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 > 逐時含水量
  所謂逐時含水量是指基質材料中任意時刻的含水量,即從試驗開始到試驗結束任意時刻基質的含水量。
  沒有水就沒有生命,逐時含水量對黴菌的生長繁殖起到决定性作用。
  1.逐時含水量的性質
  可變性:逐時含水量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隨外界環境的參數變化而變化。
  即時性:由可變性可以推出即時性,即逐時含水量時刻都在變,沒有固定的數值。
  惰性:當外界條件變化不大時,逐時含水量變化很慢。
  2.逐時含水量的影響因素
  空氣的相對濕度:隨着空氣中相對濕度的增大而增大,減小而減小。
  基質材料自身的含水量:基質自身的含水量衹對初期的逐時含水量有影響。隨着時間的推移,基質自身的含水量處於次要地位。如第三個階段的試驗中,自身含水量較大的大豆、大米第四天就發生了黴變,但是隨着自身含水量的降低,發黴等級達到2級後處於穩定狀態。
  基質材料離蒸氣源的位置:離蒸汽源越近,逐時含水量越大。
  基質的孔隙率:即基質的鬆散程度,這是一個相對復雜的影響因素。在自身含水量一定時,相對濕度較大時孔隙率越大越容易吸濕,可以獲得越大的逐時含水量。在相對濕度較小時孔隙率越大越容易失去水分,逐時含水量降低的越快。就象試驗中饅頭這種基質,在同樣的自身含水量下,在相對濕度較大時容易黴變,在相對濕度較小時很難黴變。相反,對於大豆這種基質材料,在自身含水量很小的情況下,由於質地較為緊密,就算相對濕度很大,也較難黴變,如第一階段的大豆1;在自身含水量很大的情況下,無論相對濕度大小都能黴變衹是發黴等級有所區別,如第一階段的大豆3和第三階段的大豆。
  3.由逐時含水量的影響因素得到的控製基質材料黴變的方法
  控製空氣相對濕度,使得空氣的相對濕度較小,從而不利於黴變的發生。
  控製基質自身的含水量,即對基質進行乾燥處理。
  防止水蒸氣接觸基質材料。
  控製基質的孔隙率,可以采取壓縮基質使其孔隙率減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