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公交站 : 南岸區 [顯示全部] > 重慶郵電大學
目錄
No. 1
  重慶郵電大學聯繫方式地址:重慶.南岸.重慶郵電大學
  郵編:400065
  電話:62461003
  傳真:023-62461882重慶郵電大學投訴電話重慶旅遊投訴電話:023-6386631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重慶郵電大學(原重慶郵電學院)位於重慶市南山風景區,是一所以信息科學技術為特色和優勢,以工為主,工、理、管、文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教學研究型大學。學校創建於1950年,以前隸屬於原郵電部和信息産業部,2000年由信息産業部劃轉重慶市,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重慶市管理為主。學校建校以來,不斷完善學科體係,努力提高辦學層次、辦學質量和辦學效益,已為國傢培養輸送了3萬多名各類高級人才,現為重慶市電子學會理事長單位,在國內外特別是在西南、中南地區具有一定影響力。
  
  學校占地3800畝,校捨建築面積55萬平方米;有14個學院,39個教學部,21個實驗中心,20個科研機構;有教職工1500餘人,其中正高職稱100多人,副高職稱300多人;有5名中國科學院院士、5名中國工程院院士受聘為我校兼職教授;學校有全日製學生15000餘人,成人學歷教育學生2000餘人;有35個本科專業,有7個部省級重點學科,6個部省級重點實驗室,4個一級學科、20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並在計算機、通信、控製等6個學科領域招收培養工程碩士,有在職人員以研究生畢業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的授予權,並與國內7所重點大學和科研院所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同時還招收外國留學生和港、澳、臺及華僑學生。學校建有校園計算機寬帶網,8000多臺微機聯網運行;圖書館藏書100餘萬册,另有電子圖書近90萬册;出版嚮國內外公開發行的《重慶郵電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和社會科學版)、《數字通信》三種學術刊物和《重慶郵電大學報》。
  
  學校十分重視科學研究,有一批科研成果獲國傢和部、省級奬勵,現承擔了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63”高科技項目、國傢和省部級重點攻關項目等高水平科研課題,年均科研經費5000多萬元。作為主研單位承擔的“td-scdma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標準”研究榮獲2003年度國傢科學技術進步奬二等奬。世界第一部td-scdma3g手機樣機及世界上第一顆采用0.13微米工藝的td-scdma手機核心芯片在我校研製成功,“td-scdma手機核心芯片的研製與實現”榮獲2005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殊榮。
  
  學校面嚮全國招生,2005年已在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參加重點批次錄取。學校一貫把提高教育質量作為中心工作,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培養的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好、理論基礎紮實、業務能力較強、創新意識濃厚、誠信度高,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歡迎。近年來本科畢業生就業率均在95%以上,研究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100%。近五年來學校學生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電子設計競賽、“挑戰杯”課外科技競賽等全國性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共獲得各類國傢級奬勵110多項,省部級奬勵500餘項。
  
  學校十分重視對外交流和産學研合作,與國內外許多著名院校、信息技術領域的著名企業和科研機構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係,與美國、法國、英國、加拿大、荷蘭、德國、韓國、日本、新西蘭、泰國等國傢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部分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
  
  面對西部大開發、信息産業大發展和高等教育現代化、社會化、綜合化、多樣化、國際化的發展趨勢,學校將繼續以“堅持方向、深化改革、立足發展、提高質量”為工作方針,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提高學術水平、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為國傢和地方的信息化建設、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培養輸送更多更優秀的人才。
英文名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主頁
  http://www.cqupt.edu.cn
校徽
  標志形象地表明了重慶郵電大學辦學的特點,緊握知識經濟、網絡社會的脈搏,與當今社會的信息化浪潮密切相連。
  學校位於山城重慶南山文峰塔下,在學校對面的山上聳立着一座七層塔,這便是文峰塔。
  標志中間的三角形寓意山城重慶的地理形態,三角形邊上的齒輪一方面代表了郵票的齒孔,另一方面也寓意了我們求學路上不斷嚮上攀登的徵程,此外還代表了文峰塔的七層塔高,象徵着佛傢的七級浮屠。
  標志上的1950代表重慶郵電大學的過去和未來,1950是學校創建時間。
  標志由黃、緑、黑三色組合而成。黃色三原色中最耀眼最明亮的顔色象徵光明、豐收,緑色象徵生命、安全、快速,黑色象徵莊嚴、高貴。輕鬆明快的色彩則表明了學校充滿希望的未來。
校訓
  修德 博學 求實 創新
  學校簡介重慶郵電大學是一所以信息科學技術為優勢,在郵電通信行業、在信息産業領域、在重慶乃至全國具有重要地位和影響力的高等學校。學校創建於 1950 年。 1959 年,國務院命名為重慶郵電學院開始本科教育; 1965 年,成為當時四川省有權招收碩士研究生的 10 所院校之一; 2000 年,由信息産業部劃轉重慶市,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重慶市管為主; 2006 年,學校更名為重慶郵電大學,信息産業部和重慶市簽署了《共建重慶郵電大學》協議,實行部市共建。學校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和建設,已經先後為國傢培養輸送了 4 萬多名各類高級人才,為國傢經濟社會的發展特別是信息産業的振興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重慶郵電大學是一所特色鮮明,綜合辦學實力顯著增強的高等學校。學校現有各類在校學生近兩萬人,其中研究生 2000 餘人;教職工 1600 餘人,其中具有正高級職稱的 140 餘人,具有副高職稱的 330 餘人,外聘了 10 名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為該校兼職教授,我校校友、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鄔賀銓院士為我校名譽校長。學校現有 11 個省部級重點學科, 16 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人文社科基地。學校現有 40個本科專業, 4 個一級學科、 20 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並在 6 個學科領域招收培養工程碩士,有在職人員以研究生畢業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的授予權和推薦本科生免試直接攻讀研究生資格。學校招收外國留學生和港、澳、臺及華僑學生,與北京郵電大學、電子科技大學、重慶大學等高校聯合培 養 博士研究生,與英國南岸大學、韓國仁荷大學、韓國鮮文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等國外大學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
  重慶郵電大學是一所堅持自主創新,不斷開拓進取的高等學校。學校以發展郵電通信事業、振興民族信息産業為使命,是中國數字通信的發源地之一。上世紀七十年代,為我國研製出第一套符合國際電聯標準的 24 路、 30/32 路脈衝編碼機和 120 路復接設備及其配套儀表,獲得 1978 年全國科學大會奬。八十年代承擔了國傢“七五”重大科技攻關項目“ TDM/FDM60 路復用轉換設備研究”, 1992 年獲國傢科技進步二等奬。 1998 年起,作為主研單位參加了第三代移動通信標準的製定和終端産品的開發,製定出移動通信領域第一個中國標準 TD-SCDMA ,並榮獲國傢科技進步二等奬。 2005 年,成功研製出世界第一部 TD-SCDMA 3G 手機樣機及世界上第一顆采用 0.13 微米工藝的 TD-SCDMA 手機核心芯片,榮獲了 2005 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殊榮。 2006 年, 學校順利通過了國防武器科研生産單位二級保密資格認證,作為核心成員參與製定的《工業測量與控製係統的 EPA 通信標準》成為我國第一個擁有自主知識産權並被 IEC 認可的工業自動化領域國際標準,解决了一係列關鍵技術問題,實現了原創性技術創新。 TD-SCDMA 標準和 EPA 標準是我國相應領域的第一個國際標準,實現了重慶市國際標準零的突破。 近 5 年,完成國傢級、部(省)級科研項目近 400 餘項,獲得國傢級、部(省)級科研成果奬 60 餘項。由於在信息産業領域所做出的突出貢獻,學校被評為 2006 年全國“信息産業科技創新先進集體”。
  重慶郵電大學是一所註重素質教育,人才培養質量較高的高等學校。長期以來,學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大力實施素質教育,努力提高辦學水平和辦學質量。學生參加全國英語和計算機等級考試通過率較高,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電子設計競賽、“挑戰杯”課外科技競賽等全國性競賽中成績優秀。近 5 年,學生共獲得各類國傢級奬勵 100 餘項、部省級奬勵 500 餘項,學生科技作品“ TD-SCDMA 終端測試平臺”獲中國科協、團中央共同組織的世界工程師大會“未來工程師聯展”二等奬,是西南地區唯一獲奬的高校。目前,學校已成為教育部批準設立的全國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之一,獲得推薦本科生免試直讀研究生的資格。由於培養的人才質量高,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歡迎,本科生就業率長期保持在 95 %以上,畢業研究生供不應求。
  重慶郵電大學是一所重視對外交流,産學研合作不斷擴大的高等學校。學校與國內外許多著名院校、企業和科研機構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係, 與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網通、中國郵政及其在西南、中南地區的分支機構等信息運營企業,與大唐電信、中興通信、華為公司、普天集團等信息産品製造企業,與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 24 所、第 26 所、第 44 所等信息行業的科研院所以及四聯集團、中藥研究院、重慶社科院簽訂了合作辦學協議,建立了長期和牢固的産學研合作辦學關係。學校 與美國、俄羅斯、法國、英國、加拿大、荷蘭、德國、韓國、日本、新加坡、泰國、香港等國傢和地區的部分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 多次主辦或承辦大型國際學術會議,並多次接待國外政要、商界精英、著名專傢學者來訪。
  重慶郵電大學是一所基礎設施完善,校園環境優美的高等學校。校園緑樹成蔭、花團錦簇,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是一個學習生活、成長成纔的好地方。學校現占地 3800 畝(包括2200畝森林公園),校捨建築面積 55 萬平方米, 10000 多臺微機聯網運行,圖書館藏紙質圖書 100 餘萬册、電子圖書 90 餘萬册,擁有寬敞的教室、標準的運動場、舒適的生活條件。近年來,學校先後被評為重慶市最佳文明單位、重慶市園林式單位、全國學校及周邊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
  重慶郵電大學(原重慶郵電學院)位於重慶市南山風景區,是一所以信息科學技術為特色和優勢,以工為主,工、理、管、文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教學研究型大學。學校創建於1950年,以前隸屬於原郵電部和信息産業部,2000年由信息産業部劃轉重慶市,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重慶市管理為主。學校建校以來,不斷完善學科體係,努力提高辦學層次、辦學質量和辦學效益,已為國傢培養輸送了3萬多名各類高級人才,現為重慶市電子學會理事長單位,在國內外特別是在西南、中南地區具有一定影響力。
  出版嚮國內外公開發行的《重慶郵電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和社會科學版)、《數字通信》三種學術刊物和《重慶郵電大學報》。 2008年12月29日,經重慶市第三屆學位委員會一次全體會議通過,批準我校成為立項建設新增博士學位授予單位。
  根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審核辦法改革草案》([2008]29號)和《關於做好新增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工作的指導指導意見》([2008]30號)精神和重慶市學位委員會相關要求,我校高度重視,精心籌劃,根據學校“十一五”事業發展規劃並結合學校發展實際,認真總結學校學科建設取得的成效和各學科發展現狀,舉全校之力科學製定了我校新增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立項建設規劃並高質量的做好了申博的有關材料。
  學校十分重視科學研究,有一批科研成果獲國傢和部、省級奬勵,現承擔了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63”高科技項目、國傢和省部級重點攻關項目等高水平科研課題,年均科研經費5000多萬元。作為主研單位承擔的“TD-SCDMA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標準”研究榮獲2003年度國傢科學技術進步奬二等奬。世界第一部 TD-SCDMA 3G 手機樣機及世界上第一顆采用 0.13 微米工藝的 TD-SCDMA 手機核心芯片在我校研製成功,“TD-SCDMA 手機核心芯片的研製與實現”榮獲2005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殊榮。
  學校面嚮全國招生,2005年已在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參加重點批次錄取。學校一貫把提高教育質量作為中心工作,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培養的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好、理論基礎紮實、業務能力較強、創新意識濃厚、誠信度高,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歡迎。近年來本科畢業生就業率均在95%以上,研究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100%。近五年來學校學生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電子設計競賽、“挑戰杯”課外科技競賽等全國性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共獲得各類國傢級奬勵110多項,省部級奬勵500餘項。
  學校十分重視對外交流和産學研合作,與國內外許多著名院校、信息技術領域的著名企業和科研機構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係,與美國、法國、英國、加拿大、荷蘭、德國、韓國、日本、新西蘭、泰國等國傢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部分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
  伴隨着西部大開發、信息産業大發展進程的加快,學校將按照 “ 堅持方向、科學發展,深化改革、着力創新,註重效益、提高質量”的工作方針,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特色鮮明、優勢突出,以工為主,工、理、管、文等多學科協調發展,在我國信息通信領域有重要影響的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
TD-SCDMA3G手機標準和終端的研發及産業化
  TD-SCDMA是由中國嚮國際電信聯盟提交的唯一TDD模式的國際主流第三代移動通信標準。這是中國百年電信史上第一次由中國人提出並被ITU接受的全球移動通信標準。幾年來,TD-SCDMA的技術研發和産業化工作取得了長足進展,商用化係統設備的逐漸成熟、終端設備及終端芯片的群體突破,標志着TD-SCDMA産業不斷走嚮成熟,同時也大大提升了我國移動通信産業的核心競爭能力,逐步確立了我國在全球第三代(3G)移動通信市場的重要地位。重慶郵電大學從1998年起開始參與TD-SCDMA標準製定和終端的開發工作,是最早參與該項工作的單位之一。經過8年堅持不懈的努力和技術創新積纍,在TD-SCDMA標準、終端芯片、協議棧軟件等核心技術及終端設備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為促進TD-SCDMA技術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及促進科研成果轉化,重慶郵電大學專門成立了以TD-SCDMA終端核心技術開發為發展重點的重慶重郵信科股份有限公司,調動並激活了TD-SCDMA研發機構、人才、資金、機製等科技創新要素,有力地促進了TD-SCDMA手機技術創新體係的形成。掌握了TD-SCDMA手機研發的核心關鍵技術,目前,在TD-SCDMA手機射頻、算法、芯片、省電等方面纍计申請發明專利10項,已授權2項。初步形成了從理論研究到産品開發、從芯片到整機的TD-SCDMA手機産業鏈,走出了一條政府引導、校企聯合的科研成果快速轉化的技術創新體係建設新路子。同時,培養了一支掌握TD-SCDMA標準、TD-SCDMA芯片、TD-SCDMA手機物理層軟件、協議棧軟件及TD-SCDMA終端係統技術的優秀研發團隊。
  課題進展
  重慶郵電大學及其控股的重郵信科(以下合稱“重郵”)一直以商用TD-SCDMA手機為目標,以TD-SCDMA手機基帶芯片、高層協議棧軟件為技術核心,為手機製造商提供自主創新的TD-SCDMA手機基帶芯片、物理層軟件、協議棧軟件及參考設計解决方案。
  標準上的突破。重郵提交的TD-SCDMA標準文檔被ITU和3GPP等采納10餘份;對於TD-SCDMA係統與GSM係統兼容的TSM標準,重郵為該工作組的組長單位,承擔並完成了TSM係列4個標準起草,為我國提交的TD-SCDMA標準成為國際三大3G主流標準做出了重大貢獻,作為TD-SCDMA標準主要參加單位獲2003年國傢科技進步二等奬。
  世界上第一款TD-SCDMA(TSM)手機樣機。重郵於2003年6月獨立研製了世界上第一款TD-SCDMA(TSM)3G手機。該機縮小了TD-SCDMA製式與WCDMA和CD鄄MA2000兩種3G製式研發進程的差距,改變了國際上當時還沒有一例TD-SCDMA3G手機的歷史,也是中國獨立研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TD-SCDMA3G手機。
  世界上第一枚0.13微米TD-SCDMA手機核心芯片。2005年10月,重郵開發了國際上第一顆0.13微米工藝的TD-SCDMA3G手機基帶芯片“通芯一號”。該芯片采用0.13微米工藝,功耗低,內核尺寸小,成本低,具有自主知識産權。這是繼TD-SCDMA3G標準和TD-SCDMA3G手機後,重郵在TD-SCDMA自主創新上的又一重大突破,也標志着中國3G通信核心芯片的關鍵技術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並獲得“2005年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殊榮。
  重郵進一步加強TD-SCDMA技術創新,已研製出基於“通芯一號”的TD-SCD鄄MA手機,在大唐實驗室完成了語音、數據及省電測試。成功的將國産HOPEN操作係統和DELTA操作係統移植到重郵信科芯片平臺上,實現了手機核心技術全部國有化。重郵信科的協議棧軟件在國傢相關部委的指示下,正配合展訊公司的硬件平臺推出商用手機。
  重郵正在進行“通芯一號”芯片量産的準備工作,並啓動了以“通芯一號”技術為基礎,完善TD-SCDMA雙模方案,融合HS鄄DPA等後3G技術,形成TD-SCDMA/GSM雙模芯片“通芯二號”的方案設計。重郵與東電集團合作的TD-SCDMA測試儀表項目、和西南集成電路設計公司合作TD-SCDMA終端射頻芯片等項目都充分體現了重郵強大的自主創新能力。
  3G商用在即,TD-SCDMA將獨立組網。屆時重郵TD-SCDMA手機關鍵産品將全面推嚮市場,形成TD-SCDMA手機産業化規模效應。預計可望形成上千萬片手機基帶芯片的供貨能力和上千萬臺的手機和上網卡配套生産能力。TD-SCDMA手機産業將成為重慶市産業發展的一個亮點。
  課題效應
  政府引導投入,促進重慶TD-SCDMA技術創新投入格局形成。
  作為國傢TD-SCDMA産業聯盟的重要一員,重慶市TD-SCDMA産業受到國傢三部委的盡力支持。目前重郵在TD-SCDMA技術領域承擔了多項國傢863計劃、國傢3G專項、中小企業創新基金等各類國傢級科技計劃項目,纍计資助研發資金2560萬元,地方政府也配套了幾百萬元,並支持成立了信息産業部移動通信技術重點實驗室、重慶市移動通信重點實驗室,重慶移動通信工程研究中心。今年,重慶市政府已經决定由政府貼息兩年國傢開發銀行嚮重郵信科貸款4000萬元。在國傢及地方政府的資助下,重郵加大了TD-SCDMA研發的投入力度,企業投入的研發經費已經超過6000萬元,到明年將纍计超過1億元。已形成國傢引導、地方政府配套、校企投入為主的重慶TD-SCDMA技術創新投入格局。
  TD-SCDMA技術人才集聚效應,為重慶TD-SCDMA技術創新提供人才支撐。
  重郵在TD-SCDMA技術水平及其研究方向的權威性,對優秀科技人才而言,是一面“極具誘惑力的號召大旗”,一方面留住了TD-SCDMA的技術人才,同時也吸引了與TD-SCDMA相關的通信、集成電路、儀器等學科的優秀人才迅速集聚,催生了人才集聚效應。一批TD-SCDMA優秀人才迅速成長並脫穎而出,有效地促進了TD-SCDMA知識、信息、技術等在區域內擴散,使一批漸進性技術創新成果不斷産生,為重慶TD-SCDMA技術創新提供了有力支撐。
  TD-SCDMA産業集聚效應,為重慶市形成TD-SCDMA産業高地提供支撐。
  近年來,重郵在TD-SCDMA領域與美國、英國、德國等國傢和地區的企業以及國內衆多知名通信企業開展了項目和技術合作,確保了重慶TD-SCDMA研發在高起點的基礎上擴大國際影響,並積極開展重郵信息科技園區的建設,有力地推動了重郵TD-SCDMA産業的發展,吸引一批廠傢落戶重慶,形成了TD-SCDMA産業集聚效應。目前已有國虹數碼、矽𠔌學人、北京首創、恆基偉業等企業與南岸區政府商定利用重郵的技術和人才支持在南岸茶園新區建立生産3G移動手機、數字無繩電話、SDU盤等信息技術産品的基地,形成年産值200億元以上的能力。
  TD-SCDMA信令分析儀的開發。
  重慶郵電大學“通信網與測試技術重點實驗室”成立於1987年,是我國高校中唯一一個專攻通信網絡測試及儀表技術的專業實驗室,研製出一係列通信網的信令測試儀表産品,代表了我國通信網絡測試和儀表技術研發的先進水平。在重慶市政府、國傢科技部、信息産業部的大力支持下,實驗室針對我國第2代、第2.5代移動通信網測試儀表主要依托國外儀表進行測試、TD-SCDMA第3代移動通信網絡沒有監測儀表的現狀,開展TD-SCDMA信令等關鍵技術攻關,掌握了協議仿真和高速數據採集等核心技術,取得5項發明專利和1項實用新型專利,並將於2006年6月研製成功科研樣機,其總體技術水平居國際先進地位。
  目前,由重慶郵電大學、重慶高新區、重慶東電通信技術有限公司聯合成立的重慶重郵東電通信技術有限公司,專門研製、生産及銷售CYDD-1000TD-SCDMA係列儀表。鑒於合作公司在TD-SCDMA方面具有很深的技術沉澱和研發能力以及在全國30多個省已建立了銷售網點,因此,CYDD-1000TD-SCDMA係列儀表將占據我國TD-SCDMA網絡測試儀表市場的較大份額。對我國TD-SCDMA産業鏈的完善,對帶動重慶市從事高端通信儀表研發,並據此形成通信儀表産業基地將起到重要推動作用,並將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重慶郵電大學自主創新取得了突出的成績。近3年來承擔各類科研項目635項(國傢863計劃、國傢自然科學基金、國傢社會科學基金、國防科研項目等47項,地方政府項目194項),科研經費總額達18736.49萬元;近5年,學校獲國傢級、省部級科技奬20項,獲省部級以上教學成果奬12項;已被受理的發明專利申請42項,獲得授權的發明專利5項;發表學術論文3586篇,SCI、EI、ISTP收錄511篇,出版學術專著41部、教材89部,科研成果轉讓10項,科研成果被采用185項,創直接、間接經濟效益4.9億元;特別是在TD-SCDMA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研發和産業化方面做出了顯著的貢獻,重郵作為主研單位承擔的“TD-SCDMA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標準”研究榮獲2003年度國傢科學技術進步奬二等奬。世界第一部TD-SCDMA3G手機樣機及世界上第一顆采用0.13微米工藝的TD-SCDMA手機核心芯片在該校研製成功,“TD-SCDMA手機核心芯片的研製與實現”榮獲2005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殊榮。
  TD-SCDMA是由中國嚮國際電信聯盟提交的唯一TDD模式的國際主流第三代移動通信標準。這是中國百年電信史上第一次由中國人提出並被ITU接受的全球移動通信標準。幾年來,TD-SCDMA的技術研發和産業化工作取得了長足進展,商用化係統設備的逐漸成熟、終端設備及終端芯片的群體突破,標志着TD-SCDMA産業不斷走嚮成熟,同時也大大提升了我國移動通信産業的核心競爭能力,逐步確立了我國在全球第三代(3G)移動通信市場的重要地位。
院係及專業
  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 :通信工程 電子信息工程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信息工程 廣播電視工程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地理信息係統 信息安全 網絡工程 智能科學與計算
  自動化學院 :自動化 測控技術與儀器 電氣工程與自動化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光電工程學院 :光信息科學與技術 微電子學 電子科學與技術
  生物信息學院 :生物醫學工程 生物技術 中藥學 製藥工程 生物信息學
  數理學院 :信息與計算科學 數學與應用數學 應用物理學
  經濟管理學院 :電子商務 信息管理與信息係統 工商管理 會計學 市場營銷 經濟學 工程管理(08級新開專業)
  法學院 :法學
  傳媒藝術學院 :廣播電視編導 動畫 藝術設計
  外國語學院 :英語
  國際學院 :中加合作人才培養項目班
  體育學院 :社會體育
  軟件學院 :軟件工程
  應用技術學院 :電子信息工程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市場營銷 信息管理與信息係統 旅遊管理 電子商務 計算機網絡技術 通信技術 電子設備與運行管理
  成人及繼續教育學院 :計算機網絡技術
歷史沿革
  ◆1950年3月
  東川郵政管理局
  郵政人員培訓班
  ◆1951年1月
  西南郵電分校
  ◆1953年3月
  重慶郵電學校
  ◆1955年5月
  重慶電信學校
  ◆1959年3月
  重慶郵電學院
  ◆1970年4月
  電信總局529
  ◆1973年7月
  郵電部第九研究所
  ◆1979年5月
  重慶郵電學院
  ◆2006年3月
  重慶郵電大學
科學研究
  科學研究
  重慶郵電大學是中國數字通信的發源地之一,在移動通信、光通信及光互聯網、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汽車電子、管理及社會科學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並形成了自主創新的特色。近年來,發表被SCI、EI等三大檢索論文700餘篇,承擔國傢級、省部級科研項目400餘項,科研經費上億元。獲得國傢級、省部級科技成果奬勵60餘項,我校作為唯一一所高校參與第三代移動通信TD-SCDMA標準製定、芯片研製、協議棧軟件開發和終端産品的産業化推進工作,並取得重大成果。
  科研成果
  重慶郵電大學在移動通信、光通信及光互聯網、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汽車電子、管理及社會科學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並形成了自主創新的知識産權特色,近三年承擔數百項國傢、省部級科研項目,獲得多項專利,科研經費上億元,特別是在TD-SCDMA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研發和産業化方面做出了顯著的貢獻,在國內乃至世界處於領先水平。
  奬勵
  1978年全國科技大會奬
  1992年郵電部科技進步一等奬
  1993年全國科技進步二等奬
  2005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
  重慶市技術發明一、二、三等奬
  重慶市科技進步一、二、三等奬
  重慶市自然科學一、二、三等奬
  重慶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二、三等奬
  2009年1月12日國傢技術發明二等奬
相關詞
教育高校
包含詞
重慶郵電大學外國語學院重慶郵電大學傳媒藝術學院
重慶郵電大學法學院重慶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重慶郵電大學數理學院重慶郵電大學生物信息學院
重慶郵電大學光電工程學院重慶郵電大學體育學院
重慶郵電大學應用技術學院重慶郵電大學軟件學院
重慶郵電大學自動化學院重慶郵電大學移通學院
重慶郵電大學紅岩網校重慶郵電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重慶郵電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院重慶郵電大學智能信息處理研究十周年發展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