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在咫尺,却鲜为人知,古镇长辛店,是距离北京最近的古驿站。小船状地形地貌以及网状的胡同,构成了这里独特的风貌。
长辛店比卢沟桥的历史还长些。相传宋代杨家将率大军向涿州进发,长辛店是必经之路,北京主要水系永定河也流经这里。明万历年间蒋一葵的《长安客话》中,对这条古道作了如下记叙:“中宫络绎驰丹毂,候伯新封就土疆,车马常百计,夫皂不可量,即索旗帜引,仍求鼓吹扬,武夫排道难,尘埃蔽穹苍……”《宛署杂记》和《帝京景物略》以及清代才子纪晓岚在他的《阅微草堂笔记》中,也都提到过长辛店。
明清时期,沿卢沟桥桥东以南至长辛店以北,酒肆林立、车水马龙。《儿女英雄传》管这里叫“常新店”。这里是京城官府人士出京和外埠官吏进京歇脚之地。因为这块地界什么人都有,多大官都住过,所以店家几乎天天是井水泼街,人人自扫门前土,总给人一种新气象之感,称为“常新”。
小镇的地形地貌像一条小船,东西高峙,中间低洼,西山坡上有西峰寺,不过寺已荡然无存,只留下了名字。保留至今的一座建于金代的镇岗塔依然耸立。古塔周围汉白玉围栏浮雕上,刻有这座镇岗塔的记载。
相传云岗地区属龙脉所在,龙脊就在云岗制高点的土坡上。当初在此地建塔并不是因为龙的兴风作浪,而是唯恐龙脉塌陷或迁徙。有传说讲,自打镇岗塔建成后,这里风调雨顺,离它20多里的永定河历次水灾,从没有漫过长辛店。
如果把小镇东西比成小船的船帮,一条五里的长街就是小镇的船底了。这条弓字形的街上至今保留有清真寺、天主教堂(现五金厂)、火神庙(现派出所)、老爷庙(现文化馆)等已经修缮的古迹。
火神庙坐东朝西,建筑年代已无考证。解放前香火极盛,每年阴历的四月初八,来长辛店赶集、住店、售鞭炮的商贩,都到火神庙烧香祈祷,保佑免遭火灾。人们称这一天为“火神庙会”。后来,这一天便演变成了大集。附近十里八村的高跷、旱船、太平鼓、少林会等民间社火团体也都要在这一天赶来亮出自己的绝活儿。另外,与它咫尺之隔还有一座娘娘庙,现在是长辛店第一小学,当时香火也很旺盛。
小镇上值得看的地方还有很多。如,祠堂口有1921年邓中夏在这里开办的工人讲习所遗址;铁路桥北的长辛店公园内有刘少奇、邓中夏早年领导二七大罢工的纪念馆……
说到二七机车厂,不能不提到它的前身。1898年,满清铁路督办大臣盛宣怀奉旨向比利时政府借款,开始修建卢沟桥到保定的铁路。修这条铁路的同时,就在长辛店建起了一座专为卢保铁路配套服务的铁路工厂。这个当时名为“邮传部卢保铁路工厂”的工厂,便是如今的“二七机车厂”。
小镇以胡同出名,名字却不叫胡同,大都以“某某口”命名:大寺口、曹家口、留养局口、火神庙口等等,叫法不同却都是胡同。拿大寺口来说,一条胡同中,还分出了四条小胡同。这些胡同大大小小加在一起有六七十条,应称得上北京胡同最多、最集中的地方之一了。如果把小镇画成平面图,会看到整个小镇是由纵横交错的胡同相互勾连和串通起来的,每一条胡同都通向那条五里长街。
长街的南头有一处大车店。著名作家毛志成当年的家离大车店只有咫尺之遥。他说,那店家是古人经宛平城出京后第一个歇脚的地方,外埠人士入京前在这里休整,三教九流什么来路的人都住在这儿,店主谁也不敢怠慢。不过,如今已经物是人非了。长街的两旁是两排密密的国槐,茂密的枝杈向街心交织,形成一个长长的凉棚。夜晚灯光一打,街道静谧得像一条梦的长廊。
直奉战争在此结束,故有一地区得名:太平岭。
在中国的革命斗争史上,长辛店也一直发挥着他的烁烁光辉,二七铁路工人大罢工运动爆发,作为京汉铁路重点的长辛店,铁路工人们奋激勃发,努力斗争,给发动军阀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七七事变爆发后,长辛店军民于宛平城军民同仇敌忾,以期抗击日本侵略,为中华民族的抗日斗争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该地区开展的游击运动沉重的打击了日寇、敌伪政权,在解放北京的战役中,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由于其地理位置重要,此地驻扎了很多军队。
现状:长辛店位于丰台区西南部,辖区面积58平方公里,下设23个社区居委会,居民7.9万人,属城乡结合部。辖区南北长、东西窄,地势东低西高。东临永定河、哑巴河、小清河、大宁水库,西靠南北走向的两道丘陵。九子河由留霞峪经长辛店,蟒牛河由太子峪经二老庄、朱家坟,两条河均向东南流入房山区界。辖区中部南北穿行,有京石高速路、周口店路、大灰厂路、张郭庄路、二七厂路、云岗路等8条街道,由东向西,呈辐射状分布。辖区内有较完整的商业、服务业、文教、卫生等配套设施。共有中学7所、小学12所、医院4所、影剧院(俱乐部)4个。辖区内所驻单位有铁道部二七车辆厂、二七机车厂、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北京北方车辆制造厂、装甲兵工程学院、北方酿造七厂及长辛店火车站等近百家企事业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