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拼音: jīn bù huàn
謎語: 赫哲人的獵狗
| | 形容十分可貴浪子回頭~。 | | 即使用金子來也不換,形容極為可貴。 | | 1、人物
金不換本名金振秀,乳名玉領。1968年8月,出生在一個世代為農的家庭,五兄弟中居中。如今,他已是我國戲劇界名人。他的父親金樹、母親李芬亭每當提出他小時候,總是感到愧疚。而提到現在成名的金不換,卻高興是戲言,他是從雞簍裏成長起來的金鳳凰。金不換,河南省鶴壁市豫劇團團長,醜角演員,生於1967年,祖籍河南省封丘縣,原名金振秀。他1985年畢業於鶴壁市戲麯訓練班,分配到鶴壁市豫劇團,師承豫劇名醜牛得草,“金不換”的藝名即為牛得草所贈。
金不換與牛得草朝夕相伴13年,直至老師去世,牛派的看傢戲《七品芝麻官》、《十八扯》等由他演來十分傳神。在《十八扯》這出戲中,他既惟妙惟肖地再現是豫東調名須生“小紅臉王”的唱腔藝術,還模仿了沙河調代表人物唐喜成在《三哭殿》、《轅門斬子》、《南陽關》等劇中的唱段,甚至把馬金鳳的《穆桂英挂帥》也模仿得酷似至極。
所獲奬項:第十七屆中國戲劇梅花奬。
2、中藥
釋名三七。
氣味(根)甘、微苦、溫、無毒。
主治1、吐血、務血不止。用三七一錢,口嚼爛,米湯送下。
2、赤痢血痢。用三七三錢,研細,淘米水調服。
3、大腸下血。用三七研細,淡白酒調一至二錢服。三服可愈。
4、婦女血崩。治法同上。
5、重度赤眼。用三七根磨汁,塗眼睛周圍,很見效。
6、無名癰腫,疼痛不止。用三七根磨米醋調塗;如癰已破,則用三七研細幹塗。
7、虎咬蟲傷。用三七研細,每服三錢,米湯送下。另取三七嚼塗傷處。
附方三七號稱“金瘡要藥”,人們把它比為“金不換”,是外科、傷科的常用藥物,我國著名的“雲南白藥”中即含有本品。人工栽培的三七,多種在田野,稱為“田七”。
三七的葉,也有止血消炎的作用。
3、文房四寶
古墨名。《淵鑒類函》捲二○五引成老相《墨經》:“凡墨日日用之,一歲纔減半分,如是者萬金不換。”後便用為墨名。 | | 金不換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册》)
【異名】獨腳烏桕(《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石琴薯、山烏龜(《廣西中草藥》),地烏龜(南川《常用中草藥手册》),地不容(《文山中草藥》)。
【來源】為防己科植物華千金藤的塊根。
【植物形態】華千金藤
木質藤本。塊根近球形,外皮灰褐色。莖中空。外皮灰白色,有條紋,無毛。葉互生,薄膜質,闊三角狀圓形,盾狀着生,長10~15釐米,寬14~20釐米,先端鈍具小凸尖,邊緣有不明顯的淺波狀,下面蒼白色,掌狀脈9條,5條嚮前,4條嚮後;嫩葉葉脈紅色,折斷流出紅色汁液;葉柄長20~30釐米。雌雄異株,復傘形花序腋生;雄花序近肉質,總花梗長約4釐米,分枝長1~1.5釐米;萼片6,狹倒卵狀長圓形;花瓣3~4,短而闊的倒卵形,內面有2枚腺體。核果倒卵形,長和寬均約6毫米,壓扁狀,背脊兩側各有小橫肋15~18條,肋的中段低平,兩側凹陷。花期夏季。
生於嚮陽山坡、石縫、峭壁及溪邊、溝旁灌木叢中。分佈廣東、廣西、雲南、四川、湖北、浙江等地。
【採集】全年可采。洗淨,切片,曬幹。
【化學成分】根含左旋延鬍索乙素(即四氫掌葉防已鹼)約1%,尚含黃酮甙、氨基酸、有機酸、糖類和酚類。
【藥理作用】①鎮痛、催眠及鎮靜作用
乙醇提取物、總生物鹼、非酚性生物鹼及提得之結晶(左旋延鬍索乙素)均有明顯鎮痛作用(小鼠熱板法),酚性生物鹼則無效。左旋延鬍索乙素5毫剋/公斤即能顯著鎮痛,其鎮靜、催眠作用與延鬍索同,參見"延鬍索"條。
②對呼吸、血壓的影響
麻醉犬腹腔註射左旋延鬍索乙素15~80毫剋/公斤對呼吸無明顯改變,低劑量對血壓無明顯影響,高劑量則使之下降。
【性味】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册》:"苦,寒。"
【功用主治】清熱解毒,健胃止痛,散瘀消腫。治外感咳嗽,咽痛,口舌生瘡,嘔吐腹瀉,痢疾,胃痛,癰疽腫毒,跌打損傷。
①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册》:"清熱解毒,散瘀止痛。治胃及十二指腸潰痔疼痛,跌打腫痛,神經痛,牙痛,急性胃腸炎,菌痢,上呼吸道感染,咽痛。"
②《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健胃止痛,消腫解毒。"
③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册》:"治肺結核,癰瘡,膿腫,消化不良,口腔炎。"
④《文山中草藥》:"治胃痛,腹脹,腹瀉,瘧疾。"
⑤南川《常用中草藥手册》:"治對口瘡及湯火傷。"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研末、磨汁或浸酒。外用:搗敷、研末撒或磨汁塗。
【宜忌】南川《常用中草藥手册》:"孕婦忌服。" | | 詞語名稱:金不換
註音:jīnbuhuàn
意思:即使用金子來也不換,形容極為可貴。
例句:浪子回頭金不換。 | | 金不換本名金振秀,乳名玉領。1968年8月,出生在一個世代為農的家庭,五兄弟中居中。如今,他已是我國戲劇界名人。他的父親金樹、母親李芬亭每當提出他小時候,總是感到愧疚。而提到現在成名的金不換,卻高興是戲言,他是從雞簍裏成長起來的金鳳凰。金不換,河南省鶴壁市豫劇團團長,醜角演員,生於1968年,祖籍河南省封丘縣,原名金振秀。他1985年畢業於鶴壁市戲麯訓練班,分配到鶴壁市豫劇團,師承豫劇名醜牛得草,“金不換”的藝名即為牛得草所贈。金不換於1999年晉京競評“第十七屆梅花奬”時,拜中國戲麯學院原副院長、京昆表演藝術傢、戲劇表演理論傢鈕鏢先生為師。
金不換與牛得草朝夕相伴13年,直至老師去世,牛派的看傢戲《七品芝麻官》、《十八扯》等由他演來十分傳神。在《十八扯》這出戲中,他既惟妙惟肖地再現是豫東調名須生“小紅臉王”的唱腔藝術,還模仿了沙河調代表人物唐喜成在《三哭殿》、《轅門斬子》、《南陽關》等劇中的唱段,甚至把馬金鳳的《穆桂英挂帥》也模仿得酷似至極。
所獲奬項
2000年第十七屆中國戲劇梅花奬。2004年主演電影藝術片《七品知縣賣紅薯》,該片獲得“第十屆中國電影華表奬優秀戲麯片奬”。
活動年表
1999年2月15日,農歷戊寅年十二月三十日:1999年春節戲麯晚會播出
吉祥九九——1999年春節戲麯晚會在央視播出。
節目單
1. 《中華大拜年》(作詞魏子晨,作麯孟慶華,編舞冷明宇;演員耿其昌、鄧沐瑋、陳淑芳;演出單位中國京劇院、天津京劇院、吉林省吉林市歌舞團、吉林省樺甸市歌舞團)
2. 京劇《四郎探母·坐宮》(鼓師蘇廣忠,琴師趙建華,演員於魁智、李勝素;演出單位中國京劇院、山西省京劇院梅蘭芳京劇團)
3. 京劇《雙投唐》選段(鼓師張景霖,琴師李祖銘,演員孟廣祿、李軍;演出單位天津市青年京劇團、上海京劇院)
4. 京劇《蠃絲峪》選段(鼓師謝光榮,演員趙永偉;演出單位中國京劇院)
5. 評劇《剪窗花》(作詞魏子晨,作麯劉文田,配器黃平,編舞韓劍英、楊華;演員宋麗、曾昭娟;演出單位中國評劇院、天津評劇院、空軍藍天幼兒藝術團)
6. 黃梅戲《遊春》(編舞冷明宇;演員韓再芬;演出單位安徽省安慶市黃梅戲二團、吉林省吉林市歌舞團、吉林省樺甸市歌舞團)
7. 越劇《呂布與貂蟬》選段(作麯談聲賢;演員何賽飛、錢惠麗;演出單位浙江小百花越劇團、上海越劇團)
8. 蘇淮錫揚四劇種聯唱《盛世花怒放》(作詞張弘,作麯盧小傑,編舞林陽,演員卞燕敏、湯紅英、顧慧英、李霞;演出單位江蘇錫劇團、江蘇興化淮劇團、江蘇揚劇團、吉林省吉林市歌舞團、吉林省樺甸市歌舞團)
9. “新聞界長安戲迷俱樂部”戲迷聯唱
京劇《四進士》選段(演員李丹)
京劇《群英會》選段(演員翟慧生)
京劇《蘇三起解》選段(演員鞠萍)
京劇《淮河營》選段(演員羅京)
京劇《鳳還巢》選段(演員任濤)
京劇《三傢店》選段(演員白燕升)
10. 群醜薈萃《考狀元》(編劇周保平,導演趙德芝,演員朱世慧、朱軍、金不換、蘇明德、孫存蝶、王福民、張海靜、韓劍英;演出單位湖北省京劇團山西省京劇院、河南省鶴壁市豫劇團天津市藝術學校、四川新都芙蓉花川劇團中國京劇院、中國評劇院;樂隊北京京劇院樂隊)
11. 京劇《西廂記》選段(演員趙秀君;演出單位天津市青年京劇團)
12. 京劇《雛鳳凌空》選段(演員趙葆秀;演出單位北京京劇院)
13. 《共繪吉祥圖》(作詞魏子晨,作麯張磊,編舞林陽;演員李欣、劉桂娟、劉繼英、吳素秋、劉雪濤、劉方亭、張繼蝶、董汝南、王希玲)
14. 京劇歌舞《歡樂的月宮》(作詞周保平,作麯朱維英,編舞楊華;演員陸地圓;演出單位北京市戲麯學校、空軍藍天幼兒藝術團)
15. 揚劇舞蹈《女娃兵》(作詞範廣和,作麯盧小傑,演出單位南空小百靈幼兒藝術團)
16. 京劇《鎖麟囊》(鼓師張景霖,琴師李祖銘;演員孫愛珍;演出單位上海京劇院)
17. 京劇《紅娘》(鼓師張景霖,琴師李祖銘;演員王桂榮、章爾琴;演出單位遼寧省錦州市京劇團、河北大廠縣評劇團)
18. 京劇《大登殿》選段(鼓師金惠武,琴師艾兵;演員閻桂祥、王蓉蓉、杜鎮傑;演出單位北京京劇院)
19. 豫劇《搶媽媽》(編劇張曉亞,作麯朱超倫,導演王為念;演員小香玉;演出單位小香玉希望藝術學校)
20. 評劇《小女婿》(演員王冠麗;演出單位天津評劇院)
21. 河北梆子《杜十娘》(編舞冷明宇;演員彭蕙蘅;演出單位河北省梆子劇院)
22. 眉戶戲《五更鳥》(演員李梅;演出單位陝西省戲麯研究院青年團)
23. 吉劇《喜貼春聯》(編劇華景坤,作麯李凌元,導演劉富英,編舞冷明宇;演員安靜芳、王桂芬;演出單位吉林省吉劇團、吉林省吉林市歌舞團、吉林省樺甸市歌舞團)
24. 京劇歌舞《靚麗行》(作詞魏子晨,作麯張磊,編舞林陽;演員史敏、劉桂娟、張豔玲、耿巧雲、張萍;演出單位上海京劇院北京軍區戰友京劇團、天津市青年京劇團吉林省吉林市歌舞團、河北省京劇院落吉林省樺甸市歌舞團、中國京劇院青年團)
25. 京劇《青城十九俠》片段(鼓師張景霖,琴師李祖銘;演員孫明珠、鬍小毛;演出單位陝西省京劇院、天津京劇院)
26. 京劇《飛虎山》(鼓師馮洪啓;演員尚長榮、葉少蘭;演出單位上海京劇院、北京軍區戰友京劇團)
27. 京劇《竜鳳呈祥·洞房》(鼓師李素陽,琴師張素英;演員李維康;演出單位中國京劇院)
28. 京劇《百鳥鬥金蟾》(作詞孫元喜,鼓師李鳳閣,導演張正秋;演員張幼麟、王立軍、周竜、王平、程和平、艾金梅、鬍小毛、年金鵬;演出單位天津京劇院天津市青年京劇團、上海京劇院中國戲麯學院、江蘇省京劇院湖北省京劇院、河北省藝術學校保定市分校)
29. 昆麯《長江殿·小宴》(演員楊春霞、蔡正仁;演出單位中國京劇院、上海昆劇院)
30. 川劇《別洞觀景》(演員瀋鐵梅;演出單位重慶市川劇團)
31. 贛劇《八仙飄海》(演員陳俐;演出單位江西省贛劇團)
32. 少數民族戲麯聯唱《五色花》(編舞冷明宇、吳瓊;伴舞吉林市歌舞團、吉林省樺甸市歌舞團)
彝劇《銅鼓祭》選段(演員張紅豔、郭建設;演出單位雲南省楚雄州彝劇團)
藏劇《文成公主》選段
蒙古劇《滿都海斯琴》選段(領唱其其格額爾德木圖;演出單位內蒙古民族劇團)
白劇《阿蓋公主》選段(演員葉新濤、李澤新;演出單位雲南省大理州白劇團)
傣劇《娥並與桑洛》選段(演員萬小散、李小喜;演出單位雲南省德宏州傣劇團)
《劉三姐》選段(演員段泓、白燕升、朱軍)
33. 京劇《武傢坡》(鼓師張景霖,琴師李祖銘;演員葉復潤、張火丁;演出單位臺灣復興劇社、中國京劇院青年團)
34. 大陸、港、澳粵劇聯唱《圓夢》(作詞閻肅,編舞冷明宇,演員張明敏、秦翠萍、楊小秋)
35. 京劇《馬前潑水》選段(鼓師張景霖,演員何玉蓉;演出單位江西省京劇團)
36. 京劇《群英會·回書》(鼓師賡金群,琴師瀋玉纔,演員袁世海、鄭岩;演出單位中國京劇院)
37. 《中華神韻》(作詞魏子晨,作麯姚明,編舞林陽,演員袁慧琴、鬍璇、李佩紅、張晶、李海燕、杜鵬、張剋、朱強、楊赤、陳俊傑;演出單位中國戲麯學院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修班、吉林省吉林市歌舞團、吉林省華甸市歌舞團
2000年,農歷庚辰年:第十七屆中國戲劇梅花奬揭曉
由中國文聯、中國戲劇傢協會主辦的第十七屆中國戲劇梅花奬揭曉。
戲麯演員獲奬名單
瀋鐵梅、馮玉萍、丁嘉麗、朱世慧、張火丁、韓再芬、錢惠麗、王少媛、馮詠梅、吳國華、單仰萍、李雪梅、金不換、史紅梅、蔡建庭、張紹榮、董柯娣、張剋、王陽娟、侯紅琴、梁維玲、王嚮陽、楊紅麗、武凌雲、孟科娟
2000年2月4日,農歷己卯年十二月廿九日:2000年春節戲麯晚會播出
盛世竜騰——2000年春節戲麯晚會在央視播出。
節目單
1. 昆麯歌舞《九州迎春》(陳俊傑、李潔、羅長德)
2. 京劇《馮諼客孟嘗》(於魁智)
3. 河北梆子《寶蓮燈》(彭蕙蘅)
4. 少兒京劇《擊鼓駡曹》(鬍曉楠、王文端)
5. 京劇《張門桃李》
《西廂記》、《劉蘭芝》(王蓉蓉、趙秀君)
6. 昆麯《單刀會》(侯少奎、董紅鋼)
7. 京劇《桃花村》(耿巧雲)
8. 京劇《惡虎村》(趙永偉)
9. 黃梅戲《王昭君》(韓再芬)
10. 京劇《嶽母刺字》(趙葆秀、李明、李海青)
11. 川劇《金子》(瀋鐵梅、趙勇)
12. 豫劇《美女涅盤記》(王紅麗)
13. 拉場戲《紅月娥做夢》(閆學晶)
14. 粵劇《寶玉成婚》(丁凡)
15. 高甲戲《金竜戲珠》福建安溪高甲戲劇團
猜竜字劇名
16. 少兒豫劇《智取威虎山》河南臨潁南街村希望戲麯學校
17. 蒲劇《孟薑女》(武俊英)
18. 京劇《銅錘錯位》(鄧沐瑋、孟廣祿、康萬生)
19. 廣東漢劇《柳如是》(李仙花)
20. 越劇《一枝梅》(蕭雅、董美華)
21. 昆麯《牡丹亭·驚夢》(楊春霞)
22. 黃梅戲《牛郎織女》(周源源)
23. 《戲迷招親·絶技薈萃》(朱世慧、金不換、韓俊麗、張建平、丁力)
24. 京劇《雁蕩山》(路岩等)
25. 京劇《大登殿》(李尤婉雲)
26. 粵劇《范蠡覓西施》(唐寶蓮)
27. 京劇《一戰成功》(唐文華)
28. 客串京劇《拾玉鐲》(鞠萍、郭達、李金鬥)
29. 上黨梆子《初定中原》(吳國華、張保平)
30. 京劇《梅苑芳華》
《太真外傳》(王怡)
《霸王別姬》(李勝素)
《西施》(董圓圓)
《天女散花》(張晶)
31. 秦腔《打柴權弟》(李曉鋒)
32. 京劇《花木蘭》(鄧敏)
33. 竜江劇《花木蘭》(白淑賢)
34. 評劇《玉堂春》(宋麗、齊建波)
35. 婺劇《昆侖兒女》(陳美蘭、張建敏)
36. 京劇《沙傢浜》(袁慧琴、葉慶柱)
37. 少兒揚劇《小小巾幗》南京空軍小百靈幼兒藝術團
38. 越劇《吳王悲歌》(吳鳳花、陳飛)
39. 京劇《程韻風流》
《英臺抗婚》(李佩紅)
《文姬歸漢》(劉桂娟)
《春閨夢》(張火丁、宋小川)
40. 京劇《西門豹》(楊赤)
41. 京劇《金田風雷》(葉少蘭)
42. 京劇《文王訪賢》(馬長禮、尚長榮)
43. 京豫聯唱《穆桂英挂帥》(梅葆玖、馬金鳳)
43. 京劇歌舞《騰竜頌》(杜鵬、楊燕毅、杜鎮傑、陳真治)
2002年2月11日,農歷辛巳年十二月三十日:2002年春節戲麯晚會播出
2002年春節戲麯晚會在央視播出。
1. 京韻大歌舞《喜洋洋》(李海燕、於蘭、杜鎮傑、朱強、魏積軍、安平、翟墨、郭躍進)
2. 京劇《雙投唐》選段(鄧沐瑋、關棟天)
3. 京劇《四郎探母》選段(李維康、耿其昌)
4. 少兒京歌《馬兒謠》
5. 昆麯《牡丹亭》選段(瀋軼麗、倪泓)
6. 越劇《早春二月》選段(蕭雅,雙人舞:孫曉娟、汪子涵)
7. 戲歌、服飾、特技組合《梨園奇葩》(陳真治、杭天琪、鞏漢林)
戲麯時裝表演:
變臉趙建榮
變鬍子陳而剛
變服裝
吐火張文明
水袖馮豔麗、李君梅等
吐火任曉蕾、譚天杏、段桂珍等
翎子李紅梅
翅子武凌雲
8. 京劇《秦瓊賣馬》選段(歐陽中石)
9. 《開心鎖》
找錯兒(一)
《戰馬超》片斷(李師友、翟崗)
10. 《洋腔京韻》(丁廣泉、鞠萍、孫曉梅、瑪麗娜、董沫寒、劉加達)
11。找錯兒(二)
《扈傢莊》片斷(主沉浮、景寶琪)
找錯兒(三)
《盜庫銀》片斷(張淑景等)
12. 京劇大傢唱
《沙傢浜·智鬥》(劉小源、馬凱、劉山麗)
《馬年唱馬》(郝愛民、外交部京劇學會、金融界京劇戲迷俱樂部、衛生界京劇戲迷代表隊、首都高校京劇協會、北京鐵路局職工京劇團)
《沙傢浜·泰山頂上——青鬆》(關棟天、全體票友)
13. 揚劇小歌舞《蓮花童子》
14. 地方戲麯聯唱《菊苑繽紛》
評劇《茶瓶計》選段(曾昭娟)
川劇《秋江》選段(劉萍)
晉劇《珍珠塔》選段(宋轉轉)
越劇《梁山伯與祝英臺》選段(謝群英、陳雪萍、徐銘、周妤俊)
15. 群醜念狀(朱世慧、朱軍、金不換、鄭岩、李伯祥、劉俊傑)
16. 京劇《定軍山》選段(譚孝曾)
17. 京劇《二進宮》選段( 於魁智、孟廣祿、李勝素)
18. 京劇《望江亭》選段(趙秀君、王蓉蓉)
19. 京劇《三打祝傢莊》片斷(趙永偉)
20. 黃梅戲《風塵女畫傢》選段(白燕升、吳瓊)
21. 關東秧歌劇《雪妞與花童》
22. 黃梅戲《西施浣紗》(韓再芬)
23. 河北梆子戲歌《鐘馗嫁妹》(彭蕙蘅)
24. 京劇交響樂《楊門女將》選段(袁慧琴)
25. 京劇現代戲交響樂組麯
《杜鵑山》選段(於蘭)
《紅燈記》選段(耿巧雲)
《奇襲白虎團》選段(宋昌林)
《紅色娘子軍》選段(陳淑芳)
《駱駝祥子》選段(陳霖蒼)
《黨的女兒》選段(史敏)
《智取威虎山》選段(李軍)
26. 京劇《赤桑鎮》選段(丁揚士、趙葆秀)
27. 歌仔戲《白鷺女神》選段(黃娟娟)
28. 微型高甲戲《相馬》(石福林、楊振川等)
29. 京劇《武傢坡》選段(馬長禮、李尤婉雲)
30. 粵麯《歡樂年年》(李池湘、梁華濟)
31. 京劇《江姐》選段(張火丁)
32. 京劇流派聯唱“國粹流金”
《四郎探母》選段(王佩瑜)
《穆桂英挂帥》選段(李潔)
《文昭關》選段(張剋)
《春草闖堂》選段
《珠簾寨》選段(張建國)
《讓徐州》選段(任德川)
《鎖麟囊》選段(李海燕、李佩紅)
《鴻門宴》選段(陳少雲)
《打嚴嵩》選段(馮志孝)
《大登殿》選段(李紅梅、薑亦珊、王豔)
33. 地方戲麯器樂聯奏《飛花流韻》
34. 京劇《張飛敬賢》選段(尚長榮)
35. 京劇《文姬歸漢》選段(李世濟)
36. 京韻大歌舞《竜馬之歌》(劉桂娟、孟廣祿、楊赤、鄧沐瑋、陳俊傑)
2003年1月31日,農歷壬午年十二月廿九日:2003年春節戲麯晚會播出
2003年春節戲麯晚會在央視播出。
節目單
1. 《天上人間賀新春》(王豔、薑亦珊、呂揚等)
2. 經典唱段薈萃
京劇《上天台》(於魁智)
京劇《坐寨》(孟廣祿)
京劇《嫦娥奔月》(張火丁)
京劇《楊門女將·巡營》(袁慧琴)
黃梅戲《天女散花》(韓再芬)
3. 《巾幗風采花木蘭》
京劇《從軍》(鄧敏)
豫劇《路遇》(王紅麗)
竜江劇《操練》(白淑賢)
河北梆子《奇襲》(彭蕙蘅)
京劇《殲敵》(鄧敏)
4. 妙麯行雲(馬譚奚楊)
京劇《甘露寺》(朱強、譚孝曾、張建國、張剋)
5. 三方戲迷打擂
6. 戲麯小品《東西南北醜》(金不換、劉異竜、孫存蝶、徐孟珂、石山雄太、劉紅雁)
7. 奼紫嫣紅(梅尚程荀)
《洛神賦》(董圓圓)
《昆侖劍俠傳》(孫明珠)
《梅妃》(李海燕)
《春草闖堂》(耿巧雲)
8. 須眉雄風
《錘震金蟬子》(常東)
《挑滑車》(葉金援)
《金錢豹》(泰占寶)
《長坂坡》(趙永偉)
《收大鵬》(黃齊鋒)
9. 《情係西廂》(王蓉蓉、張萍、趙秀君)
10. 春苗青青
豫劇《朝陽溝》(劉道陽)
京劇《紅娘》(李佩青)
11. 新編京劇《打面缸》(北京大學京昆社)
12. 百花爭豔
評劇《劉巧兒》(羅慧琴)
川劇《鳳儀亭》(瀋鐵梅)
粵劇《牡丹亭》(丁凡)
評劇《花為媒》(高闖)
歌仔戲《沼江海》
越劇《何文秀》(蕭雅)
昆麯《單刀會》(侯少奎)
13. 小提琴芭蕾舞越劇《梁祝》
14. 海外劇場
京劇《橫槊賦詩》(殷秋瑞)
京劇《西施》(李尤婉雲)
京劇《洗浮山》(劉子蔚)
京劇《武則天》(吳汝俊、李崇善)
15. 搶接下旬
16. 獲金奬票友
《武傢坡》(楊樹材、江汁)
《坐宮》(阮寶利、崔英、李軍、趙群)
17. 新編劇薈萃
評劇《鬍風漢月》(劉秀榮)
京劇《桃花扇》(楊春霞)
京劇《康吏於成竜》(尚長榮)
京劇《金田風雷》(葉少蘭)
京劇《草原母親》(於蘭)
京劇《蝶戀花》(刁麗)
18. 戲歌《吉祥滿人間》(李佩紅)
19. 名傢名段
京劇《九江口》(楊赤、李宏圖)
京劇《碧玉簪》(劉桂娟)
京劇《八珍湯》(趙葆秀)
京劇《貴妃醉酒》(李維康)
京劇《姚期》(李長春)
京劇《宇宙鋒》(李慧芳)
京劇《三傢店》(馬長禮)
京劇《太真外傳》(梅葆玖、盧燕)
京劇《天霸拜山》(譚元壽、景榮慶)
20. 《今夜讓我們祝福》(李勝素、戴玉強)
2004年1月21日,農歷癸未年十二月三十日:2004年春節戲麯晚會播出
2004年春節戲麯晚會在央視播出。
節目單
序麯《大拜年》(鄧沐瑋、朱強、李潔、於蘭)
一. 百花爭豔
京劇《兵聖孫武》(於魁智)
京劇《鎖麟囊》(遲小秋)
京劇《赤桑鎮》(孟廣祿、袁慧琴)
京劇《麻姑獻壽》(李勝素)
金猴鬧春(六小齡童、董文華、李陽鳴、馬德華)
黃梅戲《採蓮》(韓再芬)
越劇《盤妻》(蕭雅、吳海麗)
川劇《白蛇傳》(劉萍、孫勇波)
晉劇《打金枝》(崔建華)
昆麯《釵釧記》(史紅梅、雷玲)
秦腔《鄭瑛嬌》(齊愛雲)
豫劇《穆桂英挂帥》(馬金鳳攜一組少兒演員)
戲舞《刀馬旦》(孫明珠、李靜文、苗傑、黃雨晴、王春燕等三個武旦,張春紅、保定戲校等)
二. 流派紛呈
京劇《西廂記》(趙秀君)
京劇《賣水》(耿巧雲、管波)
京劇《珠簾寨》(張建國、王佩瑜)
京劇《淮河營》(馬長禮、杜鎮傑)
京劇《定軍山》(譚元壽、譚孝曾、譚正岩)
三、以戲會友
票友:林琳、周星燦、李佩青、裘蕓和兩個洋票友
演員:楊春霞、王豔、包飛、薑亦珊、程聯群
《年歌》:南京空軍小百靈、包頭藝校
四. 新戲連臺
京劇《杜十娘》(張慧芳、靳學斌)
京劇《宰相劉羅鍋》(陳少雲、董圓圓)
京劇《蔡文姬》(王蓉蓉)
京劇《圖蘭朵公主》(黃炳強、鄧敏)
河北梆子《洪湖赤衛隊》(彭蕙蘅、劉志欣、劉鳳香)
京劇《江姐》(張火丁)
京劇《智取威虎山》(李軍)
五. 廟會採風
朱世慧、金不換、鄭岩、張寄蝶等名醜串場,主持人孫曉梅、鞠萍、周濤參與(“剪花天使”樊曉梅剪紙藝術現場展示)
二人臺醜婆子:武利平
山東柳子花旦:陳媛、西北老包:範雲海
高甲醜婆子二人
拉場戲(吉林市歌舞團)群體:《雙回門》
六. 南北飛虹
竜江劇《荒唐寶玉》(白淑賢)
廣東漢劇《柳如是》(李仙花)
歌仔戲《廈門新娘》
廣東粵劇《范蠡訪西施》(丁凡)
越劇《九斤姑娘》(周奇、陳明水)
川劇《別洞觀景》(瀋鐵梅)
評劇《喜迎春》(𠔌文月、曾昭娟、劉慧欣)
七. 名傢名段
京劇《癡夢》(王桂榮)
京劇《野豬林》(楊赤)
京劇《赤壁之戰·壯別》(李宏圖)
京劇《武傢坡》(張剋、李海燕)
昆麯《華容道》(侯少奎)
京劇《坐宮》(李維康、耿其昌)
尾聲《戲魂》:尚長榮、關棟天、劉桂娟、李佩紅 | | 釋名 三七。
氣味 (根)甘、微苦、溫、無毒。
主治 1、吐血、務血不止。用三七一錢,口嚼爛,米湯送下。
2、赤痢血痢。用三七三錢,研細,淘米水調服。
3、大腸下血。用三七研細,淡白酒調一至二錢服。三服可愈。
4、婦女血崩。治法同上。
5、重度赤眼。用三七根磨汁,塗眼睛周圍,很見效。
6、無名癰腫,疼痛不止。用三七根磨米醋調塗;如癰已破,則用三七研細幹塗。
7、虎咬蟲傷。用三七研細,每服三錢,米湯送下。另取三七嚼塗傷處。
附方 三七號稱“金瘡要藥”,人們把它比為“金不換”,是外科、傷科的常用藥物,我國著名的“雲南白藥”中即含有本品。人工栽培的三七,多種在田野,稱為“田七”。
三七的葉,也有止血消炎的作用。
傳統用法:治婦女倒經,取三七鮮葉7-10片連葉柄,用手截5cm段,用鋁鍋炒雞蛋做菜吃(傳統提示:忌鐵器不知何故),此法可治流鼻血等內外出血癥。 | 文房四寶 Four Treasures of Study | 古墨名。《淵鑒類函》捲二○五引成老相《墨經》:“凡墨日日用之,一歲纔減半分,如是者萬金不換。”後便用為墨名。 | 5中藥方劑 5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 金不換
【藥物組成】蛇床子5錢,大楓子(去殼)、水銀2錢,白錫1錢,枯白礬1錢。
【處方來源】《回春》捲八。
【方劑主治】血風瘡,癬瘡,疥瘡,蟲瘡及坐板瘡、疥癩。
【製備方法】上藥各為細末。
【用法用量】先將錫化開,次入水銀,研勻不見星,再入末藥,柏油共搗勻,搽瘡宜幹些。或無柏油,臘豬油亦可。 | 同名電影 1984 中國 In 1984 the movie in China | 外文名稱 Jin Bu Huan
更多外文片名:County Magistrate Jin Comes Home
導演:
洪平 Ping Hong
於石斌 Shibing Yu
編劇: 顧笑言 Xiaoyan Gu
主演:
魏堅 Jian Wei ....金不換
村裏 Li Cun ....徐二
麯雲 Yun Qu ....金大嬸
王玉璋 Yuzhang Wang ....王玉成
朱建民 Jianmin Zhu ....趙萬成
梁玉瑾 Yujing Liang ....金玉霞
王善樹 Shanshu Wang ....康有發
朱玉榮 Yurong Zhu ....姚桂蘭
黃宛蘇 Wansu Huang ....徐二嬸
攝影 Cinematography:
王亨裏 Hengli Wang
韓杏元 Xingyuan Han
影片類型: 劇情
國傢/地區: 中國
上映 1984年
對白語言: 漢語普通話
色彩: 彩色
膠片長度: 10本
製作公司:珠江電影製片廠 [中國]
劇情
副縣長金永河退休回到黃泥塘屯。徐二因當年被當作走資本主義道路的典型,而十分恨金永河,但又不能不聽生産隊長趙萬成的話,將傢裏好地中找出一垧給金傢承包。金永河卻將地讓給了貧睏戶。第二年春,趙萬成為落實糧食面積,讓徐二立即割掉承包地裏的西瓜,改種糧食,徐二沒有想到的是,這時金永河居然幫着他講話,製止了趙萬成的錯誤做法。洪災襲擊全屯,金永河毀掉自己承包的塘邊地扒提排澇。水退了,莊稼得救了。徐二、王玉成、趙... | | - n.: invaluable, priceless, be more valuable than gold, not to be exchanged even for gold
| | 紫蘇, 九層塔, 蘭香, 翳子草, 千層塔, 香花子, 傢佩蘭, 蘇薄荷, 紫蘇薄荷, 丁香羅勒, 野金砂, 魚香, 薄荷樹, 省頭草, 羅勒, 矮糠, 打不死, 充天鬆, 橫紋草, 金鎖匙, 狗牙菜, 矮羅漢, 劉果奴, 千金蟲, 鐵板草, 萬年杉, 矮杉樹, 千金榨, 蛇足草, 生扯攏, 虱子草, 毛青杠, 蛇交子 田七, 菊三七, 天青地紅, 土三七, 三七, 田三七, 參三七, 開化三七, 人參三七, 盤竜七, 血山草, 六月淋, 蝎子草, 昭參, 血參, 山漆, 三七參, 南國神草, 見血散, 景天三七 | | 金不換膏 | 千金不換 | 萬金不換 | 金不換散 | 金不換歌 | 大金不換 | 金不換泰 | 千金不換餅 | 千金不換丹 | 金不換精油 | 排錢金不換 | 金不換正氣散 | 金不換炒花甲 | 豐貨錢金不換 | 金不換木香丸 | 金不換的生態 | 金不換的效用 | 金不換的簡介 | 金不換的起源 | 千金不換刀圭散 | 千金不換內消丸 | 千金不換撾痞膏 | 吹喉千金不換散 | 浪子回頭金不換 | 敗子回頭金不換 | 金不換泰式火鍋 | 金不換泰國菜館 | 金不換寶捲二捲 | 雲南金不換集團有限 | 蘇州金不換皮革有限公司 | 雲南金不換集團有限公司藥業分公司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