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 : 麯牌名 : 宋詞 : 藝術類 : 歌麯音樂 > 醉花陰
目錄
醉花陰 Zuihua Yin
  (1)本調五十二字,十句,前後片各三仄韻。
  (2)後片次句五字,句法為上一下四,第一字應仄。但詞傢多作上二下三,在此情況下,第一字可平。
  (3)此詞為李清照代表作之一,“莫道”三句,久為膾炙人口之名句。作者不正面抒寫與其夫別離之愁情,卻藉物喻人,移情於物,從藝術構思到語言,予人以奇妙之感。作者塑造的形象雖不適用於今天,但其精湛的藝術技巧卻值得學習。據伊士珍《琅嬛記》載:李清照曾以此詞寄給她的丈夫趙明誠。明誠贊嘆,自愧不如,又很想超過她,於是謝絶賓客,廢寢忘食達三個晝夜,填詞五十闋,把李詞混在其中,請友人陸德夫品評。“德夫玩之再三,曰:‘衹三句絶佳。’明誠潔之。答曰:‘莫道不消魂,簾捲西風,人比黃花瘦,’正易安作也。”從這裏也可看出前人對李作評價之高。
《醉花陰 Zuihua Yin》
詩人: 毛滂 Mao Pang

  金葉猶溫香未歇。
  塵定歌初徹。
  暖透薄羅衣,一霎清風,人映團團月。
  
  持杯試聽留春闋。
  此個情腸別。
  分付與鶯鶯,勸取東君,停待芳菲節。
  
《醉花陰 Zuihua Yin》
詩人: 張元幹 Zhang Yuangan

  紫樞澤笏趨竜尾。
  平入鈞衡位。
  春殿聽宣麻,爭喜登庸,何似今番喜。
  
  昆臺宜有神仙裔。
  奕世貂蟬貴。
  玉砌長蘭芽,好擁笙歌,長嚮花前醉。
  
《醉花陰 Zuihua Yin》
詩人: 張元幹 Zhang Yuangan

  翠箔陰陰籠畫閣。
  昨夜東風惡。
  芳徑滿香泥,南陌東郊,惆悵妨行樂。
  
  傷春比似年時惡。
  潘鬢新來薄。
  何處不禁愁,雨滴花腮,和淚胭脂落。
  
《醉花陰 Zuihua Yin》
詩人: 辛棄疾 Xin Qiji

  黃花謾說年年好。
  也趁秋光老。
  緑鬢不驚秋,若鬥尊前,人好花堪笑。
  
  蟠桃結子知多少。
  傢住三山島。
  何日跨歸鸞,滄海飛塵,人世因緣了。
  
更多詩歌...
請鑒賞:

  曹組 Cao Zu:醉花陰 Zuihua Yin
  王庭 Wang Ting:醉花陰 Zuihua Yin
  王庭 Wang Ting:醉花陰 Zuihua Yin
  王庭 Wang Ting:醉花陰 Zuihua Yin
  李彌遜 Li Mixun:醉花陰 Zuihua Yin
  楊無咎 Yang Mojiu:醉花陰 Zuihua Yin
  楊無咎 Yang Mojiu:醉花陰 Zuihua Yin
  楊無咎 Yang Mojiu:醉花陰 Zuihua Yin
  楊無咎 Yang Mojiu:醉花陰 Zuihua Yin
  陳亮 Chen Liang:醉花陰 Zuihua Yin
  南徐好 Na Xuhao:醉花陰 Zuihua Yin
  曹組 Cao Zu:醉花陰 Zuihua Yin
  曹組 Cao Zu:醉花陰 Zuihua Yin
  曹組 Cao Zu:醉花陰 Zuihua Yin
  陳亮 Chen Liang:醉花陰 Zuihua Yin
  無名氏 Mo Mingshi:醉花陰 Zuihua Yin
  無名氏 Mo Mingshi:醉花陰 Zuihua Yin
No. 7
  ①詞牌名。雙調,五十二字,押仄聲韻。
  ②麯牌名。屬北麯黃鐘宮。八句,前五句即詞牌的半闋,稍有變化。一般作為黃鐘套麯的第一麯。
No. 8
  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 詞篇名。南宋李清照作。題為“重陽”。作於北宋時,寫作者在重陽節因與丈夫趙明誠離別而産生的憂愁。篇末“莫道不消魂,簾捲西風,人比黃花瘦”三句,最為人傳誦。
No. 9
  詞牌名。雙調五十二字,仄韻。 宋 李清照 “莫道不消魂,簾捲西風,人比黃花瘦”一首,即用此調。
No. 10
  麯牌名。屬北麯黃鐘官。
詞牌介紹
  醉花陰
  又名《九日》
  雙調,五十二字。上闋下闋各五句,各三仄韻
  此以《漱玉詞》為例
  詞牌介紹
  詞牌名: 醉花陰
  格律:
  ⊙●⊙○○●▲
  ⊙●○○▲
  ⊙●●○○
  ⊙●○○
  ⊙●○○▲
  ⊙○⊙●○○▲
  ⊙●○○▲
  ⊙●●○○
  ⊙●○○
  ⊙●○○▲
  (○平●仄⊙平韻▲仄韻)
宋 仲殊《醉花陰》
  輕紅蔓引絲多少。
  多著綉簾圍繞。
  剪青蘭葉巧。
  人嚮月中歸,留下星鈿,彈破真珠小。
  等閑不管春知道。
  衹恐被東風,偷得餘香,分付閑花草。
  仲殊
  仲殊 北宋僧人、詞人。字師利。安州(今湖北安陸)人。本姓張,名揮,仲殊為其法號。曾應進士科考試。生卒年不詳。年輕時遊蕩不羈,幾乎被妻子毒死,棄傢為僧,先後寓居蘇州承天寺、杭州寶月寺,因時常食蜜以解毒,人稱蜜殊;或又用其俗名稱他為僧揮。他與蘇軾往來甚厚。徽宗崇寧年間自縊而死。
宋 李清照《醉花陰》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捲西風,人比黃花瘦。
  本詞中千古流傳的佳句就是“莫道不銷魂,簾捲西風,人比黃花瘦”
  譯 文:
  薄霧彌漫,雲層濃密,煩惱白天太長,香料在金獸香爐中燒盡了。又到重陽佳節,潔白的瓷枕,輕薄的床紗中,半夜的涼氣剛剛浸透。
  在東籬飲酒直到黃昏以後,淡淡的黃菊清香飄滿雙袖。別說不憂愁,西風捲起珠簾,閨中少婦比黃花更加消瘦。
  註釋:
  永晝:漫長的白天。
  瑞腦:一種香料,俗稱冰片。
  金獸:獸形的銅香爐。
  紗櫥:紗帳。
  東籬:泛指采菊之地,取自陶淵明《飲酒》詩:“采菊東籬下”。
  暗香:這裏指菊花的幽香。古詩《庭中有奇樹》:“攀條折其榮,將以遺所思。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這裏用其意。
  銷魂:形容極度憂愁、悲傷。
  作者簡介
  李清照,女詞人,號易安居士,南宋婉約派代表作傢。早年生活優裕,晚年遭際坎坷,故其詞從創作風格上看明顯分為前後兩期。前期多描寫青少年時期生活,表現出她對大自然的喜愛或對愛情的追求和純真;後期則主要描寫個人遭遇,抒發故國之思,滲透着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其詞善用白描手法刻畫人物形象。描繪細膩心情,語言風格明快自然,樸素清新流轉如珠,充分體現詞應“協音律”、“別是一傢”的創新主張。
  寫作背景
   這首詞是李清照前期的懷人之作。李清照婚後不久,丈夫趙明誠便“ 負笈遠遊”,深閨寂寞,她深深思念着遠行的丈夫。這年,時屆重九,人逢佳節倍思親,便寫了這首詞寄給趙明誠。
  作品賞析
  首二句就白晝來寫:“薄霧濃雲愁永晝。”這“薄霧濃雲”不僅布滿整個天宇,更罩滿詞人心頭。“瑞腦銷金獸”,寫出了時間的漫長無聊,同時又烘托出環境的凄寂。次三句從夜間着筆,“佳節又重陽”點明時令,也暗示心緒不好、心事重重的原因。每逢佳節倍思親。佳節時本應該夫妻團圓、共同飲酒賞菊,而如今衹有自己,所以,纔會“玉枕紗廚,夜半涼初透”的。這種涼,既是身體之涼,更是心裏之凄涼,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玉枕紗廚”這樣一些具有特徵性的事物與詞人特殊的感受中寫出了透人肌膚的秋寒,暗示詞中女主人公的心境。)“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這三句寫出了詞人在重陽佳節孤眠獨寢、夜半相思的凄苦之情。“玉枕”,瓷枕。“紗廚”,即碧紗廚,以木架罩以緑色輕紗,內可置榻,用以避蚊。常言道:“每逢佳節倍思親”,今日裏“佳節又重陽”,詞人又怎能不更加思念遠方的丈夫呢?一個“又”字,便充滿了寂寞、怨恨、愁苦之感,更何況,玉枕、紗廚往昔是與丈夫與共的,可如今自己卻孤眠獨寢,觸景生情,自然是柔腸寸斷心欲碎了。顯然,這裏的“涼”不衹是肌膚所感之涼意,更是心靈所感之凄涼。 而貫穿“永晝”與“一夜”的則是“愁”、“涼”二字。“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這兩句寫出了詞人在重陽節傍晚於東籬下菊圃前把酒獨酌的情景,襯托出詞人無語獨酌的離愁別緒。“東籬”,是菊圃的代稱,化用了陶詩“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暗香”,菊花的幽香。“盈袖”,因飲酒時衣袖揮動,帶來的香氣充盈衣袖。重陽佳節,把酒賞菊,本來極富情趣,然而丈夫遠遊,詞人孤寂冷清,離愁別恨涌上心頭,即便“藉酒銷愁”,亦是“愁更愁”了。又哪有心情欣賞這“暗香浮動”的菊花呢?“深秋的節候、物態、人情,已宛然在目。這是構成下片“人比黃花瘦”的原因。下片則倒敘黃昏時獨自飲酒的凄若。古人在舊歷九月九日這天,有賞菊飲酒的風習。唐詩人孟浩然《過故人莊》中就有“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之句。宋時,此風不衰。所以重九這天,詞人照樣要“東籬把酒”直飲到“黃昏後”,菊花的幽香盛滿了衣袖。然而她,卻不禁觸景生情,菊花再美再香,也無法送給遠方的親人,這兩句寫的是佳節依舊,賞菊依舊,但人的情狀卻有所不同了:末尾三句設想奇妙,比喻精彩,“莫道不消魂,簾捲西風,人比黃花瘦”。上下對比,大有物是人非,今昔異趣之感。匆匆離開東籬,回到閨房,瑟瑟西風把簾子掀起,人感到一陣寒意,聯想到把酒相對的菊花,頓感人生不如菊花之意,於是,末句“人比黃花瘦”,更成為千古絶唱。這三句,共同創造出一個凄清寂寥的深秋懷人的境界。莫道不銷魂,簾捲西風,人比黃花瘦”,這三句直抒胸臆,寫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銷魂”極喻相思愁絶之情。“簾捲西風”即“西風捲簾”,暗含凄冷之意。這三句工穩精當,是作者藝術匠心之所在。先以“銷魂”點神傷,再以“西風”點凄景,最後落筆結出一個“瘦”字。在這裏,詞人巧妙地將思婦與菊花相比,展現出兩個迭印的鏡頭:一邊是蕭瑟的秋風搖撼着羸弱的瘦菊,一邊是思婦布滿愁雲的憔悴面容,情景交融,創設出了一種凄苦絶倫的境界。
  全詞開篇點“愁”,結句言“瘦”。“愁”是“瘦”的原因,“瘦”是“愁”的結果。貫穿全詞的愁緒因“瘦”而得到了最集中最形象的體現。可以說,全篇畫竜,結句點睛,“竜”畫得巧,“睛”點得妙,巧妙結合,相映成輝,創設出了“情深深,愁濃濃”的情境。在這首詞裏,雖然寫的是思親,但是卻沒有出現思親或相思之苦的語句,而是用了敘事的方式,表達出深深的思親的愁苦。顯的很沉重高雅。 古詩詞中以花喻人瘦的作品屢見不鮮。如“人與緑楊俱瘦”(宋無名氏《如夢令》),“人瘦也,比梅花、瘦幾分?”(宋程垓《攤破江城子》),“天還知道,和天也瘦。”(秦觀《水竜吟》)等等。但比較起來卻均未及李清照本篇寫得這樣成功。原因是,這首詞的比喻與全詞的整體形象結合得十分緊密,比喻巧妙,極切合女詞人的身份和情緻,讀之親切。詞的意境通過描述了重陽佳節作者把酒賞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種凄涼寂寥的氛圍,表達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寂寞與孤寂的心情。
醉花陰 花楹
  (仙劍奇俠傳三 花楹結局)
  錦瑟年華誰與度
  莫問情歸處
  衹影嚮斜陽
  劍吼西風
  欲把春留駐
  天涯芳草無歸路
  回首花無數
  解語自銷魂
  弱袂縈春
  塵緣不相誤
醉花陰 網友作品
  雪浮荷
  一抹浮雲風聲破,別離愁未過。夏雨不消歇,君應有語,可憐浮荷落。
  相思兩地花語錯,知是黃昏末。離愁漸遠時,流水有情,芳菲不寂寞。
  主旨:兩地相思的纏綿情意。
  雅藝飄淚
  幾縷青絲釣流年,韶華亦等閑。把盞指纖纖,千紅一窟,道是夢翩躚。
  落雨緩滴憶夕顔,素手輓青蓮。追得半分醉,萬豔同杯,倏然心成繭。
  主旨:相思成灰無處訴,同上,纏綿的情意。
其他《醉花陰》詞作
  醉花陰
  【宋】辛棄疾
  黃花謾說年年好。也趁秋光老。緑鬢不驚秋,若鬥尊前,人好花堪笑。
  蟠桃結子知多少。傢住三山島。何日跨歸鸞,滄海飛塵,人世因緣了。
  醉花陰
  【宋】陳亮
  峻極雲端瀟灑寺。賦我登高意。好景屬清遊,玉友黃花,謾續竜山事。
  秋風滿座芝蘭媚。杯酒隨宜醉。行樂任天真,一笑和同,休問無攜妓。
  醉花陰
  【宋】李彌遜
  翠箔陰陰籠畫閣。昨夜東風惡。香逕慢春泥,南陌東郊,惆悵妨行樂。
  傷春比似年時覺。潘鬢新來薄。何處不禁愁,雨滴花腮,和淚胭脂落。
  醉花陰
  【宋】毛滂
  檀板一聲鶯起速。山影穿疏木。人在翠陰中,欲覓殘春,春在屏風麯。
  勸君對客杯須覆。燈照瀛洲緑。西去玉堂深,魄冷魂清,獨引金蓮燭。
  醉花陰
  【宋】王庭珪
  紅塵紫陽春來早。晚市煙光好。燈發萬枝蓮,華月光中,天淨開蓬島。
  老人舊日曾年少。年少還須老。今夕在天涯,燭影星橋,也似長安道。
  醉花陰
  【宋】楊無咎
  金鈴玉屑嫌非巧。生作文鴛小。西帝也多情,偷取佳名,分付閑花草。
  淵明手把誰攜酒。羞把簪烏帽。寄與綺窗人,百種妖嬈,不似酴醿好。
  醉花陰
  【宋】張元幹
  紫樞澤笏趨竜尾。平入鈞衡位。春殿聽宣麻,爭喜登庸,何似今番喜。
  昆臺宜有神仙裔。奕世貂蟬貴。玉砌長蘭芽,好擁笙歌,長嚮花前醉。
  醉花陰
  【宋】趙長卿
  老去悲秋人轉瘦。更異鄉重九。人意自凄涼,衹有茱萸,歲歲香依舊。
  登高無奈空搔首。落照歸鴉後。六代舊江山,滿眼興亡,一洗黃花酒。
格律
  例詞: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中仄中平平仄仄(韻),中仄平平仄(韻)。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
  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韻)。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中平中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仄(韻)。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韻)。
  莫道不消魂,簾捲西風,人比黃花瘦。
  【註】下片第二句是上一、下四句法。如改用上二、下三句法,則第一字可用平聲。
詩人簡介
  一、人物生平 李清照(1084─1155)號易安居士,南宋女詞人,濟南章丘人,婉約派代表詞人。父李格非,為元祐後四學士之一,夫趙明誠為金石考據傢。崇寧元年(1102),徽宗以紹述神宗為名,任蔡京、趙挺之為左右相,立元祐黨人碑,以司馬光等百二十人為「姦黨」,其父列名黨籍,清照以詩上挺之。崇寧二年(1103),明誠出仕,矢志撰述以訪求、著錄古代金石文字為職志的《金石錄》一書。大觀元年(1107),蔡京復相,挺之卒。蔡京以挺之為元祐大臣所薦,為庇元祐「姦黨」,追奪所贈官。明誠、清照夫婦因此屏居青州(今山東益都)鄉裏十年。宣和二年(1120)蔡京致仕後,明誠起知萊州(今山東掖縣),此後又自萊移淄。靖康之難後。明誠奔母喪南下,知江寧府,清照載書至建康。建炎三年,趙明誠卒。離京自建康出走浙中,清照隨亦入浙,經臺、嵊、黃岩,從禦舟海道至溫州,復至越州,衢州,於紹興二年(1132)赴杭州。紹興四年,作《金石錄後序》。紹興中,以《金石錄》表上於朝。卒年約七十餘。善屬文,於詩尤工。《宋史·藝文志》著錄《易安居士文集》七捲,俱不傳。清照創詞“別是一傢”之說,創“易安體”,為宋詞大傢。詞集名《漱玉集》,今本皆為後人所輯。
  李清照是因為那首【聲聲慢】被人們記住的。那是一種凄涼的美,特別是那句“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簡直成了她個人的專有品牌,彪炳文學史,空前絶後,沒有任何人敢於企及。於是,她成了愁的化身。當我們穿過歷史的塵煙咀嚼她的愁情時,纔發現在中國三千內的古代文學史中,特立獨行,登峰造極的女性也就衹有她一人。
  男中李後主,女中李易安,極是當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稱詞傢三李。(瀋去矜)
  清照以一婦人,而詞格乃抗軼周柳,雖篇帙無多,固不能不寶而存之,為詞傢一大宗矣。(《四庫提要》)
  李易安作重陽《醉花陰》詞,函緻趙明誠雲雲。明誠自愧勿如。乃忘寢食,三日夜得十五闋,雜易安作以示陸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衹有『莫道不銷魂』三句絶佳。」正易安作也。(《詞苑叢談》)
  李易安詞,獨闢門徑,居然可觀,其源自淮海、大晟,而鑄語則多生造,婦人有此,可謂奇矣。(《白雨齋詞話》)
  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雲:「紅藕香殘玉簟秋」,精秀特絶,真不食人間煙火者。(同上書)
  清麗其詞,端莊其品,歸去來兮,真堪攜隱。(趙明誠)
  婉約派四大旗幟之一,四旗中號“閨語”
  李清照是中國古代第一位女詩人,亦稱“一代詞宗”
  世人皆知李清照工詩能文,尤善填詞,殊不知她還能作畫,其《琵琶行圖》直到明朝還被人收藏,而且她對當時流行的各種遊戲也十分精通,玩起來遊刃有餘。
例詞
  1.宋 仲殊 醉花陰
  輕紅蔓引絲多少。
  多著綉簾圍繞。
  剪青蘭葉巧。
  人嚮月中歸,留下星鈿,彈破真珠小。
  等閑不管春知道。
  衹恐被東風,偷得餘香,分付閑花草。
  2.醉花陰·花楹
  (仙劍奇俠傳三 花楹結局)
  錦瑟年華誰與度
  莫問情歸處
  衹影嚮斜陽
  劍吼西風
  欲把春留駐
  天涯芳草無歸路
  回首花無數
  解語自銷魂
  弱袂縈春
  塵緣不相誤
  3.醉花陰·雪浮荷
  一抹浮雲風聲破,別離愁未過。夏雨不消歇,君應有語,可憐浮荷落。
  相思兩地花語錯,知是黃昏末。離愁漸遠時,流水有情,芳菲不寂寞。
  4.醉花陰·雅藝飄淚
  幾縷青絲釣流年,韶華亦等閑。把盞指纖纖,千紅一窟,道是夢翩躚。
  落雨緩滴憶夕顔,素手輓青蓮。追得半分醉,萬豔同杯,倏然心成繭。
  5.醉花陰·戒酒詞
  衣紅衫緑人面憔。還道夜色好。貪杯春不曉,觥籌雜錯,魑魑魍魎多。
  放歌縱情聲聲糜。逍遙毀意趣。淪落纔把盞,今當謹記,定我男兒志。
  6.醉花陰 宋 辛棄疾
  黃花謾說年年好。也趁秋光老。緑鬢不驚秋,若鬥尊前,人好花堪笑。
  蟠桃結子知多少。傢住三山島。何日跨歸鸞,滄海飛塵,人世因緣了。
  7.醉花陰 宋 陳亮
  峻極雲端瀟灑寺。賦我登高意。好景屬清遊,玉友黃花,謾續竜山事。
  秋風滿座芝蘭媚。杯酒隨宜醉。行樂任天真,一笑和同,休問無攜妓。
  8.醉花陰 宋 李彌遜
  翠箔陰陰籠畫閣。昨夜東風惡。香逕慢春泥,南陌東郊,惆悵妨行樂。
  傷春比似年時覺。潘鬢新來薄。何處不禁愁,雨滴花腮,和淚胭脂落。
  9.醉花陰 宋 毛滂
  檀板一聲鶯起速。山影穿疏木。人在翠陰中,欲覓殘春,春在屏風麯。
  勸君對客杯須覆。燈照瀛洲緑。西去玉堂深,魄冷魂清,獨引金蓮燭。
  10.醉花陰 宋 王庭珪
  紅塵紫陽春來早。晚市煙光好。燈發萬枝蓮,華月光中,天淨開蓬島。
  老人舊日曾年少。年少還須老。今夕在天涯,燭影星橋,也似長安道。
  11.醉花陰 宋 楊無咎
  金鈴玉屑嫌非巧。生作文鴛小。西帝也多情,偷取佳名,分付閑花草。
  淵明手把誰攜酒。羞把簪烏帽。寄與綺窗人,百種妖嬈,不似酴醿好。
  12.醉花陰 宋 張元幹
  紫樞澤笏趨竜尾。平入鈞衡位。春殿聽宣麻,爭喜登庸,何似今番喜。
  昆臺宜有神仙裔。奕世貂蟬貴。玉砌長蘭芽,好擁笙歌,長嚮花前醉。
  13.醉花陰 宋 趙長卿
  老去悲秋人轉瘦。更異鄉重九。人意自凄涼,衹有茱萸,歲歲香依舊。
  登高無奈空搔首。落照歸鴉後。六代舊江山,滿眼興亡,一洗黃花酒。
包含詞
醉花陰木犀醉花陰生日
醉花陰試茶醉花陰重九
醉花陰詠木犀醉花陰鴛鴦菊
醉花陰建康重九醉花陰再用前韻
醉花陰送夏立夫醉花陰學士生日
醉花陰碩人生日醉花陰次韻印師
醉花陰·黃花謾說年年好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醉花陰(木犀)醉花陰(送夏立夫)
醉花陰(次韻印師)醉花陰(詠木犀)
醉花陰(試茶)醉花陰·重九
醉花陰(學士生日)醉花陰(碩人生日)
醉花陰(再用前韻)醉花陰(建康重九)
醉花陰(生日)醉花陰(鴛鴦菊)
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醉花陰(和江宣德醉紅妝詞)
醉花陰 重九,諸公招飲於茲者十有六人,偶掇醉花陰腔,折墍書之壁間,聊以志時耳醉花陰(越州席上官妓獻梅花)
醉花陰(孫守席上次會宗韻)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醉花陰重九諸公招飲於茲者十有六人偶掇醉花陰腔折墍書之壁間聊以志時耳醉花陰越州席上官妓獻梅花
醉花陰和江宣德醉紅妝詞醉花陰孫守席上次會宗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