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
|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简称金葡肺炎,占成人肺炎的2~3%,幼儿、老年体弱及手术后者发病率;较高,临床上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
治疗措施:
1、加强支持疗法,有原发感染灶者尽早清除。
2、抗菌素治疗:应早期、联合、长疗程,选用青霉素g或万古霉素;对耐青霉的金葡菌可选用苯唑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或与新一代喹诺酮类抗菌素合用。抗菌药物至少用4周以上。
3、大多数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青霉素酶,且对甲氧西林的耐药性正在增加。一般主张用一种能抗青霉素酶的青霉素(如苯唑西林或萘夫西林2g,静脉注射,每4~6小时1次。另一类主要药物是头孢菌素:常用的为头孢噻吩或头孢孟多2g,静脉注射,每4~6小时1次,头孢唑啉0。5~1。0g,静脉注射,每8小时1次,或头孢呋辛750mg,静脉注射,每6~8小时1次。林可霉素600mg静脉注射,每6~8小时1次对90%~95%菌株有效。 |
|
金葡肺炎 |
|
儿科 |
|
常有弛张高热,新生儿可为低热或无热。肺炎发展迅速,中毒症状较明显。体检:注意脓胸或脓气胸体征,有无肝脾肿大。注意婴儿有无猩红热或麻疹样皮疹,儿童有无荨麻疹。 |
|
注意皮肤感染(脓疱、小疖肿、睑缘炎、甲沟炎)、化脓性扁桃体炎或上感史。 |
|
1、检验送痰、血液及胸腔穿刺液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血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白细胞内出现中毒颗粒,少数患儿有白细胞总数降低。
2、胸片检查注意小斑点阴影迅速扩大成大片状,病灶中心呈蜂窝状或肺气囊改变,可出现胸腔渗液或肺大泡。 |
|
1、抗生素治疗苄星青霉素10万~50万u/(kg?d),肌注或静滴,对耐苄星青霉素金葡菌肺炎,可用苯唑西林、邻氯青霉素、甲氧西林、红霉素、杆菌肽、利福平、万古霉素等。也可用头孢菌素,第一代头孢菌素的作用比第二、三代强。疗程至少3~4周。
2、并发脓胸、脓气胸者应及时抽脓、排气,必要时胸外科治疗。
3、其他治疗、护理及治愈标准同前。 |
|
本病大多并发于葡萄球菌败血症,多见于幼婴及新生儿,年长儿也可发生。以冬、春两季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较高的季节多见。常在医院内或婴儿室内发生交叉感染引起流行。葡萄球菌能产生多种毒素和酶,如溶血素、葡萄球菌激酶、凝固酶等。 |
|
金黄色葡萄球菌(SAB)感染儿童的感染性心内膜炎(IE)流行情况不明确。近期,国外学者就其发病情况做了一项研究。他们在1998年7月至2001年7月间调查了所有SAB患儿,均在其父母或监护人同意下作了心脏超声检查。心内膜炎按改良的Duke标准进行分类。结果在调查期间有51个儿童发生SAB,其中10个儿童(20%)发生IE(6例确诊[11.8%] , 4 例可疑[7.8%]),大多数儿童(73%)是由于血管内装置的感染而感染SAB的,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较心脏结构正常的儿童发生IE的机会要高(53% 及 3%)。伴有IE的死亡率高于不伴有IE者(分别为40%和12%)。在这项研究中,SAB感染的儿童患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病率为12%,往往与先天性心脏病及多种血培养阳性有关。SAB感染且伴有IE的儿童的死亡率高。
妊娠期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如何早期诊断?
(1)孕妇曾有病毒感染史。
(2)发病急剧,突然出现寒战、高热、紫绀及气急等严重中毒症状。
(3)咳嗽,咳出脓性血样痰,两侧肺部可听到湿性哕音。
(4)肺炎患者应用一般抗生素治疗不佳时,都应疑及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可能,立即送痰和血作细菌学检查,分离致病菌。结合X线检查所见,病变可呈大叶性或肺段性分布,大片阴影中央可有蜂窝状透亮区,便可早期确诊。 |
|
疾病名称: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英文名称:
药物疗法:抗菌素治疗;苯唑青霉素;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抗菌素
【预后】【概述】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简称金葡肺炎,占成人肺炎的2~3%,幼儿、老年体弱及手术后者发病率;较高,临床上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
【诊断】
1、病人咳出痰液中发现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可怀疑本病,确定诊断要从血液培养,脓胸的脓液或气管或胸腔抽出物中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肺炎球菌不同,较易培养,因此假阴性不多见.最常见的X线异常为支气管肺炎伴或不伴脓肿形成或胸腔积液;大叶性实变不多见.肺气囊强烈提示为葡萄球菌感染.栓塞性葡萄球菌性肺炎的特征是在不相邻的部位有多发性浸润,浸润易形成空洞,这些现象表示病因来源于血管内(如右侧心内膜炎或脓毒性血栓性静脉炎).2、X线检查:原发性可见肺内模糊或浓密阴影,内有透亮区。继发性表现为两肺散在结节状阴影及多个空洞。3、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可达20~50×10/L,并有中毒颗粒。痰培养可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 【治疗措施】
1、加强支持疗法,有原发感染灶者尽早清除。 2、抗菌素治疗:应早期、联合、长疗程,选用青霉素G或万古霉素;对耐青霉的金葡菌可选用苯唑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或与新一代喹诺酮类抗菌素合用。抗菌药物至少用4周以上。 3、大多数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青霉素酶,且对甲氧西林的耐药性正在增加。一般主张用一种能抗青霉素酶的青霉素(如苯唑西林或萘夫西林2g,静脉注射,每4~6小时1次。另一类主要药物是头孢菌素:常用的为头孢噻吩或头孢孟多2g,静脉注射,每4~6小时1次,头孢唑啉0。5~1。0g,静脉注射,每8小时1次,或头孢呋辛750mg,静脉注射,每6~8小时1次。第三代头孢菌素的效果不如第一代或第二代制剂。林可霉素600mg静脉注射,每6~8小时1次对90%~95%菌株有效。4、一般认为,对甲氧西林耐药的菌株,对所有β-内酰胺抗生素均有抵抗力。在许多医院,此类菌株占医院获得性葡萄球菌的30%~40%,而仅占社区获得性感染的5%。如怀疑或经体外药敏试验证明对甲氧西林耐药,一般用万古霉素。常用剂量为1g静脉注射,每12小时1次;有肾功能衰竭时适当调整用量。【病因学】
1、原发性:常见于流感、麻疹及抗菌素选用过程中,以发热、咳嗽、咳脓血痰、胸痛为主要症状,肺内可见单个或多个脓肿灶。 2、继发性:又称血源性,发病较慢,临床上以高热、寒战、呼吸困难等败血症症状为突出表现,重症右有神志障碍、呼吸衰竭和休克;肺内为多发性小脓肿,皮肤及其他部位可见原发性化脓病灶。 【临床表现】
葡萄球菌性肺炎尽管来势凶猛。但有些病情并不严重。个别病程较为缓慢。有时形成慢性肺炎或慢性肺脓肿。临床症状与肺炎球菌性肺炎的临床症状相似。葡萄球菌性肺炎的特点是容易引起反复寒战。组织坏死伴脓肿形成和肺囊肿(大多见于婴幼儿);病情急且有明显衰竭。脓胸较常见。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存在于胸廓切开后的脓胸或胸壁外伤后血胸使用引流的脓胸中。【预后】
一般病死率为30%~40%。造成死亡的部分原因是大多数病人伴有严重的合并症。然而有些成年人本来很健康。但在流感后得了这种肺炎。病情发展快。最后导致死亡。抗生素疗效慢。恢复期长。 |
|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staphylococcus aureus pneumonia
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一般为凝固酶阳性)所致的肺炎。本病大多并发于葡萄球菌败血症,多见于婴幼儿及新生儿,年长儿也可发生。以冬春两季多见。常在医院内或婴儿室内发生交叉感染引起流行。起病急,进展快,高热、呼吸和心率增快,呻吟、咳嗽、青紫等。有时可有猩红热样皮疹及消化道症状,如呕吐、腹泻、腹胀(由于中毒性肠麻痹)等。患儿嗜睡或烦躁不安,严重者可惊厥,中毒症状常较明显,甚至呈休克状态,肺部体征出现较早,早期呼吸音减低,有散在湿■音。在发展过程中迅速出现肺脓肿,常为散在性小脓肿。脓胸及脓气胸是本症的特点。并发脓胸或脓气胸时,叩诊浊音,语颤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X线检查:①临床症状与胸片所见不一致。肺炎初起时,临床症状已很重而X线征象却很少,仅表现为肺纹理增多,一侧或双侧小片浸润影;当临床症状已趋明显好转时,在胸片上却可见明显病变如肺脓肿和肺大泡等现象。②病变进展迅速,甚至在数小时内,小片炎变就可发展为脓肿。③病程中,多合并小脓肿、脓气胸、肺大泡。严重的还可并发纵隔积气、皮下气肿及支气管胸膜瘘。④胸片上病灶阴影持续时间长。血白细胞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增高,白细胞内可见中毒颗粒。半数婴幼儿白细胞减少可减到5×10%以下,而中性粒细胞仍较高。白细胞总数减低者预后差。本病一般治疗与支气管肺炎相同。因病情多较严重,早期疑为本病,可用青霉素10万~50万U/(kg·d)肌注或静点。对耐青霉素G金葡菌肺炎,可用苯唑西林、邻氯青霉素、甲氧西林、万古霉素、林可霉素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