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
诗人: 释普宁 Shi Puning
骨格纯刚蹄角全,轩然鼻孔自辽天。 不贪陕府栏边草,肯遍耕翻祖父田。 |
|
∶指拖拉机 |
|
∶比喻性格刚直的人 |
|
铁牛
铁牛脾气 |
|
铁铸的牛。古人治河或建桥,往往铸铁为牛状,置于堤下或桥堍,用以镇水。 唐 白居易 《送陕州王司马建赴任》诗:“自有铁牛无咏者,料君投刃心应虚。” 宋 苏轼 《次韵子由送陈侗知陕州》:“谁能如铁牛,横身负 黄河 。” 王文诰 辑注:“《太平寰宇记》: 开元 十二年,於 河东县 开东、西门,各造铁牛四。其牛并铁柱连腹入地丈餘,负桥跨 河 。”《宋史·谢德权传》:“ 咸阳 浮桥坏,转运使 宋太初 命 德权 规画,乃筑土实岸,聚石为仓,用 河 中铁牛之制,缆以竹索,繇是无患。” |
借指性情刚直的人 Refers to the person by nature straightforward |
借指性情刚直的人。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顾总河》:“每大事,侃侃正论,不避利害,人以‘铁牛’呼之。 鄂文端 曰:‘是真为铁汉也。’” |
|
指拖拉机。 王老九 《张老汉卖馀粮》诗:“要把咱的穷根断,将来铁牛翻 秦川 。” 郭小川 《走,到农业第一线去》诗:“举红旗,驾铁牛,闹革命,辟荒丘。” |
旧时北京的一种名鸽 A name of pigeon old Beijing |
旧时 北京 的一种名鸽。属珍贵品种。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花儿市》:“京师多好蓄鸽,种类极繁……其珍贵者有铁牛。” |
|
我国较古老的品系鸽种之一.
此鸽短小精悍,羽色灰暗,头小嘴长,眼睑特别大且腊白,“满天星”眼睛,脖细嗉闪,脚红腿高,精神十足.善飞,是观赏鸽中的飞行能手.
清康熙时,诗人李振声的<<白戏竹枝词>>中有"金铃闲听晴空乡,春暖家家放铁牛"的诗句.生动的描绘了国泰民安,安居乐业的生活情景.
此鸽以前王世襄大师以为绝迹,后又在河南发现. 有安徽鸽友称其青毛。
以下是王世襄大师在文章《铁牛》中的论述:
我十几岁时,一位年逾七旬的老养家问我:“你见过铁牛吗?”我说:“没有。”他说:“别说是你,二十多年前我已经见不到了,绝了!”我又问铁牛什么长相,他说:“小个儿,大眼睛努着,像黑皂又不真黑,忒贼,可能飞啦!”从此我认为铁牛已经绝种,故编写《清宫鸽谱》时其中有两幅铁牛,都被我列入“未见”类。后读康熙诗人李振声(号鹤皋,清苑人)的《百戏竹枝词》,写北京风俗景物,七绝中有两句:“金铃闲听晴空响,春暖家家放铁牛。”可知三百年前铁牛是一种各家都养的观赏鸽,为什么会绝种了呢!真是可惜。
2000年10月中央文史馆在郑州召开会议,结束后安排馆员去少林寺等地参观。我请假留在郑州。因企业家崔乃信先生知我爱鸽,特意安排一个郑州、开封、洛阳三地观赏鸽展览大会,到会养家逾百人,展出观赏鸽数百羽,围观者人山人海,记者电视台都来采访,堪称盛举。我则在现场签名赠送出版不久的《明代鸽经清宫鸽谱》、《北京鸽哨》两书。郑州鸽友送我四对鸽子,其中有一对竟是以为久已绝种的铁牛。崔君立即派车连夜把鸽子送往北京。我只得转送北京鸽友。因年老已无喂养精力,且迁往高楼,已无养鸽的条件了。我那天过于兴奋,不能入睡,枕上赋绝句四首,其一是:
春暖家家任鸽翔,铁牛名重入词章。
多年谓已无踪影,今得携归喜欲狂。 |
|
【拼音】:tiě niú
【注音】:ㄊㄧㄝ ˇ ㄋㄧㄨˊ
[词语解释]
◎ 铁牛 tiěniú
(1) [tractor;iron ox]∶指拖拉机
(2) [upright and outspoken man]∶比喻性格刚直的人
铁牛脾气
[详细解释]
释义:(1).铁铸的牛。古人治河或建桥,往往铸铁为牛状,置于堤下或桥堍,用以镇水。
【出处】:唐 白居易 《送陕州王司马建赴任》诗:“自有铁牛无咏者,料君投刃心应虚。” 宋 苏轼 《次韵子由送陈侗知陕州》:“谁能如铁牛,横身负 黄河 。” 王文诰 辑注:“《太平寰宇记》: 开元 十二年,於 河东县 开东、西门,各造铁牛四。其牛并铁柱连腹入地丈馀,负桥跨 河 。”
【示例】:《宋史·谢德权传》:“ 咸阳 浮桥坏,转运使 宋太初 命 德权 规画,乃筑土实岸,聚石为仓,用 河 中铁牛之制,缆以竹索,繇是无患。”
释义:(2).借指性情刚直的人。
【出处】:清 昭连 《啸亭杂录·顾总河》:“每大事,侃侃正论,不避利害,人以‘铁牛’呼之。 鄂文端 曰:‘是真为铁汉也。’”
释义:(3).指拖拉机。
【出处】:王老九 《张老汉卖馀粮》诗:“要把咱的穷根断,将来铁牛翻 秦川 。”
【示例】:郭小川 《走,到农业第一线去》诗:“举红旗,驾铁牛,闹革命,辟荒丘。”
释义:(4).旧时 北京 的一种名鸽。属珍贵品种。
【出处】: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花儿市》:“京师多好蓄鸽,种类极繁……其珍贵者有铁牛。”
演员铁牛 |
|
职业
演员
简介
铁牛,原名杨锡业,男,1922年出生,山东掖县人,中国著名电影演员。1946年参加新四军,后进山东军区文工团任团员。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曾任中共上海电影演员剧团支部书记、副团长。在从影期间,多扮演士兵、工人等形象。
作品
《团结起来到明天》、《南征北战》、《雾海夜航》、《布谷鸟又叫了》、《谁是被抛弃的人》(未发行)、《红色娘子军》、《燎原》、《球迷》、《这不是误会》、《取长补短》、《团结起来到明天》(1950)、《南征北战》(1952)、《水乡的春天》(1954)、《雾海夜航》(1957)、《海上红旗》(1957)、《布谷鸟又叫了》(1958)、《谁是被抛弃的人》(1958,未发行)、《新安江上》(1959)、《红色娘子军》(1960)、《燎原》(1961)、《球迷》(1962)、《这不是误会》(1982)、《夜色多美好》(1983)、《滴水观音》(1984)、《取长补短》(1985)、《八仙的传说》(1985)、《西游记》(弥勒佛)。 |
|
李逵是中国古代小说《水浒传》中的一位重要人物,,长相黝黑粗鲁,小名铁牛,江湖人称“黑旋风”,排梁山英雄第二十二位,是梁山步军第五位头领。 |
|
【铁牛】 (譬喻)以譬不可动,又譬无容嘴之处。碧岩三十八则曰:“祖师心印,状似铁牛之机。”同著语曰:“千人万人撼不动。”五灯会元药山章曰:“某甲在石头,如蚊子上铁牛。” |
|
- n.: tractor, iron ox, upright and outspoken man
|
|
铁牛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