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湖北 >武汉 > 辛亥革命博物馆
显示地图
目录
No. 1
  辛亥革命博物馆投诉电话 武汉市旅游投诉电话:027—82855773
  湖北省旅游投诉电话:027—87124701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辛亥革命博物馆景区荣誉 aaaa级景区 辛亥革命博物馆门票价格 20元/人(学生票价为10元/人,凭证) 辛亥革命博物馆开放时间 8:30——17:30
  
   辛亥革命博物馆,是依托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即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而建立的纪念性博物馆。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阅马厂,西邻黄鹤楼,北倚蛇山,南面首义广场。旧址占地面积18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0000平方米。因旧址红墙红瓦,武汉人称之为红楼。
  
   红楼原为清朝政府设立的湖北咨议局局址,于1910年(清宣统二年)建成。1911年(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旗帜下集结起来的湖北革命党人,蓄势既久,为天下先,勇敢地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并一举光复武昌。次日在此组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推举湖北新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宣告废除清朝宣统年号,建立中华民国。随即,辛亥革命领袖之一黄兴赶赴武昌,出任革命军战时总司令,领导了英勇悲壮的抗击南下清军的阳夏保卫战。武昌义声赢得全国响应,260余年的清朝统治顿时瓦解,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随之终结。武昌因此被誉为“首义之区”,红楼则被尊崇为“民国之门”。
  
   红楼于1961年以“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的名义经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10月,依托红楼建立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由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题写馆名。经过2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这里已然并正在向辛亥革命的纪念中心及其史迹文物资料的保护收藏中心、陈列展览中心和科学研究中心的目标迈进,并已先后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馆内现有两个主题性的基本陈列:一是《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列》,一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前者以旧址主楼为载体,复原和再现了都督府成立初期的场景与风貌;后者布置于旧址西配楼,以近400件展品,包括文物真迹、历史图片、美术作品以及图表、模型和场景等,全景式地展现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恢弘壮阔的历史。
   《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列》是辛亥革命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之一,以鄂军都督府旧址主楼为载体,复原了鄂军都督府初创之际的机构和格局,面积达2500﹐。
  
   鄂军都督府旧址原为清湖北咨议局局址,1909年,为配合清政府“预备仿行立宪”的步调,湖北当局在武昌阅马厂动工兴建湖北咨议局,以为议员办公之地,并同时在主楼后修建议员公所,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是本馆的基本陈列之一。布置于本馆院内西配楼。展览以近400件展品,包括文物真迹、历史图片、美术作品以及图表、模型和场景等,全景式地展现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历史。
  展览内容上分七个部分,形式上又分九个展区(包括序厅)。内容上环环相连,有历史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形式上又各自相对独立,以别具的特色营造整体的美感。第一部分: 清朝末年的湖北武汉;第二部分:反清革命的孕育;第三部分:武昌起义;第四部分:鄂军都督府的建立;第五部分:阳夏保卫战;第六部分:各省响应 民国肇建;第七部分:纪念武昌起义
  
  辛亥革命博物馆,湖北武汉辛亥首义文化的标志性景观,正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场景恢弘而又陈设典雅的展览,迎接您的到来!
简介
  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是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而建立的以纪念辛亥革命为主题的专题性博物馆,也是湖北武汉辛亥首义文化的标志性景观。馆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阅马场广场北端,西邻黄鹤楼,北倚蛇山,南面首义广场。旧址占地面积18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0000平方米。因旧址红墙红瓦,武汉人称之为红楼。红楼原为清朝政府设立的湖北咨议局局址,于1910年(清宣统二年)建成。1911年(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旗帜下集结起来的湖北革命党人,蓄势既久,为天下先,勇敢地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并一举光复武昌。次日在此组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推举湖北新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宣告废除清朝宣统年号,建立中华民国 。随即,辛亥革命领袖之一黄兴赶赴武昌,出任革命军战时总司令,领导了英勇悲壮的抗击南下清军的阳夏保卫战。武昌义声赢得全国响应,260余年的清朝统治顿时瓦解,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随之终结。武昌因此被誉为“首义之区”,红楼则被尊崇为“民国之门”。
  经过建设和发展,这里已然并正在向辛亥革命的纪念中心及其史迹文物资料的保护收藏中心、陈列展览中心和科学研究中心的目标迈进,并已先后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历史沿革
  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的前身是清末设立的湖北谘议局局址,始建于1909年,于1910年(清宣统二年)建成。湖北谘议局旧址自成一个规整的院落,它的主体建筑谘议局议场是一幢砖木结构二层红色楼房(俗称“红楼”),其建筑形式完全依照近代西方国家议会大厦,风格典雅庄重。
  1911年(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旗帜下集结起来的湖北革命党人,蓄势既久,为天下先,勇敢地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并一举光复武昌。次日,取得武昌起义胜利的革命党人在此组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即湖北军政府,推举湖北新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宣告废除清朝宣统年号,号召各省响应武昌起义,推翻满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随即,辛亥革命领袖之一黄兴赶赴武昌,出任革命军战时总司令,领导了英勇悲壮的抗击南下清军的阳夏保卫战。武昌义声赢得全国响应,260余年的清朝统治顿时瓦解,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随之终结。武昌因此被誉为“首义之区”,红楼则被尊崇为“民国之门”。
  因其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于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10月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之际,湖北省文化部门依托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建立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由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亲笔题写馆名。
完善和发展
  近20余年来,辛亥革命博物馆对其所依托的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进行了有效的保护,征集收藏辛亥革命文物200余件,收藏专业图书资料和历史图片资料分别数以千、万计。馆内不仅复原了军政府大门、军政府会堂、黎元洪起居室和会客室、孙中山驻鄂会客室、黄兴召开军事会议的会议室和宋教仁起草《中会民国鄂州临时约法草案》的军政府秘书处等史迹点,再现了当年的历史场景,而且还举办了反映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实和孙中山、黄兴生平事迹的展览;编辑出版的有关辛亥革命的介绍性读物、资料性书籍和学术专著达10余种;接待海内外游客累计近300万人次,其中包括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和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30余万人次。
   
  1995年,辛亥革命博物馆被团中央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江泽民总书记亲笔题写了匾名;1997年,又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该馆已经正在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发挥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基本陈列
  馆内现有两个主题性的基本陈列:一是《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列》,一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前者以旧址主楼为载体,复原和再现了都督府成立初期的场景与风貌;后者布置于旧址西配楼,以近400件展品,包括文物真迹、历史图片、美术作品以及图表、模型和场景等,全景式地展现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恢弘壮阔的历史。
  《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列》是辛亥革命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之一,以鄂军都督府旧址主楼为载体,复原了鄂军都督府初创之际的机构和格局,面积达2500㎡。鄂军都督府旧址原为清湖北咨议局局址,1909年,为配合清政府“预备仿行立宪”的步调,湖北当局在武昌阅马厂动工兴建湖北咨议局,以为议员办公之地,并同时在主楼后修建议员公所,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是该馆的基本陈列之一。布置于本馆院内西配楼。展览以近400件展品,包括文物真迹、历史图片、美术作品以及图表、模型和场景等,全景式地展现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历史。展览内容上分七个部分,形式上又分九个展区(包括序厅)。内容上环环相连,有历史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形式上又各自相对独立,以别具的特色营造整体的美感。第一部分: 清朝末年的湖北武汉;第二部分:反清革命的孕育;第三部分:武昌起义;第四部分:鄂军都督府的建立;第五部分:阳夏保卫战;第六部分:各省响应;民国肇建;第七部分:纪念武昌起义。
贵宾题词
  1979年3月7日,国家名誉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宋庆龄为本馆题写“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和“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两方匾名。
  1981年10月14日,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华书局总编辑李侃为本馆题写“楚天茫茫涵正气,长江浩浩育英豪”。
  1981年10月15日,广东代表团代表廖钺为本馆题写“蛇山当年炮声隆,倾倒清廷首义功,荡尽寇氛民作主,江山永照红楼红”。
  1981年10月17日,孙中山孙女孙穗芳为本馆题写“发扬孙中山先生爱国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统一而努力奋斗”。
  1981年10月,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李新为本馆题写“红楼凝碧备,黄鹤绕青松,英雄垂不朽,休唱大江东”。
  1982年5月,原武汉军区、成都军区政委成仿吾为本馆题写“创业艰难忆昔贤,登临凭吊想当年,惟希万代后来者,远胜从前开路砖”。
  1982年7月,华中师范大学校长、本馆名誉馆长章开沅为本馆题写“办好博物馆,等于办好一所社会大学,所以大家都要关心这方面工作”。
  1982年初夏,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唐长孺为本馆题写“江汉英灵荡王朝,风流人物又今朝,登楼无限苍茫意,革命豪情逐浪高”。
  1982年夏,著名历史学家、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谷城为本馆题写“艰辛历史到于今,祖国欣欣正向荣,七十年来思往事,毋忘革命有先行”。
  1982年秋,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原全国政协副主席王首道为本馆题写“中山遗志划一规,两岸同饮长江水,协力振兴我中华,团圆时节酒方醉”。
  1984年3月25日,日本青年代表团团长小林文男为本馆题写“在春雾武昌,忆辛亥中山之伟业永不变”。
  1984年12月9日,安徽省委宣传部参观团为本馆题写“辛亥起义首武昌,世间不信有帝王,人民当家作主后,前世之师岂可忘”。
  1987年7月24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杨静仁为本馆题写“统一祖国,振兴中华”。
  1988年10月6日,台湾地区“立法委员”、中国统一联盟名誉主席胡秋原为本馆题写“首义文献,湖北之荣,斑斑热血,永励后昆”。
  1988年10月29日,香港工会社团为本馆题写“辛亥革命,永垂青史”。
  1988年10月,民革中央监察委员、中央文史馆研究馆员、中国美术馆研究馆员、当代著名书法家王遐举为本馆题写“推翻帝制五十载,三山拔去天清澈”和“云龙风虎,唤起民众”。
  1988年秋,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全国政协委员孙轶青为本馆题写“封建如枷民倒悬,终招辛亥炮声喧,雄怀敢叫皇朝废,开创共和新纪元”。
  1989年5月,美国宗教访华团团员吴楚燃为本馆题写“发奋图强”。
  1991年2月,原武汉大学校长、教育部长刘西尧为本馆题写“填《忆秦娥》 忆念红楼,长江岸,红楼终属人民主。人民主,风新政治,至今怀汝。雄鹰展翅,欢欣舞,西风糖弹肥鸮鼠。肥鸮鼠,国威重振,速清贪腐”。
  1992年3月2日,日本大分县书画访问团团长齐藤松平为本馆题写“天下为公”。
  1992年7月20日,美中经济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孙中山之孙孙治强为本馆题写“民国之门”。
  1994年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国家体改委主任李铁映为本馆题写“中华第一枪”。
  1996年5月9日,德国驻华大使康赛德博士为本馆题写“我很荣幸地来到中国革命的发祥地,这次革命再现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光辉”。
  1996年10月30日,台湾历史学家吴湘相为本馆题写“武昌是辛亥革命圣地亦民国之门,今年是辛亥革命八十五周年,我以朝圣的心前来,特书此留念”。
  1996年10月30日,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韦玉华为本馆题写“我武威扬,华夏辉煌”。
  2001年9月20日,台湾地区前“监察院院长”王作荣为本馆题写“缅怀先烈,益励来兹”。
  2001年9月24日,武汉“光谷”海外顾问李天培为本馆题写“发扬辛亥革命精神,完成和平统一祖国”。
  2001年10月23日,台湾地区前“行政院院长”郝柏村为本馆题写“全体中华民族永远以孙中山先生推翻专制帝制为荣并继承其遗志及早完成中国现代化”。
  2003年9月21日,台湾地区“立法委员”、蒋介石之孙蒋孝严为本馆题写“缅怀历史,放眼未来”。
本馆大事记
  1979年3月7日 国家名誉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宋庆龄为本馆题写“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和 “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两方匾名。
  8月 张难先之子张彻生捐赠有关辛亥革命珍贵文物25件。
  1980年 甘骏等在武昌征集阳夏战争中民军敢死队队长黄祯祥血衣1件。
  1980—1981年 筹办《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展览》和《湖北军政府旧址复原陈列》。
  1981年1月 省政协委员彭雨新等在省政协第省政协委员彭雨新等在省政协第四次委员会上提出议案, 建议将红楼尽早辟作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8月 《武昌起义档案资料选编》上卷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本馆楚文杰、陈祯琏、余汉涛、甘骏等参与编辑。
  9月24日 中南地区辛亥革命史研究会理事长章开沅教授、研究会常务理事姚薇元教授等审查《辛亥 革命武昌起义纪念展览》和《湖北军政府旧址复原陈列》。
  10月8日 正式开馆接待国内外观众。省委书记、省长韩宁夫为开馆剪彩。
  9日 接待上海市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筹委会参观团。
  10日 免票接待国内外观众15000多人次,盛况空前。
  13日 省编制委员会正式下文,同意设立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14日 接待参加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学术讨论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代表。
  同日 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华书局总编辑李侃为本馆题写“楚天茫茫涵正气,长江浩浩育英豪 ”。
  15日 接待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广东代表团。
  17日 接待应邀来汉参加辛亥革命70周年纪念大会的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国际友人一行40多人。知名人士有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老人郑乃炎;孙中山亲属戴成功、林达文、林达光及夫人陈恕、孙穗芳、孙穗芬、刘肇云;黄兴、蔡元培亲属黄德华、薛君度、蔡柏龄、蔡萝莱 ;宫崎滔天亲属宫崎世民等。
  同日 孙中山孙女孙穗芳为本馆题写“发扬孙中山先生爱国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统一而努力奋斗”。
  19日 接待湖南省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参观团。
  10月 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李新为本馆题写“红楼凝碧血,黄鹤绕青松,英雄垂不朽 ,休唱大江东。”
  1982年5月 原武汉军区、成都军区政委成仿吾来馆参观并题写“创业艰难忆昔贤,登临凭吊想当年, 惟希万代后来者,远胜从前开路砖。”
  7月 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副主席屈武来馆参观。
  同月 章开沅教授为本馆题写“办好博物馆,等于办好一所社会大学,所以大家都要关心这方面 工作”。
  同月 曹亚伯之女曹惠白自重庆来汉,向本馆捐赠孙中山为曹亚伯书“博爱”手迹。
  初夏 武汉大学历史系唐长孺教授来馆参观并题写“江汉英灵荡王朝,风流人物又今朝,登楼无 限苍茫意,革命豪情逐浪高”。
  夏 著名历史学家、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谷城为本馆题写“艰辛历史到于今,祖国欣欣 正向荣,七十年来思往事,毋忘革命有先行”。
  8月 黄申芗之子黄铉向本馆捐赠孙中山遗墨“福寿”和黎元洪遗墨“得天独厚”等珍贵文物。
  9月 《武昌起义档案资料选编》中卷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本馆楚文杰、陈祯琏、余汉涛、甘骏等参与编辑。
  秋 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原全国政协副主席王首道为本馆题写“中山遗志划一规,两岸同饮 长江水,协力振兴我中华,团圆时节酒方醉”。
  10月7日 在军政府礼堂召开辛亥革命71周年暨建馆1周年纪念大会。省人大、省政协负责人陶述曾、 唐哲、孙耀华和辛亥老人喻育之、赵师梅等出席。章开沅教授在会上作“在美国和台湾学 者讨论辛亥革命学术问题”的专题报告。
  1983年初春 国家文物局批准对旧址主楼实施第一期抢救维修工程。
  春 中共中央委员、著名历史学家胡绳来馆参观。
  3月 《武昌起义档案资料选编》下卷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本馆楚文杰、陈祯琏、余汉涛、甘骏等参与编辑。
  6月13日 全国政协委员吴汉家、罗哲文、王振铎、王世襄、华君武、黄苗子、黄翔、丁聪等在全国政协六届一次会议上联名提案,提请将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全部划归文化部门管理,辟作陈列开放场所。
  10月6日 本馆在省政府第五招待所召开座谈会,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和辛亥老人审定《湖北军政府旧 址复原陈列》。
  同年 雷鸣出席“中国博物馆学会第二次年会”。
  1984年3月17日 美国马里兰大学政治系教授、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委员薛君度参观本馆并题写“辛亥革命,世以孙黄并称,我们研究辛亥革命,应该尊重历史事实”。
  25日 日本青年代表团团长小林文男来馆参观并题写“在春雾武昌,忆辛亥中山之伟业永不变” 。
  同月 陈祯琏、朱保平等在汉口孙武后裔孙侣芹处征集武昌起义前设计的十八星旗旗式等文物。
  同月 编辑《武昌起义》明信片,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同月 文化部文物局局长任质彬来馆指导工作。
  6月29日 省政府办公厅下文,通知有关部门,由省财政拨款30万元建宿舍,将现住军政府旧址内的省政协、省统战部干部家属全部迁出旧址大院。
  10月11日 召开1983、1984年度捐献文物表彰大会。
  同月 陈祯琏编著的《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简介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1985年1月 湖北省编制委员会下文,同意本馆与湖北省博物馆正式分设办公。陈祯琏、陈怀宇、梁华平分别任副馆长。下设办公室、陈列保管部、群工部3个部门。
  3月 陈祯琏在河南郑州大学征集当年同盟会湖北分会会长余诚日记本1册。
  春 旧址主楼实施粉刷、油漆、外墙喷漆工程。
  6月26日 湖北省文化厅在本馆举行仪式,聘请辛亥革命史专家章开沅教授任本馆名誉馆长,同时聘 请中南地区辛亥革命史研究会正、副秘书长刘望龄教授、吴剑杰副教授担任本馆客座研究员。章教授即席讲话,阐述辛亥革命的意义与纪念馆的建设。
  同日 召开捐献文物表彰座谈会。
  7月1日 正式成立馆党支部,陈怀宇任党支部书记,楚文杰、朱保平为支部委员。
  10月8日 与民革湖北省委联合举行纪念辛亥革命74周年座谈会。
  25日 黄兴后裔黄一中夫妇、黄伟民等来馆参观。
  1986年4月 馆首届工会委员会成立。
  6月 陈祯琏、朱保平、张铭理等在汉口征集孙中山1924年11月8日派李翊东前往赣州办理要事令 。
  同月 《辛亥武昌起义》图册由文物出版社出版。本馆陈祯琏等参与编辑。
  9月 陈祯琏、梁华平、王兴科、刘昕在汉出席两湖地区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20周年暨辛亥革命75周年学术讨论会。
  10月10日 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20周年暨辛亥革命75周年,本馆修改后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 陈列》和《湖北军政府旧址复原陈列》重新对外开放。新举办的《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展览》和《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20周年书画展》同时展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黄知真、省政协主席黎韦为展览剪彩。
  11月 与湖北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合编《湖北军政府文献资料汇编》,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陈祯琏、王兴科统编,刘昕、朱保平、梁华平、余汉涛、王兴科、陈祯琏编辑。
  12月 省文化厅党组下文,陈祯琏任本馆馆长兼党支部书记,梁华平、张树生任副馆长,邱明波任党支部副书记,陈怀宇任调研员。
  1987年1月 第二届工会委员会成立。
  2月14日 召开新春座谈会,邀请部分领导和专家学者来馆座谈。名誉馆长章开沅教授在座谈会上讲话,谈纪念馆的地位、功能及其发展方向。
  5月26日 省文化厅下达本馆本年度投资20万元新建1200平米职工宿舍的基建计划通知。
  6月 老山前线一等功臣黄朝跃等一行来馆参观、座谈。
  7月24日 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杨静仁来馆参观并题写“统一祖国,振兴中华”。
  同月 省文化厅下文,本馆增设保卫科,全馆设办公室、陈列保管部、群工部、保卫科4个部门。
  夏 美国马里兰大学政治系教授薛君度来馆参观座谈。
  8月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本馆实施孙中山先生铜像的修缮工作。
  9月13日 香港工人参观团来馆参观。
  18日 朝鲜妇女代表访问团来馆参观。
  10月25日 台湾外省人返乡探亲促进会来馆参观。
  1988年1月 陈祯琏、王兴科赴湖南长沙出席黄兴研究学术讨论会。
  3月 台湾首批议员参观团来馆参观。
  同月 与南京市花木公司经理部联合举办《南京雨花石珍藏品展览》。
  4月10日 罗马尼亚政府代表团来馆参观。
  5月3日 省文化厅与本馆及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38618部队深潜所联合开始在长江金口水域进行中山 舰整体打捞探摸工程。
  10日 与省文化厅文物处、中科院测地所、海军38618部队深潜所联合在本馆召开“中山舰整体打捞前期探摸工作会议”。
  同月 《武汉通览》由武汉出版社出版,本馆梁华平等参与编辑。
  6月3日 台湾辛亥首义同志会副秘书长王家瑞来馆参观。
  同月 与省文化厅文物处合编刊行《打捞中山舰通讯》第1期。
  9月14日 全国政协视察团来馆视察,听取本馆关于旧址保护的情况汇报。
  10月6日 台湾立法委员、中国统一联盟名誉主席胡秋原来馆参观并题写“首义文献,湖北之荣,斑斑热血,永励后昆”。
  29日 香港工会社团来馆参观并题写“辛亥革命,永垂青史”。
  10月 民革中央监察委员、中央文史馆研究馆员、中国美术馆研究馆员、当代著名书法家王遐举 为本馆题写“推翻帝制五十载,三山拔去清天澈”和“云龙风虎,唤起民众”。
  秋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全国政协委员孙轶青为本馆题写“封建如枷民倒悬,终招辛亥炮声喧,雄怀敢叫皇朝废,开创共和新纪元”。
  1989年1月11日 换届选举第三届工会委员会。
  3月 省文化厅党组下文,林奇任馆长,邱明波任党支部副书记兼副馆长,梁华平、雷鸣任副馆 长,陈祯琏任调研员。
  4月 陈祯琏、王兴科、王强赴湖南长沙征集记述有黄兴家世资料的《经铿黄氏家谱》1部30卷 。
  5月 美国宗教访华团来馆参观并题词“发奋图强”。
  8月 严威、蔡汉宁赴湖南慈利出席辛亥革命诗文研讨会。
  9月22日 省文化厅下文,同意本馆正式设立办公室、陈列部、保管部、群工部、行政科、保卫科6个部门。
  10月10日 与南京钱币收藏爱好者王贵录联合举办的《孙中山先生像钞展》和《世界钱币展》开展。
  1990年4月 与省文化厅文物处个编刊行《打捞中山舰通讯》第2期。
  7月30日 台湾地区“中央研究院”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玉法在名誉馆长章开沅教授陪同下来馆参观座谈。
  夏 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国防部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张爱萍为中山舰抗 日殉国将士题写“海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碑名。
  9月21日 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光英夫妇来馆参观。
  10月17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李瑞环在省委书记关广富、省文化厅厅长徐春林等陪同下来馆参观。
  19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澳门中华总商会会长马万祺来馆参观。
  同月 与冶金部武汉冶金建筑研究所联合举办《中日美大型机器人演展》。
  同年 实施旧址的全面修缮。包括主楼内墙粉刷、油漆;改建两侧东西配房;翻修主楼外下水道;安装主楼内报警设备;改建配电房等。
  1991年1月28日 在蛇山南麓、红楼主楼北院墙外54米处、主楼的中轴线上发现“湖北省咨议局界”碑。
  2月 原武汉大学校长、教育部长刘西尧为本馆题词:“《填忆秦娥》 忆念红楼,长江岸, 红楼终属人民主。人民主,风新政治,至今怀汝。雄鹰展翅,欢欣舞,西风糖弹肥鴞鼠 。 肥鴞鼠,国威重振,速清贪腐。”
  同月 《辛亥首义》由新华出版社出版,本馆梁华平与武汉市洪山区政协叶素珍合作编著。
  5月 武汉市双虎涂料公司共青团员承建的孙中山先生铜像修复饰新工程竣工。
  6月 陈祯琏、梁华平、王兴科、黄春华赴蒲圻出席湖北省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学术讨论会。
  同月 编著《辛亥革命史地图集》一书由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陈祯琏主编,王兴科副主编,严威、黄春华编辑。
  同月 编辑《黄兴画册》一书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林奇主编,余汉涛副主编,梁华平、刘 昕、陈少蓉、张敏、丁玲俐、林奇、余汉涛编写。
  8月 《辛亥革命辞典》由武汉出版社出版。本馆陈祯琏、王兴科、蔡汉宁参与编写。
  同月 《新编武昌起义史》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本馆梁华平参与编写。
  同月 《武昌首义一纪念辛亥革命八十周年专辑》(《武昌文史》第七辑)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本馆林奇、刘昕、朱保平等参与编写。
  9月 《湖北咨议局文献资料汇编》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本馆陈祯琏、王兴科参与编辑。
  10月10日 省市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纪念仪式在本馆主楼前隆重举行。
  同月 《孙中山先生的足迹》(《湖北文史资料》1991年第2辑)由湖北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出版,本馆梁华平与武汉市洪山区政协叶素珍合作编写。
  同月 选注《峭谷诗稿》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林奇统编,严威等选注。
  同月 梁华平赴长沙出席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全国青年学术讨论会。
  同月 王兴科在汉出席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
  9—10月 为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本馆举办的《黄兴先生生平事迹展览》、与北京宋庆龄故居联合 举办的《宋庆龄生平事迹展览》、与省民革联合举办的《纪念辛亥革命八十周年书画展》、与鸦片战争博物馆联合举办的《虎门销烟与鸦片战争史资料陈列》正式展出。
  1991年10月 王兴科、刘昕等在汉阳凤凰山征集民元红十字会为纪念1911年阳夏阵亡烈士增筑的“国殇 ”石碑。
  12月10日 省文化厅党组下文,任命童润智为馆党支部书记,甘骏为常务副馆长,梁华平、雷鸣为 副馆长,林奇、邱明波为调研员。
  同月 梁华平赴阳新出席湖北省太平天国史学术讨论会。
  1992年1月10日 馆工会换届选举第四届工会。
  16日 召开新春座谈会,邀请武汉地区研究辛亥革命的专家学者出席,与会者畅谈红楼的发展蓝图。
  2月22日 国家文物局局长张德勤来馆视察工作。
  3月04日 与湖北青桃画会联合举办的《湖北青桃画会作品展》开展。
  4月16日 与省群众文化学会理事、十堰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十堰市群艺馆副馆长李吉君联合举办的《李吉君神农架油画风景展》开展。
  5月23日 与北京鲁迅博物馆联合举办的《鲁迅生平展》开展。
  同月 王兴科赴西安出席中国博物馆学会成立10周年纪念暨学术讨论会。
  同月 梁华平赴宜昌出席第6届全国洋务运动史学术讨论会。
  7月11日 举行以馆藏文物为主题的“爱我家乡文物”讲解比赛。
  20日 美中经济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孙中山之孙孙治强夫妇来馆参观并题写“民国之门”。
  同日 与湖北美术学院老艺术家研究室联合举办的《湖北美术学院老艺术家作品展》开展。
  8月 王兴科编辑的《中山舰简介》由中山舰基金会刊印。
  9月01日 与武汉青年、毛泽东像章收藏者万学工联合举办的《毛泽东像章展》开展。
  05日 与中科院水生物研究所联合举办的《长江珍稀水生动物展》开展。
  16日 中南地区辛亥革命史研究会理事、武昌辛亥革命研究中心常务理事、本馆首任馆长、研究馆员陈祯琏因病逝世。
  10月18日 陈少蓉赴南京参加国家文物局、中国博物馆学会联合举办的“全国博物馆群教工作‘爱我家乡文物’讲解比赛”,获优秀奖。
  26日 与省群众艺术馆联合承办的《中日儿童美术日记比赛优秀作品展暨湖北省参赛优秀作品展》开展。
  28日 省文化厅下文,同意本馆实行干部职工定岗、定位、定责的全员聘任合同制的改革方案。全馆中层机构调整为办公室、研究室、陈列宣教部、藏品收集保管部、经营开发部、保卫科、行政科7个部门。
  12月31日 旧址主楼屋面维修改造工程竣工。
  1993年1月 与武昌区文化局联合举办《鱼水情深·军民书画摄影展》。
  2月16日 与钱币收藏者张毅强联合举办的《中国历代钱币展》开展。
  同月 正式成立馆职工代表大会。
  3月16日 馆工会组织女职工参加厅系统女职工服装设计表演赛,获服装设计一等奖等4项奖励。
  4月30日 与武汉市委宣传部、市妇联、市共青团、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联合举办的《歌乐忠魂· 世代英华展》开展。
  5月04日 国家文物局下文,同意本馆延伸复原旧址东西配房施工方案。
  6月 与辛亥革命史研究会、武昌辛亥革命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辛亥革命研究动态》创刊。
  同月 编著《辛亥革命人物像传》一书,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刘昕主编,朱保平、梁华平、余汉涛、蔡汉宁、尹维贞、刘昕等编撰。
  8月5日 馆属宏禄文化发展公司正式成立。
  同月 旧址东西配房延伸复原工程竣工。
  10月 由本馆从中国革命博物馆引进复制的《一代伟人毛泽东展览》赴黄冈地区博物馆展出。
  12月3日 与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剪纸分会联合举办的《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剪纸展览》开展。
  23日 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本馆引进复制的《一代伟人毛泽东展览》在馆展出。
  27日 主楼内电气线路全面改造工程竣工。
  1994年1月29日 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发文,批复《辛亥革命研究动态》内部刊行。
  2月4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国家体改委主任李铁映来馆参观并题写“中华第一枪”。
  4月7日 本馆举行欢迎名誉馆长章开沅教授海外讲学归来座谈会。
  23日 馆工会换届选举第五届工会。
  6月11日 与辛亥革命史研究会、武昌辛亥革命研究中心在本馆联合召开纪念科学补习所成立90周年学术座谈会。
  1994年10月10日-12日 承办“全国第六届孙中山、宋庆龄纪念地联谊暨学术讨论会”,这届联谊会除交流了各 纪念地工作外,还尝试进行了学术讨论。
  1994年10月 本馆编著的《辛亥革命研究及其它》(论文集)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编辑王兴科、朱保平、严威,王兴科统稿。
  1994年年内 先后举办《小平您好》、《中国古代科技成果展览》、《珍贵水生生物展览》等巡展和临展。
  1995年1月11日 省文化厅党组下文,邹礼义任馆党支部副书记,王兴科任副馆长。童润智调省地方戏剧院。
  1995年4月14日 省文化厅机关党委下文,决定邹礼义、甘骏、梁华平、雷鸣、王兴科任馆党支部支委,邹礼义任副书记。
  1995年8月27日 由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题字、共青团中央制作并颁发的“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在本 馆挂牌,仪式由共青团湖北省委主持。
  1995年10-11月 与武昌区委组织部、共青团武昌区委联合,由天津引进,在本馆举办《孔繁森同志事迹 展》,展出50天,接待观众24000人次。
  1996年3月31日 省文化厅党组下文,甘骏任馆长,高利任副馆长。
  1996年5月8日 省文化厅机关党委下文,同意增补高利任馆党支部支委。
  1996年8月14日 为纪念孙中山诞辰130周年和辛亥革命85周年,与省政协文史委联合在本馆举办辛亥志士 后裔座谈会,16位后裔代表出席。
  1996年11月9日至10日 甘骏、王兴科赴广东肇庆出席辛亥革命史研究会第五届理事会议,二人当选理事,王兴科任研究会副秘书长。
  1996年11月10日至13日 王兴科、蔡汉宁、陈红赴湖南邵阳出席“纪念蔡锷逝世8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
  1996年 赴重庆参加歌乐山革命烈士陵园组织的《中国革命之路》大型展览,承办“孙中山与辛亥革命”部分。
  1996年 先后举办《文物保护法宣传展览》、《三门峡青铜器展览》、《西双版纳蝴蝶标本展览》。
  1996年 承办鄂州吴兆麟基金会委托的《辛亥革命武昌首义总指挥吴兆麟先生生平事迹展览》。
  1997年11月 本馆赴台北国父纪念馆举办“孙中山与武昌首义”展览,甘骏、王兴科、刘昕三人随展赴台。
  1997年底 王兴科、刘昕、余汉涛等赴湖北大悟征集民国初年纂修、记述黎元洪家世《黎氏族谱 》。
  1997年4月 为纪念邓小平逝世,举办《邓小平纪念展览》。
  1997年6月 本馆被中宣部授予“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称号,并正式挂牌。
  1997年7月 为庆祝香港回归,举办《97香港回归》、《香港百年》展览。
  1997年下半年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本馆实施旧址东西配房加层改造,工期半年,同年底竣工。旧址建 筑面积增加1200平方米。
  1998年4月 按省文化厅批复的改革方案,馆实施全员聘任方案,中层机构减至5个,即办公室、基础部、展览部、保卫科、产业办,中层干部由10人减至5人。
  1998年8月 本馆编著“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丛书”《这也是一座“红楼”》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王兴科主编。王兴科、朱保平、刘昕、黄春华执笔编写。
  1998年8月 派出以馆领导为首的抗洪抢险突击队共6人,参加武汉市长江抗洪抢险。
  1998年10月 为配合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纪念活动,举办《改革开放二十年成果展览》在省内巡展。
  1999年春 承办武汉市民政局《九峰山革命烈士陵园展览》,并编著《巍巍九峰山——九峰山革命烈士陵园人物传稿》。
  1999年10月 举办《共和国五十年图片展》。
  2000年1月3日 省文化厅党组下文,殷崇俊任馆党支部书记,邹礼义调任省地方戏剧院。
  2000年4月7日 省文化厅机关党委下文,同意增补殷崇俊、黄春华任馆党支部支委。
  2000年7月 《武昌首义》(画册)由武汉出版社出版,本馆尹维贞任副主编,刘昕任资料编辑。
  2000年12月25日 省文化厅党组下文,梁华平任馆长,甘骏任调研员。
  2001年3月28日 与武汉市晴川阁管理处等单位合办的《孙中山与武昌首义——辛亥革命90周年纪念展览 》(巡展)在武昌首义广场举行首展仪式。该展览展至同年10月。
  2001年4月3日 省文化厅党组下文,张军任馆党支部副书记,殷崇俊调省地方戏剧院。
  2001年5月 武汉旅游文化丛书之一《辛亥革命首义红楼》由武汉出版社出版。本馆甘骏主编,何广、陈少蓉、王智敏、鹿勇、王卫华、陈红、李邱军、余欢等参与编写。
  2001年5月25-27日 王兴科、黄春华、尹维贞赴湖北随州参加湖北省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学术讨论会。
  2001年5月28日 省文化厅党组下文,黄春华任副馆长。
  2001年8月28日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副部长朱维群来馆参观。
  2001年9月 全国侨联授予本馆“全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牌匾。
  2001年9月20日 台湾地区前“监察院院长”王作荣来馆参观并题写“缅怀先烈,益励来兹”。
  2001年9月24日 武汉“光谷”海外顾问李天培来馆参观并题写“发扬辛亥革命精神,完成和平统一祖国 ”。
  2001年9月28日 隆重举行整修竣工开馆仪式。为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此前闭馆一年全面整修了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并重新设计布置了《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列》和《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
  2001年9月29日 与湖北美术出版社联合在本馆旧址主楼会议厅举行《辛亥革命大写真》首发式。
  2001年10月10日 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在湖北省委书记蒋祝平陪同下参观本馆。
  2001年10月23日 台湾地区前“行政院院长”郝柏村来馆参观并题写“全体中华民族永远以孙中山先生推翻专制帝制为荣并继承其遗志及早完成中国现代化”。
  2001年10月 本馆编纂的《辛亥革命大写真》由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本馆名誉馆长章开沅主编,王兴科执行主编,严威、朱保平、余汉涛、刘昕、黄春华、王兴科编纂。
  2001年10月 黄春华赴长沙参加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青年国际学术讨论会。
  2001年11月9日至16日 梁华平、高利、尹维贞赴台参加台北国父纪念馆举办的“海峡两岸孙中山纪念地学术交流联谊会”。
  2001年12月 被武汉市公安局评为“2001年度经济保卫工作先进集体”。
  2002年2月 被省安全生产委员会评为“2001年度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2002年3月6日 经本馆筹备、由省文物局主持在楚民大厦召开筹建中国辛亥革命博物馆方案论证会。
  2002年4月21日 台湾地区前“行政院院长”李焕来馆参观。
  2002年4月29日 台湾地区中国国民党前副主席蒋仲苓来馆参观。
  2002年4月 举办《民间精品瓷器展》。
  2002年5月2日 台湾国际奥委会委员吴经国偕夫人参观本馆。
  2002年8月 经本馆申请,并经过对本馆软硬件环境和设施的改进,本馆通过国家旅游局考察评定,“红楼旅游区(点)”被确认为国家4A级旅游区(点),并于2002年8月挂牌。
  2002年9月6日 省文化厅党组下文,张军任馆党支部书记。
  2002年9月25日 隆重举行纪念辛亥革命博物馆挂牌仪式。湖北省政协副主席王重农揭牌。辛亥革命博物馆由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本馆原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馆名保留,一馆两名 。
  2002年9月25日至27日 孙中山、宋庆龄纪念地第15届联席会由本馆承办举行,海内外70余名代表与会。
  2002年9月25日至11月7日 举办《馆藏珍贵文物展》。
  2002年 经全省文化系统推荐,本馆被文化部授予2002年度“全省文化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
  2002年 本馆编纂,章开沅主编、王兴科执行主编的《辛亥革命大写真》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另该书还获选湖北省2002年最有影响的10本书。
  2002年 本馆讲解员先后参加市、省两级导游大赛,王智敏获“市十佳景点导游员”称号,本馆同时获市导游大赛组织奖。
  2003年初 被所在武昌区政府评为“2001-2002年度文明单位”。
  2003年初 获省直机关工委颁布的“2001-2002年度模范职工之家”称号。
  2003年5月17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陪同下视察本馆。
  2003年7月 馆党支部被省文化厅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2003年8月 获省文化厅“做文化人,树文化人形象”主题教育知识竞赛一等奖。
  2003年9月21日 台湾地区“立法委员”、蒋介石之孙蒋孝严来馆参观并题写“缅怀历史,放眼未来”。
  2003年10月至12月 梁华平赴天津南开大学国家文物局举办的全国首期省级博物馆馆长培训班学习。
  2003年12月 被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全省第四批创建文明行业活动示范点。
  2003年12月 获省文明委、省建设厅、省旅游局联合命名的首批十家“全省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称号。
  2003年12月 获市公安局“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称号。
辛亥革命博物馆新馆
  2009年底开建的新辛亥革命博物馆位于武汉市武昌首义广场南侧,与蛇山、辛亥革命纪念馆(俗称“红楼”)、首义文化园、辛亥革命纪念碑(高100米)、辛亥革命烈士祠、紫阳湖等同处一条轴线,建筑面积为二点二万平方米,是一座三层式建筑,总投资三点三四亿元人民币。 据介绍,项目设计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和现代手法:正面高台加大屋顶的架构,传承了中国建筑“双坡屋顶”和飞檐翘角的特质;侧面三块几何形拼出的“破土而出”意象,颂扬了敢为人先的首义精神。
  博物馆石质外墙沿袭了武昌古城墙的红色,以肃穆凝重“楚国红”为主色调,与蛇山、红楼及武昌老城区相协调。
  该工程二0一一年上半年竣工后,将承担辛亥革命文物存储(历史人物遗迹、历史事件资料)、辛亥革命历史展览、武汉近现代史研究及学术交流和综合服务等功能,成为辛亥革命百年庆典纪念活动的重要场所、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和体现武汉精神的新的城市景观。
辛亥革命博物馆
  地址:武珞路1号
  国家:China 地区:湖北省 城市:武汉市
  电话:027-88877172
相关词
博物馆镇馆之宝陆军第八镇制高足瓷盘博物馆藏品国殇石碑