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应用数学 : 物理学类 : 法学 : 软件 : 互联网 : 通信工程 : 冶金 > 错误
目录
《错误 commit》
诗人: 郑愁予 Zheng Chouyu

  《错误
  
  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项,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声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错误 commit》
诗人: 郑愁予 Zheng Chouyu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错误》
诗人: 歌曲作者 Ge Quzuozhe

No. 4
  ①不正确;与实际不合错误的看法。②指不正确的观点、行为等犯错误错误非常严重。
cuò wù cuò wù
  闪失
No. 6
  在推理过程中的错误
No. 7
  不正确,与客观实际不符合
No. 8
  错误的司法观念
No. 9
  亦作“ 错悮 ”。
  1.不正确;与客观实际不符。《三国志·魏志·曹爽传》“ 胜 不能觉,谓之信然” 裴松之 注引《魏末传》:“太傅语言错误,口不摄杯,指南为北。”《旧唐书·褚遂良传》:“陛下失言。伏愿审思,无令错误也。” 宋 曹士冕 《法帖谱系·乌镇本》:“此刻字画甚差,肥而极有笔意,颇胜诸帖,惜其间错悮数字为可恨耳。” 沉从文 《<沉从文散文选>题记》:“纠正过去把集中在 凤凰 、 乾城 、 永绥 三县的 苗 族同胞当成被征服者的错误看法。”
No. 10
  不正确的认识、行为、动作等。 唐 李白 《古风》之五十:“流俗多错误,岂知玉与珉。”《元史·耶律希亮传》:“令既出矣,必明其错误,以安民心。”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检验》:“验针灸处,是否穴道,有无错悮致死。” 毛泽东 《做一个完全的革命派》:“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No. 11
  错过;耽误。 宋 王禹偁 《稠桑坡车覆》诗:“已被文章相错误,謫官犹载一车书。” 清 盛枫 《盆花》诗:“遭逢既错误,培覆从其类。” 郭沫若 《集外·叹逝》:“他只恨错误了的青春,永远归了过去!”
民法中的错误含义
  错误是指表意人为表意时,因认识不正确或缺乏认识,以致内心的真实意思与外部的表现不一致.
  错误的构成要件是:(1)错误是由表意人自己的原因造成;(2)表意人的内心真意与表示不一致;(3)表意人不知其内心真意与表示不一致;(4)错误必须具有严重性,足以影响表意人决定为意思表示;(5)错误是否存在,以意思表示成立之时为决定标准.
  关于错误意思表示的效力,表示主义认为错误不影响意思表示的效力,意思主义认为错误的意思的表示无效.通说认为,意思表示的内容有错误或表意人若知其事情即不为意思表示,表意人可将其意思表示撤消.
诗歌《错误》
  《错误》,诗歌名,作者为台湾著名诗人郑愁予。这首小诗轻巧清隽,是一首至今仍脍炙人口的佳作。全诗以江南的小城为中心意象,写思妇盼归人的情思,意境优美深婉,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
  〖全文〗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简单翻译〗
  《错误》描写了一个女子等候归人的心情变化过程。时光悠悠,莲花开了又落了,她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封闭、沉闷、没有生气。而在这里莲花的开落其实是女子因以为心上人归来而愉悦,但又因为知道只是一个过客从门前经过而失望;这两种心情的变化也是女子的表情的变化如“莲花的开落”。在这个“城”中——东风不来,柳絮不飞,向晚的街上已无人迹,她在失望中将心的门扉紧掩。这时,街上传来达达的马蹄声,这声音给极度失望的她又带来新的希望。但是这希望不过是一个“美丽的错误”,那并不是她盼望的归人,而只是一个过客。
诗歌《错误》的作者简介
诗歌《错误》的作者简介
  郑愁予,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抗战期间随母亲转徙内地各处,避难途中由母亲教读古诗词。15岁开始创作新诗,不过,他说自己完全没有袭取古典诗的遗产,大家认为他的诗有古典的神髓,只是因为他有古典诗人的情操,但诗的语言主要是白话,表现的也主要是自己的生活体验。
  他在1949年与家人迁往台湾,在中兴大学毕业后,在台湾出版第一本诗集《梦土上》,早期诗作多为关怀社会的诗。1968年,35岁的郑愁予应邀赴美国爱荷华参加“国际写作计划”,1972年在爱荷华大学获创作艺术硕士学位,并留校在中文系任教,翌年转往耶鲁大学,在东亚语文学系当高级讲师,现任耶鲁驻校诗人及资深中文导师。
  郑愁予为现代诗社主要成员,其诗歌以婉约见长,他的爱情诗更是清新婉约。如果说,郑愁予的作品最能引起共鸣、最能打动人心灵深处的地方,莫过于美与情,那么《错误》这首诗可谓其中的佼佼者,为诗人奠定了他在台湾诗坛上不可忽视的地位和影响。
诗歌《错误》的相关解读
  〖诗歌的中国性〗
  初看这首诗时,最先感受到的便是它的中国性。这是一首绝对的中国诗,是一首属于中国人的诗,讲着一个永恒、美丽的中国的故事。因此,这首诗的外壳虽标榜着学习西方技巧的现代派,但它所传达出的更深一层的中国传统意识是不可置疑的。
  郑诗大都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被称为“浪子诗人”。“我从小是在抗战中长大,所以我接触到中国的苦难,人民流浪不安的生活,我把这些写进诗里,有些人便叫我‘浪子’。其实影响我童年的和青年时代的,更多的是传统的仁侠精神。”(仁侠精神与浪子情怀的结合)他的诗歌在台湾传唱的程度,恐怕不亚于李后主、李商隐。他的诗歌,一种是豪放、爽快、豁达的“仁侠”精神,酷似李白;一种则是曲折动人、情意绵绵、欲语还羞的婉约情韵,宛若李商隐。两种气质充分显示了诗人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正是这种修养使他避免了台湾现代派诗歌的缺点,把中国的传统意识和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技巧结合得浑然一体,使他成为地地道道的 “中国的中国诗人”。
  〖诗歌的主题〗
  《错误》一诗,承受的可说是中国古代宫怨和闺怨一类诗歌的传统。诗中主人公“我”骑着马周游江南,留下了独守空闺的女子,日以继夜地等待着、盼望着情人“我”的归来。然而女子痴痴的深情却换来了漫长又百般无聊的等待。所以,她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没有“东风”为她传递消息,没有满天飞舞的春天的“柳絮”;所以她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时刻留意着青石道上的“跫音”,甚至连帷幕也不揭开,去看看窗外花团锦簇的春景。刘禹锡《春词》中“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与上述所咏的怨情似有异曲同工之妙,含蓄不露,又悠长深远。
  终于“我”回来了,达达的马蹄声对她而言是美丽的,因为日盼夜盼的心上人归来了,但转瞬间,这无限的喜悦变成了无限的失望。因为“我”只不过是过路罢了,而不是“归人”。这“美丽的错误”捉弄了她,就好像上天捉弄了她一样。
  或许,有些人会把诗中的“我”理解为浪子无家可归的悲哀,而这种理解是未尝不可的。处在那个动荡时代的台湾人的心态是一种漂泊,等待着一天能够有个定位,他们在台湾岛上仅是一个过客,想着有一天能回到故乡,与亲人团聚。然而,由于政治缘故,他们的愿望不能实现,因而产生出失落惆怅之感。不过,如果尝试把郑愁予的其他诗作与《错误》相对比的话,不难找出有力的旁证。如郑愁予《情妇》中“我想,寂寥与等待,对妇人是好的”和“因我不是常常回家大那种人”两行,皆表现出女子深守闺中,等待主人公归来的主题。另一首诗《窗外的女奴》中“我是南面的神,裸着的臂用纱样的黑夜缠绕。于是,垂在腕上的星星是我的女奴”亦透露了女子在冷清寂寞的悠长岁月中,空等着男子归来的凄凉心境。
  〖诗歌的特色〗
  总结起来,诗歌的特色主要有以下几点:
  (1)明快而不直露,含蓄而不晦涩,委婉地抒发了离愁别绪。(2)诗歌的意象都是很传统的、中国的。“东风”、“柳絮”、“青石街道”、“窗扉”、“春帷”等意象,营造出别具感情色彩的意境,尽力渲染浓重的愁绪,把亲人久别的抑郁和不得相聚的惆怅,曲折地表现了出来。(3)这首诗深受我国古典诗词的影响,继承的是中国古代宫怨和闺怨一类诗歌的传统,只是将这一主题用现代语言表现出来了。(4)短小别致,轻巧清隽,美丽凄哀,“堪与宋词小令相提并论”。(5)比喻新奇鲜活,柔弱的女子,日复一日,春去秋来,空房独守,容颜憔悴,诗人以“莲花朵的开落”喻指女子红颜的消退;以“小小的寂寞的城”、“窗扉紧掩”描摹女子幽闭的内心世界,
  〖诗歌的艺术技巧〗
  《错误》这首诗共九行,九十四个字,全篇幅不长,但所表现的艺术技巧不仅被人称道,更被人在口头上传诵。从结构上看,隐含着纵横两条线索。明显可见的纵线是自大景到小景,层次分明。开头两句先以广阔的江南为背景,再将镜头推移到小城,然后到街道、帷幕、窗扉,最后落在马蹄上及打破前面一片寂静的马蹄声。这种写法与柳宗元《江雪》中从“千山鸟飞绝”的大景,最后落墨在渔翁独钓江心的小景上的空间处理,颇有相似之处,将诗情层层推向高潮。从横线来看,开头两句应该是结尾,正是因为“我”从江南走至女子的处所也不进去,女子期盼的“容颜如莲花开落”,等待的炽情变成了心灰意冷。最后两句本应该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所以“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在这里诗人用了一个小倒装句。这样的安排,造成了结构上的参差错落,因而更显得诗意盎然,在不协调中闪发出光彩。
  这首诗另一动人之处是其语言之美,特别是“美丽的错误”数字。这句话原本就是矛盾的,“达达的马蹄”敲响了女子希望重逢的心灵深处,因而美丽。不过,这马蹄声仅仅从前面路过,并不为她的企盼而停驻,因而是个错误。这一起一伏,前后情景的逆转,产生了高度的戏剧性,更形成了清劲跌宕之势。若与此诗的中国性联想,又似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所表现的意境。
  同时,郑愁予在诗中还运用了中国传统古典诗歌的意象,如“莲花”、“柳絮”、“马蹄”、“春帏”,特别是“东风”这一意象取李商隐《无题》中“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之意,再再表现了郑愁予中国性的最根本的所在。杨牧在《郑愁予传奇》的长篇文章说:“自从现代以后,中国也有些外国诗人,用生疏恶劣的中国文学写他们的‘现代感觉’,但郑愁予是中国的中国诗人,用良好的中国文字写作,形象准确,声籁华美,而且绝对地现代的”,强调了郑愁予诗歌语言的中国化,从而体现了中国的思想与情感。
  文字纯净是这首诗的另一个优点。郑愁予在谈论写诗技巧时,说:“写诗要忠诚,对自己诚,而不是唬唬人的,如果写的东西连自己都不确定,那就是不忠实。”因而郑愁予的《错误》强调纯净利落,清新轻灵,不在文字上玩弄游戏,或堆砌词藻,竭力以最忠实的文字展示诗人最忠实的感情。这是一首真实、真情的诗。《错误》至今仍能打动无数读者的心弦,最重要的因素不在于以词藻取胜,而是以它内在的情感感动人。这种情感不伪装、不雕饰,在诗中使情景和谐一致,产生了意味不尽的艺术感染力。
错误的哲学含义
  指与客观实际不相符合的认识。与谬误同义。错误的产生有主观和客观原因。错误与真理构成认识过程中的一对矛盾。它们的对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人们认识的任务在于把握真理,但人们对真理的把握有时是在一系列相对的错误中实现的。只要正确地总结经验和教训,错误就往往是走向真理的先导。
  郑愁予《错误》赏析
  郑愁予简介:郑愁予(1933—) :郑愁予,本名郑文韬,原籍河北,生于山东济南。童年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饱览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山水风光。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后,一面学习,一面写作,其作品受到纪弦赏识,1963年成为现代诗社中的主要成员。
  郑愁予出版的实际虽然算不上多,但它的诗在台湾传唱的程度,恐怕并不亚于李后主、李商隐。他的诗中贯穿着两种互补的气质神韵。一种是豪放、爽快、豁达的"仁侠"精神,另一种则是曲折动人,情意绵绵,欲语还羞的婉约情韵,这两种气质充分显示了诗人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正是这种修养使他避免了台湾现代诗派的缺点,把中国的传统意识和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技巧结合得浑然一体,使他成为地地道道的“中国的中国诗人”。正如杨牧所说:“自从现代了以后,中国也有些外国诗人,用生疏恶劣的中国文学写他们的'现代感觉',但郑愁于是中国的中国诗人,用良好的中国文字协作,形象准确,身来华美,而且绝对地现代的。”这个评价应当说是十分中肯的,出版诗集有《梦土上》、《衣钵》、《窗外的女奴》、《燕人行》、《莳华刹那》等。
  《错误》赏析(人教必修自读课导读)
  (一)这个九行小诗共分三节。
  第一节的两句诗写“我”骑马在江南赶路,自然而然的想起那位还在这里苦等的“佳人”。“莲花的开落”是个变化着的意象,它在诗中有两层意思:一是暗示“我”与她分别的时间之长,一是说她的容颜在等待中憔悴。
  第二节五行诗全写“我”对她的想象:时节虽是阳春,但由于“我”仍未归来,所以她丝毫也未感觉到柳絮飘飞的春意。她的心寂寞犹如小城的傍晚,惆怅犹如紧掩的窗扉。这几行诗不禁让我们想起宋代柳永的《八声甘州》:“想佳人、妆楼 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由此也可见出郑诗的古典韵味。
  第三节写“我”从想象中回到现实,我从她的身边路过,她也许能隐约听到这“达达的马蹄声”但“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美丽的错误”是全诗最让人激赏的字眼,与她越来越近确实是美丽的,但不能相见无疑是一个错误,诗人把两个相互矛盾的词组合在一起,真可谓妙笔生花。全诗情意缠绵,格调凄婉,含蓄蕴籍,韵味悠长。
  这首诗在台湾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风”之所以能长盛不衰,与这首诗有很大的关系。
  (二)《错误》的四重解读
  台湾诗人郑愁予的代表作《错误》先后选入新旧高中课本,有些老师反映这样的新诗不好教,尽管没有生僻难懂的字词句,可就是不知道诗说的是什么意思。《错误》一诗真的这么难懂吗?我想主要是因为有些老师对诗本身钻研得不够,如果读得多了,悟得透了,怎么会读不懂诗作呢?《错误》一诗可以浅读,可以深读,可以从各个不同侧面发现诗作的不同意蕴。本文尝试告别过去的单一角度、单一层次的赏析,而多角度多层次地开拓《错误》的意义空间,给课堂教学提供一些启示。
  语言解读
   《错误》语言朴素而华美,匀齐而有变,字里行间流动着一种忧伤、惋惜的情调,具有古诗传统和新诗传统的遗韵。
  第一节,首句短促,次句“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悠长缓慢,忧伤情调主要落在次句上;第二节,述说美人坚守自闭,杜绝红尘,语调低压,充满叹惋、怜惜之情;第三节,诗人自述“错误”的感受,用“美丽”装点“错误”,表失落、忧伤之情。
  全诗基本上是长短句错落,第一二句一长一短,错落明显;第三句拆成两短句,与第四五句的整句形成反差;第六七句也是长短错落,而且与三四句字数相同,句式相似;最后八九句又是长短句,不过较前例置换了一下,长句在前,短句在后。本来第二节是两个对称句,中间的“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一句楔入,改变了对称句的顺畅节奏,使得对称性减弱,变化性增多,这种变化在短诗中非常必要,如果顺畅地读下来,匆匆而过,就会句不留意,语不留味。句式有长有短,错落有致,仿佛音乐节奏快慢互见,声调高低相成,造成一种优美的旋律。
  声调之美还表现在抑扬和回环上。所谓抑扬,古已有之,亦即平仄。试读“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开头数字仄声,中间“容颜如莲花”平声,最后“开落”归落于仄声,如此仄—平—仄,是不是有抑扬之美?再读第二节,第三四句以平声作结,第五六七句以仄声作结,仄声短促、压抑,用于表达低沉、忧郁的情调;诗的最后以“过客”结尾,效果也是这样的,而且“过客”与“归人”又形成平仄交错;倒数第二句“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中间“马蹄”平声扬起,此前此后是仄声或短促的入声,也显出抑扬之调。
  所谓回环,就是叶韵,从叶韵中传达不同意味、不同情调。本诗第一节“过”与“落”一韵,第二节“晚”与“掩”一韵,第三节“客”与第一节“过”与“落”一韵。叶韵本来就有回环之美,首尾一韵,是为回环;中间换韵,复又回应前韵,韵脚是A—B—A式的,也显出声韵和情调的回环。好像是忧伤、惋惜的情感以不同的声调唱出。
  另外,诗中四个“不”(“不来”“不飞”“不响”“不揭”)字所表达的否定语气,也给全诗带来压抑、滞闷的氛围。这或许是第二节诗情调更显低沉的原因之一。
  这首诗的用语基本上是以平易为主,变异为次,而变异时又抹去生硬的斧凿痕迹。诗歌变异乃诗性本质,诗学人士或谓语言暴力,即诗人粗暴地扭曲、篡改语言规则和语言材料,使诗语严重地变异、陌生化,这在诗的王国里是允许并得到鼓励的,但依诗人个性不同各显创新面目。本诗的变异偶或有之,明显者如“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按日常用语规则是“向晚的街道”,说“街道向晚”,一则押韵,二则语言求变;不明显者如“莲花的开落”,按句内语序应是“开落的莲花”,改而换之,体现郑氏作诗的次轻量级的“语言暴力”。
  也许诗人写作时不是刻意追求这些意味、妙趣,他只是借助情感潜流的推动一路捡拾词句,而功夫之妙正在无意而工,天然浑成。
  意象解读
   这首诗中有几个核心意象。“你的心”是核心意象之一。心者,虚无难状,深不可测,但诗人能状其形、写其神、美其名。你看,“你的心”神异化了,化为寂寞的城、向晚的青石街道和紧掩的小窗,心的寂寞、心的孤独、心的封闭仿佛是有形的、立体的,看得见了,触得着了。诗人用具象描写抽象,审美感觉沛然而生。
  “容颜”又是一个核心意象,与前一个意象不同,这一意象借“莲花”以为形容和映衬,是以具象写具象。人们常以花状写容颜之青春美丽,在本诗中容颜之美却显得特别,它如深锁庭院的花儿无人呵护,自由开落,如果发挥合理想像,似可见到一幅美人图,图卷的背景是烟雨江南,莲花开落,岁月如水流逝……图卷的中心应是“容颜”。
  “达达的马蹄”也是一个核心意象,用来表示“我”到来、“我”的叩问,这是借代修辞方法的妙用。这里的“马蹄”可能是实指,也可能是虚指,“我”是骑马而来,或是乘马车而来?还是诗人把橐橐脚步比作达达马蹄?随读者想吧。“达达”是拟声,响亮而迅疾,突如其来,惊碎了小城街道的沉寂,也隐隐透露来访者的急切心情。但是“美丽的错误”又消磨了达达马蹄声的尖锐度,宣告马蹄之来的卤莽,以及“我”的失落和荒诞的感受。“马蹄”是“错误”?犯有逻辑错误,语法学家会嗤之以鼻,但在诗歌创作中是奇思妙想。用“美丽”来装点“错误”,内中富有丰厚的意蕴,好像“错误”也快成为一个意象了,这不是奇思妙想吗?
  除了核心意象外,诗中还有许多辅助意象,不详述了。把所有的意象总归起来,可以分出几个类型,有现实意象和虚拟意象,有本体意象和喻体意象。容颜、你的心、寂寞的城、街道、窗扉、马蹄、过客等是现实意象,它们都是真实的存在;东风、柳絮、跫音、春帷、归人等是虚拟意象,它们没有在现实场景中出现,但在诗篇中以虚拟意象出现,装饰着诗画镜框;容颜、心、马蹄等是本体意象,等待诗人幻化成其他意象;莲花、寂寞的城、街道、窗扉等是喻体意象,它们是诗人依托于现实意象、本体意象而存在,并由诗人的联想或想像而产生的。
  总之,这些意象或显忧伤之美,或显安谧之状,或传突兀之声,这些特点合到一起就构成这首诗由静趋动又由动趋静的诗化境界。
  意蕴解读
   诗中的“你”是谁?“我”是谁?“你”“我”之间是什么关系?其中有许多谜团,用时髦的话来说就是有许多未定点和空白点,给一些鉴赏力低下的师生造成阅读的困难。本来诗遗空白、诗意未定不是坏事,如此才有吟味的余地,引发读者根据各人的联想和想像、感受和领悟来猜读各种不同的意蕴。这首诗恰好可以从不同方面猜读。
  首先我们猜读诗中确定性的意义:“我”是小城过客,“你”是小城居住者;“我”对你充满怜惜之情,“你”则自愿封闭,心如古井。人物迥然有别,他们的存在造成了两个互不相通的世界,一个是“我”的世界,是动的、鲜活的;一个是“你”的,是静的、寂寞封闭的;再有,“你”生活的世界又可一分为二,一个是外部沉寂而偶有异动的世界,一个是内在如同死水的心的世界。这些意义都是确定的。
  那不确定意义呢?其一,诗作描写一个怨妇。她表面沉静,心里却盼望夫君归来。她以为夫君归来,启窗排闼,却非我良人,旋即闭户,枉起一阵“美丽的错误”的心潮。其二,诗作描写一个痴情的男子,造访他心仪的良家女子,可她拒一场不会有结果的爱情于门外,心海安澜,不起一丝涟漪,男子感叹遇到了一场“美丽的错误”。其三,诗作描写一对特别的恋人,女子为情守身,坚壁紧户,不惹门外微尘;男子来了,方才驻足,又将启程,只是过客,不是归人,所谓的爱情只是短暂的美丽,错误却是长久的,这同样是“美丽的错误”。三种说法各有道理,就像一道条件未给充分的数学题,存有多解的答案。江南的江枫渔火,姑苏夜凉不属匆匆的于游子
  为什么这首诗会变得多解而难解呢?前面说了,是未定点、空白点所致,具体说来,是对诗中怨妇或好女描写不充分所致。此女年几何?妍否媸否?经历如何?家世如何?一概不知,因此无从对其人内心作准确的推断,也无从对诗意作出趋同的评议。假设有人问,诗人将女子的身份写得清楚一些,不是更好吗?这么一来,所有的猜测、悬想都没有了,这首诗也就淡乎寡味了,品格应在三流以下。
  文化解读
   一首诗除了有审美意味外,还有文化意蕴,那就颇有深度和厚度了。郑愁予是浸润中国文化传统、中国文学传统和诗歌传统的诗人,纵观郑愁予的诗歌创作,都具有古雅风流气质,当然这不是郑愁予一人独具的优点,也是其他离别大陆羁旅台湾的诗人的共同优点。
  《错误》这首诗传统的气息很浓厚。就道德意义来说,它描写了位很传统、守妇道的贞静女性,写出了传统道德与人的本性之间的不相协调,最后人性、人的本性退位而传统道德依然强势;就题材来说,它写闺怨,是自古以来离愁别恨诗歌在新的创作环境和语言环境下的翻版;就诗歌情调气韵来说,含蓄蕴藉,温文尔雅,尽显中和之美,让情感变为既深且远的潜流;还有,就遣词造句来说,没有怪异的用语和句式,而有诸多很传统的词语,如“江南”“莲花”“东风”“三月”“柳絮”“青石”“向晚”“跫音”“春帷”“窗扉”“归人”“过客”等,似曾相识,在古典诗词中常常读到,它们都是“言苗”,长自深厚的传统文学的土壤。
  不过这首诗毕竟是描写现代人、现代生活的。传统可以在心中神往,而历史故事不能真实地重演。古之宫怨诗、闺怨诗,产生于农耕时代,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到了今天,宫怨、闺怨的生活景象早已不再鲜活,只成为书本里发黄的东西或文字记录的远古记忆了。古人的怨诗多么有活力,宫中、闺中之人个个都是活着的人,“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诗经?卫风?伯兮》)“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曹丕《燕歌行》)“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欧阳修《诉衷情》)俱往矣,时间流逝,风光不再。对比之下,古代的思妇怨妇都有悲哀,今人可观其流泪,闻其叹息,那是活人的悲哀;而《错误》中的女子呢?形影、声息、器物、足迹、心迹全无,虽说活着却像死人一样的岑寂,在岑寂中渐渐枯萎凋零。她的故事、她的内心令诗人令读者揣测,却难于勾起情感的共鸣。这也许是《错误》一诗未臻完美之处吧。
英文解释
  1. :  failure,  commit,  Bug,  false,  vice
  2. n.:  mistaken,  slip-up,  mistake that lessens the effectiveness or validity of sth,  thing done wrongly,  stumble into,  be out,  as full(of errors) as an egg is of meat,  off (the) beam,  wrinkle,  stumble,  slip,  mistake,  misstep,  misprision,  error,  balk,  baulk,  blob,  clam,  errancy,  erratum,  erroneousness,  miscarriage,  failing,  falsehood,  fault,  illiteracy
法文解释
  1. n.  erreur, faute
近义词
误差, 谬误, 不正确, 不准确
不恰当
错误的, 差错, 毛病, 过错, 缺点, 不足之处, 瑕疵, 缺陷, 不正确的, 不精确的, 有错误的, 不准确的说法, 不严谨的, 不准确的, 判断上错误的, 不确切的, 不具体的, 不确实的
干与, 干预, 干扰, 故障, 偶然事件, 事故, 横祸, 不幸, 不测, 意外, 厄运, 逆境, 毁灭, 劫数, 死亡, 缺乏, 失灵, 不足, 性格, 丘疹, 身体上的某类残疾, 不胜任, 不充分, 弱点, 暴力事件, 骚乱, 不成比例, 不相称, 介入, 干涉, 不利, , 需要, 必须, 贫穷, 理由, 原因, 贫乏, 动机, 有赖於, 暴乱, 灭亡, 毁坏, 某物, 用旧, 耗尽, 筋疲力尽, 阻止或搞垮, 使某人, 纷乱, 激动, 污点, 晦暗, 彻底毁坏, 习性, 特殊习惯, 混乱, 动荡, 不满意, 不安, 欲望, 用光, 归西, 上西天, 完蛋, 缘故
失误, 出错, 未成功的尝试, 疏忽
失策, 失足, 不可取, 不明智, 堕落, 过失, 不可能, 滑倒, 滑动, 罪过
相关词
计算机ftp网络贵州地名锦屏黔东南谬误
读音词语雾之守护者佛教百科法律法院抗诉
刑事概率统计学检验应用数学bug数码宝贝数码暴龙
合体软件问题信息技术更多结果...
包含词
犯错误错误地错误的小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