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大陆鹦鹉族 > 长尾鹦鹉
目录
No. 1
  【物种名称】 长尾鹦鹉
  【又 名】
  【拉丁学名】 psittacula longicauda
  【英文名称】 long-tailed parakeet
  【科属分类】 鸟纲(aves)、鹦形目、鹦鹉科、环颈鹦鹉族
  【整体概述】
  身长:依照不同亚种为42到48公分不等(16.5吋-19吋)
  亚种:目前共有5种亚种,分别为
  1.long-tailed parakeet(psittacula l. longicauda)
  2.natuna long-tailed parakeet(psittacula l. defontainei )
  3.red-collared long-tailed parakeet(psittacula l. modesta )
  4.andaman long-tailed parakeet(psittacula l. tytleri )
  5.nicobar long-tailed parakeet(psittacula l. nicobarica )
  外型:这种鹦鹉鸟体为绿色,喉咙、胸部和腹部为黄绿色;眼睛和鸟喙之间蓝黑色;头顶深绿色,头部两侧和颈部为玫瑰红色,下巴和脸颊下方有一圈黑色的环状羽毛;背部上方为黄色,并带有点蓝灰色,背部下方浅蓝色;翅膀内侧覆羽黄色;尾巴上方和内侧覆羽、大腿的羽毛均为浅绿色;中间尾羽为蓝色,尖端颜色较浅;上鸟喙红色,下鸟喙黑棕色;虹膜黄白色。母鸟颈部为绿色,脸颊下方的环状羽毛为绿色,脸颊上方为深橘红色,尾羽较短,上下鸟喙均为黑棕色。幼鸟头部大部分为绿色,仅点缀的散布些橘红色;年幼的公鸟背部下方会出现少许蓝色;尾羽较短;上下鸟喙均为棕色,有些年幼的公鸟上喙会出现一点红色;幼鸟需要30个月才能长到和成鸟相同的羽色。
  栖息环境和习性:长尾鹦鹉主要栖息于森林地区、红树林区、沼泽区、雨林边缘、次要林区、部分被开垦的地区、棕榈园区;偶尔也会前往市郊,在公园或者花园的高大树木上休憩。他们平时至多组成20只左右的群体,以前数量多的时候曾经有聚集过800只的记录;可能有著季节性迁移的习性,迁移的地点完全视食物充足与否来决定;有时候他们会和当地另外一种蓝臀鹦鹉(blue-rumped parrot)一起在树顶觅食。平时不会一直停留在原处,会不停的移动觅食,会先快速地爬到树枝上,然後再飞往隔壁的树上;他们的叫声相当吵杂,因此老远就可以听见;他们在清晨日出後立刻就会出发觅食,大多在树木的高处活动,下午他们仍旧会继续觅食,直到天色昏暗他们才会飞回栖息的树木上过夜。
  食物:长尾鹦鹉主要以水果(露兜树和木瓜树的果实)、种子、花朵、植物嫩芽、树木嫩叶等为食。有时候会前往油棕榈园觅食,造成作物相当程度的损害。
  【地理分布】
  栖息地:马来西亚南部、新加坡、婆罗洲、苏门达腊、印尼的奈氏岛、曼谷、中国四川等地
  【繁殖】
  他们在野外的繁殖季为2月到7月,大多会将巢筑在空心树干或是枯死树洞内;人工豢养的长尾鹦鹉非常罕见,因为他们配对不易加上死亡率高;长尾鹦鹉一次会产下4到5枚卵,孵化期23天,幼鸟羽毛长成约需7周,幼鸟在离巢後14天可以独立。长尾鹦鹉的母鸟非常强势,时常发生将公鸟咬伤甚至咬死的情况,因此需要循序渐近的配对,如果发现母鸟攻击公鸟的情况则需要立即将公鸟取出,以免发生憾事。
英文解释
  1. n.:  parakeet,  any of various types of small long-tailed parrot
  2. lat.:  Psittacula longicauda
包含词
长尾鹦鹉属天堂长尾鹦鹉黄耳长尾鹦鹉
澳洲长尾鹦鹉佛氏黄额长尾鹦鹉卡罗莱纳长尾鹦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