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来源]
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buthus martensii karsch的干燥体。春末至 秋初捕捉,除去泥沙,置沸水或沸盐水中,煮至全身僵硬,捞出,置通风处,阴干。
[产地分布]
主产于湖北、浙江、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等省。野生及饲养。
[药材特征]
头胸部于前腹部呈扁平长椭圆形,后腹部呈尾状,皱缩弯曲,完整者体长约6cm。头胸部呈绿褐色,前面有1对短小的螯肢及1对较长大的钳状脚须,形似蟹螯,背面覆有梯形背甲,腹面有足4对,均为7节,末端各具2爪钩;前腹部由7节组成,第7节色深,背甲上有5条隆脊线。背面绿褐色,后腹部棕黄色,6节,节上均有纵沟,末节有锐钩状毒刺,毒刺下方无距。气微腥,味咸。
[主要化学成分]
蝎毒素(buthotoxin),为一种含碳、氢、氧、氮、硫等元素的毒性蛋白,与蛇的神经毒素类似,但含硫量较高。尚含三甲胺、甜菜碱、牛磺酸、卵磷脂及铵盐等。
[功能主治]
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喎,半身不遂,破伤风症,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 |
|
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Buthus martensii Karsch的干燥体。春末至 秋初捕捉,除去泥沙,置沸水或沸盐水中,煮至全身僵硬,捞出,置通风处,阴干。 |
|
主产于湖北、浙江、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等省。野生及饲养。 |
|
头胸部于前腹部呈扁平长椭圆形,后腹部呈尾状,皱缩弯曲,完整者体长约6cm。头胸部呈绿褐色,前面有1对短小的螯肢及1对较长大的钳状脚须,形似蟹螯,背面覆有梯形背甲,腹面有足4对,均为7节,末端各具2爪钩;前腹部由7节组成,第7节色深,背甲上有5条隆脊线。背面绿褐色,后腹部棕黄色,6节,节上均有纵沟,末节有锐钩状毒刺,毒刺下方无距。气微腥,味咸。 |
|
蝎毒素(Buthotoxin),为一种含碳、氢、氧、氮、硫等元素的毒性蛋白,与蛇的神经毒素类似,但含硫量较高。尚含三甲胺、甜菜碱、牛磺酸、卵磷脂及铵盐等。 |
|
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喎,半身不遂,破伤风症,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