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花卉 : 中草药 : 被子植物 > 金盏菊
目录
No. 1
  金盏花。
No. 2
  【学名】calendulaofficinalis l.
  【分类】菊科(compositae),金盏菊属。
  【别名】金盏花、黄金盏、长生菊、醒酒花、常春花、金盏等。
  【形态】 金盏菊株高30~60cm,为二年生草本,全株被白色茸毛。单叶互生,椭圆形或椭圆状倒卵形,全缘,基生叶有柄,上部叶基抱茎。头状花序单生茎顶,形大,4-6cm,舌状花一轮,或多轮平展,金黄或桔黄色,筒状花,黄色或褐色。也有重瓣(实为舌状花多层)、卷瓣和绿心、深紫色花心等栽培品种。花期12-6月,盛花期3-6月。瘦果,呈船形、爪形,果熟期5-7月。
  【习性】喜阳光充足环境,适应性较强,能耐-9℃低温,怕炎热天气。不择土壤,以疏松、肥沃、微酸性土壤最好。能自播。
  【产地】金盏菊原产欧洲南部,现世界各地都有栽培。英国的汤普森·摩根公司和以色列的丹齐杰花卉公司在金盏菊的育种和生产方面闻名于欧洲。
  【主要品种】
  邦·邦(bonbon),株高30厘米,花朵紧凑,花径5~7厘米,花色有黄、杏黄、橙等。
  吉坦纳节日(fiestagitana),株高25~30厘米,早花种,花重瓣,花径5厘米,花色有黄、橙和双色等。
  卡布劳纳(kablouna)系列,株高50厘米,大花种,花色有金黄、橙、柠檬黄、杏黄等,具有深色花心,其中1998年新品种米柠檬卡布劳纳(kablounalemoncream),米色舌状花,花心柠檬黄色。
  红顶(touchofred),株高40~45厘米,花重瓣,花径6厘米,花色有红、黄和红/黄双色,每朵舌状花顶端呈红色。
  宝石(gem)系列,株高30厘米,花重瓣,花径6~7厘米,花色有柠檬黄、金黄。其中矮宝石(dwarfgem)更为著名。
  圣日吉它,极矮生种,花大,重瓣,花径8~10厘米。
  祥瑞,极矮生种,分枝性强,花大,重瓣,花径7~8厘米。
  还有柠檬皇后(lemonqueen)和橙王(orangeking)等。
  【繁殖】金盏菊主要用播种繁殖。常以秋播或早春温室播种,每克种子100~125粒,发芽适温为20~22℃,盆播土壤需消毒,播后覆土3毫米,约7~10天发芽。种子发芽率在80%~85%,种子发芽有效期为2~3年。
  【栽培】幼苗3片真叶时移苗一次,待苗5~6片真叶时定植于10~12厘米盆。定植后7~10天,摘心促使分枝或用0.4%比久溶液喷洒叶面1~2次来控制植株高度。生长期每半月施肥1次,或用"卉友"20-20-20通用肥。肥料充足,金盏菊开花多而大。相反,肥料不足,花朵明显变小退化。花期不留种,将凋谢花朵剪除,有利花枝萌发,多开花,延长观花期。留种要选择花大色艳、品种纯正的植株,应在晴天采种,防止脱落。
  【病虫害防治】常发生枯萎病和霜霉病危害,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防治。初夏气温升高时,金盏菊叶片常发现锈病危害,用50%萎锈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洒。早春花期易遭受红蜘蛛和蚜虫危害,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
  【用途】金盏菊植株矮生、密集,花色有淡黄、橙红、黄等,鲜艳夺目,是早春园林中常见的草本花卉,适用于中心广场、花坛、花带布置,也可作为草坪的镶边花卉或盆栽观赏。长梗大花品种可用于切花。
No. 3
  金盏菊
  (《福建中草药》)
  【异名】大金盏花(《广西药植名录》),水涨菊、山金菊(《福建中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金盏菊的花、根。
  【植物形态】金盏菊
  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高33~48厘米,全株有短毛。茎有纵棱。叶互生,长2.2~7.8厘米,质细嫩,长倒卵形,淡绿色,无叶柄。头状花序,直径3.3~7.8厘米;花异性,放射状;缘花舌状,1~2列,黄色或橙色,盘花不实;总苞阔,苞片1~2列。瘦果秃净,无冠毛。
  四川、贵州、广西、广东、福建等地均有栽培。
  【采集】秋季或第2年春采花及根,鲜用或晒干备用。
  【化学成分】花含类胡萝卜素约3%,中有番茄烃、蝴蝶梅黄素、毛茛黄素、玉红黄质等;尚含挥发油约0.02%,树脂约3.44%,粘液质约4%,苹果酸约6.84%,十五酸,微量水杨酸,少量生物碱和具有一种有机物质的酶。根含三萜皂甙。地上部分含苦味质、由齐墩果酸和葡萄糖醛酸组成的皂甙、三萜成分山金车二醇等;尚含鞣质约6.45%。种子含脂肪油,主为月桂酸和棕榈酸的甘油酯;其不皂化部分中含蜡醇和甾醇,还含生物碱。
  【药理作用】花、叶有消炎、抗菌作用,特别是对葡萄球菌、链球菌效果较好。其抗菌成分溶于醇而不溶于水。在碱性环境中,效果较好。动物试验证明,花提取物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降低反射兴奋性;静脉注射可引起血压降低,增强心脏活动,增大心跳振幅,减慢心率,促进狗的胆汁分泌,加速创伤愈合。欧洲民间外用于皮肤、粘膜的各种炎症,亦可内服治各种炎症及溃疡(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炎、肝胆疾患等)。用于消化道癌肿可减轻中毒症状、改善食欲、睡眠等,亦有用于月经不调者。酊剂在试管中对病毒有杀灭作用,但对小鼠用A2 Frunze flu virus产生的病毒性肺炎,未显示治疗效果。叶的水提取物有加速血凝的作用(凝血酶元时间缩短),但此与其中所含的鞣质和钙盐有关。
  【性味】淡,平。
  【功用主治】根:行气活血。花:凉血,止血。
  【选方】①治胃寒痛:金盏菊鲜根一至二两。水煎或酒、水煎服。
  ②治疝气:金盏菊鲜根二至四两。酒、水煎服。
  ③治癥瘕:金盏菊干根一至二两。酒、水煎服。
  ④治肠风便血:金盏菊鲜花十朵,酌加冰糖。水煎服。(性味以下出《福建中草药》)
基本属性
  1.1 名字
  学名:Calendula officinalis
  英文名:pot marigold
  别名:金盏花、黄金盏、长生菊、
  醒酒花、常春花、金盏等。
  1.2 科学分类
  界 : 植物界 Plantae
  门 : 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Magnoliopsida
  亜纲 : 菊亜纲 Asteridae
  目 : 菊目 Asterales
  科 : 菊科 Asteraceae
  属 : 金盏菊属 Calendula
  种 : 金盏菊种 C. officinalis
  1.3 形态
  金盏菊株高30~60cm,为二年生草本,全株被白色茸毛。单叶互生,椭圆形或椭圆状倒卵形,全缘,基生叶有柄,上部叶基抱茎。头状花序单生茎顶,形大,4-6cm,舌状花一轮,或多轮平展,金黄或桔黄色,筒状花,黄色或褐色。也有重瓣(实为舌状花多层)、卷瓣和绿心、深紫色花心等栽培品种。花期12-6月,盛花期3-6月。瘦果,呈船形、爪形,果熟期5-7月。
  金盏菊 1.4 习性
   喜阳光充足环境,适应性较强,能耐-9℃低温,怕炎热天气。不择土壤,以疏松、肥沃、微酸性土壤最好。能自播。金盏菊的适应性很强,生长快,较耐寒,不择土壤。能耐瘠薄干旱土壤及阴凉环境,在阳光充足及肥沃地带生长良好。
  金盏菊为二年生草花,全珠具毛,叶互生,呈长椭圆形,基部抱茎。茎下部的叶子呈匙形,为绿色;花为顶生头状花序,单生。每朵花的边花为舌状花,中央为筒状花,有黄和黄褐两种颜色。花期以2—4月最好,夏季也开花,其他各月均有零星花开。瘦果,种子为暗黑色。
  金盏菊 1.5 产地
   金盏菊原产欧洲南部,现世界各地都有栽培。英国的汤普森·摩根公司和以色列的丹齐杰花卉公司在金盏菊的育种和生产方面闻名于欧洲。
主要品种
  邦·邦(BonBon),株高30厘米,花朵紧凑,花径5~7厘米,花色有黄、杏黄、橙等。
  吉坦纳节日(FiestaGitana),株高25~30厘米,早花种,花重瓣,花径5厘米,花色有黄、橙和双色等。
  卡布劳纳(Kablouna)系列,株高50厘米,大花种,花色有金黄、橙、柠檬黄、杏黄等,具有深色花心,其中1998年新品种米柠檬卡布劳纳(KablounaLemonCream),米色舌状花,花心柠檬黄色。
  红顶(TouchofRed),株高40~45厘米,花重瓣,花径6厘米,花色有红、黄和红/黄双色,每朵舌状花顶端呈红色。
  宝石(Gem)系列,株高30厘米,花重瓣,花径6~7厘米,花色有柠檬黄、金黄。其中矮宝石(DwarfGem)更为著名。
  圣日吉它,极矮生种,花大,重瓣,花径8~10厘米。
  祥瑞,极矮生种,分枝性强,花大,重瓣,花径7~8厘米。
  还有柠檬皇后(LemonQueen)和橙王(OrangeKing)等。
繁殖播种
  金盏菊主要用播种繁殖。常以秋播或早春温室播种,每克种子100~125粒,发芽适温为20~22℃,盆播土壤需消毒,播后覆土3毫米,约7~10天发芽。种子发芽率在80%~85%,种子发芽有效期为2~3年。土壤酸碱范围PH值4.5--8.3;在园子里的种子可以自己发芽,所需土壤不必特别肥沃。
栽培养护
  幼苗3片真叶时移苗一次,待苗5~6片真叶时定植于10~12厘米盆。定植后7~10天,摘心促使分枝或用0.4%比久溶液喷洒叶面1~2次来控制植株高度。生长期每半月施肥1次,或用“卉友”20-20-20通用肥。肥料充足,金盏菊开花多而大。相反,肥料不足,花朵明显变小退化。花期不留种,将凋谢花朵剪除,有利花枝萌发,多开花,延长观花期。留种要选择花大色艳、品种纯正的植株,应在晴天采种,防止脱落。
  金盏菊的生长期间应保持土壤湿润,每15—30天施10倍水的腐熟尿液一次,施肥至2月底止。在金盏菊长至幼苗后期,叶片4—5个时,实行摘尖(即摘心)能够促使侧枝发育,增加开花数量,在第一茬花谢之后立即抹头,也能促发侧枝再度开花。
  另外低温处理种子播种,将种子放入0℃冰箱中24小时,取出后即在露地播种,苗床要遮阴,八月中旬发芽,每周追施一次稀薄腐熟粪水,九月下旬也能开花。
  金盏菊的开花期可以通过改变栽培措施加以调节,调节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1、早春正常开花之后,及时检出残花梗,促使其重发新枝开花;加强水肥管理,到了9—10月可再次开花。
  2、8月下旬秋播盆内,降霜后移至8—10℃温度下培养,白天放室外背风向阳处,严寒时放在室内向阳窗台上。一周左右浇一次水,保持盆土湿润,每月施加一次复合液肥,这样到了隆冬季节即能不断开花。
  3、三月底或四月初直播于庭院,苗出齐后适当间苗或移植,给予合理的肥水条件,六月初即可开花。因金盏菊成化需要较长的低温阶段,故春播植株比秋播的生长弱,花朵小。
  4、八月下旬露地秋播,苗期适时控制浇水,培育壮苗。入冬后移栽到防寒向阳地内越冬,气温降至0℃以下时,夜间加盖草帘防寒,白天除去草帘。当最低气温降至到零下7℃以下时,在草帘下加盖一层塑料薄膜。此时白天只打开草帘,不打开薄膜,但晴天中午前后宜适当通风。翌年早春最低气温回升到零下7℃以上时,及时除去薄膜,夜间盖上草帘即可。待最低气温升到0℃时应立即除去草帘。此时适当浇水保持土壤的湿润性,同时,每隔15天左右追加一次稀薄饼肥水,这样到了五一节,金盏菊便可鲜花怒放。
  此外,现将金盏菊种子放在0℃冰箱内数日进行低温处理,然后于八月上旬播种于露地,九月下旬也能开花。
病虫防治
  常发生枯萎病和霜霉病危害,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防治。初夏气温升高时,金盏菊叶片常发现锈病危害,用50%萎锈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洒。早春花期易遭受红蜘蛛和蚜虫危害,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
用途价值
  金盏菊植株矮生、密集,花色有淡黄、橙红、黄等,鲜艳夺目,是早春园林中常见的草本花卉,适用于中心广场、花坛、花带布置,也可作为草坪的镶边花卉或盆栽观赏。长梗大花品种可用于切花。
  金盏菊的抗二氧化硫能力很强,对氰化物及硫化氢也有一定抗性,为优良抗污花卉,也是春季花坛的主要材料,可作切花及盆栽。
  金盏菊富含多种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C;几乎各部位都可以食用;其花瓣有美容之功能,花含类胡萝卜素、番茄烃、蝴蝶梅黄素、玉红黄质、挥发油、树脂、黏液质、苹果酸等。根含苦味质,山金东二醇;种子含甘油酯、蜡醇和生物碱。放入洗发精里可以使得头发颜色变淡。
  6.1 药用
  金盏菊性味淡平,花、叶有消炎、抗菌作用。根能行气活血,花可凉血、止血。欧洲民间外用于皮肤、粘膜的各种炎症,也可以内服治疗各种炎症及溃疡。新鲜的花卉可以放在色拉里吃。
  1、胃寒痛:金盏菊鲜根50—100克,水或酒水煎服。
  2、疝气:金盏菊鲜根100—200克,酒、水煎服。
  3、肠风便血:金盏菊鲜花10朵,酌加冰糖。水煎服。
  6.2 花语
  惜别、离别之痛。
  金盏花有离别之意,既然离别就会是一种绝望。
花木百科
  金盏菊介绍
  金盏菊 (Calendula officinalis)
  科属:
  菊科 金盏菊
  别名:
  长生菊、金盏花、长春菊、黄金盏
  形态特征:
  全株被毛。叶互生,长圆形。头状花序单生,花径5厘米左右,有黄、橙、橙红、白等色,也有重瓣、卷瓣和绿心、深紫色花心等栽培品种。花期4-6
  分布与习性:
  全国各地均有,为一年生草本花卉。原产于欧洲南部及地中海沿岸。耐寒,喜充足阳光,适应性强,能耐-9℃低温,怕湿热,喜肥,土壤微酸性。
  繁殖与栽培:
  金盏菊主要用播种繁殖。常以秋播或早春温室播种,每克种子100~125粒,发芽适温为20~22℃,盆播土壤需消毒,播后覆土3毫米,约7~10天发芽。种子发芽率在80%~85%,种子发芽有效期为2~3年。
  应用:
  春花坛、盆栽
  图片:
近义词
万寿菊, 金盏花
包含词
金盏菊属金盏菊根金盏菊恨
金盏菊白粉病金盏菊病毒病金盏菊细菌性芽枯病
六神清新健肤沐浴露金盏菊六神除菌香皂金盏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