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顯示地圖 |
|
|
鎮康縣位于云南省西南部,西鄰緬甸。總面積2642平方千米。總人口16萬人(2004年)。
縣人民政府駐南傘鎮。郵編:677404。代碼:530924。區號:0883。拼音:Zhenkang xian。 |
|
鎮康縣隸屬臨滄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邊陲,臨滄市西部,南汀河下遊和怒江下遊南北水之間,南接耿馬縣,東鄰永德縣,西與友好鄰邦緬甸果敢縣接壤,北與保山地區竜陵縣隔江相望,地處東經98°40′119″—99°22′42″,北緯23°47′14″—24°15′32″的低緯度地區,南北寬70.6公裏,東西長71.9公裏,全縣總國土面積2544.23平方公裏。鎮康縣縣城於2005年5月31日由鳳尾鎮搬遷至南傘鎮。
鎮康縣新縣城所在地南傘鎮是集邊境、山地、熱區於一體的少數民族聚居的邊境口岸重鎮,距緬甸撣邦第一特區果敢縣縣城9公裏,距緬甸重要城市臘戌87公裏,是國傢二類陸路通道口岸。“南傘”,傣語的意思就是“送公主的地方。界碑把小小麻慄壩分成兩個國傢,一半是中國南傘,一半是緬甸老街。穿越“北金三角”的神秘土地,伫立在南傘國門,你會想到:小小界碑不僅分隔了兩個國傢,還分隔了緬甸、泰國、老撾三國邊境“金三角”北大門的門裏和門外。鎮康,是滇西南與東南亞接觸的最前沿;鎮康,是禁毒的最前沿;鎮康,是滇西南改革開放的最前沿。 |
|
鎮康與緬甸接壤,國境綫長96.358公裏,縣境內分佈着1個國傢二類開放口岸及6個邊民、互市點,是古西南絲綢之路重要通道,今為對外開放的內陸窗口,是中緬交往的重要通道和滇西南、臨滄西部進入東南亞的重要口岸之一。新縣城南傘口岸南可通往保山、大理等地州,距保山地區26公裏,距縣城47公裏,西可進緬甸,距緬甸撣邦第一經濟特區果敢縣老街市9公裏,距緬甸臘戌197公裏,距緬甸古城曼德勒484公裏,距緬甸仰光800多公裏。從經濟區劃上看,鎮康恰恰處於滇西南沿邊經濟帶、南汀河經濟帶、怒江經濟帶、緬甸撣邦第一經濟特區的交匯區、重合區和錯位區,即處於這幾個經濟區的邊沿地帶。
按照係統論的觀點,如果把鎮康沿邊經濟帶看作是一個係統,那麽它就分別是前述幾個經濟區係統中的子係統,應當具備其所隸屬的若幹的係統的一些基本屬性,即具有開放性、多重性、吸收性、兼容性等特徵。因此,我們將緊緊依托南汀河經濟帶的帶動,主動接受保山、騰衝、德宏乃至大理經濟區的輻射;強化與緬甸老街地區的互動,緊緊抓住縣城搬遷機遇,切實把握好地處幾個經濟區域的結合部的特點,積極參與跨區域經濟分工,充分發揮邊際效應,形成新的經濟增長極。將堅持分類指導、優勢互補、突出特色、協調發展的方針,突破行政區劃界限,按經濟的內在聯繫,依托縣城,以綫串點,以點帶面,建立各具特色的經濟帶或經濟區,重構佈局合理、合作有序的區域經濟新格局,不斷壯大縣域經濟實力。狠抓各項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營造對內對外開放的軟硬環境,盡快形成大流通、大開放、大市場的對內對外開放格局,把鎮康建成臨滄西部對外開放的橋頭堡。 |
|
鎮康的山溝壑縱橫、峰巒疊障,使鎮康山相連近看如利劍指天,遠看如萬馬奔騰。用這樣的一首詩來形容鎮康的山是最恰當的:“雄姿破霧崢嶸現,紫陽斜挂倚天劍。嘯傲群峰蒼茫容,漫捲西風舞彩練。”
鎮康的水資源豐富,大小河流縱橫交錯,競相奔流。鎮康山歌裏唱:大河灣灣小河灣,妹在河邊洗衣裳;好吃不過清涼水,好想不過妹的郞……一方的山水養一方人,鎮康的姑娘如詩如畫,人見人愛;鎮康的男子就像這裏連綿不絶的群山,誠信、穩重、勤奮。鎮康人沒有矯揉造作,沒有虛情假意,鎮康人是那樣的樸實和真誠,那樣的自信勤勞,那樣的富於發現和創造,那樣的勇於開拓和拼搏。
鎮康新城因年輕而充滿朝氣,因朝氣而藴含生機,因生機而顯露誘惑。一座新城的誕生,預示着一個多民族群體的團结和崛起。一洞通兩國,是自然生成,一城連兩城,是人為創造。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疆域中,鎮康縣是祖國西南邊陲一個透着靈氣的地方。 |
|
l、獨特的沿邊區位優勢.鎮康與緬甸接壤,國境綫長96.358公裏,縣境內分佈着1個國傢二類開放口岸及6個邊民、互市點, 是古西南絲綢之路重要通道,今為對外開放的內陸窗口,是中緬交往的重要通道和滇西南、臨滄西部進入東南亞的重要口岸之一。新縣城南傘口岸南可通往保山、大理等地州,距保山地區26公裏,距縣城47公裏,西可進緬甸,距緬甸撣邦第一經濟特區果敢縣老街市9公裏,距緬甸臘戌197公裏,距緬甸古城曼德勒484公裏,距緬甸仰光800多公裏。從經濟區劃上看,鎮康恰恰處於滇西南沿邊經濟帶、南汀河經濟帶、怒江經濟帶、緬甸撣邦第一經濟特區的交匯區、重合區和錯位區,即處於這幾個經濟區的邊沿地帶。按照係統論的觀點,如果把鎮康沿邊經濟帶看作是一個係統,那麽它就分別是前述幾個經濟區係統中的子係統,應當具備其所隸屬的若幹的係統的一些基本屬性,即具有開放性、多重性、吸收性、兼容性等特徵。因此,我們將緊緊依托南汀河經濟帶的帶動,主動接受保山、騰衝、德宏乃至大理經濟區的輻射;強化與緬甸老街地區的互動,緊緊抓住縣城搬遷機遇,切實把握好地處幾個經濟區域的結合部的特點,積極參與跨區域經濟分工,充分發揮邊際效應,形成新的經濟增長極。將堅持分類指導、優勢互補、突出特色、協調發展的方針,突破行政區劃界限,按經濟的內在聯繫,依托縣城,以綫串點,以點帶面,建立各具特色的經濟帶或經濟區,重構佈局合理、合作有序的區域經濟新格局,不斷壯大縣域經濟實力。狠抓各項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營造對內對外開放的軟硬環境,盡快形成大流通、大開放、大市場的對內對外開放格局,把鎮康建成臨滄西部對外開放的橋頭堡。
2、優越的氣候資源。鎮康地處滇西南低緯度地區,年平均氣溫18.9℃,最高氣溫36.3℃,最低氣溫為—2.1℃,正常年無霜期333天,月平均最高氣溫26.6℃,月平均最低氣溫13.6℃。太陽輻射強,年日照時數1936.8小時,大於或等於10℃的年活動積溫6786.3℃,年太陽輻射總量93.6千卡/平方釐米,日照百分率為44%。年降水量1700毫米,雨季集中在5—10月,蒸發量1500毫米,年平均相對溫度81%。在西北幹冷氣流和西南暖濕氣流的影響下,形成鎮康縣域春秋溫暖、夏秋季長、雨熱同季、雨量充沛、夏無酷暑、
鼕無嚴寒、日照充足、熱源豐富、幹濕明顯的亞熱帶氣候。多樣的氣候類型,帶來了多樣的植被類型,為鎮康縣發展大農業生産帶來了有利的條件。
3、豐富的生物資源優勢。鎮康縣地理環境復雜、氣候類型多樣,導致生態環境也多種多樣,熱帶季雨林、南亞熱帶櫟類混交林、中亞熱帶—北亞熱帶植被、亞高山植被等均有分佈,林地面積1107.9平方公裏,占全縣的土地總面-積的43.72%,森林覆蓋率34%。林業産值為3343萬元,占農林牧漁産值的11.4%。其中,紫膠在鎮康有較長的生産歷史, 自然資源豐富,紫膠適生地占全縣總面積的23.7%,其它核桃、澳洲堅果等林副産品都具有相當的開發優勢。鎮康藥用植物資源極為豐富,民意常用藥材達千種以上,熱帶南藥如砂仁、檳榔、蘇子等,亞熱帶的黨參、女貞子等,溫帶北藥的野田床、大桐子、香瀉葉等,在已普查的133種藥物中,資源量達50萬公斤以上者有36種,雞血藤、柯子等儲量也很可觀。野生動物資源種類繁多,珍稀動物有灰葉猴、孔雀、四須鮁魚等。
4、豐富的水利資源。以南捧河為主的大小河流共42
條,年徑流總量21.32億立方米,占臨滄地區怒江水係河流産水總量的28.16%。鎮康因山高𠔌窄,河流水資源具有水位低、落差大、含沙量小和年際變化不出現幹涸現象等特點。除雨季洪泛時期泥沙較大夕卜,其餘季節水質清澈。縣內34條河流水能資源理論藴藏量為26.49萬千瓦,占臨滄地區主要河流理論藴藏量的25。56%,在臨滄地區縣級水能資源中排名第一,人均占有水能資源1.97千瓦,南捧河幾乎集全縣河流水為一身,藏水能資源近6萬千瓦。
5、礦藏資源豐富。鎮康縣地礦種類繁多,礦産資源種類齊全,尤其是有色金屬成礦條件優越,主要以氧化鉛鋅礦和硫化鉛鋅礦為主,礦石品位高並且富集廠據廣西和雲南地質隊提供的地質勘探報告怒江得知,鎮康蘆子園礦區鉛藏量為20萬金屬噸,鋅藏量為135萬金屬噸,所獲儲量已達中型規模。目前縣內有三座技術比較成熟、設備比較先進的鉛鋅礦選廠,尤其是以廣西化達鋅業股份有限公司鎮康縣康達公司發展規模較大,設備更先進,到目前已投資1470萬元建成礦山開採和兩座日處理50噸的原礦選廠。非金屬礦藏有稀土、石膏、大理石、石灰石、硝、水晶石、硅、瑪瑙石、煤等多個礦種,因儲量尚未探明,有待進一步開
發利用。
6、區域風景旅遊和民族文化資源優勢。鎮康縣位于云南省西南部,中緬邊境中段,與緬甸撣邦第一特區接壤,國境綫長,南傘口岸為國傢二級口岸,邊境旅遊條件較好。主要的旅遊點有怒江高山峽𠔌地貌遊、喀斯特地貌遊、地熱資源遊、民族風情遊等。
特色的民俗文化
鎮康是一個多民族雜居的邊疆縣,縣內聚居着彝、佤、傣、傈僳、苗、德昂、白、拉祜、布朗等22種少數民族,有8種世居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為39378人,占全縣總人口的24.8%,是德昂族、傈僳族全國第二大少數民族聚居之地。這裏民族文化資源豐富,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有着古老的文化傳統。各民族文化多資多彩,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敘事詩、山歌和情歌;有各民族的神話傳說和民間故事。各民族風俗中均保留着原始崇拜物的痕跡,村寨附近幽靜的密林和巨樹是他們的保護神靈,通常稱作“穡林”、“穡樹”加以祭祀。每個民族都與樹有着深深的情緣,走進鎮康、走進鎮康的民族村寨,首先映入您腦海的並是那茂密的樹林、優美的山歌和純樸的民風,仿佛看到一幅人與自然的和諧畫捲。
鎮康民族文化多資多彩,勤勞的各民族鑄就了各自不同的舞蹈風格。德昂族舞蹈頗具特色,傈僳族熱情歡快,彝族風格樸實、剛鍵,傣族優雅媚嫵,這些具有濃郁地方民族特色的音樂舞蹈,曾多次在省地演出中獲奬,並多次到外地演出交流,得到好評。
鎮康民族文化不僅養育了一代代樸實的鎮康人民,就連離鄉十餘載的海外僑胞,每當想到鎮康的優美小調;都按耐不住重返故裏。1994年,臺灣省桃園縣“雲南民俗打歌促進會”回鎮康進行文化交流、捐資辦學,促進了兩岸人民的團结和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同時,鎮康縣委、政府大力支持文化事業,每年舉辦各種健康嚮上的文化娛樂活動,創建鎮康特色文化,派出文藝演出隊赴國外和鄰縣演出、學習,邀請鎮康籍緬甸果敢民間友好人士聯歡演出,增進兩國人民和鄰縣人民的友誼。
鎮康的民族文化源遠流長,德昂族的火塘,在幾縷火焰,幾縷青煙中,伴着一個鐵三腳架,與人的社會、文化融為了一體。木鼓聲、號角聲、呼喊聲搖撼大地,琴弦聲、跺腳聲、歡歌聲融匯一起,阿佤小夥敲響了震天的木鼓,美麗多情的阿佤少女甩起黑發,如火的激情在大地蕩漾;傣族姑娘小夥擡着清涼的聖水,祝福每一個好心人來年無病無災,萬事安泰。各民族的服飾讓你目不暇接、流連忘返。曾有一日本遊客,在看到鎮康苗族少女紡織的衣物和她們獨特的服飾後,回到日本又組團重返鎮康苗族山寨,對苗族服飾贊嘆不已。
鎮康獨特的地理氣候環境和民族風俗,各民族都創出了各自的美食文化。傣族佳餚酸魚、酸肉和“牛撒撇”;佤族美食雞肉爛飯、蘸水稀飯;布朗族的江筍;拉祜族的蕎面糕;尤其是德昂族的竹宴席,酸筍煮雞、酸筍煮魚、黃筍絲炒豆米之類的“竹菜”,配以竹子燒火、竹甑蒸飯、竹筒打水、竹盒裝飯,竹勺盛飯,竹筷吃飯再加竹桌竹凳,構成了頗具特色的“竹宴席”。
在鎮康世居的少數民族中,德昂族尤如一朵待放的鮮花,生活在鎮康這塊美麗富繞的熱土。德昂族伴着苒苒的火塘深深地印在人們的心中。
德昂族是雲南省7種特殊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佈在鎮康縣軍弄鄉和軍賽民族鄉,現有人口2302人。相傳:地球生靈在遠古洪水泛濫時代滅絶後,天神“睏土戛”為拯救人類,從天上放下兄妹2人,命他倆結婚,兄妹羞愧不從,天神與他們商定,從山上滾兩扇右磨到山腳,看共是否覆合,合則兄妹為婚,不合則不成婚。石磨一滾即合,兄妹婚後生一葫蘆子,種後結葫蘆3個,成熟破裂,分別跳出3對男女,其中一對並是德昂族先民,他們從此繁沿生息,他們的傳流節日有:潑水節、關門節、開門節、做貢等。相傳在很古的時候,釋迦牟尼活佛得了重病,用醫藥無法救治,觀世音菩薩連續給他們灑了3天聖水後得救,為了紀念使他免除災難的日子和宏揚潑水除病的方法,故每至傣歷年初始(農歷清明節後10天)要給佛爺潑散淨水,給佛塑像洗塵,群衆也要互相潑水祝福,以便清除身上的病魔,保證新的一年安康。因而,潑水節世世相傳。
德昂族婚姻為一夫一妻製,鎮康的德昂族有着自己獨特的婚戀方式,幾百年來,一直沿襲至今。首先要預測對象,請佛爺或安章指點心上人在何方。其次要試探對象。一般多是小夥子到女方幫助收割,參與勞動。第三是傳遞情物,德昂族談情說愛的重要情物就是檳榔。第四是定婚,德昂族將定婚視為小辦。第五請客,德昂人稱洪抗。第六是過禮。第七是迎親送親。第八是拜堂,德昂族稱孟嘎,是整個客場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九是回門。第十是拜年。第十一是喜調,就是請1至2名歌手來祝福助興,從過禮開始到第二天正客結束方可退場。德昂族的婚事中,要請一對獵槍手,叫迎親護衛。婚宴上一定要有然撒,即生肉涼拌,然地板,即白片兩道菜。
德昂族服飾婦女保持傳統着裝飾,其頭戴自織的白布塵套,其上覆以各色珠串,前額纏於指粗、長4寸左右的蠃旋銀(或鋁)箍,各色珠串的餘纓並垂於背後。上衣用緑、蘭、黑等色布縫製。為圓領窄袖對襟短衫,用料約3尺,兩襟鑲寬1寸長近尺的雙層紅布,既作裝飾,又為裝細小物品之袋。一般衣服無鈕扣,用扣釘將兩襟拉係則可,上衣較好者以黑栽絨為料,以大方塊銀牌作扣飾,衣腳加飾銀鈴銀泡,袖子用色布鑲飾數道,下着筒裙,裙布均自織,3幅布拼合而成。裙布以黑為底,間隔五六釐米織一道暗紅色橫綫。穿着時上至腋下,長齊腳踝。用寬1釐米、長1米左右的藤衊或竹篾製成腰圈,戴3圈以上,寬鬆地套在腰部以上裝飾。腰圈飾品分軟硬二種,硬衊圈寬1釐米左右,上刺各種圖案,塗以紅、蘭等色,富裕者加戴寬1寸左右的銀片腰圈,頸戴銀項圈,耳戴小形耳環或耳柱,腕帶雕鏤精細的攢花銀鐲。軟腰圈草編,圓形,細如筷。小腿纏色布拼製的腿套,綴以小珠和毛綫花束。現在,男子喜穿流行漢族時裝。 |
|
| 鎮康縣轄3個鎮、4個鄉(其中1個民族鄉):鳳尾鎮、勐捧鎮、南傘鎮、忙丙鄉、勐堆鄉、木廠鄉、軍賽佤族拉祜族傈僳族德昂族鄉。 |
|
元設鎮康路,因鎮康河得名。1913年改縣。
2000年,鎮康縣轄3個鎮、5個鄉:勐捧鎮、鳳尾鎮、南傘鎮、軍賽佤族拉祜族傈僳族德昂族鄉、木場鄉、軍弄鄉、勐堆鄉、忙丙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182258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鳳尾鎮 24508 勐捧鎮 41160 南傘鎮 33260 忙丙鄉 19250 勐堆鄉 19799 軍弄鄉 13525 木廠鄉 18346 軍賽鄉 12410
2001年,全縣轄3個鎮、4個鄉、1個民族鄉:南傘鎮、鳳尾鎮、勐捧鎮、忙丙鄉、勐堆鄉、軍弄鄉、木場鄉、軍賽佤族拉祜族傈僳族德昂族鄉。
雙江縣7鄉鎮(鄉、鎮): 2005年,鎮康縣撤銷軍弄鄉,其行政區域並入南傘鎮,南傘鎮政府駐地不變。 |
|
- n.: Zhenkang County
|
|
| 鎮康 |
|
|
|
| 鎮康縣賓館 | 鎮康縣人民醫院 | 鎮康縣衛生防疫站皮膚病防治中心 | |
|
|
勐捧鎮 | 南傘鎮 | 軍弄鄉 | 鳳尾鎮 | 忙丙鄉 | 勐堆鄉 | 木廠鄉 | 軍賽鄉 | 軍賽佤族拉祜族傈僳族德昂族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