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等院校 : 中國 >重慶 >渝中區 > 重慶科技學院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重慶科技學院聯繫方式地址:重慶市渝中區石油路1號
  郵編:400042(北校區)重慶科技學院投訴電話重慶旅遊投訴電話:023-6386631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重慶科技學院是一所年輕的全日製普通本科院校,它是由兩所具有50多年辦學歷史,在社會各界享有良好辦學聲譽的原中央部委屬學校——重慶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和重慶石油高等專科學校(全國示範性高工專重點建設學校)合併組建,並於2004年5月經國傢教育部正式批準設立的。學院辦學以工為主,石油、冶金、機電為特色,理、工、經、管、文多學科多層次協調發展,是一所區位優勢突出、辦學特色鮮明、朝氣蓬勃、藴藏着較大發展潛力的高等學校。
  
  學校占地2450畝,建築總面積30餘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7155萬元。在重慶市大學城1500畝新校區已正式啓動,2006年將入駐首批學生,2007年全部建成,屆時新校區將成為重慶科技學院的主校區。占地600餘畝的南、北兩校區,均地處重慶主城繁華地段,校園緑樹成蔭,學習、生活和文化體育運動設施齊全配套,是重慶市“文明單位”和“園林式單位”,充滿着生機與活力。學校周邊環境優美怡人,交通便利,生活服務設施齊全配套,是學習、工作和從事科學研究的理想場所。
  
  學校現有教職工118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650餘人,專任教師中正副教授250餘人,碩士、博士230餘人,在讀碩士、博士150餘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傢9人,省(直轄市)級以上學術帶頭人、骨幹教師、中青年骨幹教師(資助計劃)38人。全日製在校生13200餘人,來自全國31個省市(區)。近年來,學校的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一直保持在85%以上。
  
  學校以“培養人才、發展科學、服務社會”為宗旨,堅持“立足重慶,依托行業,面嚮世界,輻射全國”的辦學思想,現設有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院、石油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建築工程學院、生物與化學工程學院、管理學院、成人教育學院以及人文與社會科學係、經濟係、數理係、外語係、藝術係、體育係、圖書館和網絡中心等16個二級單位;開設有石油工程、冶金工程、土木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化學工程與工藝、國際經濟與貿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會計學等近80個本、專科專業。建有石油工程及安全技術研發中心、材料技術研究中心、現代機械設計與製造工程中心、電子信息技術研究中心、化學化工研究與分析測試中心、建築設計與工程咨詢中心、現代管理科學與技術推廣研究中心、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所、經濟與法律研究咨詢中心等研究中心(所)。擁有國傢級精品課程1門,省市級精品課程和重點建設課程8門,省市級優秀課程2門。圖書館建築面積1萬餘平方米,藏書65萬餘册,並建有數字化圖書館。
  
  積極開展國內外合作辦學,近年來先後與重慶大學、北京科技大學、中國石油大學、燕山大學、西南石油大學、重慶工學院、解放軍後勤工程學院等建立了教學、科研、人才培養等合作關係,聯合開展普通全日製本科教育、現代遠程教育和成人繼續教育。同時,學校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先後與美國庫剋大學、加拿大霍蘭學院和範莎學院、俄羅斯西伯利亞國立工業大學、日本立命館大學、美國國際鑽井承包商協會(iadc)等國外高校和國際行業組織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開展了係列的國際學術交流和國際人才培訓與認證活動。學校依托行業,堅持開展産學研合作辦學,先後與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冶金行業簽訂産學研合作辦學協議。
  學校以學科建設為竜頭,人才培養為中心,辦學質量為生命,長期堅持打好基礎、註重能力、激勵創新,加強實踐,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先後為社會輸送了六萬多名各級各類建設人才。廣大教學科研人員積極進取,獲得了國傢技術發明奬一項,省部級科技進步奬19項,省(部)級以上教學成果奬17項,國傢專利10項,有30餘篇論文被美國《科學引文索引》(sci)和《工程索引》(ei)檢索和收錄。學生在全國的大學生數學建模、電子設計與製作和體育競技舞蹈等相關競賽中獲得了100多項國傢、省市級一、二、三等奬勵。
  
  目前,全校師生員工正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遵循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的辦學方向,深化改革,開拓創新,與時俱進,為把學校建成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特色鮮明、質量上乘、規模適度、結構合理,自我發展能力較強,地方一流,國內知名,走嚮國際的高水平科技大學不懈奮鬥。
英文名稱
  [英]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重慶科技學院英文簡稱為:CQUST
學院簡介
  重慶科技學院是一所年輕的全日製普通本科院校,它是由兩所具有50多年辦學歷史,在社會各界享有良好辦學聲譽的原中央部委屬學校——重慶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和重慶石油高等專科學校(全國示範性高工專重點建設學校)合併組建,並於2004年5月經國傢教育部正式批準設立的。學院辦學以工為主,石油、冶金、機電為特色,理、工、經、管、文多學科多層次協調發展,是一所區位優勢突出、辦學特色鮮明、朝氣蓬勃、藴藏着較大發展潛力的高等學校,學校占地2000餘畝,建築總面積50餘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9580餘萬元。位於重慶大學城占地1500畝的新校區東鄰歌樂山國傢級森林公園,西有縉雲山國傢級森林公園,地理優勢得天獨厚。學習、生活和文化體育運動設施齊全配套,是重慶市“文明單位”和“園林式單位”,充滿着生機與活力。學校圖書館建築面積42000多平方米,藏書60萬餘册,並擁有大批數字化信息資源。
  學校現有教職工139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811人,專任教師中正副教授253餘人,博士83人、碩士425人,在讀碩士、博士160餘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傢8人,省(直轄市)級以上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傢1人,學術帶頭人4人、學術帶頭後備人選2人、中青年骨幹教師16人、中青年骨幹教師(資助計劃)24人。普通全日製在校學生16000餘人,來自全國31個省市(區)。學校依托石油、冶金行業辦學,近年來,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
  學校現設有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學院、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院、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化學化工學院、建築工程學院、安全工程學院、管理學院、經濟係、數理係、生物係、人文與社會科學係、藝術係、外語係、體育係等15個二級院係,並設有繼續教育學院和高等教育自考辦公室。開設有石油工程、冶金工程、土木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化學工程與工藝、國際經濟與貿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會計學、數學與應用數學、英語、漢語言文學、藝術設計等29個本科專業和鑽井技術、油氣開採技術、冶金技術、材料工程技術等29個專科專業。 其中,石油工程專業為國傢級品牌專業,冶金工程專業為市級品牌專業,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自動化、土木工程、會計學、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等6個專業為校級特色專業。
  學校堅持以“培養人才,發展科學,服務社會”為辦學宗旨和“立足重慶、背靠行業、面嚮世界、服務全國”的辦學思路,深入實施“特色立校、文化興校、人才強校”發展戰略,確立了盡早把學校辦成一所特色鮮明、國內知名、走嚮國際的高水平特色科技大學的奮鬥目標。
  學校積極開展國內外合作辦學和科學研究,近年來先後與重慶大學、北京科技大學、中國石油大學、燕山大學、西南石油大學、重慶工學院、解放軍後勤工程學院等建立了教學、科研、人才培養等合作關係。依托行業,先後與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一批冶金企業簽定了産學研合作辦學協議。學校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先後與韓國昌原大學、美國庫剋大學、加拿大霍蘭學院、日本立命館大學、美國卡萬塔能源公司、美國國際鑽井承包商協會(IADC)等國外高校和國際行業組織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
  學校以教學工作為核心,積極開展科學研究,承擔了一批國傢863重點攻關項目、國傢自然科學基金和人文社科基金項目研究,一批企業的産學研合作科技開發和産品設計項目研究,2008年度的科研經費已超過4000萬元。學校科研成果獲得國傢技術發明奬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奬25項,省(部)級以上教學成果奬8項,國傢專利21項,有40餘篇論文被美國《科學引文索引》(SCI)和《工程索引》(EI)檢索和收錄。
  學校堅持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全面發展,遵循規律,以法治校的教育理念,致力於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營造良好的生活、學習和研究環境,先後為社會輸送了六萬餘各級各類建設人才。文化藝術節、科技創新節、體育文化節、社會調查、志願服務、大學生文藝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以及“紅五月·青年成纔”主題係列活動、英語演講比賽、計算機技能大賽、大學生課外科技作品競賽等豐富多彩。學生在全國的大學生數學建模、電子設計與製作以及全國大學生“挑戰杯”科技創新大賽和體育競技舞蹈等相關競賽中獲得了120餘項國傢、省市級奬勵。 2007年,我校女子足球隊獲得全國大學生女足錦標賽亞軍。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肩負新的歷史使命。重慶科技學院第一次黨代會提出了建設高水平特色科技大學宏偉目標,重慶科技學院是伴隨教育改革發展和重慶直轄的歷史進程應運而生,也必將與重慶“新特區”一起騰飛。
歷史沿革
  重慶科技學院是經國傢教育部批準設立的一所普通全日製本科院校。由原重慶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和原重慶石油高等專科學校合併組建而成,兩所學校均已具有50多年的辦學歷史,在地方和行業享有良好的辦學聲譽,培養了大批高水平應用型人才,為國傢的工業化進程做出了突出貢獻。
  原重慶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創建於1951年。當年7月,為了適應全國冶金工業發展的迫切需要,西南軍政委員會工業部决定籌建“西南工業部鋼鐵工業管理局專修科”,選址於原巴縣馬王鄉(今屬九竜坡區)。1952年4月,改校名為“西南工業部冶金工業學校”。 1952年 11月 12日,萬裏同志(曾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時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工業部副部長)簽署命令,將學校名稱改為“重慶鋼鐵工業學校”。1953年由中央重工業部撥款,易地復興村(今大渡口區鋼鐵村)興建校捨,翌年春學校遷此辦學。1959年6月,根據賀竜同志(時任西南局第一書記)命令,學校搬遷至楊傢坪原西南工會幹部學校舊址(即南校區現址)。1980年被國傢教育部確定為全國重點中專。1984年實行冶金部與重慶市雙重領導,以部為主的領導管理體製。1985年,由冶金部和教育部批準,學校升格為“重慶鋼鐵專科學校”。1992年,國傢教委又將校名調整為“重慶鋼鐵高等專科學校”。1998年7月,學校劃轉至重慶市,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重慶市地方管理為主的領導管理體製。1999年2月,經重慶市人民政府同意並報國傢教育部批準,學校更名為“重慶工業高等專科學校”。
  原重慶石油高等專科學校創建於1951年。為培養新中國石油工業急需人才, 1951年9月 20 日,經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業部批準,正式建立“西南石油工業專科學校”,隸屬於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業部石油管理總局,校址選在重慶市沙坪壩區化竜橋。當年招收專科生,與重慶大學合作辦學。為了適應國傢對一綫應用人才的需求,學校於1953年由專科改為中專,更名為“重慶石油工業學校”。1955年石油工業部成立後,更名為“石油工業部重慶石油學校”,校址由化竜橋遷到大坪(即北校區現址)。1978年 9月,學校領導體製改為部、省雙重領導,以石油工業部為主,校名為“重慶石油學校”。1980年學校被國傢教育部確定為全國重點中專。1994年3月,經原國傢教委批準,學校由中專升格為專科,更名為“重慶石油高等專科學校”。1998年學校被國傢教育部遴選為全國示範性普通高等工程專科重點建設學校。1988年、1998年石油工業部先後改製為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2003年學校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劃轉重慶市人民政府管理。實行重慶市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共建,以重慶市為主的管理體製。
  2004年5月18日,經國傢教育部批準,重慶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和重慶石油高等專科學校合併組建成普通全日製本科院校——重慶科技學院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魏世宏 黨委副書記、校長:嚴欣平
校徽
  xiao hui (一)校徽外形取材於重慶市市花山茶花、長江滾滾的波濤和重慶連綿起伏的山丘,校徽打破了慣用的單調圖章形式,具有高等學府嚴謹、莊重、厚實的底藴;圍繞中心標志的108顆小圓點象徵學校的人才源源不斷、桃李滿天。
  (二)校徽的中心主體標志形象取材於初升太陽映照下挺拔的油井、鋼廠、城市的剪影。
  (三)校徽標志的圓形底色部分以初升的太陽和經緯綫的構成,寓意學校處於新時代、新起點、新校區和新的發展坐標;兩組對稱的、嚮上生長的碑柱,寓意1951年建立的石油、鋼鐵學科在新的起點上齊頭並進、蓬勃發展、奔嚮新的高峰。
校標
  由著名書法傢、中國書法傢協會名譽主席瀋鵬先生書寫
校訓
  厚德、博學、礪志、篤行八字校訓從品德、學業、精神、實踐四個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其釋義如下:
  厚德,崇高的道德情操和理想追求, 學校教育,育人為本;德智體美,德育為先。出自於《易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博學,學識廣博,即寬厚的基礎理論、紮實的基礎知識和嫻熟的基本技能;文理兼容,百科兼納,專業領域遊刃有餘,高質量、復合型,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出自於《禮記·中庸》:“博學之,審問之”和《論語》:“君子博學於文”。
  礪志,磨礪堅強意志,志嚮專一,堅忍不拔、知難而進,迎難而上, 註重陶冶學生的人文精神。出自於蘇 軾《晁錯論》“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篤行,實事求是,崇尚實幹,忠貞不渝,執着追求,身體力行, 堅持理論聯繫實際,學以致用,學問思辨貴在篤行。出自於《禮記·中庸》:“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校慶
  校慶是一種文化現象,一種特殊的校園文化現象。她是一個學校一定歷史時期辦學歷史的總結,辦學成果的展示,辦學特色的體現,辦學形象的塑造,辦學理念的升華。概言之,是一個學校校園文化的總演示。重慶科技學院是由1951年11月建校的原重慶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和1951年9月建校的原重慶石油高等專科學校合併組建,於2004年5月18日經國傢教育部批準的全日製普通本科院校。因此,經學校研究决定,將重慶科技學院的建校年代確定為1951年,校慶紀念日確定為5月18日。
  首先,這能充分體現辦學歷史的傳承性。一個學校的辦學歷史,是一個學校的無形資産,是一個學校的辦學財富,必須珍惜,必須傳承。一般來講,一個學校辦學歷史越長,她各方面的積澱就越厚實,被社會認可的程度就越高,就越有利於學校的發展。更何況,辦學歷史是一個過程,是一種傳承,是客觀存在,無法割裂,就象嬰兒不能割裂與母體的關係一樣。因此,談重慶科技學院的校史,就必然會談到重慶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和重慶石油高等專科學校悠久的辦學歷史,就必然會談到這種歷史的傳承,必然會談到自1951年以來,走出工專和油專的六萬多名校友,必然會談到這些校友為社會所作出的貢獻。這種必然,不僅是對過去辦學歷史總結和肯定的需要,更是辦好重慶科技學院,外樹形象,內聚人心的現實需要。因此,從工專和油專建校之日算起,重慶科技學院建校年代確定為1951年,衹有這樣,才能充分體現重慶科技學院辦學歷史的傳承性。
  其次,這能更好地體現校園文化的厚重性。什麽是文化?簡言之,文化可以理解為一組人類群體行為規範的穩定預期和共同信念。顯然,這種穩定預期和共同信念决不是在短時間內可以形成的,她是長期沉澱的結果,是厚積薄發的産物。校園文化的形成也是這樣的,沒有悠久的辦學歷史,沒有長時間的文化積澱,沒有深厚的文化底藴,要體現出校園文化的厚重,體現“厚德”的文化氛圍是不可能的。應該說,沒有工專和油專50多年校園文化的厚積,就不可能有重慶科技學院今天“厚德、博學、礪志、篤行”的薄發。因此,把重慶科技學院的建校年代確定為1951年,衹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體現重慶科技學院校園文化的厚重性。
  再次,這能切實體現未來發展的延伸性。談辦學歷史的傳承也好,談校園文化的厚重也罷,我們的目的衹有一個,就是告訴社會,告訴師生,重慶科技學院是建立在有50多年悠久辦學歷史和厚重文化積澱基礎上的,有着美好發展前景和巨大發展空間的一所普通全日製本科院校,她有着輝煌的過去,更有着光明的未來。她體現了現實的需要,時代的呼喚和教育發展的規律。因此,將重慶科技學院的建校年代確定為1951年,是對學校發展軌跡和發展指嚮的最好詮釋,切實體現了重慶科技學院面嚮未來的信心、底氣和競爭力。
  最後,這能有效地體現校園文化的融合再生性。原重慶工業高等專科學校的校慶紀念日為11月1日,原重慶石油高等專科學校的校慶紀念日為9月3日。而重慶科技學院是2004年5月18日經國傢教育部批準成立的。重慶科技學院成立之日,既是兩種校園文化實質性融合的開始,也是一種新的校園文化誕生的標志。為了有效體現校園文化的這種融合,以及在融合基礎上的再生性,有效地體現新生的重慶科技學院的校園文化的理念和特質,從而形成新的文化積澱,展示新的校園文化風采。因此,將5月18日確定為重慶科技學院的校慶紀念日
  【重慶科技學院論壇】
  “重科論壇- www.cqust.com”以學術交流為主要內容,為用戶提供學習、工作和生活信息服務。自2009年3月10號建站以來,“重科論壇”一直致力於發掘和引領重慶科技學院的校園網絡文化,致力於和諧校園和網絡文明的建設。她一直有着平等,自由,和諧的氛圍,是重科同學們交流的好地方,是重科同學們的網上之傢。“重科論壇”本着“共建共享”的宗旨,通過網上交流,為師生之間、師生與學校之間搭建了一個網絡上的交流平臺。
通信地址
  重慶市沙坪壩區虎溪鎮重慶大學城重慶科技學院
  郵政編碼:401331
  郵箱:copyright@ 2008 cqust.cn
相關詞
重慶教育大學學院學生會共青團黨總支建築工程學院
計算機it電腦協會口語社團英語協會圖書館
閱覽室試驗實訓工程訓練重慶科技學院工程訓練中心課程實踐英語英語角
維他英語協會教授外語係
包含詞
重慶科技學院北區重慶科技學院南區重慶科技學院圖書館
重慶科技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重慶科技學院安全工程學院重慶科技學院英語角
重慶科技學院建築工程學院重慶科技學院生物係重慶科技學院化學化工學院
重慶科技學院經濟管理學院重慶科技學院石油工程學院重慶科技學院機械工程學院
重慶科技學院工程訓練中心重慶科技學院北區石油校重慶科技學院大學城校區
重慶科技學院建築工程學院團總支學生分會重慶科技學院“工程訓練中心”重慶科技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重慶科技學院青年志願者協會重慶科技學院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學院重慶科技學院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
重慶科技學院建築設計與工程咨詢中心重慶科技學院第二屆結構設計大賽重慶科技學院登山與徒步旅行協會
重慶科技學院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