獲1962年度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藝術指導等七項大奬。在英國最權威的電影雜志《TOTAL FILM》近日評選出了50部最偉大的史詩電影中,本片更是一舉擊敗了《賓虛》和《指環王》等強勁對手,奪得冠軍。
  ·導演大衛·裏恩最初希望由阿爾伯特·芬尼扮演勞倫斯,但凱瑟琳·赫本力勸製片人薩姆·斯皮格爾(Sam Spiegel)讓彼得·奧圖來扮演。
  ·阿蘭·德竜曾是扮演阿裏的人選,但因棕色隱形眼鏡而無緣出演,後來Maurice Ronet成為接替人選,但他有法語口音,而且不適合穿着阿拉伯服裝。
  ·雖然影片長達227分鐘,但片中所有女性角色都沒有臺詞。
  ·1989年,影片的膠片得以恢復和修整,但很多對白丟失,於是彼得·奧圖等當時健在的主要演員來到錄音棚為20多年前的影片重新錄製對白,至於那些已經過世的,則找來聲音相似的演員配音。
  ·1960年,馬竜·白蘭度曾是扮演勞倫斯的人選,但後來由於片約衝突而放棄。後來,安東尼·博金斯也曾為扮演勞倫斯的人選。
  ·火車被毀的場景是在西班牙拍攝的。
  ·片中所有的運動都是從左至右,導演大衛·裏恩稱是想藉此強調影片是次旅程。
  ·真實的勞倫斯是在從Bovington軍營回傢的途中遭遇車禍的。
  ·勞倫斯被土耳其人攻擊和折磨的情節出自《七根智慧之柱》(The Seven Pillars of Wisdom),由於勞倫斯深受羞辱,於是不願出版這本書,衹印刷給120人閱讀。在勞倫斯死後,《七根智慧之柱》終於得以出版。
  ·在影片拍攝期間,彼得·奧圖曾拒絶與奧馬爾·沙裏夫配戲。
  ·早在1926年,就有人建議勞倫斯將完成的作品拍成電影,但被他拒絶。1960年,編劇邁剋爾·威爾森(Michael Wilson)說服了勞倫斯的兄弟同意將電影改編權賣給製片人薩姆·斯皮格爾。
  ·影片中的一些情節是忠於事實的,而且一些演員的外貌同角色原型很相象。
  ·在拍攝阿裏進入海市蜃樓的畫面時,攝影師弗雷迪·楊使用了一種特別的寬銀幕482mm鏡頭,後來攝影師們將這種鏡頭稱為“大衛·裏恩鏡頭”。
  ·在《娛樂周刊》評選的“影史百部佳片”榜單中,本片排名第18位。
  ·片中角色約翰遜·本特利的原型是美國旅行傢兼記者洛維爾·托馬斯(Lowell Thomas),世人從他的作品中開始知道勞倫斯的存在。
  ·彼得·奧圖在影片上映的20年後纔完整的觀看本片。
  ·在《首映》雜志評選的“100次最偉大表演”榜單中,彼得·奧圖扮演的勞倫斯名列榜首。
  ·當得知影片的拍攝計劃時,洛維爾·托馬斯希望將自己收集的大量關於勞倫斯和阿拉伯戰亂的背景資料提供給製片人薩姆·斯皮格爾,但被後者拒絶。
  ·亞利剋·基尼斯非常希望扮演勞倫斯,但導演和製片人認為他年紀過大,於是安排他扮演了費薩爾王子。
  ·勞倫斯所騎的摩托車是Brough Superior,號稱摩托車中的勞斯萊斯,勞倫斯擁有7臺。
  穿幫鏡頭
  ·當勞倫斯到達蘇伊士運河時,50年代末期的Blue Funnel班輪出現在背景中。
製作發行
  發行公司
  哥倫比亞影片公司 Columbia Pictures [美國] ..... (1962) (USA) (theatrical)
  哥倫比亞三星電影發行公司 Columbia TriStar Film Distributors International [美國] ..... (1999) (Argentina)
  哥倫比亞三星家庭視頻公司 Columbia TriStar Home Video [美國] ..... (2001) (USA) (DVD)
  哥倫比亞三星 Columbia TriStar [巴西] ..... (Brazil) (DVD)
  Columbia TriStar [美國] ..... (2003) (USA) (DVD)
  LK-TEL Vídeo [巴西] ..... (19??) (Brazil) (VHS)
  LK-TEL [阿根廷] ..... (1999) (Argentina) (video)
  RCA/Columbia Pictures Home Video [美國] ..... (1992) (USA) (laserdisc)
  標準收藏 The Criterion Collection [美國] ..... (USA) (laserdisc)
  其它公司
  Chapman/Leonard Studio Equipment [美國] ..... cranes and dollies
  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英國] ..... music played by (as The 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Mayflower Recording Ltd. [英國] ..... adr recording
上映日期
  美國USA1962年12月16日 ..... (New York City, New York) (premiere)
  美國USA1962年12月21日 ..... (Los Angeles, California) (premiere)
  加拿大Canada1963年1月30日
  西德West Germany1963年3月15日
  瑞典Sweden1963年3月22日
  芬蘭Finland1963年9月13日
  西班牙Spain1963年10月1日
  丹麥Denmark1963年10月15日
  澳大利亞Australia1963年11月1日
  葡萄牙Portugal1963年11月28日
  法國France1989年5月10日 ..... (restored version)
  英國UK1989年5月26日 ..... (restored version)
  澳大利亞Australia1989年7月13日 ..... (restored version)
  德國Germany1990年10月4日 ..... (restored version)
  美國USA1997年9月5日 ..... (re-release)
  澳大利亞Australia1998年3月26日 ..... (re-release)
  韓國South Korea1998年10月24日 ..... (director's cut)
  阿根廷Argentina1999年5月4日 ..... (edited version)
  中國香港Hong Kong2002年8月11日 ..... (limited)
  美國USA2002年9月20日 ..... (limited) (re-release)
  挪威Norway2004年8月28日 ..... (70mm Film Festival)
  中國香港Hong Kong2005年11月17日 ..... (limited) (re-release)
英文解釋
  1. :  arab law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