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科學類 : 建築 > 阻塞高壓
目錄
No. 1
  阻塞高壓(blocking high)
  在西風帶長波槽脊的發展演變過程中,在脊不斷北伸時,其南部與南方暖空氣的聯繫會被冷空氣所切斷,在脊的北邊出現閉合環流,形成暖高壓中心,叫做阻塞高壓,它是中緯度和高緯度地區大氣對流層中部和上部深厚的暖高壓。由長波波輻增大而形成的含有閉合高壓中心的準靜止的長波脊,它很少移動,持續時間又比較長,阻礙着上遊西風氣流和天氣係統的東移。阻塞高壓主要出現在北半球,常和切斷低壓相伴出現。
  特點:
  ①中高緯度(一般在50°N以北)高空有閉合暖高壓中心存在,表明南來的強盛暖空氣被孤立於北方高空。
  ②暖高至少要維持三天以上,但它維持時期內,一般呈準靜止狀態,有時可以嚮西倒退,偶爾即使嚮東移動時,其速度也不超過7~8經度/天。
  ③在阻塞高壓區域內,西風急流主流顯著減弱,同時急流自高壓西側分為南北兩支,繞過高壓後再會合起來,其分支點與會合點間的範圍一般大於40~50個經度。
  阻塞高壓的建立和崩潰常常伴隨着一次大範圍甚至半球範圍的環流型式的劇烈轉變。它的建立,標志着緯嚮環流嚮徑嚮環流的轉變;它的持續,標志徑嚮環流處於強盛階段;它的崩潰,標志着徑嚮環流嚮緯嚮環流的轉變。因此,研究阻塞高壓對瞭解環流型的轉變,冷暖空氣的活動和天氣預報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
  阻塞高壓常呈準靜止狀態,移動緩慢,有時甚至西退。阻塞高壓維持的時間平均為5~7天,有時可達20天以上。所在地區往往形成持續的單一天氣,其東部多為持久的晴朗天氣,西部多為降水天氣。烏拉爾山和鄂霍次剋海常有阻塞高壓,當它們穩定維持時,中國南方多連陰雨天氣;當烏拉爾山阻塞高壓減弱崩潰時,常引起中國的寒潮爆發。
百科大全
  zuse gaoya
  阻塞高壓
  blocking high
  中緯度和高緯度地區大氣對流層中部和上部深厚的暖高壓,屬大型長波係統,是由長波波幅增大而形成的含有閉合高壓中心的準靜止的長波脊。由於它很少移動,持續時間又比較長,阻礙着上遊西風氣流和天氣係統的東移,故稱阻塞高壓阻塞高壓主要出現在北半球,其形成過程是當西風帶長波槽和脊的經嚮度變大,暖脊嚮北伸展到很高的緯度地區,且兩側冷槽往南伸到較低的緯度地區時,暖脊被冷空氣包圍,與南面的暖空氣主體分離,出現孤立的暖區,從而形成閉合高壓區。阻塞高壓常和切斷低壓相伴出現。南伸的冷槽被暖空氣切斷,出現孤立的冷堆,形成閉合低壓區,即切斷低壓(見氣旋)。
  由於這種閉合高壓區和低壓區的存在,阻擋着西風帶中的波動嚮下遊傳遞,西風急流常有明顯的分支現象,一支由南繞過,一支由北繞過(見圖繞極環流示意圖)。西風急流上的短波或地面氣旋,也隨着基本氣流分別由南、由北繞過,或在上遊消失。阻塞高壓的建立和崩潰常常伴隨着一次大範圍甚至半球範圍的環流型式的劇烈轉變。它的建立,標志着緯嚮環流嚮經嚮環流的轉變;它的持續,標志經嚮環流處於強盛階段;它的崩潰,標志着經嚮環流嚮緯嚮環流的轉變。因此,研究阻塞高壓對瞭解環流型的轉變、冷暖空氣的活動和天氣預報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
  阻塞高壓常呈準靜止狀態,移動緩慢,有時甚至西退。阻塞高壓維持的時間平均為5~7天,有時可達20天以上。所在地區往往形成持續的單一天氣:其東部多為持久的晴朗天氣,西部多為降水天氣。阻塞高壓常發生在暖空氣很活躍、冷空氣也較強的地區和季節,因此它有明顯的地區性和季節性。最常出現在北大西洋東北部和北太平洋阿拉斯加地區,以春、秋季最多。烏拉爾山和鄂霍次剋海也常有阻塞高壓,它們大多由北部的高壓演變而成,強度不很大,但對中國的天氣影響很大。當它們穩定維持時,中國南方多連陰雨天氣;當烏拉爾山阻塞高壓減弱崩潰時,常引起中國的寒潮爆發。
  (仇永炎)
英文解釋
  1. :  blocking anticyclone,  blocking high
包含詞
鄂霍次剋海阻塞高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