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辽河以西的地区,就是辽宁的西部。 |
|
指 辽河 以西的地区,今 辽宁省 的西部。 战国 、 秦 、 汉 至 南北朝 设郡。解放后(1949年)设省,1954年撤销,与 辽东省 合并复设 辽宁省 。《史记·匈奴列传》:“ 燕 亦筑长城,自 造阳 至 襄平 。置 上谷 、 渔阳 、 右北平 、 辽西 、 辽东郡 以拒 胡 。”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七:“ 灵帝 和光 元年, 辽西 太守 黄翻 上言,海边有流尸。” 唐 金昌绪 《春怨》诗:“打起黄鶯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 辽 西。” 明 夏完淳 《六哀·黄镇南》诗:“ 镇南 三万师,家世 辽 西将。” |
|
1.郡名。战国燕置。秦汉治所在阳乐(今辽宁义县西)。辖境相当今河北迁西、乐亭以东、长城以南,辽宁松岭山以东、大凌河下游以西地区。其后辖境渐小,十六国前燕移治令支(今河北迁安南),北燕又移治肥如(今卢龙北)。北齐废入北平郡。
2.旧省名。 1949年松江省由东北人民政府领导。省人民政府驻哈尔滨市。辖哈尔滨、佳木斯、牡丹江、鹤岗(由兴山市改称)4市及双城、尚志(原珠河、苇河2县并置,驻珠河,以纪念抗日英雄赵尚志而命名)、巴彦、宾县、阿城、呼兰、五常、海林、木兰、延寿、拉林、宁安、勃利、鸡西、汤原、密山、桦南(驻湖南营)、桦川、依兰、富锦、穆棱、通河、东宁(原绥芬县并入,驻绥芬河)、方正、集贤、林口、宝清、虎林、萝北、饶河、抚远、佛山(1949年4月由松江省划归黑龙江省,同年12月划回松江省)等32县。
1950年兴山市改称鹤岗市。原属黑龙江省的佛山县划归松江省。辖4市、32县。
1952年松江省由东北行政委员会领导。将佛山县划归黑龙江省。原汤原县所属南岔地区设置伊春县,驻伊春街。
1953年哈尔滨市改为中央直辖市,由东北行政委员会代管。松江省辖3市、32县。
1954年双鸭山矿区设立相当于县级的矿区人民政府,由松江省直接领导。后松江省建制撤销,原松江省所属各县、市划归黑龙江省。
辽西省沿革1949年
◎撤销辽宁、辽北2省,设立辽西省。辽宁分别划归新设立的辽西省、辽东省。辽北省的哲里木盟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其他部分分别划归辽西
省、辽东省(东北人民政府1949年4月21日批准)
◎设立山海关市
◎至年底四平市下设第一、二、三、四、五区
◎至年底锦州市下设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区
◎至年底阜新市下设第一、二、三区
1950年
◎撤销锦州市第一、二、三、四、五区
◎锦州市第六、七区更名为第一、二区
◎辽西省铁岭县石佛寺等12个行政村划归沈阳市(东北人民政府1950年2月批准)
◎辽西省辽中县小北河区划归辽东省辽阳县(东北人民政府1950年3月23日批准)
1951年
◎设立锦州市第一、二、三、四(辽西省人民政府1951年10月5日批准)
◎锦州市第一、二区更名为第五、六区(辽西省人民政府1951年10月5日批准)
◎辽西省辽中县东黄腊坨子及七台子两行政村浑河以东部分地区划归辽东省辽阳县(东北人民政府民政部1951年11月16日批准)
1952年
◎辽西省的山海关市划归河北省唐山专区(政务院1952年批准)
◎辽东、辽西两省以浑江新河道为界。辽中县大坨子村,新开河东岸的孤家子屯划归辽东省辽阳县(政务院1952年11月13日批准)
◎辽西省义县第一区新立屯村的九官台门屯划归热河省北票县(东北人民政府民政部1952年8月25日批准)
◎热河省朝阳县松岭门村、洪家窝堡村、大三台村划归辽西省锦县第十三区(东北人民政府民政部1952年8月25日批准)
◎辽西省锦西县第二区牛家店、下三角城、孟王塔、孤竹营子、杨家沟、大吉道6个村划归热河省朝阳县(东北人民政府民政部1952年8月25日
批准)
1953年
◎设立锦州市第七区,以锦县女儿河、后白庙子、金厂堡、大洼屯、西白庙子、腰汤河子、地藏寺、王胡台、姜家屯9个行政村和锦西县砖瓦窑
子、古城子、乾河沟子、史家铺、刘家屯5个行政村为其行政区域(辽西省人民政府1953年5月25日批准)
◎设立阜新市第四区(辽西省人民政府1953年12月31日批准,1954年实施)
1954年
◎撤销辽东省、辽西省,合并设立辽宁省(中央人民政府1954年6月19日批准)
原辽西省所属的四平市及梨树、双辽2县划归吉林省。
几年来,在辽西境内发现了大量恐龙化石,其中包括一些带羽毛的恐龙,为鸟类有恐龙进化而来提供了佐证。 |
|
1949年
◎撤销辽宁、辽北2省,设立辽西省。辽宁分别划归新设立的辽西省、辽东省。辽北省的哲里木盟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其他部分分别划归辽西
省、辽东省(东北人民政府1949年4月21日批准)
◎设立山海关市
◎至年底四平市下设第一、二、三、四、五区
◎至年底锦州市下设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区
◎至年底阜新市下设第一、二、三区
1950年
◎撤销锦州市第一、二、三、四、五区
◎锦州市第六、七区更名为第一、二区
◎辽西省铁岭县石佛寺等12个行政村划归沈阳市(东北人民政府1950年2月批准)
◎辽西省辽中县小北河区划归辽东省辽阳县(东北人民政府1950年3月23日批准)
1951年
◎设立锦州市第一、二、三、四(辽西省人民政府1951年10月5日批准)
◎锦州市第一、二区更名为第五、六区(辽西省人民政府1951年10月5日批准)
◎辽西省辽中县东黄腊坨子及七台子两行政村浑河以东部分地区划归辽东省辽阳县(东北人民政府民政部1951年11月16日批准)
1952年
◎辽西省的山海关市划归河北省唐山专区(政务院1952年批准)
◎辽东、辽西两省以浑江新河道为界。辽中县大坨子村,新开河东岸的孤家子屯划归辽东省辽阳县(政务院1952年11月13日批准)
◎辽西省义县第一区新立屯村的九官台门屯划归热河省北票县(东北人民政府民政部1952年8月25日批准)
◎热河省朝阳县松岭门村、洪家窝堡村、大三台村划归辽西省锦县第十三区(东北人民政府民政部1952年8月25日批准)
◎辽西省锦西县第二区牛家店、下三角城、孟王塔、孤竹营子、杨家沟、大吉道6个村划归热河省朝阳县(东北人民政府民政部1952年8月25日
批准)
1953年
◎设立锦州市第七区,以锦县女儿河、后白庙子、金厂堡、大洼屯、西白庙子、腰汤河子、地藏寺、王胡台、姜家屯9个行政村和锦西县砖瓦窑
子、古城子、乾河沟子、史家铺、刘家屯5个行政村为其行政区域(辽西省人民政府1953年5月25日批准)
◎设立阜新市第四区(辽西省人民政府1953年12月31日批准,1954年实施)
1954年
◎撤销辽东省、辽西省,合并设立辽宁省(中央人民政府1954年6月19日批准)
原辽西省所属的四平市及梨树、双辽2县划归吉林省。
几年来,在辽西境内发现了大量恐龙化石,其中包括一些带羽毛的恐龙,为鸟类有恐龙进化而来提供了佐证。 |
|
- n.: western part of Liaoning province
|
|
辽西乡 辽西街道 |
|
朝阳 | 自然 | 化石 | 北票 | 民间艺术 | 锦西 | 水果 | 特产 | 关外第一县 | 辽宁 | 沿海 | 区域 | 经济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