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酸角(tamarindus indica linn)
鼕春兩季,天高雲淡,風清氣爽,走進西雙版納的傣傢村寨 ,很容易見到一種當地人們特別喜愛的果樹——酸角,它樹身高大,樹幹粗糙,枝葉扶疏,枝頭挂着一串串、一嘟嚕褐色的彎鈎形莢果。
酸角又稱酸豆、羅望子、羅晃子、酸梅(海南)、“木罕”(傣語),為蘇木科酸角屬熱帶、亞熱帶常緑大喬木,該屬僅含酸角1種,有兩個類型:甜型和酸型。酸角喜歡炎熱氣候,在年均氣溫18ºc—24ºc,年降雨量500—1200毫米的地區都能正常生長。
酸角原産熱帶非洲,後經蘇丹引入印度繁衍栽植,生長非常適宜,以致人們誤認為酸角是印度土生土長的植物。後來酸角由亞洲南部傳播到波斯、阿拉伯國傢和歐洲等地。公元前4世紀酸角曾一度風靡古埃及和希臘。在世界上所有的熱帶果樹中,酸角分佈最為廣泛,除南極洲外,其它各大洲均有分佈。
亞洲是世界酸角的主要出産區。印度、斯裏蘭卡及東南亞各國均有栽培,主要生長於熱量條件好、降雨少、海拔不超過1500米的旱坡地。其中印度、菲律賓、泰國有成片果園,且産量都十分可觀,僅印度年産果莢達27.5萬噸,菲律賓每年出口價值8萬美元的酸角,泰國著名的甜酸角和酸酸角每年也大量出口創匯。
在美洲,酸角主要分佈於拉美許多國傢及美國的幹熱地區,墨西哥栽培面積在本洲最大,達4443公頃。美國主要分佈於夏威夷、西部太平洋沿岸的南段、墨西哥灣沿岸和佛羅裏達州,有著名的邁尼勒甜酸角。在危地馬拉,集中分佈於墨塔瓜幹熱峽𠔌,且這裏還生長有大片的野生酸角樹。
在非洲,酸角主要分佈於埃及、埃塞俄比亞、南非、萊索托、肯尼亞、尼日利亞、喀麥隆、蘇丹等國傢的低海拔荒坡旱地和沙漠。南非、埃塞俄比亞數量相對較多。
在歐洲,酸角主要分佈於葡萄牙、西班牙、法國、意大利、希臘等國傢海拔1000米以下的近海坡地、荒山斜坡。一些家庭也喜歡種植酸角來美化庭院。
在大洋洲,酸角主要分佈於澳大利亞、斐濟等國。
酸角在我國主要分佈於福建、廣東、廣西、四川、雲南等省區的南部及海南、臺灣,海拔不越過1400米的旱坡荒地、幹熱河𠔌、庭院四旁和濱海。絶大部分處於野生和半野生狀態,面積估算不到830公頃。長期以來,由於熱區竜眼、荔枝、芒果、菠蘿、咖啡、橡膠、椰子等經濟作物與酸角的比較利益差距大,因而酸角果樹的保護與發展被人們忽視。特別是受過去極左思想的影響,大量老酸角樹遭到砍伐,資源毀壞嚴重。酸角在雲南主要分佈於金沙江、怒江、元江幹熱河𠔌及西雙版納一帶,海拔50—1350米的熱量好的地方,自然生長有版納甜型和普通酸型兩個類型。其中川滇兩省境內的金沙江幹熱河𠔌是我國酸角的主要産區,年産酸角100噸,單産、品質、風味都優於省內其它地區。20世紀70年代中期,酸角曾在廣州交易會上引起國外客商註意和詢購,可惜當時限於條件未能及時開拓出口。近年來,隨着經濟的發展和人們對酸角的更進一步認識和開發,酸角已在國內外市場嶄露頭角,大放異彩。
對於人類而言,酸角幾乎渾身是寶,用途極為廣泛。酸角樹生長緩慢,壽命長達200年,其中經濟壽命約為100年。其樹型優美,枝葉常緑,是一種理想的庭院觀賞喬木,若對幼樹施以園藝盆景技術,又不失為一種上好的盆景製作材料。其花量大,花期長,4—8月均不斷開花,可謂極好的蜜源植物,其花蜜略帶酸味,口感極好,同時花又可用來做西餐沙拉。
酸角果肉富含糖、醋酸、酒石酸、蟻酸、檸檬酸等成分,在食品領域主要用來做調味品、飲料、果醬等,産品深受消費者喜愛。在拉丁美洲和非洲市場,常見酸角調味品,而在熱帶亞熱帶國傢和地區,酸角飲料和酸角混合飲料非常盛行,以致美國可口可樂公司也開始研究酸角。目前,國際市場出售的有中美洲酸角ade汽水,印度酸角飲料,南美洲酸角與番木瓜、番石榴、香蕉等的混配飲料,泰國威士忌酸角調配酒,中國昆明酸角汁、果露等。每逢炎夏,西雙版納當地居民都喜歡選用成熟的酸角,加紅糖煮水後製成清涼飲料飲用,酸甜鮮美,祛暑解熱,或將酸角汁放在消閑食品米涼粉、米幹、米綫中做調味料,酸辣開胃,誘人食欲。
同時,酸角果肉又富含鈣、磷、鐵等多種元素,其中含鈣量在所有水果中居首位。所以,在醫藥方面酸角也被人們廣為運用。如常食用酸角可治腹瀉、氣脹、麻風病、麻痹、癱瘓,防治壞血病、膽汁過多,可殺死人體寄生蟲,減緩酒精、曼陀羅中毒。直接口含酸角則可生津祛暑,清熱解毒,消除咽喉疼痛,幫助消化,潔齒固齒。如與食????拌用可作為去風濕病搽劑。鑒於酸角的醫藥用途,英國、美國和一些大型製藥商號均已將其列入藥典,並大量嚮印度、埃及、大安的列斯群島、墨西哥、泰國、小安的列斯群島等國傢和地區進口酸角,僅美國每年就要進口90噸用於醫藥行業。
酸角樹葉是牛羊的好飼料,個別國傢還采摘葉子發展養蠶,或供人佐餐食用。嫩枝還是紫膠蟲優良寄主,可放養紫膠蟲。樹皮含單寧7%,常用來製革染色或燃燒後製墨。酸角木材的邊材黃白色,心材黑紫帶棕色,結構緻密、硬重,防蟲、耐用,韌性強,是優質傢具、建築、槍托、車軸、船幫、蒸籠等的良好用材,市場銷售中,商人們譽之為珍貴的“馬德拉紅木”。種子含澱粉63%,泰國人將其焙烤磨成粉末調製咖啡飲品。在工業上,可用於纖維上漿、彩色印刷、紙張上光、塑料加工和瓦片、木頭粘接,且酸角種子粉末替代玉米澱粉,可節約成本3成。現在,日本、美國、加拿大、英國每年都要進口大量的工業用酸角種子粉末。另外,酸角種仁還含有琥珀酸,經提煉是上等的食用油,在工業上又可用於上釉和拋光。1942年印度科學家研究發現,酸角種仁含果膠物高達46%—48%,這一發同使酸角種仁副産物得到更深層次的開發利用。
【性能】味酸、甘,性涼。歸胃、大腸經。能清熱解暑,消食和胃,利大便。
【應用】
1.用於暑熱傷津,煩躁口幹。可用本品煎湯取汁,加白糖調味服。
2.用於食積不消,嘔逆少食。但用本品,或用山楂、麥芽煎湯服。
3.用於大便秘結而有熱者,可用沸水浸泡服。
【註意】用以利大便不可煎服,否則無效。
【用法】煎湯、浸泡,熬膏。 |
|
酸角
(《雲南中草藥選》)
【異名】酸餃(《滇南本草》),酸梅、曼姆(《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豆科》),通血香(《雲南中草藥選》)。
【來源】為豆科植物酸豆的果實。
【植物形態】酸豆
常緑喬木,高達6~20米。樹皮暗灰色,成不規則裂開。枝多,無刺,小枝被短柔毛,皮孔多,褐色。雙數羽狀復葉,長8~11釐米,小葉14~40,長圓形,長1~2.4釐米,寬4.5~9毫米,先端鈍或微凹,基部偏斜不等,全緣,兩面無毛。花為腋生的總狀花序或頂生圓錐花序;萼筒陀蠃形,裂片4,披針形;花瓣3,不等大,黃色,有紫紅色綫紋;下面2枚退化成鱗片;能育雄蕊3枚,花絲中部以下合生,其餘退化成刺狀,位於合生絲鞘頂端;雌蕊1,子房有柄,具多數胚珠。莢果厚,長圓形,長3~6釐米,寬約2釐米,灰褐色。種子3~10粒,紅褐色,光亮,近圓形或長圓形。花期5~6月。果期7~12月。
多為栽培,或野生於雜樹林、河邊、田地旁。分佈廣東、廣西、福建、臺灣、雲南等地。
【採集】春季采摘,除去種子,曬幹。
【化學成分】果實含糖類、d-酒石酸、檸檬酸、甲酸、2-蘋果酸等有機酸。並含絲氨酸、β-丙氨酸、脯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等氨基酸和哌啶酸-2。
葉含d-酒石酸、l-蘋果酸、牡荊素、異牡荊素、葒草素、異葒草素等。嫩葉及芽中富含銅。
【藥理作用】果肉具輕瀉作用,可能因含大量酒石酸之故,煮熟者此作用即消失。種子的外皮含大量鞣質,非洲人用以治療痢疾,煎劑用以治膿瘍。植物的某些部分有抗菌作用,樹皮剛無。其葉在體外對革蘭氏陽性球菌、大腸桿菌有抑菌作用,有效成分可能是牡荊素。葉和莖的煎劑對離體豚鼠回腸有較弱的抑製作用,水提取物(加酒精除去沉澱者)抑製作用較強,兩者對人員離體子宮均無明顯作用。煎劑對離體兔十二指腸無明顯作用,對離體兔心則有抑製作用;水提取物在大鼠後肢灌流試驗中有顯著舒張血管作用,對麻醉狗的血壓,煎劑及水提取物均無明顯影響。小鼠腹腔註射1剋生藥/衹,兩種製劑均無明顯毒性。
【性味】甘酸,涼。
①《滇南本草》:"味甘酸,平。"
②《雲南中草藥選》:"甘酸,涼。"
【功用主治】清暑熱,化積滯。治暑熱食欲不振,妊娠嘔吐,小兒疳積。
①《滇南本草》:"治酒化為痰,隔於胃中,同白糖煎膏,早晚服一錢。"
②《雲南中草藥選》:"清熱解暑,消食化積。"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5~1兩;或熬膏。
【選方】預防中暑,飲食不振,妊娠嘔吐,便秘,小兒疳積:酸角五錢至一兩。水煎服。(《雲南中草藥選》) |
|
酸角 食疗价值
豆科喬木植物酸豆的果實。又稱酸餃、羅望子、羅晃子、九層皮果。我國廣東、廣西、福建、臺灣、四川、雲南等地均有分佈。春季采收,除去種子,曬幹備用。
[性能]味甘、酸,性涼。能清熱解暑,生津止渴,消食化積。
[參考]含糖類和酒石酸、蘋果酸、甲酸等有機酸。
因含大量酒石酸,故有輕瀉作用。但煮熟後此作用即消失。
[用途]用於暑熱傷津,心煩不安,口渴咽幹;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飲酒過度。
[用法]泡茶,煎湯,或熬膏服。
[附方]
酸角膏:酸角250g,煎湯取汁,濃縮,加入等量白糖混勻,煎沸待冷備用。每次1匙,沸水化服。
源於《滇南本草》。酸角與白糖配伍,更可益胃生津、助消化。用於飲酒過度,心煩口渴,惡心少食。 |
|
- : Tamarind Pul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