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詩人: 唐彥謙 Tang Yanqian
長安高闕此安劉,祔葬纍纍盡列侯。豐上舊居無故裏, 沛中原廟對荒丘。耳聞明主提三尺,眼見愚民盜一壞。 千載腐儒騎瘦馬,渭城斜月重回頭。 | | 长陵 汉高祖
漢高祖﹑北魏孝文帝﹑明成祖陵墓名『高祖墓在陝西省鹹陽市東﹐北魏孝文帝墓在河南省洛陽市附近﹐明成祖墓在北京市昌平縣。 | | 高大的土山。《楚辭·九嘆》:“登長陵而四望兮,覽芷圃之蠡蠡。” 王逸 註:“言己登高大之陵,周而四望。” 宋 晁補之 《滿江紅》詞:“隱隱長陵高阜,臥紅堆碧。” | | 长陵 汉高祖长陵 汉高祖 长陵 汉高祖 长陵 汉高祖 长陵 汉高祖 长陵 汉高祖
漢高祖 、 北魏 孝文帝 、 明成祖 陵墓名。 漢高祖 墓在 陝西省 鹹陽市 東, 北魏 孝文帝 墓在 河南省 洛陽市 附近, 明成祖 墓在 北京市 昌平縣 。 | | 長陵投訴電話鹹陽旅遊投訴電話:0910-3210445
陝西省旅遊投訴電話:029—85261437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長陵,係漢高祖劉邦的陵墓,在鹹陽市渭城區窯店鄉三義村北,距市區20公裏。陵基邊長東西162米,南北132米,高32米,呈覆鬥形,封土堆完整。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劉邦,字季,今江蘇沛縣人,西漢王朝的建立者。公元前二零九年,陳勝在大澤鄉起義。劉邦在沛縣起兵響應,放稱沛公。他與項羽起義軍一起消滅了秦王朝。在楚漢戰爭取得勝利後,劉邦即皇位,是為漢高祖,定都長安。劉邦即位後,分封了七個異姓王,以後便因他們謀反或藉口他們謀反,先後將其中六個除掉。在他取得政權之前,尚能豁達大度,以大局為重,所以劉邦陣營,謀臣如雲、猛將如雨。取得政權後,就疑慮多端,生怕衆臣謀反,容不下同他出生入死的部下。斬韓信、誅彭越、伐陳源,貶張良,故有歌雲:"狡兔死、良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玻,謀臣亡。"劉邦居帝位後,途經故鄉沛縣,設宴招待衆鄉親,酒意微熏之際舞劍作歌雲:"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大風歌》。劉邦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提三尺寶劍,斬白蛇,進鹹陽,取得天下的人。在他晚年時因徵討英布,箭瘡復發,在回軍路上病例,呂後給他請來醫生,他拒不就醫,認為他的命運是由天安排,公元前一百九十五年病逝,終年六十一歲,謚號為"高皇帝"。
清詩人王士正遊長陵後有詩云:
日照長陵小市東,依然蹤跡逐飛蓮。
未央宮闕悲歌裏,戶杜鶯花淚眼中。
已見銅人辭漢月,空留石馬臥秋風。
多情最有鹹陽蘋,暮靄和煙歲歲同。
劉邦不但是一個傑出的軍事傢,而且也不愧為一個有作為的政治傢,他作為一個農民起義領袖而轉化為封建帝王,在中國歷史上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
長陵周圍有呂後陵和蕭何、曹參、張良、周勃等文臣武將陪葬墓。 | | 長陵,位於西安市中心以北約20公裏、鹹陽市以東約20公裏的窯店鎮三義村北。1988年,國務院將其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長陵又名“長山”,是漢高祖劉邦與皇后呂雉(呂後)的陵墓。
劉邦(公元前256~公元前195年),字季,沛縣豐邑(今江蘇豐縣)人,漢朝開國皇帝。
秦末劉邦率沛縣子弟三千抗秦,後稱帝,建立漢帝國,奠定兩漢四百多年基業,是中國第一位“以布衣提三尺有天下”的皇帝。
長陵的陵址,選在鹹陽原的最高點,即秦鹹陽宮的舊址之上,遠望就像是山峰兀立,氣勢雄偉。南與未央宮隔河相望,北倚九山,涇渭二水橫貫陵區。在此可俯瞰長安勝景,自古以來就是關中著名的樞紐要地。1970年~1976年,陝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對長陵進行了全面的勘查,發現了大量的實物遺存。長陵是漢高祖劉邦和皇后呂雉的合葬陵墓,陵園遺址至今尚存。陵園的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1000米,東西寬900米,西墻的正中發現了一座寬23米的城門遺址。西城墻的地面上至今還保留着一條長600米、寬6米、高3米的夯土遺跡。陵塚位於陵園的南部,高祖陵在西,呂後陵在東,相距約250米左右。高祖的陵塚呈長方形覆鬥狀,高32米。在陵園的西北角、西南角、東南角和沿南墻一帶有六處大型的寢殿遺址。
長陵以東是陪葬墓區,綿延達15裏。根據史書的記載,蕭何、曹參、張耳、田蚡、周勃父子等功臣貴戚大都陪葬於此,唐代詩人唐彥謙有詩云:“長陵高闕此安劉,祔葬纍纍盡列侯”,這些纍纍連綿的墳塚,從某種角度再現了漢初文治武功的盛況。位於鹹陽城東北16公裏處渭城區窯店鄉漢陵村。漢高祖劉邦墓。墓為覆鬥形,底部周長600米,高31.94米。東邊 不遠處有皇后呂雉墓,與高祖同陵園不同穴位。闕東有功臣貴戚陪葬墓63座,名臣蕭何、曹參、周勃等葬於此。陵北怡魏村一帶有邑城遺址。近年在長陵周圍及其陪葬墓區發現了許多從葬坑,其中周勃父子墓旁1965年出土西漢3000兵馬俑,對研究西漢初期的軍隊編製、雕塑藝術、貴族埋葬制度及人物服飾提供了重要實物資料。劉邦稱帝的第二年開始營建長陵。漢高祖長陵是仿照西漢都城長安建造的,衹是規模略小而已。漢高祖長陵內還建有豪華的寢殿、便殿。寢殿是漢高祖長陵中的正殿,殿內陳設漢高祖的“衣冠幾仗象生之具”,完全像皇帝生前時一樣侍奉。漢高祖劉邦的陵塚在陵園的偏西處,形狀像覆鬥,是夯土迭築而成的。底部東西長153米,南北135米,高33米。漢高祖長陵前立有清乾隆年間陝西巡撫畢沅所書的“漢高祖長陵”石碑一通,陵塚下面是劉邦的安寢的地宮。
在長陵附近曾出土有“長陵東當”、長陵西當”篆文的瓦當,1968年在長陵附近出土一顆有“皇后之璽"篆文的螭虎紐白玉印,可能係呂後之印。長陵為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長陵“東西廣百二十步,高十三丈,在渭水北,去長安三十五裏”。現在測底部東西長153米,南北寬135米,頂部東西55米,南北35米,高32.8米,與史籍記載相近。
長陵亦稱“長山”或“長陵山”。取名“長陵”或因與所在地古稱“長平”或“長平阪”有關。也有人認為“長陵”是以西漢都城“長安”的第一個字命名的。
實際上開國皇帝陵多名“長陵”,“長”就是“長”(zhang)的意思。
長陵陪葬墓有蕭何、曹參、周勃、周亞夫、王陵、張耳、紀信、戚夫人、田燃、田勝及平原君等人的墓。1966年,在長陵附近出土一批玲現精巧的玉琢小件,其中一件騎手馭馬奔馳在刻有雲紋的托板上,觀之有天馬行空之感。 | | 位於洛陽城西北約15公裏處孟津縣朝陽鎮官莊村邙山之顛。此處存大小塚各一,大者高35米,底部周長141米;小者高23米,底部周長110米。兩塚相距約100米,當地俗稱"大小塚"。分別為高祖孝文帝長陵和文昭皇太後之陵。孝文帝拓跋宏於太和十七年(493)率軍南下,翌年决定由平城(今大同)遷都洛陽。他實行漢化政策,並規定死後葬洛陽。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北魏一位傑出的皇帝,他五歲即位,聰慧機敏。在他親政以後,為了鞏固北魏封建國傢,實行了許多重要的改革,加速了北方各少數民族的封建化進程,為隋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
魏孝文帝推行文治,在親政之初,即整頓吏治。對官吏實行三年一考,經三考,“升賢明有績者,退庸劣無功者”。他規定五品以上的官吏由他親自考核。六品以下的官吏由吏部會同地方考核。“上上者遷之,下下者黜之,中中者守其任”。這種整頓,改變了官吏冗散的狀況,使百官勤於政事,對完備封建國傢封建制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公元485年魏孝文帝又頒布了均田令,使北方經濟逐漸恢復和發展起來,保證了封建國傢的財政收入。他還提倡思想解放,帶頭學習漢族文化知識,采用漢族統治階級的政治制度,與漢族通婚,在他遷都洛陽後,又下令改穿漢服,一年後他又下令改去鮮卑姓,自己首先改姓元,按一元復始的講究,作為全國第一姓。
魏孝文帝的改革,促進了北方民族的融合,出現了歷史上的北魏盛期。在他遷都洛陽之後大規模營造了竜門石窟,為人類留下了一筆寶貴的文化遺産。 | | 明長陵位於天壽山主峰南麓,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寢。明長陵
在北京十三陵中建築規模最大,營建時間最早,地面建築也保存得最為完好。它是十三陵中的祖陵,也是陵區內最主要的旅遊景點之一。
長陵的陵宮建築,,占地約12萬平方米。其平面佈局呈前方後圓形狀。其前面的方形部分,由前後相連的三進院落組成。第一進院落,前設陵門一座。其製為單檐歇山頂的宮門式建築,面闊顯五間,檐下額枋、飛子、檐椽及單昂三踩式鬥拱均係琉璃構件;其下闢有三個紅券門。陵門之前建有月臺,左右建有隨墻式角門(已拆除並封塞)。院內,明朝時建有神廚(居左)、神庫(居右)各五間,神廚之前建有碑亭一座。神廚、神庫均毀於清代中期,碑亭則保存至今。
第二進院落,前面設殿門一座,名為祾恩門。據《太常續考》等文獻記載,天壽山諸陵陵殿名為“祾恩殿”,殿門名之為“祾恩門”,始於嘉靖十七年(1538年),是世宗朱厚熜親易佳名。其中,“棱”字取“祭而受福”之意,“恩”字取“罔極之恩“意,長陵棱恩門,為單檐歇山頂形製,面闊五間(通闊31.44米),進深二間(通深14.37米),正脊頂部距地面高14.57米。檐下鬥拱為單翹重昂七踩式,其平身科鬥拱耍頭的後尾作斜起的桿狀,與宋清做法俱不相同。室內明間、次間各設板門一道,稍間封以墻體。其中明間板門之上安有華帶式榜額,書“祾恩門”三金字。“稜”字係後世修葺時誤寫。門下承以旱白玉欄桿圍繞的須彌座式臺基。其欄桿形製,為竜鳳雕飾的望柱,和寶瓶、三幅雲式的欄板。臺基四角及各欄桿望柱之下,各設有排水用的石雕螭首(竜頭)。臺基前後則各設有三出踏跺式臺階。其中路臺階間的禦路石上雕刻的淺浮雕圖案十分精美:下面是海水江牙雲騰浪涌,海水中寶山矗立,兩匹海馬躍出水面凌波奔馳;上面是兩條矯健的巨竜在雲海中升降飛騰,追逐火珠,呈現出一派波瀾壯闊的雄偉景象。這些精美的石雕究竟出自何人之手,現在已無法查考。但北京市大興縣老君堂東曾出土明朝一位工部營繕所所副父親的墓志。墓志中記載,墓主毛貴二有三個兒子。其第二子名叫毛榮,繼承父業,擅長石雕技藝,在兄弟三人中他“尤有能名”,而且其技藝精湛,“超其朋儔”。永樂十一年隨駕來北京,鹹推其琢造精堅,俾之把總衆役。十九年擢為工部營繕所丞。洪熙元年承命從事長陵,進授所副”。據墓志文可看出,毛榮不僅是個技藝超群的石雕藝人,而且因從事長陵營建有功而進授為工部營繕所所副。長陵精美的石雕刻或許與他有着直接或間接的關係。
祾恩門兩側還各有掖門一座,均作隨墻式琉璃花門,門上的鬥拱、額枋,門頂的瓦飾、椽飛均為黃緑琉璃件組裝,在紅墻的映襯下格外分明。
院內,北面正中位置建有高大巍峨的祾恩殿。這座大殿在明清兩代,是用於供奉帝後神牌(牌位)和舉行上陵祭祀活動的地方。
明朝從孝陵以後,陵寢祭殿有享殿、陵殿、獻殿、寢殿、香殿等不同稱呼。殿內日常陳設有神榻(靈座、龕帳)、帝後神牌、册寶、衣冠、御座、香案,以及各種樂器。朝廷遣官致祭時,殿內再增置陳設祭品用的正案、從案、三牲案匣等。這些陳設說明,明朝陵殿具有供上陵朝拜舉行大規模祭獻活動,和平時司香火、四時供獻、朔望朝陵等日常祭祀的雙重功能。它兼有西漢陵寢寢殿、便殿或唐宋陵寢上下二宮祭祀用殿的功用長陵的這座祾恩殿,是明代帝陵中唯一保存至今的陵殿,堪稱是我國古代木構建築中的珍貴遺物,其珍貴之處主要表現在如下三方面:.
一是規模大,等級高。此殿製仿明代皇宮金鑾殿(明代又稱奉天殿、皇極殿)修建,面闊9間(66.56米),進深5間(29.12米),柱網總面積達1938平方米,是國內罕見的大型殿宇之一。殿頂為古建中等級最高的重檐廡殿式,覆以黃色琉璃瓦飾。正脊至臺基地面高25.1米。上檐飾重翹重昂九踩鬥拱,下檐飾單翹重昂七踩鎏金鬥拱。六排柱前後廊式的柱網排列方式規整大方。殿內“金磚”鋪地,殿下有3層漢白玉石欄桿圍繞的須彌座式臺基和一層小臺基,總高3.215米。臺基前出三層月臺。每層月臺前各設三出踏跺,古稱“三出陛”。其中,中間一出踏跺的禦路石雕由上、中、下三塊組成:最下面的一塊與祾恩門圖案相同,上面的兩塊分別雕刻二竜戲珠圖案。臺基上三層漢白玉石欄桿形製也與祾恩門相同。此外,月臺兩側還設有祭陵時供執事人員上下的旁出踏跺。臺基之後也設有三出踏跺,其形製同月臺前踏跺。
二是用材考究,此殿梁、柱、枋、檁、鎏金鬥拱等大小木構件,均為名貴的優質楠木加工而成。各構件在殿內部分(除天花外)無油漆彩畫,顯得質樸無華。支撐殿宇的60根楠木大柱,用材粗壯,是世上不可多得的奇材佳木。特別是林立殿內的32根重檐金柱,高12.58米,底徑均在一米上下。其中,明間中間的4根金柱最為粗壯。左一縫前金柱底徑達1.124米,兩人合抱,不能交手。文獻記載,天壽山各陵及北京宮殿所用楠木,采自四川、湖廣一帶的深山密林之中。那裏人跡不到,“毒蛇鷙獸出人山中,蜘蛛大如車輪,垂絲如幻絙,罥虎豹食之。采者以天子之命,諭祭山神,縱火焚林,然後敢入”。伐倒的楠木,也往往是“一木初臥,千夫難移”,明萬歷年間,四川一帶有“入山一千(人),出山五百(人)”的諺語。清孫承澤《春明夢餘錄》捲四十六記明代運圖,自蜀運木有“山川險惡”、“跋踄艱危”、“蛇虎縱橫”、“采運睏頓”、“飛橋度險”、“懸木吊崖”、“天車越澗”、“巨浸飄流”等險惡經歷。而結筏水運時,每筏運木604根要用竹4405根,此外,還配有運夫四十人,自蜀至京,不下萬裏,其運送周期通常都在三年左右。由此可知,明朝時采伐楠木確實十分艱難。而一木至京,費銀竟達萬兩。
三是重要的歷史、文物價值。我國的古建技術,宋代有《營造法式》,清代有《工部工程做法則例》,都是官修的建築工程用書。但處於宋、清兩代之間的元、明兩代卻都沒有官修建築用讀書。因此,元明二代遺留下來的古建,就成為建築史學界研究元明兩代建築法式、特點的基本素材。特別是像長陵祾恩殿這樣的高等級的明代官式建築,更是不可多得的珍貴實物。這座大殿從結構上看,屬疊梁式構架體係,不推山。宋元時期的叉手、托腳等構件已不采用,宋元時期的襻間鬥拱也按照“檁、墊、彷”的組合方式由墊板代替。整體結構更趨簡化,節點更趨牢固。由於梁的外端做成巨大的耍頭伸出鬥失之外,柱頭科鬥拱的機能發生了變化。但如果挑檐檁因受力嚮下彎麯,平身科鬥拱仍能起到懸挑的作用。平身科鬥拱的形製采用了宋元兩代都沒有的落金式鎏金鬥拱。鬥拱後尾部分均呈30°角斜嚮上伸,真假昂並用.
祾恩殿的左右兩翼,明朝時曾建有左右配殿(又作“廊廡”)各十五間,清代中葉毀壞並拆除。配殿之前各建有神帛爐一座,至今保存完好。其製均由黃、緑琉璃件組裝而成,小巧玲瓏。爐頂為單檐歇山式,爐身正面為四扇假棱花槅扇,正中闢券門,門內為小室,用於焚燒祭祀所用的神吊和祝版。
第三進院落,前設紅券門製如陵門,為陵寢第三重門。院內沿中軸綫方向建有兩柱牌樓門和石幾筵。 | | Chang Ling
長陵
Changling Mausoleum
中國漢高祖劉邦和皇后呂雉的陵墓。在陝西省鹹陽市渭水北岸的北原上怡魏村之南。公元前 195年劉邦死,葬於長陵;公元前 180年呂後死,合葬於長陵。1956年以來考古工作者曾進行多次調查。1965年發掘 4號陪葬墓南的陪葬坑,出土大批彩繪兵馬俑。1971~1976年發掘4、5號陪葬墓。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呂後陵在高祖陵東南。二陵相距 250米左右。大小形製略同,皆呈覆鬥形。根據現存遺跡測得:高祖陵東西長165米,南北寬145米,高32米,頂上東西長40.5米,南北寬15.3米。呂後陵東西長148~157米,南北寬129~132 米,高31.8米,頂部東西長38.7米,南北寬17.5米。積土約32萬立方米。
長陵劉邦墓
陵園建於高後六年(公元前182),平面略呈方形,南北長1000米,東西寬 900米,沒有明顯的門闕遺跡。四面墻壁均有遺存,以西墻保存較好,地面尚留存有長600米、高3米、寬6米左右的一段。西門門跡寬23米。園內陵□北邊和南邊發現有大型夯土臺基、排水管道等建築遺址多處。出土“長陵西當”、“長陵東當(□)”瓦當。推測東園和東園建築當在陵園和陵邑的兩側。
陵邑在陵園之北,南墻利用陵園北墻西段。平面呈長方形,南、北、西三面有墻,東面無墻。南墻長1194米,西墻長2200米,北墻長1300米。地面保存好的段落,墻基寬10米,高2~6米不等。墻基挖基槽,深約2米,上部為版築,夯築堅實。三面城垣各開一門,南北二門相對,西門闢於西城垣中央,門道有路土遺跡。
陪葬墓在長陵東面,由陵園東門到涇河岸,廣延7.5公裏。據記載,西漢初年的著名大臣蕭何、曹參、張良、周勃等人均陪葬長陵。現存墓□70多座,位次排列整齊有序,前後左右的行列間距也大體相當。有南北並列的,也有東西並列的;墓道有直的,也有麯折的;□形有單□、雙□、三連□。長陵及陪葬墓周圍,都有許多陪葬坑,係祭祀奉獻典儀所遺留。
在長陵邑、陵園和陪葬區範圍內都發現有漢代遺物,常見的有磚、瓦、瓦當、水管道、鐵鏟、鐵夯頭等,其中以瓦當為最多。當面有圓形和半圓形、帶字的和圖案花紋的等。 圓瓦當以花紋圖案為主, 半瓦當多為素面。帶字圓瓦當有“長樂未央”、“長生無極”、“長陵西當”、“長陵西神”、“長陵東當”、“長陵東□”等。陶水管有圓筒形和五角形兩種。磚有方形和長方形兩種。最常見的花紋是回紋、菱形紋和柿蒂葉方印紋等。戳印在磚瓦上的陶文有 “宮平”、 “宮二”、 “宮三”、“大三十”、“右三十”等。
已發掘的楊傢灣漢墓是兩座並列的夫妻合葬墓,南邊(4號)墓大,北邊(5號)墓小,推測夫墓在南,妻墓在北。兩墓形製相似,墓道呈麯尺形,墓室和墓的邊壁有多級臺階,內有木構建築。4號墓遭焚毀,原貌不明,墓道有陪葬坑 7 個。5號墓葬具為一棺一□,□的周圍及底填塞木炭。兩墓均遭嚴重破壞,出土隨葬品有彩繪陶器、陶俑和車馬飾。陶倉裏盛儲𠔌子、小麥、菜籽等。墓室內各發現 200餘枚玉片,形狀有三角形、梯形、長方形、菱形等。質地為白玉、碧玉、墨玉等。個別玉片的四角小孔內還殘留有銀絲,據此推斷,死者當穿“銀縷玉衣”。墓主人可能是西漢文帝、景帝時間 (公元前179~前141)一個地位很高的軍事將領。有的學者認為他可能是周勃或周亞夫。
1965年在 4號墓南70餘米處的11個陪葬坑中發現大批彩繪陶俑,有騎兵俑583件、步兵(含少數樂俑)俑1965件、彩繪盾牌模型 410件、鎏金車馬飾1110件。兵馬俑(見鹹陽漢代兵馬俑)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王丕忠)
| | 長陵鎮 長陵鄉 長陵村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