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用语 : 佛教日常用品 > 锡杖
目录
No. 1
  锡杖:僧人携带的道具,比丘乞食时,只能用此杖击地出声,请人出来,故又名声杖。此杖原有三个目的。1、为驱逐野兽害虫用。2、为年老人用。3、为保卫自己。此杖头部用锡,中部用木,下部用牙或角制成。僧人持杖往外云游时叫做‘飞锡’,住下某处叫做‘留锡’或‘挂锡’,外出布教时叫做‘巡锡’。佛教举行宗教仪式时,有时也用短锡杖,一面挥动此杖,一面口唱梵呗。在锡杖上以后又加添各种装饰,变得更庄严了。
  锡杖
  锡杖是一种佛门僧侣的用具,出于梵语“吃弃罗”(梵语khakhara或Hikhara),意为鸣杖、声杖。
  锡杖以木为竿身,高与肩齐,竿顶上安有铁卷,上面安有铜环,摇动时锡锡作声,故名锡杖
  主要用于僧人行路、乞食或驱虫等,同时也有象征意义:彰显圣智、故名智杖;行功德本,故名德杖。不得以杖指人,不能在地上画字,不得横置肩上。
  锡杖出现于东晋,正是玄学盛行之时,尘尾、羽扇王者的权杖都是身份的标志,锡杖亦然。
佛教百科
  【锡杖
  “锡杖”属于佛教的道具之类,它是比丘们应该携带的十八物之一。
  “锡杖”梵语“隙弃罗”或“吃弃罗”。十诵律中又称它为“声杖”;因为振杖之时,出声如锡,所以称做“声杖”、“锡杖”。
  得道梯橙锡杖经中略说:“佛告比丘:汝等应受持锡杖。所以者何?过去现在未来诸佛皆执故。又名‘智杖’,彰显圣智故。亦名‘德杖’,行功德本故。圣人之标帜、贤士之明记、道法之正幢。迦叶白佛:何名‘锡杖’?佛言:锡者轻也;倚依是杖,除烦恼、出三界故。锡者明也,得智明故。锡者醒也,醒悟苦空三界结使故。锡者疏也,谓持者与五欲疏断故”。
  锡杖经又说:“是杖有三錞,念三途苦恼,则修戒定慧。念三灾老病死,则除三毒贪嗔痴”。
  “锡杖”的形状,据大比丘三千威仪经说:杖头状如塔形,为用锡料所造。杖柄应用木竿为之,下端则按装钢□(“□”者,戈柄下端之圆锥形钢套也)。高与眉齐。
  杖头有二股六环者(也有说是四环者),是迦叶佛所制。有四股十二环者,是释迦佛所制。——装造二股,为令众生,记念二谛(世谛、第一义谛)。装造四股,用断四生、念四谛、修四等、入四禅。十二环者:用念十二因缘,通达无碍,修行十二门禅。又三重四股者:以念如来“七觉意”法。通铫钻八,则是用念“八正道”法。
  至如持用“锡杖”的方法,也有一些规定。三千威仪经曾经制订持“锡杖”二十五事。该经曾略谓:“持杖不得入众(“众”者,僧围也)、日中后不得复持、不得担于肩上、见佛像不得使锡作声、不得以杖指人、不得用杖于地面写字”。又优婆塞五戒威仪经说:“不得以不净手捉杖。若入僧房,须脱除杖□。且不得触地。若持杖入白衣舍,须将杖□在后,若因事入白衣家,或为受午食,须于门首摇锡三下。若无人应,再摇五下。又无人应,更摇七下。终无人应,则应往别家”。(由日文译出)
  再如“锡杖”的用途,在锡杖经、三千威仪经、五戒威仪经、四分律、十诵律、毗奈耶杂事等典籍中,都曾有所说明。大致是说:“比丘说白衣舍前振锡,可令施主出应。若有恶犬恶牛,可使怖走。若于路途山林旷野等处,遇见毒蛇猛兽、蜈蚣恶虫,摇锡可令惊避。……”及至后世,诸山禅师法祖,更有用振锡举杖,启示玄机、指点妙义的了。诸如高僧传及傅灯录等文献,都有许多记载。更至近时,就莲那些“傅戒、说法”的场合,也都已执杖振锡了。
  再者:大唐西域记卷二说:“如来锡杖:白铁为环,旃檀作柄,宝筒盛之。”又洛阳伽蓝记卷五说:“如来锡杖,长一丈七尺,以水桶盛置。此杖表面,金箔装贴。杖身轻重莫测;重时百人莫举,轻时二人可提”。由此可见:我佛应化因缘,实在不可思议也!
佛教百科
  【锡杖】 (物名)十八物之一。梵语,吃弃罗Khakkhara,译为锡杖,声杖,呜杖。锡者,取振时作锡之声。又有智杖,德杖之德名。有显密之二意。显教为乞食或驱虫也。锡杖经曰:“佛告比丘:汝等当受持锡杖,所以者何?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皆执故。又名智杖,彰显圣智故。亦名德杖,行功德本故。圣人之表帜,贤士之明记,道法之正幢。”毗奈耶杂事三十四曰:“苾刍乞食入人家,作声警觉,拳打门扇。家人怪问:何故打破我门?默尔无答。佛言:不应打门,可作锡杖。苾刍不解。佛言:杖头安环,圆如盏口,安小环子,摇动作声而警觉。(中略)至不信家,久摇锡时,遂生疲倦,而彼家人竟无出问。佛言:不应多时摇动,可二三度摇。无人问时,即须行去。”十诵律五十六曰:“杖法者,佛在寒园林中住,多诸腹行毒虫啮诸比丘。佛言:应作有声杖,驱遣毒虫,是名杖法。”四分律五十三曰:“诸比丘道行,见蛇蛆蜈蚣百足,未离欲比丘见皆怖白佛。佛言:听投锡杖动。”其制法依锡杖经,迦叶佛为二股十二环,释迦佛为四股十二环。四股十二环表四谛十二因缘。二股十二环表世谛第一谛之二谛与十二因缘。然寄归传四曰:“言锡杖者,梵云契弃罗,则是鸣声之义。古人译为锡者,意取锡作声,鸣杖锡杖任情称。说目验西方所持锡杖,头上唯有一股铁卷,可容三二寸,安其錞管长四五指,其竿用木,粗细随时,高与肩齐,下安铁纂,可二寸许,其环或圆或偏,屈合中间可容大指,或六或八,穿安股上,铜铃任情。元斯制意,为乞食时防其牛犬,何用辛苦擎奉劳心?而复通身总铁,头安四股,重滞将持,非常冷涩,非本制也。”密教以为五大所成之法界塔婆,地藏观音之三昧耶形也。故有六环,以表六大,上头有五轮之卷形,以表宝塔。
佛教百科
  【锡杖】菩萨头陀十八物之一,上有四股十二环,表四谛十二因缘之义。比丘向人乞食,到门口,便振动锡杖上的小环作声,以让人知道。
英文解释
  1. n.:  a monk's ca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