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 > 達烏爾鼠兔
目錄
概述
  中文名:達烏爾鼠兔
  學名:ochotona daurica (pallas)
  類屬:屬兔形目,鼠兔科
  別名:草原鼠兔、蒙古鼠兔、達烏裏啼兔、篙菟子、鳴聲鼠和青苔子。
  寄主: 牧草、雜草,有時為害蔬菜或農作物。
  為害特點 :主食植物的緑色部分,亦食嫩莖、幼芽和根。在內蒙古地區,夏季主食冷篙,其次是錦雞兒、地椒及禾本科和莎草科的一些植物。鼠兔還挖掘洞穴破壞大片牧草,引緻草原沙化。
形態特徵
  體長125—185mm,後肢略長於前肢。無尾。大耳,橢圓形,具明顯的白色邊緣。吻部上下唇白色。鼕毛較長,背部和四肢外側為沙黃褐色或黃褐色,腹毛基部灰色,尖端乳白色。在頸下與胸部中央具一沙黃色斑。夏毛較短,背部黃褐色,並雜有全黑色的細毛。顱全長一般小於45mm,額骨隆起,故頭骨上方輪廓的弧度較大,頂骨前部隆起,後部扁平。門齒孔與齶孔合為一孔。具2對上門齒,前面1對比後面1對門齒大一倍多。
生活習性
  達烏爾鼠兔為典型的草原動物,一般棲息於沙質或半沙質的山坡、平原及高山草甸平原。營群棲穴居生活,洞係可分為簡單洞(夏季洞)和復雜洞(鼕季洞)。簡單洞多數衹有一個洞口,無倉庫。復雜洞具3—6個圓形至橢圓形洞口,直徑約5—9cm。洞口附近有球形糞便,鮮糞草黃色,陳糞灰褐色,洞口間具寬約5cm的網狀跑道。洞口通道與地面成30一40°的角度,並延伸約50cm後與地面平行。洞道結構復雜,彎麯多支,總長約3—10m。洞道中部具一窩巢,內鋪以碎草,窩形扁平。距洞口不遠處有倉庫1—3個。達烏爾鼠兔具貯草習性,7—9月份集草,待草曬成半幹後拖入洞中貯於倉庫裏,作為越鼕之用。晝間活動,夏季中午炎熱,地表溫度高,洞外活動少,所以一日內呈現上、下午兩個活動高峰;鼕季,兩個活動高峰相隔時間縮短。不鼕眠。有積雪時,在雪下挖洞繼續活動,洞口開於雪面,無風時,喜在洞口曬太陽。在內蒙古地區,繁殖期為4—10月份,6月份繁殖率最高。一年繁殖兩次,每胎5—6個,幼鼠7天已長毛並睜開眼,開始到洞外附近活動。天敵主要有艾虎、銀鼠、香鼠、黃鼬及一些猛禽和蛇類。體外寄生蟲有跳蚤和硬蜱。
防治方法
  (1)精耕細作,平整土地,經常鏟除地頭、路旁等處雜草,輪作倒茬,機耕深翻地。
  (2)灌水法:對於沙土中的黃鼠洞,在水中摻些粘土灌,效果較好。
  (3)4月份,黃鼠已全部出蟄並進入繁殖盛期,且此時食料缺乏,采用毒餌法效果最好。
  用0.1敵鼠鈉????毒餌、0.02%氯敵鼠鈉????毒餌、0.01%氯鼠酮毒餌、0.05%溴敵隆毒餌、0.03%—0.05%殺鼠脒毒餌,以小麥、莜麥、大米或玉米(小顆粒)作誘餌,采取封鎖帶式投餌技術和。一次性飽和投餌技術,防效較好。也可使用1.5%甘氟小麥毒餌,半年內不能再用,宜與慢放毒餌交替使用,且該毒餌使用前要投放前餌,直到害鼠無戒備心再投放毒餌。
  (4)6—7月植物生長茂盛的夏季,黃鼠食物充足,此時最好選用熏蒸法效果好。
  在有效鼠洞內,每洞把註有3—5ml氯化苦的棉花團或草團塞入,洞口蓋土;也可用磷化鋁,每洞2—3片。
  (5)有條件的地區可采用lb型滅鼠管,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