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 : 隋朝 : 宋词 : 地理学教育 : 股票 : 股票基金 : 美容 : 中国 >广东 >韶关 >新丰县 >遥田镇 > 长安
显示地图
目录
武则天长安
武则天长安
  长安(701年十月—704年十二月)是武则天的年号,共计3年余。
《长安 Chang'an》
诗人: 范祖禹 Fan Zuyu

  东风吹尘客心起,京华去蜀三千里。
  我来踏雪走函关,下视秦川坦如坻。
  晓登太华三峰寒,凭高始觉天地宽。
  却惜京华不可见,烟花二月过长安
  长安通衢十二陌,出入九州横八极。
  行人来往但西东,莫问兴亡与今昔。
  昔人富贵高台倾,今人歌舞曲池平。
  终南虚绕帝王宅,壮气空蟠佳丽城。
  黄河之水东流海,汉家已去唐家改。
  茂陵秋草春更多,豪杰今无一人在。
  细观此事何足愁,不如饮酒登高楼。
  秦王何苦求九鼎,魏武空劳营八州。
  当年富贵一时事,身后寂寞余高丘。
  春风开花不易得,一醉何必封公侯。
《长安 Chang'an》
诗人: 方回 Fang Hui

  客从函谷过南州,略说长安旧日愁。
  仙隐有峰存紫阁,僧居无寺问红楼。
  兰亭古瘗藏狐貉,椒壁遗基牧马牛。
  万古不随人事改,独余清渭向东流。
《长安 Chang'an》
诗人: 侯畐 Hou Fu

  又是故山好,谁孝轻别家。
  带来衣典尽,所拟事全差。
  诗债随时解,房金累月赊。
  客怀元自苦,不涉听吹笳。
No. 5
  古都城名『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定都于此。此后东汉献帝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皆于此定都。西汉末绿林﹑赤眉﹐唐末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也曾建都于此。故城有二﹕汉城筑于惠帝时﹐在今西安市西北。隋城筑于文帝时﹐号大兴城﹐故址包有今西安城和城东﹑南﹑西一带。唐末就旧城北部改筑新城﹐即今西安城。
cháng ān cháng ān
  长安地名始于秦朝,西汉、隋、唐等朝的都城,在今陕西西安一带
No. 7
  古都城名。 汉高祖 七年(公元前200年)定都于此。此后 东汉 献帝 初、 西晋 愍帝 、 前赵 、 前秦 、 后秦 、 西魏 、 北周 、 隋 、 唐 皆于此定都。 西汉 末绿林、赤眉, 唐 末 黄巢 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也曾建都于此。故城有二: 汉 城筑于 惠帝 时,在今 西安市 西北。 隋 城筑于 文帝 时,号 大兴城 ,故址包有今 西安城 和城东、南、西一带。 唐 末就旧城北部改筑新城,即今 西安城 。
唐以后诗文中常用作都城的通称 After the Tang poetry is often used as a generic term capital
  唐 以后诗文中常用作都城的通称。 唐 李白 《金陵》诗之一:“ 晋 家南渡日,此地旧 长安 。” 宋 周密 《武林旧事·淳熙八年》:“雪却甚好,但恐 长安 有贫者。” 清 龚自珍 《同年冯文江索诗赠行》:“ 冯君 才大行孔修,少年挟策 长安 游。”
先秦
  长安地区很早就已经成为中国周朝的国都,最早纪录为西周的国都酆京、镐京(前1111年─前770年)。
  镐京又被称之为酆镐,酆、镐本是沿着酆河而修建的两座颇具规模的城市。
  沣水西称酆京,沣水东称镐京,史称“酆镐二京”,分别由周文王与周武王营建。
  不过习惯上将这两座城市看成一个城市,因为分别承担了不同的作用:
  酆京在西周后期更多的承担了祭祀的带有宗教性的作用,而镐京则作为行政中心存在。
西汉
  秦末汉初,长安其地时为秦都咸阳的一个乡聚,是秦始皇嬴政的兄弟长安君的封地,因此被称为“长安”。
  汉初,高祖刘邦下诏,相国萧何主持营造都城长安,开启了汉帝国的宏大基业。
  公元前202年刘邦击败项羽,高祖原本想建都洛阳,娄敬建议定都关中,但群臣大多是从东方而来,纷纷反对,认为洛阳更好。于是刘邦征询张良,张良说:“洛阳建都的东周虽然比秦仅两世好,但是城郭仅数百里,田地太薄,四面都是平地,容易遭受到攻击。反观关中有函谷关、陇蜀的沃野千里,南边有巴蜀的富庶,北边有胡人畜牧的便利,可以在三面防守,并向东方牵制诸侯,只要握住渭水通运京师,当东方有变,就可以顺流而下。正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娄敬说的没错。”于是刘邦决意定都长安,并拜娄敬为郎中,赐刘姓。
  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置长安县,高帝七年,定都于此。刘邦开始在渭河南岸、阿房宫北侧、秦兴乐宫的基础上重修宫殿,命名为长乐宫。高祖七年(前200年)建造了未央宫,同一年由栎阳城迁都至此,因地处长安乡,故命名为长安城。汉惠帝元年(前194年)至五年(前190年)建造城墙。汉武帝设京兆尹治理长安,对长安城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兴建北宫、桂宫和明光宫,并在城西扩充了上林苑,开凿昆明池,建建章宫等。
  在西汉的200余年历史里,长安一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自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开通商道,长安城成为连接欧亚的桥梁、“丝绸之路”的起点,繁盛一时。全盛时期如汉平帝元始二年(2年)时,城中有8.8万户,24.6万人,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居民众多的城市。西汉末年王莽执政时期,长安城一度毁于战火。至东汉光武帝刘秀定都洛阳,长安改为西京。及至汉末,汉献帝曾迁都回长安
  汉长安城位于今西安市区西北郊外,面积约36平方公里,大约是同时期罗马城的四倍。长安城有12座城门和8条主要街道,最长的街道长5500米。城内的宫殿、贵族宅第、官署和宗庙等建筑约占全城面积的三分之二。宫殿集中在城市的中部和南部,有长乐宫、未央宫、桂宫、北宫和明光宫等。其中未央宫是从汉惠帝开始的许多皇帝的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地方,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宫殿之一。居民区分布在城北,划分为160个“闾里“。市场在城市的西北角上,称为“长安九市”。在城西有面积广大的上林苑,苑内主要有昆明池、建章宫等。在城南有一组王莽时期建造的礼制建筑。汉长安城一改战国时期大小城相套的格局,把居民区、工商业区和宫殿区集中在一座城市里,后世的都城都沿用了这一体系。
魏晋南北朝
  汉光武帝刘秀中兴汉室,建都洛阳,长安改为西京。
  东汉末年,天下纷争,汉室势微,汉献帝曾迁都回长安
  西晋末年,晋愍帝在长安短暂建都。
  此后,关中长安地区几度成为战争频发地,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等政权也都将首都设在长安
隋唐
  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最初定都在汉长安城。当时的汉长安历经长期战乱,年久失修,破败狭小,污染严重,于是隋文帝决定另建一座新城。
  唐都长安城开皇二年(582年),杨坚在长安城东南龙首塬南面选了一块“川原秀丽,卉物滋阜,卜食相土,宜建都邑”(《隋书·高祖纪》)的地方建造新都,新都定名为“大兴城”。大兴城的面积达84平方公里,主要由建筑学家宇文恺主持规划建设,先造大兴宫城,后造皇城。开皇三年(583年)在城西侧开挖龙首渠、永安渠和清明渠,引浐水、交水、潞水,直通宫城。第二年由大兴城东凿300余里至潼关,名为广通渠,引渭水注入渠中使漕运直通黄河。605年,隋炀帝杨广即位,同年,建通济渠运河,自大兴至江都(今扬州),建行宫四十余座。608年,又兴建永济渠运河。大业九年(613年)又动用10万余人修筑大兴城外郭城,使大兴城初具规模。杨广远征高丽、开凿大运河、修建洛阳东宫,最终导致民不聊生,国内烽火频起。
  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改大兴为长安,此后进一步修建和完善。唐太宗和唐玄宗年间先后增建了大明宫和兴庆宫等宫殿。
  唐长安城唐长安城鸟瞰复原图周长达35.56公里,面积约84平方公里,是现在西安城墙内面积的9.7倍,汉长安城的2.4倍,北魏洛阳城的1.2倍,隋唐洛阳城的1.8倍,元大都的1.7倍,明南京城的1.9倍,明清北京城的1.4倍,公元447年所修君士坦丁堡的7倍,公元800年所修巴格达的6.2倍,古代罗马城的7倍。至盛唐,长安为当时规模最大、最为繁华的国际都市。
  唐长安城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达到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唐长安的人口中,除居民、皇族、达官贵人、兵士、奴仆杂役、佛道僧尼、少数民族外,外国的商人、使者、留学生、留学僧等总数不下3万人。当时来长安与唐通使的国家、地区多达300个。唐的科技文化、政治制度、饮食风尚等从长安传播至世界各地。另外,西方文化通过唐长安城消化再创造后又辗转传至周边的日本、朝鲜、缅甸等国家和地区。唐长安成为世界西方和东方商业、文化交流的汇集地,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大都会。
  唐长安城由外郭城、宫城、皇城3部分构成,总面积80多平方公里。外郭城平面长方形,东西长9721米,南北宽8651.7米,周长36.7公里。每面有3座城门,除南面正门明德门为5个门道外,其余皆为3个门道。宫城位于廓城北部中央,平面长方形、南北1492米,东西2820米。中部为太极宫(隋大兴宫),正殿为太极殿(隋大兴殿)。东为皇太子东宫,西为宫人所居的掖庭宫。皇城接宫城之南,有东西街7条,南北街5条,左宗庙,右社稷,并设有中央衙署及附属机构。后来,唐太宗(李世民)为其父所修避暑的大明宫,唐玄宗(李隆基)又把自己当临淄王时的王府改扩建成了兴庆宫,三座宫殿合称“三内”。
  大唐芙蓉园,2008,西安东城西城分别有东市和西市两座市场,集中了长安城的主要商业。城内有四条沟渠提供生活和环境用水。城东南角有一座人工园林——芙蓉园,园中有曲江池。
  唐长安城的形制是中国古代城市、尤其是都城建设的典范,在当时也影响了邻近国家的都城建设。
  日本国的平城京和平安京、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都高度效仿了唐都长安城的规划。
五代以后
  唐以后,长安不再是王朝的都城。后梁设大安府,后唐设京兆府,宋设陕西路、永兴军路,京兆府。元设安西路、奉元路等。
明代
  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改奉元路为西安府,并在唐长安城皇城的基础上,修建了西安城墙,留存至今,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
  明朝建国之後,朱元璋对于南京作为国都不甚满意,一直心怀迁都之意,他和太子朱标最钟意的迁都之选正是长安
  西安城墙东南角,2008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监察御史胡子祺上书,提到“据百二河山之险,可以耸诸侯之望,举天下形胜所在,莫如关中”。朱元璋顿时心动,但不形言表。经过仔细考虑后,他派太子朱标巡视关中,并告谕天下:“天下山川,惟秦中号为险固,向命汝弟(指朱元璋第二子秦王)分封其地,已十余年,汝可一游,以省观风俗,慰劳秦民。”其实已经颇有迁都关中的打算。
  太子朱标详细考察了西安和洛阳,比较两地地形,回来后向朱元璋献《陕西地图》。太子朱标个人也倾向于选择西安为国都,因为长安作为最为国人仰慕的汉唐国都,王者气派天下独步、无可匹敌。
  然而世事难料,太子朱标返回南京後于第二年病逝,谥号“懿文太子”。
  太子朱标壮年而逝,白发人送黑发人,年近七十的朱元璋受到沉重的打击,再也没有精力和心情考虑迁都的事情。
  朱元璋在当年底亲自撰写的一篇《祀灶文》中,表达了万般无奈的心情:“朕经营天下数十年,事事按古就绪。维宫城前昂后洼,形势不称。本欲迁都,今朕年老,精力已倦,又天下初定,不欲劳民。且兴废有数,只得听天。惟愿鉴朕此心,福其子孙。”一副听天由命的可怜相,听起来真是异常凄凉。
  此后不久,朱元璋也郁郁而终,皇位传于太子朱标的长子(皇太孙)朱允炆,史称建文帝。
  建文帝即位后数年,驻守北平的燕王朱棣(朱元璋第四子)发动“靖难之变”,篡夺了皇位,并不顾南京城内多数臣民反对,强行将国都迁往自己的势力据点--北平。
  长安,也就失去了宝贵的重新成为中国国都的机会。明末,李自成率军攻破陕西,进入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并从西安出师攻灭明朝。然而,吴三桂投靠清朝,以致清兵入关,攻灭大顺政权。
近代
  公元1900年,清廷利用义和团排外,并向十一国宣战,引发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与光绪帝离开北京,西狩长安,留驻长安约一年之久。
  在此前后,光绪帝与国内维新派人士都强烈主张放弃北京,迁都长安,变法强国,以与西方列强抗战到底。
  民国之后,蒋介石在抗战爆发前的三十年代大力进行“剿共”,1936年(民国25年)蒋介石至西安督战时,张学良与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软禁蒋介石并逼迫蒋与共产党合作抗日,最后促成国共暂时停止内战,共同抗日。
现当代
  长安是今之西安市,是西部地区重要的金融、商贸中心和交通、信息枢纽,地处中国中西部两大经济区域的结合部,是通往西南、中原、华东和华北各地区的门户和交通枢纽。
  西安现在不仅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西部地区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1992年7月国务院批准为内陆开放城市,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陇海兰新线上最大的中心城市。现辖9区4县,总面积9983平方公里,人口741.7万人。最近西安市加快推进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进程,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历代定都长安的王朝
  西周(前1111年─前770年)
  秦朝(前221─前206年)
  西汉(前206年─9年)
  新朝(9年─23年)
  东汉(190年─195年)
  西晋(313年—316年)
  前赵(318年─329年)
  前秦(351年─385年)
  后秦(386年─417年)
  西魏(534年─557年)
  北周(557年─581年)
  隋朝(581年─618年)
  唐朝(618年─907年)
  武周(690年─705年)
  大顺(李自成)(1644年─1645年)
其他意义上的“长安
  【历史年号】
  长安(701年十月—704年十二月)是武则天的年号,共计3年余。
  【文学意义上的“长安”】
  西汉、隋、唐皆建都于长安,故唐以后常通称国都为长安。并不一定指真正的长安。如:
  唐代李白《金陵》诗:“晋朝南渡日,此地旧长安。”晋朝南渡后以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为都,可是李白还是用“长安”来指代建康。
  南宋辛弃疾《菩萨蛮》词:“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此“长安”指汴京,即今开封。
  【县城长安】西安市长安县——西安市长安
  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始置长安县。后,除王莽新朝、南北朝后秦曾更名为“常安”, 五代后梁曾更为“大安”外,历朝历代都置长安县,惟辖区多变。今之长安县辖区县是1914年在明、清长安县区划基础上将咸宁县并入,民国33年(1944年)将长安城(今西安城)内及四关划归西安市,1950年将原宁陕县秦岭以北180平方公里山区划入,1955年将长安县北部290平方公里划归西安市,1958年又将县北部、东部部分地区划归西安市后确立的。
  长安县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在古都西安市南部,渭河平原南缘、秦岭北麓。东临蓝田县,南接宁陕、柞水县,西与户县接壤,北和雁塔、灞桥区为邻,从东、南、西三面拱围西安。区内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南北跨度55公里,东西跨度52公里。地貌多样,山、川、塬皆俱。总面积1583平方公里,城区距西安市中心8.7公里。
  西安市长安县位于东经108。38/至109。14/,北纬33。47/至34。18/。北邻西安市,东接蓝田县,南连柞水县,宁陕县,西毗户县、咸阳市。地势为东原、南山、西部川、最低海拔384.7米,最高海拔2886.7米,南北长55公里,东西宽55公里,总面积1583平方公里。1989年全县辖7区、9镇、35乡、372个村民委员会,12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821655人。县政府所在地韦曲镇距西安市中心钟楼仅仅8.7公里。
  2002年9月撤县设区,成为西安城市新区,现辖10个乡镇,15个街办,671个行政村,21个居委会,总人口92.57万人。沐浴着撤县设区的东风,长安区政府也进行搬迁,新址在子午大道与西长安街交汇处的东北角。
  长安地形地貌多样,山、川、原皆俱,县内蕴藏着比较丰富的自然资源。全县耕地88.05万亩,占总面积的41 .45%;高等植物120多科,1130多种,草本植物200多种,花卉300多种,其中经济林木20多种,药用植物651种;林地面积98.37万亩,占总面积的46.30%;野生动物105种,其中朱鹮、黑鹮、羚牛、苏门羚等国家一、二、三类保护动物12种;已发现铁、铜、铅、金、大理岩、硅石、粘土、白垩土、石墨、蛭石、石棉、水晶等矿藏;有浐、潏、沣、滈等15条河流,207.5平方公里的地下热水资源,34亿立方米的地下潜水静储量,地表水多年平均流量7.2亿立方米,储水面积3000多亩。
  长安农业历史悠久,新石器时期已种植谷物,但解放前由于长期落后制度束缚了生产力,加上古老的生产模式,生产发展缓慢,到1949年粮食播种亩产只有69公斤,解放后,共产党带领农民闹土改,搞互相合作。1953年春,王莽乡西王莽村贫苦农民蒲忠智等带头组织起全县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之后,互助合作在全县迅速扩展,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化学化、电气化水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农业产生责任制的实行,推动了生产的发展,提高了生产水平。1989年与1949年相比,粮食总产量增长4.33倍,播种亩产增长3.30倍,农业总产值增长4.97倍。1989年,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39万马力,农机作业总工作量达3871.1万标准亩,农村用电量近9000万度。
  长安文化底蕴深厚,区内胜迹遍布,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处。客省庄新石器遗址、仓颉造字台、沣镐西周车马坑、秦阿房宫遗址、汉杜陵、樊川故道等文物古迹触目皆是;兴教寺、华严寺、香积寺、净业寺等佛教祖庭文化源远流长;绵延百里的秦岭北麓苍翠神奇,植被茂盛,是西安的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屏障;青华山、南五台、嘉午台、翠华山等自然景观瑰丽多姿。长安被誉为西安的“后花园”。
  后来由于人口和经济的增长,被命名为:长安
  【陕西平利县长安镇】
  长安镇位于陕西平利县境东部,距县城8公里,东与湖北省竹溪县接壤,地貌四山夹三川。总面积227平方公里。汉白三级公路贯通镇境,是川陕鄂渝的交通要道。辖28个行政村,177个村民小组,5375户,20547人,其中:农业户4985户,19595人。
  辖区内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农业基础条件优越,素有平利县“一长安”之美称。总耕地面积33736亩,其中:基本农田16667亩,人均0.85亩(水田6537亩,旱地10532亩)。有林面积18.8万亩,宜林荒山10532亩。有茶园2157亩,其中:优质高效密植茶园600亩。以黄姜为主中药材骨干项目3500亩,烤烟1200亩,林果2000亩。非公有制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571个,已实现村村通公路和程控电话,9个行政村开通有线电视,儿童入学率达到99%。省际边贸集镇建设已初具规模。
  【广东东莞长安镇】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广东省东莞市下属镇名。长安镇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气候宜人,四季常青,素有鱼米之乡之称,盛产香蕉、荔枝、柑橙等经济作物和禾虫、禾花雀、蟹、花鱼、乌头鱼等特产。
  长安明代有大井圩,清末建立万和圩,民国时期归虎门管辖,俗称下里。民国三十年(1941年)乡民在沙埔头筹建新村,取名长安圩,以后就采用长安为正式镇名。
  【广西融安长安镇】
  广西壮族自治区镇名。长安镇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融江西岸、枝柳铁路线上。柳州市融安县中部,近代广西四大名镇之一。水陆交通便利,为桂北物资转运枢纽之一。现为柳州市融安县县城,总面积20.7平方公里,常驻人口58800人,流动人口约23200人。
  【河北石家庄长安区】
  长安区位于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区东北部,面积110.24平方公里,总人口42.6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97万人。现辖3个镇、8个街道办事处,85个居(家)委会,35个行政村。长安区是省会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石家庄市党政机关和中央省市新闻单位、文艺团体、科研单位大多位于该区,长安区辖8个街道、3个镇:建北街道、青园街道、广安街道、育才街道、跃进街道、河东街道、长丰街道、谈固街道、西兆通镇、南村镇、高营镇。
  【浙江海宁长安镇】
  长安镇属浙江省海宁市。位于钱塘江北岸、海宁市西部,北邻桐乡市,西南接壤杭州市 余杭区。隔江相望杭州市萧山区。沪杭铁路、沪杭高速公路、杭浦高速、01省道、穿境而过,均设站点或出入口;320国道、杭东绕城公路出口处分别距镇区6公里、2公里。境内设有省级农业对外综合开发区。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 长安是全国重点镇、省级中心镇。全镇总面积91.9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8个社区,常住人口8.3万。
  【绩溪县长安镇】
  长安镇位于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西北部,东邻板桥头乡、华阳镇,南连歙县、临溪镇,西、北与上庄镇、旌德县接壤,全镇总面积130平方公里。1992年3月由原镇头乡、原尚田乡部分村合并建立长安镇;2001年10月原浩寨乡和大源乡部分村并入长安镇;2005年辖镇头、大源、庄团、马道、大谷、高杨、坦头、梧川、浩寨、下五都10个村民委员会,60个村民组,总人口23118人,其中农业人口21978人。省道217线南北贯穿全镇,与县道镇蜀线、镇上线在镇头相汇。镇人民政府驻镇头村,距县城27公里,为岭北重要交通枢纽。
  境内多山,西北有大会山脉,南有徽岭山脉,东、南属中低山,中部及西、北部为丘陵盆谷。西、南之水汇入大源河,入新安江;东、北之水为徽水河之源,入青弋江。境内土壤以黄红壤为主,坦头、马道一带盛产优质粘土。全镇现有山场6727公顷,耕地1958公顷,其中水田1336公顷,桑园405公顷,茶园70公顷。
  境内农业以粮油、畜牧、蚕桑、竹木为主,其他经济作物(高山西瓜、大棚香菇、茭白、中药材等)为辅。境内有国营镇头林场、大会山林场。近年来长毛兔养殖发展迅速,存栏量6万只以上,2005年被宣城市授予“长毛兔之乡”称号。境内有个私企业57家,主要经营行业有机械制造、建筑建材、竹木加工、布绒玩具、酿酒、小水电等,2005年有明雁机械公司、新惠玩具公司、马道木竹制品有限公司3家县级规模以上企业。2005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42亿元(比2004年增长12.5%),其中农业总产值0.70亿元,农民人均收入3131元(比2004年增长8.9%)。
  境内环境优美,资源丰富,生态优越,胜迹众多。自然景观有华阳十景之一的大会晴峰,黄山七十二峰之一的黄高峰。浩寨冯村是省级“百佳”生态村,被省列入古村落名录;庄团胡家新石器时代遗址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无锡市长安]
  长安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北部
  [靖江长安] 长安位于江苏靖江市西部
中国历史
  Chang'an长安 中国西汉、隋、唐等朝代的都城。其城市建设的整体布局及建筑艺术,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匠师驾驭全局的卓越能力,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和思想状况,是中国古代城市建筑的杰出代表。 西汉长安 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始建于汉初(公元前3、2世纪之交)。城内有5座宫城,最主要的是未央宫和长乐宫,在南部高地上。惠帝五年(前190)始筑城墙,基本方形,每边长约6公里,南、北城墙沿宫墙及城北的渭河有多次转折。城内 2/3以上面积是宫殿和府邸,市场、闾里和作坊集于地势低下的北部,反映了长安为帝王和官僚专用的性质武帝时(前140~前87)在西郊至东南郊建范围广大的上林苑,内有宫观数十座,最大者为西郊的建章宫西汉末王莽当政时(公元1世纪初),在南郊由西而东建太社、太稷、王莽九庙和明堂辟雍等礼制建筑。长安每面有3座门,每座门有3条通道,正对城门的干道也分为3条,中间一条是皇帝专用的御道。通向宫城的城门规模更大。[西汉长安城示意图] 长安虽然是合并几个宫殿群陆续建成,缺乏统一规划,城市艺术效果也不突出,但城内街道按方格网布局,有八街九陌之称。宫殿、市场和闾里相对集中,大体上仍反映了对于规整的环境气氛的追求。西汉末年,长安遭到战争的很大破坏,东汉时降为陪都,称西京,十六国和南北朝时又先后成为几个王朝的都城。 隋唐长安 隋时长安称大兴城,唐时复称长安,创建于隋开皇二年(582),毁于唐天元年(904)。隋文帝在西汉长安故城登基的第二年,因故城破败狭小,水质咸卤,诏宇文恺在故城东南另建新都。先建宫城,次皇城,炀帝时始筑城郭。唐代先后在郭城外东北部建大明宫,整修郭城并建各门城楼,展拓郭内东部的兴庆坊并改为兴庆宫,沿郭城东墙修筑北通大明,中连兴庆,南达郭城东南角大型园林芙蓉园的复壁夹城,以备车驾通行。[唐代长安明德门复原图] 郭城东西长9721米,南北长8651.7米。宫城在郭城最北的中部,其北墙即郭城北墙中段,东西长2820.3米,南北长1492.1米,城内建筑宫殿。宫城南接皇城,东西长同宫城,南北长1843.6米。皇城内东南、西南两角为太庙、太社,其他均为中央级衙署。长安郭内面积达83平方公里,人口约100万,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城市,也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 郭城东、南、西3面对称地各开3座城门,北面城门较多,其中一些供宫廷专用,通向大明宫和禁苑。南面正门明德门为5条通道,其余除个别不明外均为3条通道。穿过明德门向北伸延的纵轴线通过皇城正门朱雀门、宫城正门承天门和重重宫院,是世界上最长的城市轴线。纵轴大街宽达 155米。东西各有一条和纵轴平行的大街,其北段对称地挟持在皇城、宫城左右。东西向也有 3条大街,其中在朱雀门前的是全城横轴,宽达120米;在承天门前的是宫城皇城区的横轴,它在皇城内的一段宽达220米。以上6条干道都通向各城城门,在它们之间以及沿郭城、皇城内侧各有较窄的纵横街道,形成南北向十一街、东西向十四街的方整格网各方格中共设了108个居民里坊和东西两市。坊有坊墙,四面或两面设门。东、西市与皇城呈“品”字布局,取得呼应,二市各占两坊之地,也有围墙,内部为“井”字街道。全城布局规整,有严格的对称对位关系。 宫城是全城的中心高潮,郭城及其城楼起着框束整个布局并和中心高潮取得呼应的作用。大片的里坊民居是对重点的烘托,在各里坊中有多达百座以上的寺观,还有许多权贵的府第,高大的楼塔殿堂,丰富了全城的立体构图和色彩的对比。纵轴朱雀门大街中段东侧大兴善寺“寺殿崇广为京城之最”(《长安志》),西侧的玄都观与之相当;北段东侧有荐福寺塔,与之相对的西侧有法界尼寺的两座塔,它们都丰富了长段大街的景观。在大明宫建成以后修建的慈恩寺塔正在大明宫正门丹凤门南出轴线的延长线上,显然考虑了塔和宫门的对位关系。 长安城除芙蓉园外,还有一些公众可以游观的园林,分布在各寺观中。3座宫殿里也有大片的园林,城北为禁苑,都属宫廷专用。 长安城突出地表现了皇权意识,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盛期昂扬壮阔的时代风格,是中国最典型的古典城市范例之一。 隋唐长安城的对称格局、三城相套和城市纵轴、横轴的处理都继承了曹魏邺城、南朝建康、北魏洛阳(北魏)的传统而更为严整化。长安在建成以后不久就对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中国东北渤海国的上京龙泉府、东京龙原府,日本的平城京(今奈良)和平安京(今京都)都曾模仿长安。它的某些规划原则在以后中国各代都城中也得到遵循。                 萧默
经济百科
  西安地,常叫人,望见断墙残壁费思量,进梦乡。君不见,蓝田猿人已作证,华胥国里开智缘。女娲补天、伏羲传经。继承史、发展史,寻根问祖,炎黄争戈,仰韶工艺,尧舜圣德,大禹治水,诉辉煌。
  西安地,常叫人,望见沣镐流水作序言,多感怀。君不见,文武二王两不同,文传西岐知天理。武动军魂、烽台狼烟,替天道,定国都,悠悠千年。公旦制礼、启迪文化,铸铜造鼎、确定年更,记往昔!
  西安地,常叫人,望见阿房焦土忧伤悲,叹人间。君不见,千古一帝秦始皇,横扫六国、修长城。万般神武、过及必反,自然道、本无法。天道酬勤,二世昏昏、指鹿为马、叫人憾言。兵俑雄风、人未还!
  西安地,常叫人,望见长乐遗址对无言,进仙间。君不见,大风起兮、云飞扬、楚汉争霸、古长安。张良萧何、韩信吕后,计谋尽、为那般。文景之治、不过百年,董卓曹操、挟帝令侯,汉室江山、怎能传!
  西安地,常叫人,望见古道飞索泪满襟,叹英雄。君不见,出师未捷身先卒,曹刘举酒、论乾坤。关羽张飞、好结金兰,义为先、名盛传。五虎上将、子龙忠勇、怎奈阿斗、以同刘婴,司马之心、路人言!
  西安地,常叫人,望见古柏沧桑多浮想,评世间。君不见,西晋千秋如飞燕,大隋江山、在长安。隋炀风采、过眼云烟,修运河、建伟业,万民流传。弑父诛兄,同根相煎,权利争斗,骨肉互残,隐难言!
  西安地,常叫人,望见大明宫阙忆当年,情醉燃。君不见,大唐盛世、多辉煌,万国使节、来长安。太宗仁德,尽纳谏言。怎奈何,天理数,媚娘舞朝、篡国夺权,最后悔、无承传、不能家反。功过非凡,对空碑、留后评,谁能超凡,难上难!
  西安地,常叫人,望见秦川圣地成英雄,作歌声。君不见,十三朝里数不清。秦中自古帝王州。前秦后赵、有谁不行?江山好,如马灯、今朝姓王、明天改李,农民时常梦英雄,江山轮座,道不清!
  西安地,常叫人,望见钟鼓齐鸣越千年,追思源。君不见,到处石碑留浩歌,昌盛衰败、在长安。李白将进酒、杜甫呐直言,试闻朝野曲、处处长恨歌。辋川园里,王维前辈、自悠闲!
  西安地,常叫人,望见城池楼阁一声吼,秦腔园。君不见,坊上人家、油泼辣子biangbiang 面、饺子煮馍、在长安。古城新景、数西安。钟楼年钟、城门迎宾、舞翩跹。未央碧舟、书院墨香、雅士陶园。广场唐韵、芙蓉春咏、大唐风采、展长安。 西安玖玖印务 何兴编辑 jjhx611.51.com 何近兴 何在烈
百科辞典
  Chang’an
  长安
    中国西汉、隋、唐等朝代的都城。其城市建设的整体布局及建筑艺术,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匠师驾驭全局的卓越能力,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和思想状况,是中国古代城市建筑的杰出代表。
    西汉长安 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始建于汉初(公元前3、2世纪之交)。城内有5座宫城,最主要的是未央宫和长乐宫,在南部高地上。惠帝五年(前190)始筑城墙,基本方形,每边长约6公里,南、北城墙沿宫墙及城北的渭河有多次转折。城内 2/3以上面积是宫殿和府邸,市场、闾里和作坊□集于地势低下的北部,反映了长安为帝王和官僚专用的性质。武帝时(前140~前87)在西郊至东南郊建范围广大的上林苑,内有宫观数十座,最大者为西郊的建章宫。西汉末王莽当政时(公元1世纪初),在南郊由西而东建太社、太稷、王莽九庙和明堂辟雍等礼制建筑。长安每面有3座门,每座门有3条通道,正对城门的干道也分为3条,中间一条是皇帝专用的御道。通向宫城的城门规模更大。
     西汉长安城示意图
    长安虽然是合并几个宫殿群陆续建成,缺乏统一规划,城市艺术效果也不突出,但城内街道按方格网布局,有八街九陌之称。宫殿、市场和闾里相对集中,大体上仍反映了对于规整的环境气氛的追求。西汉末年,长安遭到战争的很大破坏,东汉时降为陪都,称西京,十六国和南北朝时又先后成为几个王朝的都城。
    隋唐长安 隋时长安称大兴城,唐时复称长安,创建于隋开皇二年(582),毁于唐天□元年(904)。隋文帝在西汉长安故城登基的第二年,因故城破败狭小,水质咸卤,诏宇文恺在故城东南另建新都。先建宫城,次皇城,炀帝时始筑城郭。唐代先后在郭城外东北部建大明宫,整修郭城并建各门城楼,展拓郭内东部的兴庆坊并改为兴庆宫,沿郭城东墙修筑北通大明,中连兴庆,南达郭城东南角大型园林芙蓉园的复壁夹城,以备车驾通行。
     唐代长安明德门复原图
    郭城东西长9721米,南北长8651.7米。宫城在郭城最北的中部,其北墙即郭城北墙中段,东西长2820.3米,南北长1492.1米,城内建筑宫殿。宫城南接皇城,东西长同宫城,南北长1843.6米。皇城内东南、西南两角为太庙、太社,其他均为中央级衙署。长安郭内面积达83平方公里,人口约100万,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城市,也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
    郭城东、南、西3面对称地各开3座城门,北面城门较多,其中一些供宫廷专用,通向大明宫和禁苑。南面正门明德门为5条通道,其余除个别不明外均为3条通道。穿过明德门向北伸延的纵轴线通过皇城正门朱雀门、宫城正门承天门和重重宫院,是世界上最长的城市轴线。纵轴大街宽达 155米。东西各有一条和纵轴平行的大街,其北段对称地挟持在皇城、宫城左右。东西向也有 3条大街,其中在朱雀门前的是全城横轴,宽达120米;在承天门前的是宫城皇城区的横轴,它在皇城内的一段宽达220米。以上6条干道都通向各城城门,在它们之间以及沿郭城、皇城内侧各有较窄的纵横街道,形成南北向十一街、东西向十四街的方整格网。各方格中共设了108个居民里坊和东西两市。坊有坊墙,四面或两面设门。东、西市与皇城呈“品”字布局,取得呼应,二市各占两坊之地,也有围墙,内部为“井”字街道。全城布局规整,有严格的对称对位关系。
    宫城是全城的中心高潮,郭城及其城楼起着框束整个布局并和中心高潮取得呼应的作用。大片的里坊民居是对重点的烘托,在各里坊中有多达百座以上的寺观,还有许多权贵的府第,高大的楼塔殿堂,丰富了全城的立体构图和色彩的对比。纵轴朱雀门大街中段东侧大兴善寺“寺殿崇广为京城之最”(《长安志》),西侧的玄都观
英文解释
  1. n.:  Chang'an,  Chang An, capital of many dynasties in ancient China
近义词
长安区
长安镇
长安居委会, 长安社区
长安村
长安社区居委会
长安里
长安乡
长安街道
相关词
陕西西安历史唐朝戏曲中国历史唐代文化艺术
行政区划地理经济旅游洛阳景点名胜上饶
铅山广东韶关汉代文化民俗美食渭南
家庭汽车福特轿车更多结果...
包含词
长安B长安镇长安区长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